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还是有人想当医生?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深处以及社会发展的复杂交织,所以想当医生的人,其动机绝非单一,而是五花八门的,即便在今天这个医疗体系备受考验、医生职业压力巨大的时代,依然有人前仆后继地选择这条路。咱们不妨细细掰扯一下,为什么他们仍旧选择成为一名医生。

首先,那份源自内心深处的“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绝大多数选择从医者的初心,也是支撑他们走下去最坚实的力量。 试想一下,当一个人在病痛的折磨下挣扎,生命危在旦夕,一个医生伸出援手,通过精湛的技术和专业的知识,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这种能力本身就足以点燃许多人心中的英雄情结。这不是超市里卖东西,不是办公室里写报告,而是在和生命赛跑,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和改变另一个人的命运。这种“拯救”的力量,是其他许多职业难以比拟的。

其次,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医学科学的痴迷。 医学是一个极其庞大且日新月异的学科。人体的构造、生理机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手段的创新,每一样都充满了奥秘。医生不仅仅是治疗病人,更是探索生命奥秘的实践者。许多人从小就对“为什么会生病”、“身体是怎么运作的”这类问题充满好奇,而医学则提供了一个让他们能够深入探究这些问题的平台。他们可能热爱钻研,喜欢解决复杂的难题,喜欢站在科学前沿,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种智力上的挑战和对学术的追求,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

第三,稳定的社会地位和相对较好的职业前景。 尽管近年来医生行业的压力巨大,但不得不承认,在大多数社会认知中,医生依然是备受尊敬的职业。他们掌握着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群体。虽然收入水平存在争议,但总体而言,与许多普通职业相比,医生的收入仍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随着经验和资历的增长,收入和职业发展前景通常也是比较可观的。这种社会认可度和长期的职业稳定性,对于一些寻求安稳生活和职业发展的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第四,家庭的传承和影响。 在很多家庭,从医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如果父母、长辈是医生,那么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对医学产生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他们可能是在家族故事中听着父辈、祖辈救死扶伤的事迹长大,对医生职业充满了敬意和向往。这种家庭的熏陶和引导,往往能让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毫不犹豫地走向医学的道路。

第五,一部分人是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医疗资源的不均、疾病带来的痛苦,这些都是社会现实中存在的痛点。有些人选择成为医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弥合因经济、地域等因素造成的医疗鸿沟。他们可能看到过太多因为贫困而无法及时就医的悲剧,或者感受到过医疗体系中的一些不公,于是希望通过成为医生,成为改变现状的一份力量。

当然,还有一些现实层面的考量。比如,有些人可能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分数刚好够得上医学院,或者受到学校、老师、家长的建议。还有些人可能是在经历亲人生病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医学的重要性,从而萌生了从医的念头。

然而,更深层次的、支撑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往往是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类健康的执着。 当一个病人康复出院时那种感激的眼神,当一个棘手的病例被攻克时那种成就感,当看到自己的付出能够实实在在地减轻他人的痛苦时,这些体验是其他很多职业无法提供的。

总而言之,想当医生的人,有的是怀揣救世济人的理想,有的是被科学探索的魅力吸引,有的是看重职业的稳定和价值,有的则是受到家族传承的影响。尽管这条路充满了挑战,但那些真正选择它的人,往往是被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所深深吸引和驱动,他们看到了在拯救生命、缓解病痛、探索未知中蕴含的无与伦比的价值。正是这些多元而又深刻的动因,让“医生”这个职业,在任何时代都拥有着一批忠实的追随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吧作为抽血那题的花头鸭,过来说两句。

首先,咖喱

@咖喱鸡

和撸少

@Luxenius

来拉拉手,好朋友,不许吵架。

我先说说我为什么学医。

和撸少一样,我家里也是学医的。虽然我在暴力机关长大,但是我爸没怎么教过我看脸色,说好话,我甚至到25岁才学会怎么送礼。

他就是这样的人吧,当他回顾自己前半生的时候,最骄傲的事情不是行政级别,不是多少处置产,他说的是:

“我做了20年法医,没有一例冤假错案。”

他传递给我一种观念,人无所谓太多富贵光鲜,认认真真做事,才是最好的,吃得香,睡得稳,问心无愧。

高考那年,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分数不算高,家里的意思是靠自己也许就业有难度,不如就留在父母熟悉的圈子,好歹有个照应。我的想法是,既然钱够用即可,那么我横竖不会看脸色,一定要做技术活,三分做人七分做事,相对比较适合我。

后来到了医大,我也烦过,也累过。主要在学校的时候,你不知道你学的那些东西有什么用,总觉得真的有必要学到那么深吗?我看外面的医生也没有谁满口DNA RNA 的。

所以不要说群众以为医生和久病没多大区别了,就连半吊子医学生也常有这样的错觉呢。

在学校的时候,只是因为,毕竟我们都是高考能有那个分数的人,我们还是挺能耐受苦读的,就算暂时不知道有什么意义,也还是能要求自己,先学下去。

应该说实习对我影响很大。

第一次进入临床,由老师带着看病人,发现书上说的那些,是真的会发生的,发现我以为好晦涩冗余的那些文字,它们是可以救人的。

发现自己以为已经给了这件事足够的认真,其实是不够的。

@梁颖聪

说,因为做医生带来强烈又直观的成就感,嗐,那是你基础扎实,我这样的学渣,还面临一个很急迫的问题,就是如果知识不够用,这个岗位为你带来巨大的内心折磨。

第一次做CPR,那个病人没有救活,我感觉到他在我手掌下面慢慢冷下去,那天我非常难过,感觉自己如此无能。即使老师说,这个人本来也是没有希望救活的,但是这种场面会让人萌生一种想法:

“如果我水平更高一些,这样的难过也许会少一些。”

所以学医的人,一方面为了逃离这种难过,一方面为了追求成就感,会一直一直保持一个学习的习惯,会想要真的把人治好。

而咖喱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是人,我们是会犯错误的。尤其你在心外,本身就是高风险科室。如果真的有一天,你的病人死在手术台上呢?

