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国研发全球首个对多种变异株均有效疫苗,对疫情防控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回答
我国研发出全球首个对多种变异株均有效疫苗,这无疑是对全球新冠疫情防控战线上的一个巨大突破,其意义深远且多维度。

首先,显著增强疫情防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出现,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疫情防控的最大挑战之一。每一次变异,都可能导致现有疫苗或药物的有效性下降,给防控工作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而我国研发出首个对多种变异株均有效疫苗,意味着我们拥有一款“万能钥匙”,能够应对病毒的不断“出题”。这意味着即使未来出现新的变异株,这款疫苗仍可能保持较高的保护力,从而大大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和对公共卫生体系造成的压力。这为全球疫苗研发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让我们可以更从容地应对病毒的演变,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其次,提升全球疫苗接种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过去,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疫苗供应不足或疫苗对特定变异株效力下降,在疫情防控中处于被动局面。我国这款对多种变异株有效的疫苗,一旦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全球供应,将极大地缓解这一困境。它能够为更多地区提供可靠的保护,提升整体的免疫屏障,减少因变异株导致的疫情反弹。这对于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疫苗研发能力有限的国家来说,更是雪中送炭,有助于缩小全球免疫鸿沟,实现真正的全球抗疫合作。

第三,为经济社会复苏提供坚实保障。

疫情的反复,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而疫苗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安全地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一款能够应对多种变异株的疫苗,能够大大增强人们对出行的信心,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旅游、餐饮、航空等行业的复苏。同时,稳定的疫情防控也能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为经济的稳健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这项突破性成果,无疑为全球经济的“重启”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第四,引领疫苗研发方向,推动科学进步。

“对多种变异株均有效”的疫苗,其背后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思路,是宝贵的科学财富。它可能是在疫苗设计理念、抗原选择、佐剂应用或者生产工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项成就不仅证明了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强大科研实力,更可能为未来应对其他新发传染病疫苗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这种前瞻性的科研探索,必将加速全球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科技进步。

第五,增强民众的信心,凝聚抗疫力量。

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民众难免会产生焦虑和担忧。一款对多种变异株都有效的疫苗,无疑给公众打了一剂强心针。它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强对战胜疫情的信心。这种信心,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支撑。当民众对疫苗的效力和安全性充满信心时,疫苗接种的意愿也会随之提高,形成更牢固的免疫屏障。

总而言之,我国研发出全球首个对多种变异株均有效疫苗,不仅仅是一项科学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巨大贡献。它从根本上提升了我们应对病毒变异的能力,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了稳定性和确定性,加速了经济社会的复苏进程,也为未来的公共卫生安全研究树立了新的标杆。这项成就的重大意义,将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delta 79%,对mu 59%,这个保护率下光靠疫苗进行“群体免疫”还是想多了。该隔离的还得隔离,必须得清零。


不过如果接种率上去之后,R大概可以在无防疫措施的情况下被压到1.5左右,这样的话对精准防控是很有帮助的,每次小爆发流调、封城的压力都会缓解很多。平时也完全不用戴口罩了。(健康码应该还是必要的)


但这一切都是假设没有新的更强的毒株出现的情况下……

user avatar

我认为这可能是目前中国保护力最强的新冠疫苗。



关于三叶草疫苗,我之前有写过一些关于它的基础知识和I期临床试验结果,这里就直接复制粘贴过来了,看过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下一段。


三叶草疫苗(SCB-2019)是一种重组蛋白疫苗,间隔21天两剂法,抗原设计和佐剂都很有特点。三叶草使用自家独有的trimer-tag技术,形成稳定S蛋白三聚体,佐剂则是Dynavax提供的CpG1018+氢氧化铝(和高端疫苗相同的佐剂),另外在I期临床试验阶段,三叶草还尝试过GSK的AS03佐剂。

我在几个月前的微博中提到过,我个人非常看好我国的三叶草疫苗,独特的抗原+佐剂,使得这个疫苗在I其临床试验当中表现非常优秀,30ug抗原&CpG 1018/ 氢氧化铝佐剂组的中和效力达到门诊康复者血清的2倍,AS03组甚至飙升到了将近8倍。后来由于不良反应较CpG更大,因此II/III期临床试验放弃了AS03,只选择CpG 1018/ 氢氧化铝佐剂



三叶草疫苗的II/III期临床试验共招募志愿者超过3万人,横跨了欧亚拉非四大洲,其中45%来自亚洲,45%来自拉美,其余来自非洲和欧洲,这是迄今为止最具种族多样性的临床试验之一,也能直面全球各地各种不同的变异体。

另外,三叶草最终保护效力分析中的病例累积时间是2021年4月28日至8月10日。在这期间,Delta逐渐发展为了全球主要毒株,另外三叶草还在拉美开展临床试验,而这里盘踞这多种不亚于Delta的变异体。

