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最近这几起恶性杀人事件都有一些共同点,都是因为工作纠纷而杀人,而且都是基层的、一线的服务性行业。这不是一个好苗头。
这几年钱不好赚,压力层层传递。
尤其是城市中的基层劳动者,他们一般都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在外面工作,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怀。每一个在外工作的人都知道,亲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和家人视频是一件多么慰藉心灵的事。
他们的工资不算很高,很难在大城市里扎根,他们就好像是城市的匆匆过客,他们好像从不归属于这座城市。他们的内心孤独寂寞,工作压力大,面临的戾气多,那些负面情绪日复一日地积累。所以希望国家能够多多关注他们,在法律上给予他们应有的权利、福利和保障。
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提升全体人民的幸福感,致力于发展经济、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和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国家是一个底子薄弱的有着十四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难免有顾及不周全的地方,特别是城市的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和福利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好,否则劳动者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身心就会越来越疲惫。教育“双减”政策让学生和家长不那么疲惫了,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缓和社会的内卷风气。我想,在劳动者方面也应当有类似的符合国情的政策。
局长的爸爸以前是局长,案发时,两个拉架的领导是局长的亲戚。局长的孩子也进了邮政公司。
这……
家族企业发生点事,很正常!
去B站看了看评论,我觉得这是药丸啊!怨气这么大的吗?
我一直以来就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一个稳定的家庭,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可期的未来,一个舒适宽松的精神环境。
这些种种对其的吸引和约束,才是一个人活成好人,活成社会稳定因素的缘由。
而非这个人有多么强韧的心性,能在遭受许多苦难后依旧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反过来说,当一个人失去这些牵挂,或者被逼迫到“活不下去”的程度的时候,不要妄图用道德甚至说法律来约束一个人的行为。
很多人的行为反馈,其实根本就不夹杂任何自我审视。
都是很直接,很简单的对于所遭受的事情的反馈。
有人骂我一句,我就要骂回去。
有人打我一巴掌,我就要打回去。
吃了亏要赚回来便宜,受了气要把气撒出去。
这才是大多数人的人性之本:无界。
大多数人并没有一个稳定的人格特征。
比如说我是个好人,所以我要修正自己的行为和道德。
比如说我是个坏人,所以我要让自己的行为和道德纷纷坍落到坏人的行为尺度里。
大多数人,都是在面对不同性质的外界刺激时,反馈以相应的道德水平,甚至守法水平。
和这种人有过甚的交往,是比较危险的事情。
当然,在社会压力普遍较轻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个可期的未来,健康的心态。
甚至这种无界人性的人,因为收到的外界正向反馈更多一些,所以他体现出的更多的是好的一面。
但我们必须要正视当下社会压力变大的一个现实。
当这些人,不好过的时候,他自然也要让别人不好过。
这并不是他的人性本恶,这只是他的无界人生对自己所遭遇的事情的直接反馈。
一个很缩影的事情。
前几年,但凡是有人说点不好的,就会有人出来说“嘴巴那么毒,日子一定过得很苦吧。”
现在很少有人说这个话了。
因为自己日子过得苦了,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道德高尚,自己只是当时没过的那么苦。
所以,其实无论是社会恶性事件也好,或者涉及道德的舆论争执也好。
大多数人,都并不是恪守一定的道德或者制度。
而是无界人性的随意体现。
社会或者其生活环境予其美好时,其自然美好。
社会或者生活环境对其绞杀时,其勤劳致富的双手立刻可以拿起刀。
还是那句话,正视现在社会压力正在变大的现实。
对于大层面,需要通过很多手段来疏解这种社会压力。
对于个人来说,出于个人自我保护意识,与人交时,要避免接触并无牵挂的人。
还记得之前杭州女子被造谣出轨事件。
那位快递员曾说,她告就告好了,不耽误我在这边工作,交朋友,玩。
这就是现在很bug的一个地方。
你但凡是有个期待,有个牵挂,你都不想让自己的档案上抹上任何污点。
但恰恰是有一些人,他并不看重这些事,甚至这些事对他毫无影响。
进去拘留几天,出来继续打工,继续交朋友,继续玩。
但你如果有所牵挂呢。
进去一趟,出来你就完了。
所以,有意识的自我保护,不要太上头。
————————————————
哈哈哈 评论区这位朋友说的对
但出于自我保护的角度来说,我还是建议大家,多和读过书的人接触。
因为这种人,包括我,世界吻我以痛,我虽然做不到报之以歌,甚至也会有极端想法。
但最极端的想法,也就是弄死自己,哈哈哈。
你会发现,这是读书人的软弱性和自省性,也是多年以来我们自我归罪教育的重大成果。
当生活不如意时,一定要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
当产生极端情绪时,请弄死自己,毕竟谁也不欠你的。
但没被这么修正过的另一些人,要怎么搞可就不好说了。
——————————————
别骂我啊,骂了我也不还嘴。
你问我为啥啊。
好日子在后头呢!
