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今时代下,「父亲」这个角色所承担的职责,与父辈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回答
过去,“父亲”这个词,往往笼罩着一种“一家之主”的威严感。家里的顶梁柱,是经济的提供者,更是家庭秩序的维护者。他们的责任清单,似乎更侧重于“养家糊口”这几个字。

比如说,父辈的父亲们,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外出工作,努力赚钱,让一家人有饭吃,有衣穿,有瓦遮头。在那个年代,社会分工明确,男主外女主内是普遍的观念。父亲的战场在外面,在家里的存在感,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权威和经济上的保障。

对于孩子的教育,虽然重视,但方式可能相对简单粗暴。更多的是一种“言传身教”,或者通过严厉的管教来塑造孩子的品格。父亲们不太会花很多时间去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不会过多地参与孩子的日常起居,比如给孩子洗澡、换尿布,或者辅导功课,这些更像是母亲的专属领域。在很多家庭里,父亲就是那个“严父”,是需要被尊敬和畏惧的对象,而非可以随意分享内心感受的朋友。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再审视“父亲”这个角色,会发现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也有观念的更新迭代。

首先,经济责任的定义更加多元化。

虽然经济上的支持依然是父亲重要的责任之一,但“养家糊口”已经不再仅仅是父亲一个人的事情。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教育水平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贡献者。这意味着父亲不必再独自承担 all 的经济压力。同时,家庭开支也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基本的生活开销,还有教育、医疗、娱乐、旅游等等,这些都需要家庭共同规划和承担。因此,父亲的经济责任更多地体现在“共同承担”、“规划家庭财务”以及“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品质”上,而非单纯的“赚钱机器”。

其次,情感连接和参与度是最大的改变。

这是父辈父亲与我们这一代父亲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如今的父亲,被鼓励、甚至被要求成为一个“参与型父亲”。这意味着父亲不仅仅是家庭经济的提供者,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情感支持者和生活参与者。

想想看,现在的父亲,有多少会在周末陪孩子去公园玩耍?有多少会在孩子生病时,焦急地守在医院?有多少会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耐心倾听并给予安慰?有多少会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与老师沟通,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难题?甚至,有多少父亲会亲手给孩子做一顿饭,或者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

这些细节,在父辈那个时代是很难看到的。那时候的父亲,可能下班回家,更多的是休息,或者和朋友聚会,很少会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起居的责任。而现在,很多父亲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育儿,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他们不再仅仅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家长”,更是孩子的朋友、玩伴、榜样,是那个可以分享秘密、倾诉烦恼的人。

第三,教育理念的转变,父亲的角色更加多元。

父辈对孩子的教育,可能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纪律的培养。而现代父亲,则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情商以及健全的人格。他们更愿意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成长。

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也从过去的“严父”向“良师益友”转变。父亲不再只是一个单方面的权威,而是可以与孩子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伙伴。他们会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分享兴趣爱好,甚至在一些事情上,孩子也可能成为父亲的“老师”。

第四,家庭分工的模糊化和协同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进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已经被打破。家庭责任不再是根据性别来划分,而是根据个人能力和时间来分担。父亲可能会分担更多的家务劳动,比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甚至承担起照顾婴儿的责任。这种模糊化和协同化,让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更加丰富和有弹性。他们既是经济的支撑者,也是家务的协作者,更是孩子成长中重要的引路人。

第五,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义。

父辈的父亲,他们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养家糊口”的能力上,这是他们社会认同和自我价值感的来源。而现代父亲,除了经济能力,他们更看重自己在家庭中的情感价值,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参与感和影响力,以及作为丈夫在婚姻中的支持和陪伴。他们会去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丈夫,一个更好的父亲,如何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并在这些方面实现自我价值。

总而言之,当今时代的父亲,他们所承担的职责,已经远远超出了父辈那个时代简单的“养家糊口”的定义。他们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更是情感的连接者、教育的参与者、生活的好帮手,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和引路人。这种转变,既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社会对“父爱”更深层次的期待和呼唤。这让“父亲”这个角色,变得更加饱满、立体,也更加有温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传统社会中,理想的父亲形象是家庭经济的供给者 ,家庭的领路人 家庭的保护者。

这种社会中对男女各有要求,相对平等。

现代女权社会,按照社会的标准要求如下:

父亲要成为家庭经济责任的承担者,这个经济责任不光是家庭基本开销,也包括任由妻子家人挥霍的能力。同时还是保姆和大厨,要做饭好吃要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同时还是保镖和武士,要随时准备牺牲自己保护家人。此外还是家人的出气筒,要可以任由妻子打骂侮辱仇恨毫无怨言。

