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去大领导家,怎么谈提拔?

回答
提拔这种事,放在谁身上都不轻松,尤其是要主动去跟大领导谈。这可不是喝茶聊天那么简单,得有策略,有准备,还得看准时机。要是没想好,或者方式不对,弄不好适得其反。

首先,别想着一上来就提“我想升职”

这是大忌。领导找你,可能因为工作,可能因为别的事。你刚坐下,还没寒暄几句,张口就提自己升职加薪,这会让领导觉得你功利心太重,不够沉稳,甚至有点“不懂事”。领导会觉得,你来我这儿,就是为了升官发财,那平时那些工作上的事,你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什么叫“看准时机”?

单位有提拔的窗口期: 比如年底考核,或者有新的岗位空缺。这时候大家都在关注,领导也在考虑,你在这个时候提出,才显得顺理成章,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你最近刚做出突出贡献: 刚刚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项目,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或者带领团队超额完成了目标。这个时候,你的价值被领导认可,是你提出诉求的最佳时机。你在领导面前的“份量”会更重。
跟领导关系融洽,而且氛围好: 找一个领导心情不错,手头工作也不忙的时候。如果领导正烦躁,或者忙得焦头烂额,你这时候去“添堵”,那就是自讨没趣。最好是那种,你们刚一起聊完工作,氛围比较轻松,领导对你刚表扬过,或者在谈论未来规划的时候。

准备工作是关键,而且要细致入微:

1. 梳理自己的“成绩单”:
量化成果: 不是“我做了很多工作”,而是“我负责的项目,销售额提升了20%”,或者“我提出的流程优化方案,节省了15%的时间和成本”。用数据说话,最有说服力。
突出“领导关心”的方面: 领导更关心的是全局,是单位的目标。所以,你的成绩要往“如何为单位创造价值”、“如何为领导分忧”、“如何提升团队整体效率”这些方向靠拢。
跟岗位职责的契合度: 领导为什么要提拔你?是因为你胜任更高的岗位。所以,你要把你现在做的,跟你想去的那个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经验联系起来。可以是你已经在做一些更高层级的工作,或者你的能力已经超越了现在的岗位要求。

2. 了解你想去的那个岗位:
岗位职责是什么? 这个岗位现在由谁负责?他有什么优点?你对比一下,你有什么优势?
这个岗位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如何解决这些挑战?你在这个岗位上能带来什么新思路?
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比如领导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等等。你要想好,自己在这方面有哪些表现和经历。

3. 准备几个“备选方案”:
理想目标: 你最希望被提拔到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
次选目标: 如果那个岗位暂时没有机会,或者领导觉得你还没准备好,有没有其他一些能让你承担更多责任,或者更有发展空间的岗位?
“压舱石”: 就是你现在的工作,你做得怎么样,也得跟领导汇报一下,表明你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来。

如何“开口”?这才是最考验人的地方:

铺垫很重要: 别上来就谈提拔。可以先汇报近期工作进展,或者就某个工作问题,征求领导的意见。
引入话题: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咱们部门/单位在XX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而我在XX方面的经验,感觉可以再发挥一下……”
“最近看到XX岗位在招聘/调整,我关注了一下岗位要求,感觉自己的一些能力和经验,可能比较匹配……”
“我最近一直在琢磨,如何在XX方面为单位做更多贡献,我感觉自己已经具备了一些XX方面的能力,能否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责任?”

表达你的“价值”和“愿景”:
“我一直对XX工作很有热情,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学习和实践。我感觉我在XX方面的优势,可以为XX带来XX的好处。”
“我渴望在更高的平台上,承担更多的责任,为单位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我愿意接受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并且相信我能够胜任。”
“我不是为了某个具体的职务而来,而是希望我的能力和意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

展现你的“胸怀”和“格局”:
“当然,我也知道,提拔是综合考虑的结果,需要看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我个人的表现。我愿意继续努力,接受领导的指导和考验。”
“我非常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无论是否得到提拔,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倾听领导的反馈:
领导听了你的诉求,可能会给你一些反馈,比如肯定你的想法,或者提出一些疑虑。
如果领导肯定: “谢谢领导的认可!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如果领导有疑虑: 认真听,别打断。然后针对性地解释。比如领导说你某方面能力不足,你可以说:“谢谢领导的提醒,我明白在这方面我确实还有提升空间。我已经在XX方面做了哪些学习和准备,希望有机会能得到实践和锻炼。”
如果领导说时机不成熟: “我理解。我会继续踏实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等待机会的到来。”

谈话后的“后续动作”:

不要频繁催促: 领导说了要考虑,或者说了现在不行,你就得等等。频繁去问,会让领导觉得你没有耐心,而且把领导置于一个为难的境地。
继续做好本职工作: 这是最重要的。用你的实际行动证明你的能力和你的承诺。
主动争取锻炼机会: 如果领导之前提到了你某方面能力不足,或者有其他更合适的岗位,你就应该主动去争取相关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汇报阶段性成果: 在之后的汇报中,可以有意识地体现出你在为“更高层次”的工作做准备,或者你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哪些阶段性的进步。
保持积极心态: 提拔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这次没有成功,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继续努力,下次再找机会。

