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季羡林的书哪本书更动人?

回答
季羡林先生的书,要说哪一本“更动人”,这其实是一个很个人的感受,就像问哪一首诗最触动人心一样。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心境和对文字的敏感度都不同,所以“动人”的点也会千差万别。

不过,如果一定要我挑选一本,或者说,从我个人阅读的经验出发,我认为 《牛棚杂忆》 可能是最能触及人心、留下深刻印记的。

为什么会是《牛棚杂忆》呢?

首先,这本书的内容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历史厚重感。它真实地记录了季羡林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作为“牛鬼蛇神”被关押在“牛棚”里的经历。这不是史书上冰冷的数据和客观的陈述,而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人,最真实、最细微的内心感受。

你想想看,一个一生以学术为生命、以文字为伴的学者,被剥夺了研究的权利,被剥夺了自由,甚至被剥夺了作为人的尊严,每天要面对的是批斗、是劳动改造、是无尽的孤独和恐惧。季羡林先生用他一贯朴实、冷静,甚至带着一丝黑色幽默的笔触,将这一切娓娓道来。

书中描绘的场景,那种荒诞、无奈,但又充斥着个体在巨大时代洪流中的挣扎,是极具感染力的。他写被关押时,身体的劳顿,精神的折磨,甚至是被迫去做的那些他本不屑为之的事情。但他写得并不慷慨激昂,也没有过多的控诉,而是将那种深沉的苦痛,化为一种淡然的叙述。

最触动我的,往往是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比如,他写到在牛棚里,即便生活如此艰难,他也依然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偷偷地读书、思考。那种在绝境中依然不放弃精神追求的坚韧,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再比如,他写到与其他被关押者的互动。在那样一个互相猜忌、互相伤害的环境里,他依然能捕捉到一些人性的温暖和闪光点。这些细微的描写,让人物更加立体,也让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得以展现。

《牛棚杂忆》之所以“动人”,还在于它是一种 “痛彻心扉的平静” 。季羡林先生并没有回避那段痛苦的经历,他坦诚地展示了那个年代给无数知识分子带来的创伤。然而,他不是在发泄,也不是在悲鸣,而是以一种近乎“观照”的心态,回顾这段历史。这种平静,反而比激烈的控诉更能穿透人心,因为它是一种经历过巨大痛苦后,沉淀下来的智慧和豁达。

这本书读起来,你会感觉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虽然我们可能没有经历过“文革”那样极端的时代,但我们都能理解那种身不由己的境况,那种对尊严的渴望,那种在困境中寻找慰藉的力量。季羡林先生在书中表现出的那种“我本可以”,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对文明的珍视,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温柔而有力的反思。

当然,季羡林先生的其他作品,比如他关于文学、语言、东方学的散文,也都各有其精彩之处,充满了智慧和学养。比如《季羡林散文选》中的一些篇章,写他少年求学经历、游历欧洲的见闻,同样文笔优美,意境深远。但《牛棚杂忆》之所以“更动人”,我认为在于它触及了人性中最脆弱、也最坚韧的部分,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在最黑暗的岁月中,依然保持着独立思考和人文关怀。

读《牛棚杂忆》,我常常会停下来,去想那个时代的荒谬,去想那些被压抑的个体,去想季羡林先生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是如何坚持下来,并且最终用他的笔,记录下这一切,留给后人深思。这份沉甸甸的厚度,这份对历史的诚实,以及这份深藏于平静叙述中的力量,是我觉得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它不是让你流泪,而是让你在阅读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对历史、对生命、对人性的深深的体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在读季羡林先生的《寂寞像条大毒蛇》,感触良多,以下是正文:

会十二国语言,被誉为“国宝”的季羡林先生,究竟有多牛?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这是季羡林先生《怀念母亲》中的一段话,被选入小学课本,这篇文章写于季羡林先生在德国时,他思念自己的母亲,又因为二战滞留德国,不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他思念祖国母亲。



