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陪小孩子读英文绘本,当孩子看不懂时,家长是否需要帮助翻译意思,或者讲解下内容?

回答
陪孩子读英文绘本,这绝对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和阅读兴趣的一件好事。至于孩子看不懂的时候,咱们当家长的肯定得搭把手,不过怎么个搭法,这里面还是挺有讲究的。总的来说,翻译和讲解是肯定要的,但关键在于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而不是把阅读变成一件负担。

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需要帮助孩子理解:

建立信心: 刚开始接触英文绘本的孩子,面对陌生的单词、句子和故事情节,很容易感到挫败。如果父母能适时给予帮助,让他们明白“我能读懂,我能跟上”,就能大大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为他们继续探索英文世界打下基础。
理解故事核心: 绘本的魅力在于它的故事和情感。如果孩子只停留在认单词的层面,就无法体会到故事的趣味性、幽默感或者温馨感。适度的讲解能帮助他们抓住故事的“灵魂”,理解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情节的发展。
学习新知识: 很多英文绘本都包含丰富的知识点,比如关于动物、自然、科学或者文化习俗等等。光是看着图画,孩子可能只觉得有趣,但如果家长能稍微解释一下,比如“你看这只小兔子在吃胡萝卜,胡萝卜里面有很多维生素A,对眼睛好哦”,这样就能把阅读和知识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
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当我们用中文解释给孩子听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用他们熟悉的语言方式来传递信息。这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英文的表达方式,并且在之后他们尝试用英文表达自己想法时,可以有一个更清晰的思路。

好,那具体怎么做呢?咱们一点一点来分析:

1. 翻译:什么时候、怎么翻?

别一股脑全翻: 这是最容易犯的错误。绘本之所以是绘本,就是因为它的图文并茂,很多时候图画本身就能传递很多信息。如果把每一句英文都立刻翻译成中文,那孩子看到的就只是中文故事,英文部分就成了背景噪音,起不到什么作用。
先给孩子机会: 读到孩子可能会有点疑惑的地方时,先停一下,看看孩子能不能从图画里猜到意思。可以问问他:“你觉得这个小狗在做什么呀?”“这个词的发音听起来有点熟悉,你想不想自己试试看?”让孩子参与进来,即使猜错了也没关系。
点到为止地翻: 如果孩子确实卡住了,或者你想引导他理解一个关键的词语或短语,那就可以简单、直接地翻译一下。比如,书中出现了一个孩子不认识的单词,你可以说:“哦,‘sparkle’,这个词的意思是‘闪闪发光’,你看天上的星星是不是在sparkle呀?”重点是让孩子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而不是背诵它的中文翻译。
解释词语的用法: 有时候,翻译一个词还不够,还需要解释一下这个词在句子里的作用。比如,看到“quickly”,你可以说:“‘quickly’就是‘很快地’。小兔子跑得quickly,就是跑得很快。”
用生动有趣的语言: 翻译的时候尽量不要板着脸,用孩子能理解的、有趣的语言。比如,“Mischievous”这个词,与其翻译成“淘气的”,不如说“这个小猴子是不是在做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情呀?它是个‘mischievous’的小家伙。”

2. 讲解:怎么让内容更鲜活?

