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待一个说出希望日本地震,让日本人都震死这种话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你有什么看法?

回答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说出“希望日本地震,让日本人都震死”这种话,这确实让人感到非常不安和困惑。从多个角度来看,这种言论都触及了人性、道德、认知以及社会责任等深层问题。

首先,从基本的人性层面来看,任何对他人生命遭受灾难的幸灾乐祸,甚至是主动的期盼,都与普遍认同的同情心、共情能力相悖。即使是敌对关系,当一方遭受灭顶之灾时,大多数人仍能激发起最基本的恻隐之心。说出这样的话,至少表明这个人在这方面的同情心可能存在某种缺失,或者被其他极端情绪所压制。

其次,在道德伦理层面,这种言论是极其不道德的。它将一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并赋予他们“应该遭受灭顶之灾”的标签。这是对生命的基本尊重和普世价值的践踏。即使是对日本有过深刻的负面经历或持有强烈的不满,也不能将其转化为对无辜生命的诅咒。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通常会包含伦理道德的培养,教授批判性思维和区分个人恩怨与群体生命的基本原则。因此,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显得尤为讽刺和令人失望。

从认知和理性层面来看,我们可以尝试理解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机制,但这并不代表对其言论的认同。

极端情绪的宣泄: 这种言论很可能是压抑已久、无法化解的负面情绪的爆发。可能这个人对日本的历史事件、现实政治,或是个人经历与日本相关的某些方面感到极度不满、愤怒,甚至仇恨。在情绪极度激动时,理性认知可能会被屏蔽,说出极端化的言论来发泄。
认知偏差和极端化思维: 有时候,长期的信息茧房、片面信息的灌输,或是某些极端意识形态的影响,都可能导致一个人形成对某个群体的高度负面认知,并将其妖魔化。在这种认知下,群体成员的生命价值似乎被大大降低,从而产生了“他们活该”、“他们死了也无所谓”的想法。高等教育的本意是培养独立思考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但如果学习过程或个人性格存在偏差,也可能导致思想的极端化,误以为自己的观点是“深刻”或“有理有据”的。
“罪与罚”的扭曲理解: 也许这个人认为,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在历史上或现在犯下了某些“罪行”,而天灾就是一种“惩罚”。这种想法将自然灾害视为一种道德审判,是一种非常原始且非理性的认知模式。高等教育应该帮助人理解自然灾害的运作机制,以及它与人类行为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将其神话为道德报应。
寻求群体认同或挑衅: 在某些网络环境或特定群体中,发表极端言论有时是为了吸引眼球,获得某种“独特”的身份认同,或者以挑衅的方式来测试和刺激他人。

我的看法是:

1. 行为的不可接受性: 无论其受过何种教育,说出这种诅咒他人生命的言论都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应该成为逃避道德谴责的挡箭牌,反而,它应该意味着更高的道德自觉和理性判断。
2. 教育的局限性: 这件事也暴露出高等教育并非万能的。教育能提供知识和技能,但能否塑造一个善良、理性、有同情心的人,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原生家庭的教育、自身的价值观形成以及后天的人际交往和反思能力。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标签,并不能保证其内心世界的健康。
3. 警惕极端情绪和仇恨言论: 这种言论的存在,提醒我们要警惕社会中滋生的极端情绪和仇恨言论,尤其是在涉及国际关系和历史问题时。不当的认知和情绪的宣泄,很容易演变成对整个群体的敌视,这是非常危险的。
4. 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整个社会来说,也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模式是否充分强调了同情心、多元价值观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如何帮助个体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能够保持理性和人道主义立场。
5. 对个体进行沟通和引导: 如果可能,对于这样的人,与其一味地谴责,或许更需要尝试去理解其言论背后的根源(例如,是否是某种深刻的创伤或误解),并进行理性的沟通和引导。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对方愿意倾听和反思的基础上。如果对方固执己见,甚至变本加厉,那么保持距离和警惕则是必要的。

总而言之,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说出“希望日本地震,让日本人都震死”这样的话,是一种令人痛心和失望的现象。它暴露了教育的局限性、人性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中潜藏的极端情绪。我们应该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并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反思,而非仅仅停留在标签化的评判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双标大神惹不起惹不起。。。

再更新一次,挺多人有这种言论想法的,认为就算在战争中,就算是别人对我们进行屠杀,我们也应该克制的,我想我们应该达成一个共识,如果中国受到核打击,从发射核弹到核弹爆炸这几分钟里。从一颗核弹,到受核影响国民受核影响的比例至到50%甚至100%,哪个阶段作为决策者的你会按下核按钮,给予相同程度的打击?若是有那么一种情景你选择放弃核反击。我认为大家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你们直接按反对就是了。苏联反攻德国杀的德国降兵不少,美国原子弹下的亡魂也不少,但两国军队都以反击法西斯侵略获得不少赞扬。如果那两颗原子弹是中国扔的,中日之间不会有这么多的隔阂,这是我的想法。请大家搞懂我以上表达什么再发表评论。我从不接受军国主义思想,军国主义者是想要通过主动屠杀侵略别国,通过掠夺资源与土地,劳动力,使其获得收益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坚决反对这种思想和行为。