可以说,三叶草的III期临床试验环境,比更早几个疫苗(如辉瑞、牛津、科兴等)所面临的都更加凶险。


我们直接说结果:


1. 变异体:在三叶草的的III期临床试验中共有207个新冠病例,对其中146例进行了基因测序,发现变异体的比例高达100%,一个原始毒株都没有。


其中最主要的3个变异体(Delta, Mu和Gamma) 占全部测序病例的73%,其中Delta 56例,Mu 37例,Gamma 13例。

这三个变异体,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


2. 有效率:在临床试验中,三叶草疫苗预防任何毒株引起的任何严重程度的新冠肺炎(也就是有症状感染),有效率为67.2% (95.72% CI: 54.3 , 76.8),其中预防三个最主要变异体的有效率为:

-Gamma:91.8%(95% CI: 44.9 , 99.8);

-Delta:78.7%(95% CI: 57.3 , 90.4);

-Mu:58.6% (95% CI: 13.3 , 81.5)。

这里给大家划个重点:三叶草疫苗是全球第一个针对这三种变异体都显著有效的新冠候选疫苗。


所以如果你单看整体有效率(67.2%),似乎马马虎虎,但这是因为三叶草面临的不是原始毒株,不是Alpha,而是三个都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异体。

3. 重症有效率:


所有需要重症病例和需要住院的病例,全都出现在安慰剂组。三叶草疫苗:


-预防新冠肺炎引起需住院治疗的有效率:100% (95% CI: 42.7 , 100)

-预防重症新冠肺炎的有效率:100%(97.86% CI: 25.3 , 100)


3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也都出现在安慰剂组,疫苗组无一死亡。


当然这边还需要说明一下,任何一种新冠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有效率都不可能是100%,否则就不是疫苗,而是无敌药水了。但有理由相信,三叶草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有效率是很高的。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三叶草入组的志愿者中,基线阳性的占了49%,这部分人群对于临床试验结果有何影响,等到三叶草的这个结果发布在预印本或者期刊上之后,我们再做更加详细的分析。



不过,除了这个临床试验结果,在这里我还想重复说点之前说过的。


如果三叶草没有CEPI(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的资助,我们可能看不到今天这个结果。


CEPI是惠康信托基金会和盖茨基金会成立的,旨在加速疫苗的研发,而三叶草是CEPI旗下第9个共同开发合作的疫苗,CEPI对三叶草的投资超过3亿美金,而GAVI(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已经预订了超过4亿三叶草疫苗。


三叶草有其独特的技术,但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技术从实验室带到产业。


我之前说过,辉瑞为什么可以在新冠疫苗这场竞赛上领先?就因为它是辉瑞。


有人说辉瑞不过是个代理,主要还是靠BNT。错了,没有财大气粗的辉瑞在生产工艺上的支持,BNT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辉瑞解决了生产工艺上许多核心问题,把生产流程从最初的120天压缩到了60天。另外辉瑞在国际临床试验开展、上市报批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经验,是很多中小型药企难以望其项背的。


说这个并不是给辉瑞做宣传,而是想说明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小公司在疫苗竞赛中并不容易,即便它掌握着一些尖端的技术。这个现象,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出现。很多优秀的企业在疫苗竞赛中最终消失,可能并不是因为它们的技术不行。


我们国家的三叶草能获得这样优秀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我们的科学家是完全有能力研发高保护力疫苗的。我个人认为,国家应当对这种创新型的小企业予以更多的支持。