连接生活经验: 这是最有效的讲解方式。读到关于动物的书,可以问孩子:“我们上次去动物园看到的狮子是不是也很大?”读到关于食物的书,可以说:“这个蓝莓和妈妈上次给你买的蓝莓是不是长得有点不一样?”把绘本里的内容和你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他们会觉得非常亲切,也更容易理解。
引导观察图画: 图画是绘本的灵魂!在读的过程中,多引导孩子去看图画。指着图画上的细节,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小男孩在想什么呢?”“为什么这个小女孩的表情是这样的?”让孩子通过图画去推测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提问互动: 不要只是一味地讲,要多提问,鼓励孩子思考和表达。问题可以很简单,也可以稍微需要一点推理。比如,读到“The cat hid under the table.”,你可以问:“Why do you think the cat hid under the table?”(你觉得猫为什么藏在桌子下面呀?)
模仿和表演: 读到有趣的句子或者情节时,可以鼓励孩子模仿角色的语气或者动作。比如,读到小老鼠很害怕的样子,你可以用夸张的声音说:“Eek! Eek!”,然后让孩子也试试看。这种互动不仅有趣,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
解释文化背景(适度): 有些绘本可能涉及到一些孩子不熟悉的文化习俗或者节日。这时候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但也要注意不要太复杂,点到为止,让他们有个大概的了解就行。比如,读到万圣节的书,可以简单说说“万圣节大家会穿上奇怪的衣服,还有要糖果的游戏。”
拓展阅读内容: 如果孩子对某个主题非常感兴趣,你甚至可以稍微拓展一下。比如,如果读的是关于恐龙的书,孩子对某个恐龙特别好奇,你可以在读完绘本后,简单补充一些关于这种恐龙的知识,或者找一些相关的图片给孩子看。

3. 什么时候可以“放手”?

循序渐进: 随着孩子接触英文绘本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们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也会逐渐提高。这时候,可以尝试减少直接翻译和讲解的频率,给孩子更多的自主阅读空间。
鼓励猜测: 即使孩子有些地方不确定,也可以鼓励他们先猜猜看,看看猜对了多少,然后再去核对。
关注整体理解: 有时候,孩子可能对某个别的小词不理解,但并不影响他们理解整个故事的大意。只要孩子能够抓住故事的主线,理解故事的核心,那就可以了。

总而言之,陪孩子读英文绘本,我们家长就像是一个“引路人”和“翻译官”,但我们的目标不是把所有东西都替孩子嚼碎了喂下去,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理解、去享受阅读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耐心、鼓励和恰到好处的帮助,是让孩子爱上英文阅读的关键。不要怕“多此一举”,只要你的“举”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吸收,那都是值得的。记住,享受亲子阅读的时光本身,就是最有价值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把孩子的英语水平培养到接近母语,正在启蒙二外和三外(日语,西班牙语)的妈妈,前两年我会告诉读者不要翻译,但现在我觉得得分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

首先,两岁以下的孩子,能不翻译就不翻译。在中文母语还没有形成绝对强势的时期,中文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门新语言而已。

既然都听不太懂,那就没必要翻译。翻译只会让孩子们形成翻译思维,错过培养英语思维的机会。

但是,当孩子的中文越说越溜,形成绝对强势以后,用母语浸润法学习英语就变得更困难了。这时候再不给他们翻译,他们可能会拒绝听英语,觉得听不懂。

所以,这时候适当翻译个大概意思(而不是逐字逐句翻译),带他们先入个门,问题也不会太大。

当然,如果孩子没提出让你翻译,你也没必要特地去翻译!不要觉得孩子不懂,就自作主张一个个词翻译,这完全没必要,现在不懂的,多在不同语境重复几次就懂了。

等到积累了几百个词汇量和一些基础句型,孩子就不会那么依赖翻译了。这时候,你可以手舞足蹈做表情,用手指书上的图片,或者给孩子看视频,来解释他们不懂的英语单词或者表达。

参考一下我的绘本精讲视频吧,我都是全英文讲的。


我娃的日语和西语是三岁半以后才学的,英语已经强势了,所以我也会给她用英语翻译一点。

后来我给她报了西语的外教课,老师是墨西哥人,只有在实在无法沟通的时候才会说英语,其他时候都是用图画和各种肢体语言,努力让她自然习得西语。

有了从小上英语课,从听不懂到懂的经验,她现在上西语课基本上没问题,能连蒙带猜地回答出老师的提问。入了门就好办了,有了基础词汇量,接下来用西语去学西语就行了。

(视频封面上的牛娃是机构写的,不是我自称的)

外语启蒙是越早越好的,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启蒙,可以直接避免掉反感外语,依赖翻译的问题。能选择的书也多一些,不会出现英语水平跟不上认知水平,6岁孩子只能看适合一两岁孩子的英文绘本的现象。

