许多人觉得应该多看最好的,但我个人认为应该先看自己喜欢的。
先培养兴趣,再把口味养刁。
刁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想写的冲动。
此时基本的判断能力已经具备,真敢动笔去写的,自然就会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进步。
……
实际上,‘多’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不管是‘想’,‘写’,‘看’,真正的重点其实本该是‘沉下心来,专注琢磨’。
只不过这一点很难强求,只能以‘数量’妄图弥补‘质量’。
能将一本书‘读透’,实际上对新人作者起到的帮助远比‘泛读’上百本书更加立竿见影。
只不过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寥寥无几。
严格一点来说,‘多’的意义更主要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这应该是已经达到基础标准只后,渴望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作者应该去做的事。
所以相比于‘多读’,我个人觉得,新人作者,第一步应该是找几本书‘精读’,将故事读明白。
当然,这也是在你真正产生了想动笔后才要去做的事情。
……
如果更进一步的话,则是由目的性的去看书,择书之前先想清楚,看这本书是为了什么?
每一个作者都有强项弱项。
自然,你的强项中也会有比你更强的,你的弱项中也会有人犯下相同的错误。
同样一个故事套路,何以他写的就比你有感觉?
这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差异在哪里?
亦或者一个以前没有尝试过的人物设计,前人是否已经写了示范,这都可以针对性的去找书看。
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新人一般都会遇到许多类似的问题:
这个人物该怎么写,这个情节该怎么设计,这种感觉要怎么表现出来,这个线索要怎么铺垫揭露。
这些问题都可以非常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去寻找相应的参照,示范,甚至于‘反面教材’。
‘取长补短’很重要,‘取长增长’更重要。
但凡你只要写下去,必然都会积累大量的阅读经验,这些经验自己读出来,最容易被吸收和消化。
……
至于更进一步的话,那就无所谓了,分析作品,品鉴作品,学习作品,基本已经养成了一种本能。
什么书都可以看,甚至可以不局限与书本。
所谓开卷有益,便是如此。
这个过程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出‘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学习’的阅读习惯。
……
以上,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