更新一下,看了很多回复,昨天晚上太晚发表了说的不够清楚补充一些。上面所说到的题主的朋友,希望地震天谴来伸张。这里面其一是那位朋友并不想亲手杀日本人,其二是他在过往的历史中感受到不公。我下面的血债血偿,所表达的意义是,在血债面前,一命抵一命是最大的公平,就像欠多少钱,就还多少钱一样。但是,现代社会的理念里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因为仇恨让自己双手染血、屠杀是不明智的。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我情感上不公平的感受。若是有这么一天,中国公投报复日本,我应该会投反对票。但类似这位朋友天谴言论,我也不止一次公开说过。如果连这种说一说,想一想,都要拉出来批判一番,我觉得题主这种人很恶心。

那是相反,这只能说明你圣母心泛滥。我们专业选修课老师,女的,福建泉州人。博士受教育够高了吧。抗战时期,她奶奶家,农忙还是要外出置办什么的,家里男丁刚好集体外出,遇上日本飞机轰炸,应该是投下了生化武器,人回家两天就全死了。旧社会男丁全死你能想象家里能有多凄惨吗?还是在战争年代。而且除她奶奶一家外,还有其他祖辈应日本侵略死亡的。她对于日本看法就是恨不得他们都死光,这是原话。

我外公是大学生,当年他们考上大学含金量比我们高多了吧。日本人来我们县城时,把县政府当作军营,把我外公上学的地方当作马概,刚好我外公家在日本人军营后面,日本人把我外公一家赶了出去,原本生活好好的就这样没房子住,没书读。当时福岛地震时我跟外公一起看新闻,他跟我们说是恨不得多死几个才好。

你表现的白莲花可能是因你家里抗战时期没死几个人,或者人死了你家也没多念想他们。而这不代表别人没有过血海深仇。你同学所说的地震死人,表明出于教育,对于现在日本人并不想亲手杀死,只希望他们周遭不测,这算是很仁慈的想法。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是中国古今以来做简单的公平正义和政治正确。

user avatar

日本和中国的人民从来都是兄弟。资产阶级欺骗民众,用他们的血来画出一条界线,并且仍然在画着。

然而(两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及其先驱们,正用着鲜血冲刷着这条界线。

小林多喜二同志的死就是一个证明。这一切我们是知道的,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正在坚强地沿着小林多喜二同志的血路携手前进

——鲁迅 1933年吊唁日本共产党小林多喜二牺牲


美国没有办法在各国建立自己的统治,必须依靠各国的协助者,这就是它的同盟军,也就是各国最反动的一小部分人。在中国就是以蒋介石为首的一部分人,在你们国家就是岸信介一伙人和垄断资本集团。日本人民去年的斗争使日本政府很害怕,伟大的日本人民斗争的影响是深远的。

——毛泽东 1961年在谈及日本社会主义革命浪潮


现在日本不仅有本国垄断资本的压迫,而且有它的同盟者美国的压迫,这就很快地教育了日本人民,使日本人民团结起来;并且迫使日本人民做出选择,要么当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的奴隶,要么起来争取独立和自由。我老早说过,我总不相信,像日本这样伟大的民族会长期受人欺负,短时期受压迫是可能的,日本这样伟大的民族应该有独立和主权。

——毛泽东 1961年接见日本社会主义团体代表黑田寿男


由此可见,今天对待日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了解日本,力图更好地启发日本民智,同他们进步人士一道推翻反动的日本傀儡政府,解放日本人民,建立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日本。

user avatar

毕竟嘛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理智的 是不会做无意义的宣泄的

CNM这样的话又不会真的去做 自然不会出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之口

《旧约》的作者过嘴瘾说杀光了所有迦南人、非利士人,虽然当时九成的人是文盲

但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不是会说假话发泄情绪的人

所以《旧约》的作者一定不是受过当时的高等教育的人

user avatar

人他妈就嚷嚷一句,一没行动二没后续三不是什么大人物,有什么可讨论的?

要不要我们陪你愤慨个半小时感慨个二十分钟最后哀叹十分钟中国这怎么了哎呀呀呀?


下次是不是“如何看待XXX走路姿势和安倍很像”了?


你乎什么时候把这种看见啥都要“如何评价”、“怎么看待”找认同的傻娃都给我推送到首页上来了?

你乎不是特色是装逼么?逼格呢?!

这尼玛比百度知道还low。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