————————————————
秋高气爽 活着真好
哈哈哈❤️❤️❤️
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杀害三名同事属于犯罪情节极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很大可能判处死刑……
经济下行的时候恶性犯罪案件也通常会增多,这是基本的社会规律了,或许应当采取措施缓和矛盾,尽量减少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
这问题提的,承担什么责任?故意杀人当然是死刑了啊,不然呢?他爸又不是李刚。
说回这个案子,尽管最近接二连三地出现这种恶性杀人事件,但是客观上来讲并没有其他回答说得那么邪乎,考虑到人口基数,这种恶性事件仍然是小概率事件,也并不能反映治安和工作环境恶化。
但是,得饶人处且饶人,总是没错的。
之前美国臭名昭著的科伦拜校园枪击案,其中有一个幸存者就是因为平时对凶手比较友好,逃过一劫。平时别那么大戾气,关键时候能救你一命也说不定。
还是那句话,别太把自己当人,别太把别人不当人。
在某购物平台,搜索“职场书籍”。
第一页出来的就有这几本。
近几年,无论是所谓职场书籍,职场剧,还是职场讲座、短视频等等。内容大多是教人如何玩转“办公室政治”。
所谓的“高情商”,“会话术”,“有眼力”这些条件,成了能在职场出人头地的敲门砖。而“老实”,“踏实”,“诚实”,“埋头苦干”等本应该是得到鼓励和赞美的品行,反倒是成了木讷,不招人待见,不会来事儿这么一个定位。
随着这么多年的潜移默化,很多打工人真的把办公室当成了后宫那么玩。与领导的关系就是阿谀奉承,与同事的关系就是尔虞我诈,与下属的关系就是颐指气使。
这些人,宫斗剧看的多了,总喜欢把自己代入成主角。靠着自己的所谓智商和情商,闪展腾挪,最后登上权利的巅峰。
但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反派,或者干脆就是一个被主子利用的宫女太监而已。
你跟人家玩心眼,当心人家跟你玩命。
当然,这个答案不是针对昨天上海那起酒店凶案,也并不针对今天发生的这起不幸的案件。
无论如何,几位逝者都很不幸,在大好年华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可以想象,对几个家庭带来的伤害,也非常的巨大。
所以,上面说的这种职场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舆论必须要进行批判,要全社会扭转这种畸形的办公室生态。不然的话,类似事件,必然还会再次发生。
更新:诸君可移步评论区观看,谁代入了哪个角色,一目了然。
各位放心。以后这种新闻看不到了。因为马上禁止非公有资本报道新闻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故意杀人行为,先考虑死刑,如果有从轻减轻情节的,比如自首、受害人家属谅解、被害人过错等因素,再考虑死缓、无期徒刑等刑罚。
好多教育界的专业二极管来装天真。
在网上不难搜到平山县的邮政局长的信息。
封某莉是此次被害人之一,之前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的报道。
比如这个中国邮政报的报道,内容不多。
从石家庄市平山县的老员工封如奇开始叙述,后面也有这名叫封素莉的采访对话。
无论是莆田的案件,还是平山的案件,网上的舆论基本上都在指责犯罪者。
基本上都是各种谴责暴力,谴责这种杀人事件。
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行凶者其实只要做好计划,手持凶器,那么基本上可以形成暴击。
莆田案件当中,一家五口都受到了死伤,但是嫌疑人跑了。
在平山的案件当中,这三个人,其实不单单是普通员工,看新闻似乎已经全部毙命,嫌疑人是自己投案去了。
莆田案件里面,嫌疑人在网上留下了很多的信息,比如说求助的信息,有不少内容遗存,即便现在已经全部被删除,但是还是有很多资料。
这种求助无门,被欺压到忍无可忍的人,他杀死那么多人,却引起了很多的同情。
平山这个案件的嫌疑人,其实如果也玩微博,也写知乎的话,估计事件也不会这么快被舆论掩盖。
毕竟一个杀人犯留下文字信息,是会引起很多很多的解读的。
恶性伤人事件为什么层出不穷,其实才是最让我深思的一点。
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弱者抽刀向更弱者的事件。
这也不是什么无差别杀人案件,不是李逵似的莽夫之勇,也不是之前贵州那个开公交的司机。
而是有动机有目的有规划的杀人事件。
精确到要杀谁,这基本上就属于仇恨带来的恶性事件了。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种仇恨的发生呢?