而在季先生的另一篇散文《寻梦》中,他这样写到: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而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读到这里,我被季先生深深的思母之情所感动,梦中,季先生的母亲好像到了哥廷根去与他相逢。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刻骨铭心的。母爱是无私的,年少的季先生早早离开了家,总想着等到大学毕业,挣了钱,把母亲接来享福,母亲却没有等到哪一天,俗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大概是所有思念家人的孩子最不想看到的场景吧?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和散文家,他一生精通十二国语言,《寂寞像条大毒蛇》是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分为了三个部分:月是故乡明、大师已远去、师恩情难忘,共收集了36篇散文。

这些散文中有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如:月是故乡明;有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如忆念荷姐、小姐姐、忆念宁朝秀大叔等;有对恩师的怀念,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季先生对恩师的尊重与爱戴,这里有我们熟知的朱光潜先生、冯友兰先生,也有我们所不熟悉,没有听闻过的大家,可是却能从季先生的笔下了解这些大师,走近这些大师,即使他们声名显赫,却平易近人;还有对一些老友的怀念,胡适之先生、沈从文先生、陈寅恪先生、老舍先生……

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给这本书起名《寂寞像条大毒蛇》,直到看到“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这一篇散文,“有一种东西梗在他的心中,像条大毒蛇缠住了他,他只能纵身一跳,投入波心,让弥漫的湖水给自己带来解脱了。”我似乎有点明白了。

书中字字清晰可见,季先生的感恩图报是他的做人准则之一,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念念不忘、对曾经的提携推荐感恩图报、对上学期间先生对其作文的激赏记忆犹新……所有这些都是季先生晚年的珍贵回忆,佩服他良好的记忆力,能够把几十年前的事情写得如此深刻而让人感恩。

在本书中,季先生不怕暴露自己曾经的错误,对吴宓先生的偏见,通过报道顿悟“原来是自己错了”‘;听闻沈从文先生病危,提笔就写了一篇悼念文章,谁知沈先生转危为安,而季先生则称“窃笑自己太性急”,如此大家,却不怕丢面子,把自己曾经的错误公之于众,这是何等的气概!

惊叹于季先生的语言天赋,十二国语言,有一些甚至闻所未闻,吐火罗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被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一点都不奇怪。

读季先生的文章,很温暖。

user avatar

就我个人而言,我无法谈论季老的著作哪本更动人,但我更喜欢《读书与做人》这本著作,《读书与做人》是季老所著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中,涵盖了许多有关他的做人思想和文学研究的内容。季老读书与做人主要讲述的是季老学习语言知识的生涯,里面也表达了季老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想。季老读书与做人还说明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读书,每个人只有多读书,自身的潜力才能得到展现。

