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体质的人最容易得肿瘤?

回答
关于什么体质的人最容易得肿瘤,这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但话说回来,肿瘤的发生是极其复杂的,它不像感冒那么简单,说你“体质差”就一定会得。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异常细胞,只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强大的免疫系统会及时把它清除掉。

然而,如果非要探讨哪些“体质”或更准确地说,哪些身体的长期状态或易感因素,使得身体在对抗异常细胞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或者更容易受到致癌因素的侵袭,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

1. 免疫力长期低下或紊乱的人:

这可能是最直接的“体质”影响因素了。我们身体里有个“巡逻兵”——免疫系统,它时刻都在监视着身体的异常。当有细胞开始“不听话”,或者有外来的“敌人”(比如病毒、细菌)入侵时,免疫系统就会出动,清除它们。

长期免疫抑制: 比如因为疾病(如艾滋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后需要)、或者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虽然不是直接抑制,但免疫系统本身处于失衡状态)。这种情况下,身体清除癌变细胞的能力就大大减弱了。
免疫系统疲惫: 别以为免疫力越高越好,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也会出错,攻击自身正常细胞。而长期压力过大、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都会让免疫系统“疲惫不堪”,工作效率下降。想象一下,一个总是加班加点、疲惫不堪的士兵,自然无法有效地应对所有敌人。

2. 身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的人:

慢性炎症就像身体里的“火药桶”,长期存在会不断地“灼烧”和损伤细胞,增加细胞变异的风险。很多肿瘤的发生都与慢性炎症息息相关。

生活习惯导致: 比如长期不良饮食(高油高盐、加工食品过多)、肥胖(脂肪组织会产生炎症因子)、吸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引起肺部等组织的慢性炎症)、过量饮酒(酒精对肝脏等器官的损伤和炎症)。
慢性感染: 某些病毒(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易导致胃癌,乙肝、丙肝病毒易导致肝癌,HPV病毒易导致宫颈癌等)或细菌感染,如果不能及时清除,会长期刺激组织,引发慢性炎症,为肿瘤的发生埋下伏笔。

3. 代谢异常或内分泌失调的人:

身体的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就像是身体的“调度中心”,负责调节各种生理活动。当这个系统出现问题时,可能会间接增加患癌风险。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紧密相关。这些状态会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也可能影响细胞的DNA修复机制,增加患癌风险。
激素水平紊乱: 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的发生与激素水平有关。长期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比如过高的雌激素或雄激素,可能刺激某些细胞过度生长。

4. 基因易感性强的人:

有些人生来就携带一些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会削弱身体自身修复DNA损伤的能力,或者加速细胞的生长分裂,从而增加患癌的概率。

家族史: 如果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早期(一般指50岁前)确诊的肿瘤患者,尤其是在同一种癌症上,那么你可能就属于基因易感性人群。例如,BRCA基因突变会显著增加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有些人是因为患有特定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比如林奇综合征(增加结直肠癌、胃癌等风险)、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等。

5. 长期暴露于致癌物质的人:

虽然这不算狭义的“体质”,但长期的环境暴露确实会“塑造”你的身体,使其更容易走向肿瘤。

环境污染物: 长期吸入二手烟或处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
职业暴露: 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石棉、苯、甲醛等。
过度日晒: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增加皮肤癌风险。

总结一下, 那些免疫力下降、身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代谢紊乱、携带基因易感性以及长期暴露于致癌环境的人,相对来说,患肿瘤的风险会更高一些。

但请记住,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注定”会得肿瘤,也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就“安全”了。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是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时管理慢性疾病,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也是最重要的。别因为“体质”而过度焦虑,更要积极行动起来,守护自己的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很多人喜欢吃糖,坦白地说,糖是癌症可能的触发剂之一

我这里指的糖包括:

  • 吃上去甜的糖,如蔗糖、高果糖玉米糖浆等;
  • 吃上去不甜的糖,就是淀粉类食物。

无论是吃上去甜的糖还是吃上去不怎么甜的糖,其吸收形式都是葡萄糖或者果糖。而果糖或者葡萄糖过量进入我们的身体都可能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与癌症

200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糖尿病与如下癌症关联起来:胰腺癌、结肠癌、肝癌、膀胱癌、乳腺癌。而之所以将糖尿病与某些癌症关联,主要就是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过高

二甲双胍,一种降血糖的药物,其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及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机理正在成为国内外研究抗肿瘤的热点。

获得197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霍华德·特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癌细胞的繁殖需要胰岛素。在实验室的培养液里,胰岛素可以强烈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其得到的胰岛素越多,生长就越迅速,同样情况也出现在胰腺癌细胞、肾癌细胞和肝癌的细胞上。

胰岛素——癌细胞的养料

除了胰岛素之外,我们的身体还有一种物质可以模拟胰岛素作用,这就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简称IGF),正如其名称,它的结构与胰岛素非常相像。