莆田事件里面,胡锡进说要警惕暴力事件。
但关键是为什么不去警惕这种社会性的霸凌呢?
莆田事件里面的男人是不是经历了多年的邻居霸凌?
平山这个事件里面的杀人犯有没有也经过这些“同事”的社会性霸凌呢?
如果是的话?那么怎么解决这种社会性霸凌呢?无论是街坊邻居间的,还是职场里面的,亦或是这个社会里面顶层人物对底层人民的?
如果给不了这种社会性霸凌一个解决途径,那么被霸凌的人只会给这个社会一个惊吓。
胡编不应该盯着所谓的暴力一顿输出,而是应该盯着这种暴力背后的霸凌仔细看看。
不要给我说胡编就是叼飞盘的,在胡编胡编的时候你们不阻止胡编,在胡编胡编完之后你们容忍胡编,这是对胡编的不负责任。
至于杀人者,你以为这些人不知道最后的命运吗?死刑呗。
但关键是人家既然敢杀人,那么就等着承担后果呢。
90后是经受霸凌又不敢杀人,只能躺平感恩了,结果社会性舆论霸凌还不停止,呵呵,是想看多大的烟花呀?
爱国,就要从身边做起,从手头的工作做起,付出真心,付出热情,努力把工作干得更出色。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都这样做,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早日实现。
人民日报:善待你所在的单位!离开单位,你什么也不是
死刑已经刑罚的极限,故意伤害致多人死亡,大约死刑。
在邮政发生这种事不算奇怪,因为太容易把员工逼疯了,在邮政干五年以上的,个个都是强心脏。
微博看到受害人外甥的评论,说是杀人犯是投递员,想转岗当金融柜员一直被拒才杀人,这可能是直接原因,但我想绝不是唯一原因。
低效的发展模式、不够完善的内部管理等等等等,再加上一部分基层员工较低的文化素质(江湖气比较重,一根筋)多重矛盾的结合造成了这起事件。之前驻马店也发生了类似刑事案件,加上没在网上报出来的各地江湖传说,这种事不算少。
从描述看,凶手是支局的那种乡邮投递员吧,详细的我删了,懂的自然懂这是个什么岗位,简单来说,不容易,然鹅,邮政每每搞宣传的时候,又必拉出来他们进行宣传,投递员怎么劳怎么苦必须是重点噱头,宣传完了该怎么苦还是怎么苦,纯正工具人。
又看了一些新闻,原来其中被杀的一个是县邮政公司一把手,老爸曾经也是县邮政公司的一把手,是个二代,这也是个雷点,当矛盾产生时,这个身份无疑是怒火的助燃剂。
大家也没必要对这个领导过于仇视,邮政系统内的二代领导多如牛毛,这位二代这么大年纪了才是个县公司一把四级正,已经是"小巫"了。而且全国邮政的县公司一把基本都是这么干工作,说是个总经理,实际上没什么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多事自己说了不算,市公司下了任务,完不成会扣奖金,对自己的职业前景也是很不好的,我相信但凡能有让员工过上好日子的方法,领导不会让员工承受这么多,谁不想要一个好口碑,手下员工人人骂就开心了吗,只可惜我们的业务和产品都太………
anyway,杀人还是不对的,三个人,死刑没跑了。
更新…又看了新消息,说被杀的三人全是女性,其中两个是亲姐妹关系,也就是老局长两个女儿都进了邮政吗?额………
这么多人看,我有点慌
看到“邮政公司”我一个激灵。
大胆猜测被害的是上级,毕竟普通员工都会一起吐槽吧。
真的真的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有点想说一下我当时入职的邮政公司。(还好已经离职)
2020年7月入职,今年5月辞职,正式A类,非基层网点柜员,在办公室工作。对刚入职邮政的大学生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这就是很多人口中的有关系或者走了狗屎运,但这样我也没忍住辞职了,整天很烦,更别说基层网点了。
辞职也辞的不痛快,要违约金8000元,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上课不知做了多少案例,这个违约金一部分不合法,一部分培训费也需要扣掉已履行部分的。但邮政就是很牛逼,8000都要,不给钱就不给我档案,这样就没法自己交社保,也不给开离职证明,找了新工作也没法入职。
(也有手机通话录音)
后来问能不能开个收据,财务说可以(有录音),我才给了钱,但过了几天不给我还反问我。
一开始我拒绝支付所谓的“违约金”,跟公司协商,觉得邮政怎么也是个央企,不会不顾法律吧,然后这个事就拖到我找到了新工作(外省的新工作,劳动仲裁自己来不方便,也没钱请律师),我不舍得放弃,就给了钱。