而女人只需要独立自我爱自己就好了,女人只负责家庭决策,同时又把决策失败的责任完全甩给男人。

通过婚姻,现代女性有了自己的奴隶。

user avatar

现在的父亲 辛苦养大子女 还要被有些女儿诅咒 可能就是因为他是男的 是个爸爸吧

user avatar

父亲节前夕,推了这个问题给我,看到一堆批评“父亲”、“男人”的回答,这是个什么神操作。

user avatar

我认识的一对夫妻,妈妈的工作不用出差,月薪不过万,大部分都是她在照顾家和孩子。爸爸的工作经常出差,不过挣得也多,七八年的时间在一线城市挣出来两套房子一辆车,一套还是学区房。贷款也被他还的七七八八了。就一个孩子,生活压力不大。但就在这时候,俩人离婚了,原因是女方说男的太不顾家,很少陪孩子。

孩子归了妈妈,财产两个人几乎平分的,女方稍微多一些。男的每月付五千抚养费,用作孩子教育经费。

男的还是经常出差,因为经常乘坐交通工具,怕有意外,年纪轻轻的就立了遗嘱,把财产一大半留给了孩子,剩下的留给了父母。

只想说当代的父亲需要承担的很多吧,既要挣钱,又要顾家,不然就是丧偶式育儿。

其实他也不是不陪孩子,我经常在朋友圈看见他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或者休年假一家人各地旅行,可能是平常陪伴的不多吧,育儿压力都落在了妈妈身上。

小时候我家我爸负责挣钱,我妈负责照顾我们姐妹,我爸在家偶尔做做饭,带带孩子,就被邻居们夸上天,都羡慕我妈有福气。其实我妈除了不挣钱家里的活地里的活都是她干,并不比我爸轻松。我爸是那种很细心的人,特别体贴关心我妈,他们感情特别好,我们姐妹感觉很幸福。

现在一个人挣钱是没办法养家的,就需要妈妈也出去工作。但是妈妈回家还要做饭,做家务,管孩子。。。这些事如果没有爸爸辅助是很累的。

所以时代变了,不管男女,压力都增加了。如果夫妻之间相互埋怨,指责,推卸责任,那这个家不会维持太久。如果能相互体谅,关心和理解,才能把婚姻经营好,日子越过越好。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可能偏题了,总之我意思就是现在的父亲母亲都不容易,大家都互相体谅吧!

——————————分割线

评论区里好多人好奇离婚原因的,首先说一下,两个人都没有出轨,男的工作压力大,根本没那个时间和精力,而且周围接触到的人都是男人,现在离婚这么多年了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女的也没出轨,两人是和平分手的,不然不会把多数财产和孩子给了女方。他们刚结婚前几年感情还是很好的,矛盾是出现在生了孩子后两年,因为男方经常出差,就把父母接过去帮忙照顾孩子,在同小区租的房子,即便是这样还是产生了婆媳矛盾,因为婆婆和儿媳妇都属于很强势和控制欲很强的人,男的一开始还积极调节,后来解不开就冷处理了,最后爆发了一次大的矛盾,相处不下去了,就把他父母送回老家了,期间请过保姆,钟点工甚至把丈母娘也接过来过,但是都呆不长,后来孩子上学了,就一直是妈妈自己照顾和辅导作业,送培训班的。离婚后几年他俩都升职加薪了,孩子状态也可以,愿意跟谁住就跟谁住几天,男的近两年一直再相亲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女的好像不想再结婚了。

user avatar

过去的父亲,主要责任是养家糊口。

只要你能让一家人吃饱穿暖,不让家人饿着冻着,那你就是个合格的父亲。哪怕你在家非常粗鲁,对孩子棍棒相加,那周围的人只会说是孩子不懂事,说严父出孝子。那时的父亲重在养育,而不在教育。

现代的父亲,养家的责任依然存在,只是母亲能分担一部分。

教的这一块需要投入的太多了,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还不能刺激年轻人敏感的神经。儿童期要注重身体成长,青春期要注意他的心理成长。学习这块时时刻刻注意。兴趣爱好也不能缺少。练个体育,做陪练的必须是父亲。

现代的父亲这个角色赋予了太多的责任和义务。既光荣又沉重。

为子不易,做父亲更难!

父亲和孩子之间互相陪伴,一起成长才是王道。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亲也是第一次做父亲。

互相体谅,互相学习,互相成就。

也许这才是新时代的亲子之道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