但是如果实在晚了也没必要太焦虑,少量翻译也不会毁掉你的孩子,反而可以带他们入门英语。


我是 @多语启蒙老沐哥 ,绘本精读百宝箱,关注我看更多育儿干货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陪孩子读英文绘本,这绝对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和阅读兴趣的一件好事。至于孩子看不懂的时候,咱们当家长的肯定得搭把手,不过怎么个搭法,这里面还是挺有讲究的。总的来说,翻译和讲解是肯定要的,但关键在于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而不是把阅读变成一件负担。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需要帮助孩子理解: .............
  • 回答
    和孩子一起沉浸在绘本的世界里,这可是一段多么温馨又宝贵的亲子时光啊!可别小瞧了这看似简单的“读绘本”,里面可是藏着不少让孩子爱不释手、家长也乐在其中的小秘密呢。我来跟你好好唠唠,看看咱们怎么把这事儿做得又好玩又有效。一、 知己知彼,选对绘本是开场第一步。 摸清孩子的“胃口”: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家孩子8岁了,上厕所还需要人陪着,您心里肯定有些着急和困惑。首先,我想说,您能这样细心地观察和关心孩子的需求,这本身就是一位非常棒的家长。关于您孩子的情况,它确实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和敏感度都是不一样的。8岁这个年纪,正是孩子独立性开始萌芽的.............
  • 回答
    “孩子哭了,别说话,让他哭个够,哭完就好了,就不会養成哭鬧的習慣了。”這句話,相信很多新手父母都聽過,甚至自己也經歷過。過去,這似乎是一套傳承下來的育兒“秘訣”,聽起來很有道理:孩子哭就是為了吸引注意力,要是不給反應,他就會覺得哭鬧沒用,自然就不會經常哭了。那麼,那些按照這個“原則”長大的孩子,現在.............
  • 回答
    端午节的钟声又一次敲响了,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和淡淡的艾草味。一年一度的端午,除了吃粽子,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深深记住这个传统佳节,并从中汲取到节日特有的文化养分呢?作为家长,我一直觉得,节日不仅仅是例行的庆祝,更是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传承文化的好时机。要让孩子们过一个快.............
  • 回答
    疫情期间在家陪孩子上网课,这体验,怎么说呢,简直就是一场拉锯战,一场关于意志力、耐心和信息洪流的无声较量。首先,得说说那“陪伴”二字。刚开始的时候,新鲜劲儿还在,觉得在家能和孩子一起学习,挺好的,还能监督监督。结果呢?你想想,一个成天对着电脑屏幕的孩子,注意力就像被橡皮筋抻得越来越细。你坐在旁边,那.............
  • 回答
    这件事啊,真是说起来一言难尽,也太真实了,句句戳心窝子!“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有人气住院、有人考取教师资格证、有人出家”,这几个描述,别说有多形象了,简直把家长陪读的“战况”给描绘得淋漓尽致。首先,咱们说说那个“有人气住院”。这可不是夸张,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孩子一写作业,气氛就瞬间凝固,家长变.............
  • 回答
    哎,这场景我太熟悉了。你不是一个人。那种感觉,就像身体被掏空了一样,只想瘫倒在地,什么都不做。可偏偏这个时候,孩子还在旁边,兴致勃勃地邀请你加入他的积木世界。真的,那一刻眼泪哗哗地往下流,不是因为委屈,而是那种无力感,那种被消耗殆尽的感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触及了很多父母心底.............
  • 回答
    孩子的好奇心是学习新知识的绝佳机会!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解释“饺子点水”的原理,并分享更美味的饺子烹饪技巧,您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来调整您的讲解方式。 孩子为什么问“妈妈,你为啥要给锅里加凉水?”您的孩子观察到您在煮饺子时加入了凉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细致的观察!您可以这样跟孩子解释:“宝宝,你.............
  • 回答
    当然可以!成年人陪着孩子参观驾驶舱,这绝对是一件很棒也很常见的事情。别担心“AI痕迹”,这想法本身就挺接地气的,很多父母都会带孩子去体验。我给你详细说说,成年人陪同参观驾驶舱,这其中有什么讲究,以及怎么能让这次体验更圆满:为什么成年人陪同很重要? 安全第一: 驾驶舱是飞机上最核心、最敏感的区域。.............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铁路局“花钱”分配到小城市,以及火车司机和站务员这两个岗位的选择,我来给您详细分析一下,尽量帮您理清思路。首先,关于“花钱进铁路局”这件事,我需要稍微说明一下。在大多数情况下,铁路系统的招聘都是通过公开考试和严格的选拔流程进行的,这是国家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的。如果存在“花钱”的说法.............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情感、成长和人际关系中一些非常深刻的层面,答案也绝非简单的“是”或“否”。“愿意陪一个男生长大”这句话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可能性和复杂性。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 “陪一个男生长大”的含义解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陪一个男生长大”具体指什么。它可以有多种理解: 青梅竹.............