然后邮政公司还是不乐意,说一开始跟我要钱我不给,我这是为了新工作没法了才给的,不是心甘情愿的。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钱都给了还逼着我说这是心甘情愿,打心底愿意给的,怎么证明我是心甘情愿呢?就是让我写承诺书。
我平复一下心情。
因为我是外地大学生,还是在办公室,有一些“任务”比较少,即便这样也不想呆了,一月工资三千零八十,干好几个人的活。
网点的人真的更苦逼,我嫌工资低公司说可以把我调网点,我是坚决拒绝的。
我知道的“任务”有:存款,保险,明信片,邮票,报刊,书籍,月饼,米面油等,家电,啤酒……都要员工卖。当然本职工作也不能耽误……
不管是投递员还是柜员,都逃不过这些“任务”“计划”
之前还开过会培训,让我们碰见人就聊几句,问一下“潜在客户”微信里有没有钱……
一般完不成下的计划就会开调度会,还有几次没完成的网点要拍保证完成任务的视频发到公司群里,公司员工都能看到。
网点平常单休,无节假日,看运气了,看是不是正好节假日那天碰到单休那天,忙的时候不休,比如樱桃季,苹果季,可能一连两个月不休息。
早晚有晨夕会,下了班也不能走,要总结自己今天拉了多少存款,办了几张信用卡啥的,检讨为啥没完成计划。而且金融网点因为白天要办业务,经常晚上培训到很晚!
基本工资很低,普通员工一千两千的,有时候完不成“任务”,员工给网点拖后腿,还要员工自己掏腰包买保险,报刊啥的。
有个同事说她家里的钱没多少是存款,大部分都买了单位的保险,就是那种存进去几年不能取,如果提前取就会扣一部分钱的保险。(前一阵不是还有热搜,大妈去存款被忽悠买了保险吗?)
还有一次我觉得挺过分的,有个网点同事没完成分的“计划”,支局经理让她自己掏腰包买,她说没钱,支局经理跟她说:“你没有钱,我借给你钱,你买。”
(个人经历,不代表全国邮政)
但是!别太冲动动刀子。
公司有违法的地方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像我一样“得过且过”,不想麻烦的,干脆辞职走人,眼不见心不烦。
违法犯罪的事情不能做!员工别做,公司也别做!
是A类工?B类工?劳务承揽?劳务派遣?劳务外包?委代办?还是非全日制?
为人民服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邮政管理非常有问题,高层压榨底层员工。我爸是乡镇邮递员全镇五六万人就两个邮递员,全年365天没有一天休息的,真的全年无休!!!送报纸,信件,快递,派任务卖化肥,茶叶,月饼,洗衣粉,农药,高层以高于市场价售价定价,卖不出去就自己买,快递每天来两班车早上10点,下午四点,必须当天送完!丢一个快递赔2000块,所有顾客投诉必须道歉,他要不是干了二十多年快退休了,真的干不下去了。
所以大家觉得邮政态度差,事实是他们工作量太大了,出现这种暴力事件肯定的。
邮政,这回是不是怪不到资本家头上了
最近几年时而发生同事之间因为工作原因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恶性刑事案件发生,比如上海刚刚发生在酒店的那场血案也是因为同事之间的工作纠纷引起。
那么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因为对工作有情绪,存在抵抗的心理,导致心态失衡,所以将仇恨和不满直接迁怒于同事,尤其是该邮局的总经理,不排除可能存在工作安排或任用待遇上出现了问题。
但是无论工作中出现任何纠纷任何不满,首先都应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报警或者起诉通过公权力来解决或者选择辞职或通过向上级反应,完全没必要也没有理由剥夺他人生命。毕竟生命和健康是任何人唯一的,任何人非经法律不能剥夺。
在这个案件行为上,嫌疑人有可能触及两个罪(二选一),一个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一个是故意杀人,具体还是要看公安对案件的侦办过程中进行的证据和事实认定,才可以最终确定涉嫌罪名。
但从警方的简短的通告上,我个人感觉大概率应该是按照故意伤害立案,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的结果加重犯。另外嫌疑人作案后具有自首投案情节,那么对他而言也是一种未来在量刑上可能存在减轻或从轻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