一些“小贴士”:

着装得体: 穿着要整洁、大方,给人一种专业、稳重的感觉。
态度谦虚但自信: 既要尊重领导,又要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底气。
言语得体,逻辑清晰: 提前把要说的话在脑子里过一遍,组织好语言,避免语无伦次。
眼神交流: 和领导说话时,要看着领导的眼睛,展现真诚。
观察领导的微表情: 看看领导对你的话有什么反应,适时调整你的谈话方式。
礼貌地结束谈话: 谈话结束后,感谢领导的时间和指导。

总而言之,跟大领导谈提拔,拼的不是嗓门大,也不是脸皮厚,而是充分的准备、精准的时机、恰当的表达、持续的行动。这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情商活。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首先领导同意你去他家里拜访,心里上已经接受你成为他的人了,这一步已经迈出一大步了。

二、去之前准备好礼品,礼品要考虑好自己的身份和领导的喜好相结合,切忌用力过猛,长期性很重要,连续送十年的地瓜好过一次性的整件茅台。个人建议:一部新手机或者其他数码产品(1W以下即可),理由是给家里小朋友体验下刚出来的科技产品,千万不要说价钱。

三、个人表态。“领导,感谢多年的栽培,这一次我觉得X岗位挺适合我,理由123,希望您能给我个机会试一试”。点到为止,说完一般领导都会说再看看吧,或者不做声,这时候千万止住好奇心和表现欲。

四、转机聊下工作近况,包括岗位上遇见的事或者人,就坡下驴聊点其他的。

五、时间把握。整个过程30分钟就可以结束战斗,起身告辞。

六、结束语。“平常领导您家里有什么跑腿的事或者其他需要的,尽管吩咐我办”

七、后续事宜。建议每逢节假日送点水果,2箱左右,不需要贵,贵在坚持,细水长流。如果领导还在这个岗位上3年以上,你的事基本妥了!

祝君好运!!!

补充:看到很多人对第三条有意见,我补充几点。

首先,提主是说去大领导家,已经获得同意,家里是个隐私的地方,能去的都是关系不错,至少能说明这个下属是入领导法眼的才有这个资格。

其次,个人表态不是上来就说,而是见机行事,不可能懵懵上来就说我想提拔。反而办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领导心情、公司大环境、纪律检查、机构调整都要考虑进去,有时候甚至准备去办事了,因为一些插曲,到嘴的话咽下去都是常有的事。

另外,既然点到大领导,想到跟领导差距不小,这种不在一个层面的,隐着不说,领导也能大概猜到你的来意,唯有真诚相待。如果不说领导认为是不是孩子上学?父母医疗?或者其他事?有些领导属于你不开口,我绝对不办。窗户纸在两个人面对面有时候是可以挑破。

最后,一个岗位的人选是综合考虑,我的利益相关者的小舅子有想法,财政发改的领导的公子也有想法,我的前任领导也有推荐人选,还有你这个自己上门的也有想法。那我作为领导选谁?这里头有很多讲究。一个人选安排是利益妥协综合的结果,不是凭借个人表现就能实现的。这里心态要摆正,只有日常表现好,稳健踏实,把第七点做好,不要临时抱佛脚,就会有机会,参考司马懿和霍光(结局另算)。