不同的是IGF是受到生长激素的刺激而分泌,而胰岛素主要受碳水化合物的刺激而分泌。当然,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刺激IGF的分泌。而研究发现,肿瘤细胞接收IGF的受体为正常细胞的2-3倍

从本质上说,胰岛素也好,IGF也好,它们血液中的水平的升高会促进细胞吸收更多的葡萄糖,这为细胞癌变前期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在细胞代谢葡萄糖的过程之中,细胞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的物质,这些物质也称为自由基。代谢的葡萄糖越多,自由基也越多,DNA受到的伤害也越大,细胞发生的变异的概率也越大,这是一个促进肿瘤细胞产生的过程,而一旦癌细胞产生,胰岛素和IGF会联手发出信号,阻碍癌细胞自我死亡,进一步促进癌细胞的增殖

目前,胰岛素和IGF促进癌症初期形成主要是两个途径:

其一,胰岛素和IGF向细胞发出信号使得细胞吸收更多的葡萄糖,促使DNA产生变异,走向癌变之路。

这一过程即使在没有胰岛素浓度更高的情况之下也会发生,这也是许多没有糖尿病者发生癌症的原因之一,但血液中高浓度胰岛素无疑会加大癌细胞形成的风险。

其二,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的共同提高会促使细胞吸收葡萄糖作为燃料,这也会增加正常细胞转为癌细胞。

写到这里,相信许多人一定会联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糖,这些糖都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都可能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自然它们可能是癌症发生的头号嫌疑犯,最起码也是癌症的促进剂。