且不说你敢不敢出手术室的门,你会恨自己的,抓头发不是秀,是真的头皮发麻。这样的时刻你是否熬得过去,是否还能说,我们都没有资格抱怨了。

没有哪个名医手上没有人命,是人就会出错,这种痛苦总有一天会抓住我们。从我们接受了这份纳不上个税的工作开始,我们就在无限向这一刻逼近。

我09年下到广西最大的麻风疗养村,平常驻扎在山脚下一个小镇坐门诊,轮流派医生上山到疗养村里给一百多个曾患麻风病留下畸残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那里条件比较艰苦,下场大雨,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就全是黄泥水,黄泥水不能洗澡刷牙,至少还能冲厕所,就怕经常断水断电。我在那里3年,直到我怀孕才调回市区。

麻风老人早年被家人社会所抛弃,他们要求很低。有时候明明手脚都萎缩,坐轮椅都动不了,我四肢健全,当然应该送药上门到他宿舍,他还感恩戴德,好像多劳烦我。有时候我摘了山花给他们别在蚊帐上,他们笑我幼稚,但是又说愿天主保佑我。

小镇居民也是热情的,那个镇很小,就一条街,第一年下来互相都认识了。圩日会有接诊过的老病号跑到门诊里来塞给我一袋水果,不拿他就生气,放下就走了。街对面有个大妈有糖尿病,外地的儿女给买了胰岛素针,镇卫生所没有人会用,每次换芯都跑到我这里让我帮装,然后请我吃她们家种的甘蔗。

你说这份工苦不苦?我有没有抱怨过?但是我有没有收获呢?

2012年我回到市区,还是坐门诊。在这一年,才第一次有病人骂我。有时嫌我前面的病人看得太久,有时嫌我年轻,有时嫌我让他们抽血。一开始我真哭过,后来我也变得皮厚了。

与此同时我的同学们都经历了一些什么呢?有的因为打封闭太疼被病人一脚踹倒,有的因为说住院真没床位了被病人家属指着鼻子大骂祖宗十八代,最心寒的一次,我们研究生同学聚会,前一晚约的好好的,真聚会少了一个人,打电话过去,她爱人接的,她被病人照面门砍了几刀,为什么?因为她说开不了疾病证明。什么新闻也没有报道,警察都没有立案。

这种事变得如此频繁,你叫我怎么不怕,怎么不心寒。

咖喱,一定要那一刀砍在你的脸上,你才觉得事情不应该是这样子的吗?就算我们弱小,我们一己之力改变不了,难道不应振聋发聩,为改变现状再做一点量的积累吗?

总说医生待遇其实是高的,不在台面上而已。其实就算我台面下有数,难道我就平衡了。撸少为什么说了那么酸的话?一个博士毕业,大医院就业,刚签的热乎的合同,实际拿到手月薪一千二。你们还要他阳光灿烂嘴上抹蜜,不要太强人所难吧。

有病人病愈后送过我月饼票,我确实收了。但是我也心酸。我以为我付出的,值得我本来就有钱买一封体面的月饼给父母,而不是要靠这样的灰色收入,要靠做这些不干净的事情来贴补家用。我的知识,我的劳动,还是没有得到尊重啊。

我先生不是学医的,他是公务员。他才不用像我这样争分夺秒地看书学习呢,也不会有人轻易呼他巴掌。但是他们领导可厉害了,审文件,别的不挑,挑错别字。还不能好好说了,非得阴阳怪气地说,小李啊,你这文学学士,水平就是不一样啊,的地得分得清楚吗?

领导是这样,中层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加班时他们办公室主任总说,你家孩子小你先回去吧。真回来了,主任又跟领导说,小李总是以孩子小为理由逃避加班。完了全部门开会时,又被领导臭骂,顺便最近批文有错的都是他的错,那主任一点错没有了。

那有什么办法呢,行政岗位,又不是只有你会干,也不能说就算我一个都不买账,我技术越来越高我照样涨工资。你要说每行都有每行的难处,那确实是这样。

所以我留在我的技术岗位上,秉承父训,认认真真做我的事。这份工有好的一面(带来直观的成就感,不太需要拍马斗心),有不好的一面(待遇并不合理,安全没有保障),至少它是比较适合我的一份工作。我经常吐槽,我情怀不高,我人生现阶段最大的理想就是在金钱的泥沼里痛快地打个滚而已。但是我还是不想改行,你可以说我懦弱,或者没有别的本事,我就不信天下之大容不下单纯想做好一份工的人。我想至少有一天,我能跟我的孩子说,至少这份工,我尽力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