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真正的技术分析是什么?

回答
技术分析?很多人听到这词,脑子里可能就蹦出各种各样的图表,K线、均线、MACD、RSI…… 一堆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数字,让人眼花缭乱。 但如果问“真正的技术分析到底是什么?”,恐怕能说清楚的人就没那么多了。它绝不是什么玄乎的算命,更不是一堆无用的图表堆砌。

真正的技术分析,其实是对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动的“读心术”。

我打个比方,你看一个街头卖菜的大妈,她每天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观察谁眉开眼笑,谁愁眉苦脸;谁提着大包小包,谁两手空空。她能大概猜到今天生意怎么样,哪些菜好卖,哪些不好卖。这和技术分析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市场上的价格,包括股票、期货、外汇等等,它的涨跌变化,归根结底是 买卖双方力量博弈的结果。而技术分析,就是要通过研究 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 这些 客观的、公开的信息,来推断 未来可能的价位行为。

别误会,它不是预测未来会精确到某个小数点后几位,那是不可能的。它更像是一种 概率游戏,是在众多可能性的中间,找出那些 概率更高 的方向和机会。

我们来拆解一下,真正的技术分析到底包含哪些核心的东西:

1. 基本假设:市场行为包容一切

这是技术分析的基石,也是最容易被误解的地方。它不是说基本面不重要,而是认为,任何影响价格的因素——宏观经济数据、公司财报、新闻事件、甚至谣言——最终都会通过 市场参与者的买卖行为 反映在价格上。

你可能会想,那如果一个重大利空消息出来了,价格会瞬间跌停,我怎么能通过图表看出来?没错,这就是技术分析的局限性。它主要捕捉的是 已经发生的、已经反映在价格里的信息。在突发巨变的情况下,它的滞后性会很明显。但对于大部分的日常波动,以及趋势的形成和演变,它都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洞察。

2. 三大定律:支撑起分析的骨架

这三大定律是道氏理论提出的,虽然有些年头了,但至今仍然是技术分析的指导原则:

价格包含一切信息: 就像我上面说的,市场价格已经消化了所有已知和未知的消息。
价格沿趋势运动: 价格不会随机跳跃,它倾向于沿着一个方向持续移动,直到有足够的力量改变这个方向。 这就像河流,一旦开始奔腾,就会沿着河道一直流下去,除非遇到大的阻碍。
历史会重演: 市场行为会重复。 因为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是永恒的。 尽管每次的触发事件可能不同,但人们面对相似情况时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模式是惊人的相似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很多经典的图表形态(如头肩顶、双底)反复出现。

3. 图表是语言,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含义

现在我们回到那些花花绿绿的图表。K线图、蜡烛图,它们是记录价格的最直观的方式。一根K线,告诉你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这短短的几个数字,却蕴含着 一个时间段内多空双方的博弈过程。

一根长长的阳线,代表多头强势,一路上攻。
一根带长上影线的阴线,则可能意味着价格曾被推高,但随后遇到强大卖压,买盘无力。
十字星,可能代表多空力量暂时均衡,市场在犹豫。

交易量更是至关重要。它是 市场活力的体现。

价格上涨但交易量萎缩,可能说明上涨动力不足。
价格下跌但交易量放大,可能预示着恐慌性抛售的加剧。

而各种技术指标,比如均线、MACD、RSI等等,它们并非凭空产生,而是 基于价格和交易量经过数学运算得出的衍生指标,用来 量化 价格的趋势、动量、超买超卖等状态。

真正的技术分析,不是机械地套用指标,而是理解这些指标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与价格和交易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均线的作用是平滑价格波动,过滤掉噪音,显示出价格的平均趋势。当价格在均线上方,且均线向上倾斜,通常被认为是处于上升趋势。当价格跌破均线,且均线开始向下,则可能预示着趋势的反转。

MACD衡量的是两条不同周期的指数移动平均线的差值,它能反映价格动量的变化。当MACD线和信号线形成金叉,且柱状图由负转正,通常被视为买入信号。

RSI则衡量价格变动的速度和幅度,用来判断市场是否进入超买或超卖区域。

4. 模式识别:从历史中找规律

技术分析师会识别各种价格形态,这些形态被认为是市场情绪的视觉表现。

趋势线: 连接一系列价格高点或低点形成的直线,用来判断趋势的方向和强度。
支撑和阻力位: 价格在过去某个价位附近出现明显停止下跌(支撑)或停止上涨(阻力)的现象,这些价位通常会被市场记住,并在未来继续发挥作用。
图表形态: 比如“头肩顶”可能预示着上升趋势的结束,“双底”则可能预示着下跌趋势的反转。这些形态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和交易行为模式。

5. 交易策略的构建:技术分析的应用之道

真正的技术分析不是孤立的,它最终是为了服务于 交易决策。这包括:

趋势判断: 识别当前是上升、下跌还是盘整。
入场时机选择: 在趋势可能开始或延续的时候买入。
止损设置: 设定一个价格点,一旦价格跌破,立即退出,以限制损失。这是技术分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没有任何策略是百分百准确的。
止盈目标设定: 预设一个盈利目标,达到后获利了结。