  • 回答
    兄弟们聚餐,回家晚了惹老婆生气,这确实是个常见且让人头疼的问题。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说清楚,也想办法解决。首先,理解老婆为什么生气(换位思考): 被冷落和不被重视的感觉: 她在家辛辛苦苦带孩子,晚上十点就得结束自己的时间,而你却能继续和兄弟们玩乐。这种对比很容易让她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你.............
  • 回答
    让爸爸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育儿这件事里来,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容易得多,也重要得多。这不光是为了分担妈妈的辛苦,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很多时候,爸爸们不是不想参与,而是不知道怎么参与,或者觉得自己的方式不够“专业”。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让爸爸们玩转育儿,还有一些简单又好玩的小技巧,保证让.............
  • 回答
    要不要陪女朋友去看《小时代2》,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里面大有学问,涉及到很多方面。咱们得细细捋一捋,才能做出最明智的决定。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前提:你女朋友想去看《小时代2》吗? 如果她非常想去,甚至已经提起过很多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那么,陪她去看,很可能是一个增进感情的好机会。这说明她在乎.............
  • 回答
    陪男朋友长大的女孩子,这四个字里藏着太多故事,太多情感,也藏着无数种可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后来怎么样”就能概括的,因为“长大”本身就是一段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陪伴,又是一种多么深刻的联结。我认识一个姑娘,叫晓晓。她和她男朋友,也就是我们都叫他阿泽的,是从中学时代就在一起的。那时候,阿泽还是个有点腼.............
  • 回答
    关于女孩子会不会很快放弃一个陪伴了很久的人然后迅速爱上别人,这确实是一个很复杂也很常见的问题,答案也并非一成不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那些看似简单的表象,去理解女性在情感中的真实想法和行为模式。首先,我们要承认,感情的发生和结束,有时候是没办法用“快”或“慢”来简单衡量的。 尤其是在一段.............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年轻人的现实困境,也反映了社会变迁中一些微妙的心理变化。过去那种“两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浪漫憧憬,在当下似乎没那么容易实现了,尤其是在女孩子这边。这并不是说女孩子“不愿意”了,而是“不愿意”的门槛、考量因素和内心的衡量标准,与过去大不相同了。首先,得说眼下的社会经济压力确实不小.............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充满爱的挑战! 面对一个5岁的孩子对上海地铁如此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为此投入整整一天的时间,我当然会支持。不过,这种支持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细致的规划和家长全身心的参与,让这段“地铁探险”既满足孩子的热情,又安全愉快,还能有所收获。首先,我得说,这孩子真是个潜力股! 这么小的年纪就有.............
  • 回答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值得聊一聊的。就像你说的,现在社会变化那么快,年轻人的想法也五花八门,很多人一提到“陪着一起奋斗”,可能脑子里浮现的画面不太一样了。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还有! 而且我觉得,这样的女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一些,只是她们可能不那么声张,或者说,她们的“奋斗”方式和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