综上,既然领导允许去家里了,找适当时机表达想法,并无不妥。在对待高阶领导时,第一要素是真诚,不是什么小九九,也不是含含糊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拔这种事,放在谁身上都不轻松,尤其是要主动去跟大领导谈。这可不是喝茶聊天那么简单,得有策略,有准备,还得看准时机。要是没想好,或者方式不对,弄不好适得其反。首先,别想着一上来就提“我想升职”这是大忌。领导找你,可能因为工作,可能因为别的事。你刚坐下,还没寒暄几句,张口就提自己升职加薪,这会让领导觉.............
  • 回答
    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可真是个让不少人纠结的问题,毕竟这关系到未来几年的职业发展甚至人生轨迹。说实话,这俩都有各自的香饽饽和坑爹之处,哪个更好,真得看你自己的“口味”和“需求”了。我跟你掰扯掰扯,别当我是机器人哈,都是我个人琢磨出来的。咱们先说说去大公司。你想象一下,大公司就像一个超级大航母,稳稳当.............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厨师是去米其林三星餐厅还是家庭小馆更好一样,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取决于你个人当下的人生阶段、职业规划、性格偏好以及对“好”的定义。先聊聊去大航空公司(比如我们常说的“三大航”或者国际知名的航空公司)的优势: 更成熟的培训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大公司通常拥有完.............
  • 回答
    这个问题,估计每个职场新人或者有几年经验想换跑道的人,心里都盘算过无数次。去大公司“打杂”,还是去小公司“磨炼”?这俩词,一听就有点意思,一个听起来是被动,另一个则充满了主动的搏斗感。说实话,这事儿没绝对的好坏,完全看你当下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想要达成什么目标。我给你掰扯掰扯,看你听了心里有没有点谱.............
  • 回答
    博士研究是学术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组更是其中的关键。很多人在面对“大课题组”和“小课题组”的选择时感到纠结,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确实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我尝试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细致地聊聊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你更清晰地认识两者的区别,并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判断。什么是“大课题组.............
  • 回答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四程序员,选择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值得深入探讨的终极难题。这不仅仅是关于薪资的简单比较,更是对职业生涯起点、学习环境、个人成长路径、工作氛围乃至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抉择。别急,我们一个个掰开了揉碎了聊。先说说大公司,那光环闪闪的“大厂”们:大公司,咱们.............
  • 回答
    到底该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真的是一个让不少职场新人或者想要跳槽的朋友们纠结的问题。我之前也遇到过这样的选择,身边很多朋友也有类似的经历,大家讨论下来,感觉这事儿还挺需要好好掰扯掰扯的。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你个人的偏好、职业规划和当下的诉求。下面我尽量详细地说说我的理解,希望对你有点帮助。先.............
  • 回答
    刚踏入社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这就像刚开始学开车,有人想直接上手豪华跑车,感受速度与激情;有人则愿意先从教练车学起,稳扎稳打,熟悉基本功。两种选择都有各自的魅力和挑战,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你当下最看重什么,以及你是什么样的人。选择大公司,就像是加入.............
  • 回答
    选择去游戏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真是个让人头疼又纠结的问题,就好比在一条康庄大道上悠闲漫步,和在一片新开辟的丛林里披荆斩棘,各有各的风景,也各有各的挑战。先说说去大公司吧。大公司就像是一座精心雕琢的殿堂,一切都井井有条,规则明晰。在这里,你能接触到最先进的开发工具和技术,接触到经验丰富、各有所长的老前.............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日本留学和考试的事情。关于日本的EJU(日本留学考试)分数和申请大学,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关心。你提到EJU200分去大东文化大学是否有“戏”,这个说法很有趣,也反映了大家对升学结果的期盼。首先,我们得明白EJU分数只是申请日本大学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不是唯一决.............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你是想当一个大花园的园丁,还是想成为一个小农场的主人?两者都有各自的乐趣和挑战,也决定了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咱们不整那些虚的,直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让你心里有数。咱们先说说去大一点的甲方做运维想象一下,你进了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或者国内响当当的大企业,他们的SAP系统那可真.............
  • 回答
    好的,台灣人到大陸工作,這件事細節很多,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我盡量把我知道的、聽說的、親身經歷過的,都跟你說清楚,讓你心裡有個譜,也避開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首先,最重要的一件事:證件! 台胞證: 這是你進出大陸的通行證,沒有它,什麼都免談。一定要確認你的台胞證在有效期內,而且要辦理「多次往返」的,.............
  • 回答
    国家选择建设城市群,而不是单纯地推动小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战略考量的决策。这背后涉及经济发展规律、资源配置效率、国家竞争力以及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城市群的本质与优势: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城市群并非简单地将几个城市堆叠在一起,而是指以一个或多个特大城市为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实际,也触动了很多临床博士的内心。没有科研背景的临床博士,在职业发展上确实会面临一些选择上的考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去大医院做主治和去小医院发展,各自有什么样的风景和挑战。先说说去大医院做一辈子主治:选择这条路,最大的优势是你能继续留在熟悉的医疗环境里,接触到更复杂、更疑难的病例.............
  • 回答
    刚毕业,摆在你面前的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十字路口:是去大行的销售交易(Sales and Trading)部门磨练一番,还是直接跳入对冲基金的浪潮?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背后牵扯着你的职业规划、兴趣点、以及对未来发展路径的设想。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两种选择到底意味着什么。第一站:大行 Sa.............
  • 回答
    关于第一份工作去大公司值不值得后悔这个问题,我得说,这事儿吧,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绝对的答案。我见过不少人,也经历过一些,所以想跟你掰扯掰扯,尽量把这事儿说得明白透彻点,让你别被那些“模板化”的回答给糊弄了。我先说说为什么会有人后悔,以及我当初(或者我身边的人)是怎么想的。后悔的点,往往出在“.............
  • 回答
    .......
  • 回答
    当初那个决定,直到现在,我偶尔还是会回想。一边是家乡熟悉的211,一边是上海这座陌生的“大都市”里一个普通一本,我的选择让不少人觉得可惜,甚至不理解。“好好的211不要,去那边干嘛?”“上海机会多是没错,但你是个普通一本啊,竞争力会不会太大?”但对我而言,这是一种权衡,一种对未来的投资。我一直相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