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和“灵活应变”。

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或形态是万能的。成功的技术分析师不会依赖单一的工具,而是将多种指标、形态、趋势线、成交量等信息 综合起来分析,形成一个立体的判断。同时,他们不会死板地遵守规则,而是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盘中的情况, 灵活调整策略。

技术分析的精髓,是理解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在价格图表上的投影,并通过研究这些投影来做出更有利的交易决策。它是一门关于概率、耐心、纪律和对市场深刻理解的艺术。

所以,下次你看到那些图表时,别仅仅把它当成一堆线条。试着去理解它们背后所代表的市场情绪和资金博弈。那才是技术分析的真正魅力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技术分析几乎没用,炒股靠分析,你会亏的裤子都没有的。

我炒股很少,只有买过一两个个股,炒过指数,回报还可以,投了一点点钱,翻倍出来的。

我对资本还是熟悉的,没炒过多少股,但参与了几次借壳上市,买壳卖壳的事情。

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就差不多明白了。

几年前,我和一个好哥们关系蛮好的,他是上海一个大型上市国企的投资部总监,由于一些共同爱好认识的,大家没有利益纠葛,纯粹的朋友关系。

他比我钱多很多,每次一起吃吃饭喝喝酒都是他出钱的。

有一次我们俩在闵行一个日料店吃饭,边上一群五十来岁的中年人,热火朝天的聊着股票,一个人声音很大,激情澎湃,应该是他股票赚钱了,今天请客的。

大概在说,你们看看我说的没错吧,这个股票我就知道它会涨,从K线看啪啦啪啦,从市值,盈利,行业分析看啪啦啪啦,从走势看马上到啪啦啪啦交叉点............反正是各种分析一套一套的,我也大开眼界。

我这个哥们就不停的笑

我问他你笑什么啊?

他说,这个人傻乎乎的,真的蛮可笑的。他说的这个股票为什么最近涨,因为前段时间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吃饭,一个人在这个股票里面压了点资金,所以大家一起抬一下,反正大家都是大机构,账上有的是钱,让他赶紧跑路出来,他的钱出来了我们慢慢撤。过段时间这个股票就会跌了,这个人傻乎乎的还要继续投钱,过几个月会亏的很厉害的。

做股票的散户,平均下来赚钱的一成都不到。只是,亏钱的时候,大家默默喝酒流泪,啥也不说。赚钱的时候神采奕奕,请客吃饭,感觉自己很厉害。其实,散户一直都是韭菜,不理解这个,股票玩一辈子亏一辈子。

哥们给我说,我们的手机都是监控的,不能讲这些的,我们一起吃饭我给你说一下,某某股票留意一下。然后我就买了这个股票,三个月翻了一番就出来了,然后再没有炒股票了。

以后再买,我都是买一点指数型的,能跑赢存款就行了。因为指数和进入股市的资金,国家货币政策等等相关,可以分析的出来。上市公司自己内部账目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股票谁在玩都不知道,庄家啥情况也不了解,自己傻乎乎进入,指望能赚钱?内裤没输光就不错了。