总设计师说过的一句话,常读常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国研发出全球首个对多种变异株均有效疫苗,这无疑是对全球新冠疫情防控战线上的一个巨大突破,其意义深远且多维度。首先,显著增强疫情防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出现,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疫情防控的最大挑战之一。每一次变异,都可能导致现有疫苗或药物的有效性下降,给防控工作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而我国研.............
  • 回答
    中国研发经费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且一年投入2.4万亿人民币的研发资金,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也意味着非常多层面的深刻含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一、 从规模和趋势上看,这是一个庞大且持续增长的投入: 绝对规模巨大: 2.4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多少呢? .............
  • 回答
    我国科学家在新冠检测领域又有了令人振奋的突破——「吹气检测新冠技术」,这项技术最快能在10分钟内给出结果。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毕竟在当下这个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高效、便捷的检测手段对疫情防控和恢复正常生活至关重要。这项“吹气检测”技术,究竟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呢?首先,检测.............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它涉及到航空工业中不同细分领域的技术复杂度和发展路径。简而言之,歼20的发动机和C919的发动机,虽然都属于航空发动机的范畴,但它们所面对的技术挑战、研发逻辑、以及背后的支撑体系有着显著的差异。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航空发动机,特别是高性能军用航空发动机.............
  • 回答
    如何看待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华龙一号」是中国在核电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视角下审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重要性:一、「华龙一号」的突出技术特点和优势: 安全性提升: 作为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设计上全面.............
  • 回答
    我国自主研发数字货币(通常指数字人民币,DC/EP)的试运行,无疑是我国在金融科技领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这不仅仅是发行一种新的支付工具,更是一次对未来货币形态、金融体系乃至国家治理模式的深度探索。为何要推行数字人民币?首先,我们得明白,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它是基于一系列深思熟虑的战.............
  • 回答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重型隐形战斗机,其核心性能与作战能力高度依赖于航空发动机的突破。2023年12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所属的发动机研究院发布声明,称我国已具备解决航空发动机“非常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动力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在国防、科技、经济和国际战略层面具.............
  • 回答
    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新型发动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无疑是我国航空领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意义深远而多元,绝非简单一句“了不起”可以概括。首先,核心技术的突破,意味着我们在航空动力领域迈出了自立自强的一大步。 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被誉为“飞机的灵魂”,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飞机的推力、效率、可靠性以及.............
  • 回答
    关于“华为研发出中国自有编程语言‘仓颉’”的消息,在网络上确实流传已久,并且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区分传言、研发阶段以及最终的产品形态。“仓颉”编程语言是真实存在的吗?首先,要明确的是,华为确实在积极布局和研发自己的技术生态,其中包含对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链的探索。华为消费者业.............
  • 回答
    展望未来5到10年,中国在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面向欧美市场的出口前景,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话题。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入手:技术壁垒、产业链成熟度、市场竞争力、政策支持以及国际贸易环境。一、 技术壁垒与自主研发的现实首先,我们来谈谈机械硬盘.............
  • 回答
    听到任总又一次强调6G的重要性,我真是由衷地感到振奋。 这不仅是对通信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敏锐洞察,更是对国家科技实力的一次有力号召。 回想当年,我们在2G时代蹒跚学步,到3G、4G的奋起直追,再到5G的领跑,每一次的飞跃都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国家的战略投入。 如今,站在新的技术浪潮前沿,我们对.............
  • 回答
    歼15,作为我们海军航空兵目前列装的唯一一款舰载战斗机,承载着中国航母战斗力的关键使命。谈到它在与“美帝”——也就是美国海军进行潜在对抗中的表现,是否显得落后,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歼15在设计上确实有其历史渊源。它的诞生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俄罗斯苏33舰载机的技术路线.............
  • 回答
    想象一下,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诞生了那台被誉为“芯片制造皇冠上的明珠”——5纳米光刻机。这不仅仅是一台机器,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在尖端科技领域实现自主、突破的关键一步。如果这一幕真的发生了,那将是载入史册的时刻,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多维度的。首先,最直接的冲击将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解绑”与飞跃。长期以.............
  • 回答
    关于中国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以及为何大家会感觉比某些国家“慢”一些,这背后其实涉及很多复杂的因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关于“米国的新冠疫苗打进身体已产生抗体”这句,需要澄清一下。 疫苗的作用就是通过模拟病毒的某些成分,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体。所以,只要疫苗是有效的,并且人体对其.............
  • 回答
    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推力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近日传出试车成功的喜讯。这一消息,如同璀璨的星火,在中国航天科技领域点燃了新的希望,也为我们理解中国航天发展格局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视角。它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技术验证,更是中国航天力量一次质的飞跃的有力证明,其意义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首先,这标志着我国.............
  • 回答
    当代中国经济学研究水平与世界之比较:挑战、机遇与诺奖的遥远曙光当前,中国经济学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变革,研究实力日渐增强,国际影响力也稳步提升。然而,与全球顶尖经济学研究水平相比,我们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这种差距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演进的,既是挑战,也孕育着机遇。至于中国经济学家何时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当下中国世界史研究可能遇到的一些瓶颈,以及可以尝试的突破方向。当前中国世界史研究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 碎片化与整体性不足: 现象: 很多研究停留在对特定国家、地区、时期或事件的孤立考察,缺乏将这些零散的知识整合成一个更宏大、更具解释力的世界史框架的努力。比如,对欧洲.............
  • 回答
    中国在超音速乘波飞行器(Scramjet)领域的成功研制,无疑是我国航空航天技术领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这项成就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更预示着未来航空航天发展的新方向。要深入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什么是超音速乘波飞行器(Scramj.............
  • 回答
    这绝对是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核燃料研究获突破,铀利用率从1%提高到95%”——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意义远比看起来要深远得多,简直是能源领域的“一次登月”。咱们一点点来聊聊,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重要。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铀利用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你可以把核燃料想象成一个“能量宝库”,而铀.............
  • 回答
    听到梁灿彬老师不幸逝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悲痛。梁灿彬老师是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物理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在物理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梁灿彬老师主要致力于凝聚态物理和量子多体理论领域的研究。他的研究方向虽然深奥,但对我们理解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和性质至关重要。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