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的帮助显而易见,极大的缓解了上海防疫人员连轴转的困境,有了一口喘息之机。
已经被封了将近一个月的我,看到这些支援的勇士,说不想哭是假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这场声势浩大的疫情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冲击。
一切都在泪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清晨5点多,天蒙蒙亮,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一辆辆载着浙江省援沪医疗队员的大巴,驶进位于嘉定区安亭镇黄渡文体中心的集结点。
据了解,今天支援安亭镇核酸采样工作的浙江省医疗队伍共有525人,由来自杭州的10家市级医院以及部分区县级医院的医疗力量组成。杭州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崔威武表示,浙江与上海山水相依,日月同天,“作为杭州的医疗队成员,参与这次支援上海的医疗行动感到特别自豪,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安亭某小区采样点,来自浙江的医护人员分秒必争为市民做核酸采样,大家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做完核酸的居民都会很郑重地向我们道谢。”来自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的姜穆清动容地说:“我想跟他们说,我们两地就是一家人,家人间就该互帮互助,不分你我。”
清晨6点,天未大亮,在真新街道的集结点,5辆大巴从远处驶来。由杭州市拱墅区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20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队完成集结,下沉社区点位,为嘉定市民进行核酸采样。
上午7点50分,来自浙大二院150人的核酸采样队紧张投入核酸采样工作。“听说他们都是连夜出发来支援上海的,‘大白’们连续工作,实在太辛苦了!”市民王女士说。
“我们把最有经验和能力的医护人员派来上海,凌晨3点出发,6点到达嘉定,7点半到达各个社区点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大院区副院长张秀来介绍说,“我们会尽全力,相信上海一定能够取得这次战役的完全胜利。”
在真新街道某社区采样点,33幢居民楼、共计1500人,通过浙大二院采样队的驰援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配合,短短三个小时便完成了采样,整个过程快速、有序。
核酸采样队中,年纪最小的医护人员是来自浙大二院的儿科护士孟聪,98年出生的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参加此次驰援任务。“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因为我是学医的,有这个机会,也想来尽一份自己的力。”孟聪说。
清晨5点40分,一辆辆载着杭州医疗队的大巴驶入嘉定工业区管委会。未做过多停留,医护人员就地换上防护装备后便立即按照预先分组,跟随各相关工作人员赶往各村居、企业、商铺、工地、学校……
来自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朱华娟告诉记者,在接到任务后,医院后备力量快速集结到位,做好人员和物资等相关准备。据悉,今天嘉定工业区核酸检测点位共214个,其中杭州医疗队负责其中149个。
经过10小时的长途跋涉,来自安徽淮北市各大医院的300名医护人员于今天上午8点抵达南翔。
各个社区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医护人员送至南翔镇的61个点位。淮北市医疗队总领队、淮北市卫生健康委二级调研员孙欣表示:“沪淮一家亲,抗疫一条心。相信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在丰翔社区的布鲁斯郡小区,4名淮北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与社区工作者简单交接后便马不停蹄投身于采样工作中。短短一个上午,4名医护人员完成了1100多名居民的核酸采样。“在如此艰难的时期,看到安徽省医疗队日夜兼程前来支援,我们十分感动。”居民钱先生表示。
凌晨2点左右,395名医护人员分别乘坐11辆大巴从浙江湖州、诸暨、上虞出发,于清晨5点陆续抵达马陆。以最快速度集结完毕后,他们便立即登上大巴,前往全镇131个核酸检测点位。
绍兴医疗队总领队车焕永表示:“每个工作岗位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这一次来上海支援,是义不容辞的事,我们有信心一定能战胜疫情!”
在希望社区某点位上,医疗队的医护人员短短一个上午,完成3360名村民的核酸采样,平均每位医护人员采样650余份。居民王先生激动地表示:“团结就是力量,大家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败疫情,战胜困难!”
紫藤花开时
千里共春风
致谢每一位驰援嘉定的你
致敬每一位守护万“嘉”灯火的英雄
星夜兼程,
多谢你来!