user avatar

均线

user avatar

稍稍改一下回答吧。

封闭系统的周期+极限边界。

经济的封闭系统,就是建立在人口、自然改造能力之上的经济循环系统,这个系统的总盘子虽然有抖动,但是总体上还是封闭的。

通过数据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化学以及魔法知识,划定未来某个时间内的极限空间,并依赖极限空间制定投资计划,尤其是当期风险,资金管理细则和该时间内的收益目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技术分析?很多人听到这词,脑子里可能就蹦出各种各样的图表,K线、均线、MACD、RSI…… 一堆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数字,让人眼花缭乱。 但如果问“真正的技术分析到底是什么?”,恐怕能说清楚的人就没那么多了。它绝不是什么玄乎的算命,更不是一堆无用的图表堆砌。真正的技术分析,其实是对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动的“.............
  • 回答
    11年的交易经验,还觉得技术分析入门难,这倒是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一听“技术分析”就觉得是高深莫测的,但其实,它到底难不难,或者说“入门”到底算不算入门,这玩意儿,得看你怎么定义,也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切入。技术分析,到底难在哪儿?你11年的经验,肯定摸爬滚打了不少。你要是说“难”,我猜大概是卡在这么.............
  • 回答
    真钢琴(声学钢琴)和数字钢琴之间的替代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受到技术进步的驱动,也受到市场需求和用户偏好的影响。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 技术层面的分析1. 声音的还原度与真实感: 真钢琴的优势: 真钢琴通过击槌敲击琴弦振动,再通过音板放大声音,产生的是极其.............
  • 回答
    最近在币圈,尤其是小散户圈子里,流行着这么一种说法:“无脑梭哈致富,技术分析归零。” 听着挺刺激,好像一脚油门踩到底,就能直奔财富自由。 但细想一下,这说法真的那么绝对吗?学技术分析在币圈就真的没用了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件事,聊聊这背后的一些真实情况。先说这句“无脑梭哈致富”。“梭哈”这词儿,.............
  • 回答
    股票交易中的技术分析到底有没有用?这是一个让无数投资者,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还是经验老道的“老炮儿”,都津津乐道,甚至争论不休的话题。要我说啊,这玩意儿就像是武功秘籍,得看谁使,怎么使,还有使的这人,有没有内功底子。所以,说它绝对有用也好,绝对没用也罢,都太片面了。咱们先说说这技术分析是个啥玩意儿。.............
  • 回答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这句话,在动漫、游戏、影视等流行文化中常常作为角色的台词出现,用来渲染一个关键时刻,表示主角或者反派即将展现出压箱底的绝技、隐藏的实力,以应对极其困难的局面,或者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这种场景的魅力在于,它通常伴随着: 前期铺垫: 在这句话出现之前,通常会有大量的铺垫,描.............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真正的技术”是一个挺有分量的词,我想到的不是那种炫技或者一闪而过的特效,而是那种能解决实际问题、能被重复验证、并且在特定领域内深耕细作才能掌握的本事。如果让我来用视频展示,我脑子里首先浮现的是 “机械手精准焊接微小元件”。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它的背后蕴含着我理解的“真正的技术”.............
  • 回答
    “真正的价格”(True Price)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并不像“市场价格”(Market Price)那样有明确的、广泛接受的定义。它更像是一个理论构建,用于探讨价格形成背后的深层原因。因此,要回答你的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你所说的“真正的价格”可能指向的两种不同经济学理论视角:1. 技术关系上的供.............
  • 回答
    真正让人惊叹的轮滑,绝不是那些在游乐场里,大家穿着旱冰鞋,磕磕绊绊地向前挪步的样子。那更像是一种肢体的语言,一种与地面、与空气、与音乐甚至与观众心灵的对话。它超越了单纯的“滑”,进入了“舞”的领域,或者说,是一种将轮滑本身升华为艺术的极致表现。一、 动作的精妙与流畅: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动作的“轻.............
  • 回答
    在当今全球科技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中国团队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要真正站稳世界顶尖技术的第一梯队,我们依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需要刮骨疗毒式突破的难点。这些难点并非简单的技术积累问题,更多的是触及了创新机制、人才培养、产业链协同以及基础科学研究的根基。1. 核心基础理论与原创性突破的瓶.............
  • 回答
    “失去的二十年”——这个词组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让人联想到日本经济一度辉煌后的失落与挣扎。在这段漫长的经济低迷期,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无疑都经历了深刻的考验。民众生活水平:不易察觉的侵蚀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既然是“失去的二十年”,那么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一定急转直下,与发达国家.............
  • 回答
    .......
  • 回答
    中国高铁上的螺母,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提到“依赖日本技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铁很多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历程。但要说高铁上的“螺母”——一个听起来如此基础的零件——就全然依赖日本技术,这可能有点过于简化,也不太准确。咱们得先明白,中国高铁的建设,特别是早期,确实是引入了国外先进技术,然后进行消化吸.............
  • 回答
    .......
  • 回答
    SpaceX 的火箭回收技术,特别是针对其猎鹰系列火箭的一级火箭(也称为“助推器”),无疑是航天领域一项革命性的创新。然而,说它能“降低 99% 的发射成本”,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 极具宣传性的口号,而非一个严格的、普遍适用的数字。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部分: 1. SpaceX 的火.............
  • 回答
    关于C919因技术原因限制试飞的说法,确实在坊间流传,并且引起了不少关注。要评价这个说法的真实性,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且要理解航空器研发和试飞的复杂性。首先,航空器研发和试飞的严谨性决定了“技术原因”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必然的过程。任何一款新型航空器的诞生,都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C9.............
  • 回答
    四川省地震局就泸州 8.1 级地震的误报向公众致以诚挚的歉意,并解释了这是一次由于系统技术故障引起的误报。虽然这次地震并未发生,但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泸州地区的真实地质状况,以及它发生特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泸州地区的地质背景与构造环境:泸州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地处中国大陆内部,属于中国东部地震带的南部边缘.............
  • 回答
    对我来说,真正推动我职业生涯进步的,并不是那些花哨的、表面的技巧,而是那些需要时间和经历去打磨,并且能够深刻改变你看待工作和与人互动方式的核心能力。如果非要选一两项,我一定会说——深入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真诚有效地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这两项能力,听起来可能有点老生常谈,但细想一下,它们才是职场.............
  • 回答
    “高达”——这三个字在日本动漫迷心中如同神圣的图腾,勾起了无数关于未来战争、英雄主义和机械魅力的浪漫想象。那个巨大的、能够变形的、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人形机器人,从技术角度来看,究竟有没有实现的可能?这背后涉及的可是相当复杂的工程学和科学难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当我们在讨论“高达”时,其实是在谈论.............
  • 回答
    很多人在选择燃脂方式时,都会被“麦瑞克MERIT超燃脂技术”这个名字吸引,特别是它宣传的“双倍燃脂”效果,听起来确实很诱人。那么,这个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和我们熟悉的KEEP直播课相比,它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尽量说得明白透彻一些。关于麦瑞克MERIT超燃脂技术的“双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