总而言之,作为癌症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胰岛素抵抗的存在与癌症形成的关联非常大,肥胖、代谢综合症、糖尿病、过多的糖的摄入等因素自然都与癌症发生的存在关联。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糖,不能不说是诱发癌症的潜在危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什么体质的人最容易得肿瘤,这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但话说回来,肿瘤的发生是极其复杂的,它不像感冒那么简单,说你“体质差”就一定会得。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异常细胞,只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强大的免疫系统会及时把它清除掉。然而,如果非要探讨哪些“体质”或更准确地说,哪些身体.............
  • 回答
    这两种体验,犹如硬币的两面,都深邃而痛苦,只是痛苦的方向和感受的主体不同。被自己最爱的人恨着: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寒冷,一种被最温暖的光芒瞬间焚毁的绝望。你以为找到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却发现那宝藏长出了尖利的刺,指向你最柔软的心脏。想象一下,你曾将所有的温柔、所有的期许、所有的未来都倾注于那个人身上.............
  • 回答
    住在这种小区,用“体验”俩字形容,真是太轻描淡写了。与其说是体验,不如说是活在一种持续的、不断切换的低气压和不安之中。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不是拉开窗帘看看今天天气怎么样,而是下意识地想:今天,轮到谁了?这种感觉,就像在一个巨大的、无声的抽奖箱里,而奖品是死亡。你每天都在等待那个号码被抽出,但你永远.............
  • 回答
    住宾馆嘛,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是五味杂陈。要说最让人糟心的体验,那真得好好掰扯掰扯。我最近刚从一个地方回来,就踩了几个雷,现在想想还有点心有余悸。最让人不爽的体验,我第一个就想到的就是“不干净”。这可不是说那种“哎呀,地面上有点灰尘”那么简单,而是那种能让你起一身鸡皮疙瘩的“不干净”。比如,你躺到床上,.............
  • 回答
    “最不靠谱的器官”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但从科学严谨的角度来说,人体内并没有一个器官可以被贴上“最不靠谱”的标签。每个器官都在人体这个复杂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一个器官“不靠谱”,那么整个身体的运转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并且在正常情况.............
  • 回答
    想知道什么样的人更容易顺顺利利地迎来宝宝吗?其实,这和你身体的“底子”——也就是你的体质,有着不小的关系。就像盖房子需要稳固的地基一样,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成功怀孕的基石。首先,最关键的是“健康”二字。 这听起来老生常谈,但却是真理。 月经规律,气血充足: 对于女性来说,每个月准时报到的“好朋友”是.............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又纠结的问题,就像在矛盾里反复横跳。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朋友,过敏性鼻炎加上“易过敏”的体质,对花粉、尘螨什么的基本是来者不拒,然后呢,就是对猫猫狗狗这两大毛绒绒的“罪魁祸首”情有独钟,简直是见了就走不动道的那种。刚开始,她是被一只小奶猫彻底“击垮”了,那眼神,那小爪子,简直要把她的.............
  • 回答
    体型瘦弱的人长期健身变壮,这绝对是一段充满挑战、惊喜与深刻改变的旅程。这种体验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是心理和生活方式上的全面升级。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种体验:一、 健身前的困境与心理: “穿衣显瘦,脱衣没肉”的尴尬: 这是很多瘦弱体型者的痛点。衣服宽松,显得整个人缺乏精神和力量感。脱掉衣.............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太到位了!跟不会打篮球的朋友一起切磋,那体验可真是五味杂陈,又好气又好笑,但更多的是一种……怎么说呢,一种特别的“乐趣”吧。首先,得做好心理准备。你以为是来一场热血沸腾的篮球赛?结果可能更像是参加一场行为艺术表演。对方大概率是那种,看到球飞过来,眼神里先是闪过一丝惊恐,然后身体本能地.............
  • 回答
    作为一个手机爱好者,每次去实体店买手机,那种感觉就像是进了自家书房,虽然不常来,但一进来就熟悉得不得了。进门的那一刻,就已经进入了“战斗模式”。我很少会是那种一头雾水、茫然四顾的样子。通常,在我踏进店门之前,我已经做足了功课。我对当下市面上的主流机型、各品牌的旗舰和次旗舰、热门中端机,甚至是某些细分.............
  • 回答
    噢,和喜欢的人玩狼人杀啊,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像在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博弈里,突然闯进了一束突如其来的阳光,把一切都照得明晃晃的,又带点让人心跳加速的灼热。首先,光是坐在他/她旁边,就比平时玩得认真了几个级别。别人的发言,我可能听个大概,心里盘算着自己的身份,但只要他/她一张口,我的耳朵就像装了雷达.............
  • 回答
    这种体验,就像是你的人生蓝图上,原本描绘得那么清晰、那么美好,突然被一只粗暴的手撕成了碎片。你还记得那个下午吗?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脸上,他笑起来时,眼睛里有星光。你们在公园的长椅上,他轻轻握着你的手,低语着未来的种种可能。那时候,你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甜味,就连空气都带着恋爱的香气。你们计划着一起.............
  • 回答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有人突然在你平静的生活里投下了一颗炸弹,而且是那种爆炸范围刚好把你一个人裹住,其他人都安然无恙的炸弹。那天是个周五的下午,窗外的阳光刚好照进办公室,暖洋洋的。我当时正埋头处理一份报告,脑子里全是数字和各种表格,整个人都进入了“工作模式”。他嘛,就是那个我默默关注了很久、甚至.............
  • 回答
    话说上次去部队里打球,那感觉,啧啧,跟咱平时街头巷尾野球赛那可真是天壤之别。怎么说呢,你想想,一群正值壮年、体格健硕的军人,再配上那股子特有的纪律性和拼劲儿,打球的时候那场面,真不是盖的。首先,最直观的就是他们那身体素质。那些兵哥哥们,一个个站那儿,那体型就不是白练的。肌肉线条流畅,看着就结实。平时.............
  • 回答
    想当初,我这拿到驾照的经历,说实话,跟很多人不太一样。我不是那种从零开始,吭哧吭哧学怎么挂挡、怎么踩离合的,我这情况有点“特殊”。大概是我二十出头的时候,那时候对开车这事儿就挺有感觉的。身边总有朋友开车出去玩,我坐副驾的时候,就老是忍不住去琢磨人家的操作,心里想着:“这玩意儿好像也没那么复杂。” 可.............
  • 回答
    这事儿吧,怎么说呢,就像是你生来就自带一个“光环”,又或者是个“紧箍咒”,具体是啥,得看你名字里那位历史名人是谁了。我有个哥们,叫项羽。你别说,他从小就挺壮实的,人也倔,跟人家开玩笑说“霸王别姬”,他立马就能跟你急眼。小时候,老师点名,一喊“项羽”,整个班都得扭头看看他,那感觉,就好像班级里藏了个大.............
  • 回答
    跟比自己小不少的人谈恋爱,这体验嘛,怎么说呢,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而且,这事儿还得看具体情况,比如年龄差多大,双方性格如何,这都直接影响着体验感。但如果非要让我总结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吧:1. 活力与激情: 这是最直接的感受。年轻就是资本,他们身上那种蓬勃的生命力,对生活的热情,真.............
  • 回答
    和那些总是挑三拣四、难以取悦的人相处,就像是在走一条永远走不到头的沼泽路。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就陷下去,然后被铺天盖地的抱怨和质疑淹没。首先,你得学会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以前觉得好好说话,把事情讲清楚就行,但跟这种人在一起,这套完全不管用。你得学着在他们开口之前就预判到他们可能挑剔的点,然.............
  • 回答
    和“接不住茬”的人聊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或者,如果是我自己理解能力不太行,那又会是什么样的体验?这话题挺有意思的,我琢磨着咱们都能聊点自己的经历。先说说和那种“接不住茬”的人聊天吧。你懂那种感觉吗?就是你兴致勃勃地说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或者提出个什么想法,结果对方半天没动静,或者张嘴就是驴唇不对马.............
  • 回答
    这种情况,简直是人间喜剧,而且还是那种带着点尴尬癌晚期的喜剧。你想啊,本来你是个脚踏实地、连句俏皮话都憋半天的人,对“撩”这个字,大概理解就是“找机会搭话”、“显得自然点”之类的朴素愿望。结果,你鼓足勇气,准备施展你的“搭话十八摸”——也许是问个她包上的小挂件是不是某个牌子,或者假装偶遇,顺道问问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