本文来源上海嘉定官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的医护是短缺的,的确应该支援。但它的核心问题并不在医护,而在于它的基层组织体系,2022年以来上海其实是整个管理系统在希望躺平。如果任由摆烂下去,上海缺的可不只是医护这么简单,而是缺保洁员、医院护工、货车司机、屠宰工等等了……
很多人说“动态清零”的防疫是在官员希望借此捞政绩,其实从个体理性的角度官员们才不希望清零呢,动态清零没日没夜那么累,躺平了他们既不少拿工资,生病了也不缺医疗资源,还大大地减少了工作量,所有责任都是病毒的锅,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国内最依靠资本逻辑运行的城市,上海的整个系就是被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在推着走的,从“街道”到“居委会”,许多人只是“拿钱干活”的,各路“专家”和“学者”呢为各种势力代言,这在稳定时期不仅不会出大问题,而且还会呈现出高效率,但在疫情这种需要兜底式动员的时候就会出大问题,躺平的思想就弥漫了。
简单的说,这些人,做得了生意,打不了战役。教科书上讲的软弱性和两面性暴露无遗。
上海的这些情况,是不是和香港非常像?都是专家出来说病毒如何轻居家就行,传染如何强根本防不住,媒体出来说政府防控政策比疫情还要妨碍民生,一些人到街头(网上)抗议等等……,其实资本逻辑下就是这种结果,美国如此,欧洲如此,香港如此,上海也逃不掉……
而上海唯一的不同,是背后的政治体制不同。所以才出现了上海躺平了,全国人民把它扶起来了的情况。
躺平和共存派需要回答的,不是动态清零如何地影响了生活,而是躺平和共存后到底能不能恢复经济,不影响生活,显然国外的实际情况不能提供有效支撑,加拿大仍然在强推疫苗搞出货车司机进渥太华,员工缺勤厉害经济仍然没有好转……俗话讲“两害相权取其轻”是可以的,现在的问题是动态清零的确有损失,但躺平的损失并不比动态清零要小,而是肉眼可见地大,那么这种时候叫躺平,就是妥妥的投降派了,对于投降派,当然是靠边站……
如果说政绩,其实动态清零真正的政绩不在防疫本身,而出在“动态清零”抢出来的时间窗口和安全的生产环境上,只要抢出来的生产环境仍然优于躺平的生产环境,那么动态清零还是需要坚持的。
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或者资本逻辑主导的城市,有许多红利可以吃,比如勤杂人员工资低,只需要截取他们年富力强的时间段,老了可以甩回乡下去,死亡率、医疗挤兑啊是不太影响城市主体的,毕竟年轻有钱,到时候还可以写作文吃流量,真的共存的话,勤杂人员的挤兑才是够小资们喝一壶的事。
中国的现代化城市迄今为止还在吃城乡二元的红利,这是许多人都忽略了的事。垃圾清运、小区保洁、医院里的护工、各行各业的维修工等,有多少是外来务工人员啊,他们当中只要有一部分回老家躲疫情去,才是真正影响生活的。小区垃圾桶没几天就满了,楼道不出半月就灰尘满地了,恐怕电路跳闸了都得多等几个小时,光纤被老鼠咬断了赶过来修的工人都不够,要是不幸家人住院了,端屎端尿啥都得自己干,这些活,共存的有多少人自己干过哦,真的以为共存了,还有那么多人愿意留下来给你做保姆哦,只要一部分人逃回乡下去田园牧歌,躲在公寓楼里的小资们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
像香港一样连屠宰工都需要内地支持,还红酒咖啡呢,到时候还以为鼠标点击一下咖啡就能给你送到家门口来?看看现在京东的单子慢了多少天再共存吧。
同样作为资本逻辑盛行的“移民”城市,深圳为什么在形势比上海严峻的情况下,能比较快的搞定,深圳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值得上海学习。
全国近4万医护驰援上海,希望能到此为止,希望上海的组织体系善待全国前去支援的医护,不要搞得像香港一样,搞得支援生活物资还不够,还需要支援屠宰工……
最近关于上海疫情的回答太多了,静待时局发展,不再写了
其实最大的帮助,是把上海当地防疫决策层的意愿给按下去了。
上海防疫像梦游,什么咖啡什么阻断指数…
什么居家隔离就行,什么病毒毒性低…
睁着眼睛说瞎话。
美国被新冠轮了又轮,这波又带走10来万人。
中国武汉的感染死亡,放到美国城市里都是小白级别。
新病毒在美国大杀特杀,
前几次躲过去的香港更是创下了世界纪录…
如果中国真执行居家隔离,全家感染的防疫,那死亡率就奔着超越香港的节奏去了…
病毒不讲政治,人种都看不出来有啥区别对待。
这些简单的事实,我不信上海当地的决策层不清楚。
咱层次低,不清楚是咋回事,
但有一个道理还是知道的,
路线错误,越xx越xx。
上海当地某些官员是草菅人命,
我认为,美国的官员,都该下地狱,
上海的某些官员,也应该接受审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