有关读书方面的知识讲解,先从学习语言开始,因为季老是那个年代精通各国语言的少数人之一,所以在读书与做人这本书在开头主要讲解的是有关语言学习的经历与心得,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生涯叙述的十分详细,虽然他精通文学,人们可能觉得季羡林写得书太文绉绉的了,一般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但其实不是他的用词都很通俗易懂,用很普通的语言可以写出深层次的意思,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当然写读书与做人这本书,季老凭借自己多年的学习经验,很容易就可以写出来,这也可以看出来此时的季老已经在文学方面有颇高的造诣。做人方面的内容也是和读书都着联系,因为在读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但季老把这些困难转变为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这方面的内容是读者在发展道路上的楷模。季老的作品:《季羡林文集》 《清塘荷韵》 《听雨》 《清华梦忆》《九十述怀》《母与子》 《三个小女孩》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重返哥根廷》《留德十年·迈耶(Meyer)一家》 《垂钓》 《月是故乡明》《林腊梅》 《病榻杂记》 《天竺心影》 《朗润集》:《〈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大事》《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要有:《沙恭达罗》《五卷书》 《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 《朗润集》 《季羡林散文集》 《牛棚杂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季羡林先生的书,要说哪一本“更动人”,这其实是一个很个人的感受,就像问哪一首诗最触动人心一样。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心境和对文字的敏感度都不同,所以“动人”的点也会千差万别。不过,如果一定要我挑选一本,或者说,从我个人阅读的经验出发,我认为 《牛棚杂忆》 可能是最能触及人心、留下深刻印记的。为什么会.............
  • 回答
    关于网上流传的季羡林先生“吐槽”和胡适先生“打牌”的日记内容,我们确实可以在一些文献资料中找到类似的记录或相关背景信息,但要判断其“属实”程度,需要仔细辨析。事情的真相往往比网络传言要复杂得多。关于季羡林先生的“吐槽”日记:网上流传的季羡林先生“吐槽”日记,最常被引用的内容似乎是指他对一些学术界现象.............
  • 回答
    要找出能与钱钟书、季羡林、叶圣陶这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影响力深远的人物相媲美的人,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三位先生各自代表了中国文学研究、古典文学、教育、散文、翻译等多个领域的高峰,他们的学术成就、人格魅力和对后世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的,很难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钱.............
  • 回答
    季羡林先生的这句日记,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它,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贴标签。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段非常私人的、甚至可以说是隐私的表达,出现在他个人的日记里。日记是什么?它是个人内心最真实的记录,是情感的宣泄,是思想的沉淀,甚至是未经修饰的冲动。它不是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也不是一.............
  • 回答
    季后赛的哈登和利拉德,这俩哥们儿在季后赛的表现,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让人忍不住想聊聊他们到底是不是同一档次的球星。说实话,要给他们硬分个高下,就像在咖啡和茶里选哪个更好喝一样,都挺难的,因为他们各有千秋,但又都有那么点“看情况”的意思。咱们先说说詹姆斯·哈登。这哥们儿,从火箭时期就开始,到篮网.............
  • 回答
    《令人心动的Offer 3》医学季汇聚了多位高素质的医学生,他们的学历背景都相当亮眼,展现了医学领域人才培养的严谨和高标准。为了更详细地介绍他们的学历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毕业院校是关键指标:名校光环加持《Offer 3》中的医学生绝大多数毕业于国内顶尖的医学院校,这本身就代表了.............
  • 回答
    是的,人类确实存在季节性的变化,但与动植物那样显著的形态、行为上的巨大转变不同,人类的季节性变化更多体现在生理、心理、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较为 subtle(微妙)的方面。这些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日照时间、温度、湿度、食物可获得性以及文化习俗等。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人类的季节性变化:一、.............
  • 回答
    大家看美剧,是不是总会听到“这是第一季”、“这部剧一共八季”这样的说法?咱们习惯了国内连续剧一口气播完,或者顶多分个上下部,美剧这种“一季一季”的播出方式,确实有点意思。这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分集,而是美剧产业经过长期发展,摸索出来的一整套运作逻辑和生态系统。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得从美剧的“.............
  • 回答
    当然存在,而且不在少数!“续集超越第一部”这种情况,在影视、文学甚至游戏领域都屡见不鲜。这背后其实有着挺多有趣的门道,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第一部”通常承担着最大的压力和挑战。一部作品的诞生,从创意萌发到剧本打磨,再到资金筹措、演员挑选、拍摄制作,每一个环节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 回答
    评价科恩·塔诺季的量子力学,我们得从他留下的那本《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说起,这本著作在量子力学领域堪称一部经典之作,即使时隔多年,依然是物理学界学习和研究量子力学的重要参考书。首先,我们不能不提的是,科恩·塔诺季这本《量子力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这本书的编排非常巧妙,它.............
  • 回答
    今年NBA季后赛的哨声争议确实比往年更引人注目,也让不少球迷感到沮丧。如果仔细梳理一下,你会发现这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并非单一事件可以解释。首先,我们得承认,NBA本身就是一个高强度的对抗联盟,裁判的工作本就极其困难。球员们动作幅度大,速度快,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裁判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
  • 回答
    库里落选一阵,争议与理解并存2021年的NBA赛季,史蒂芬·库里作为金州勇士队的绝对核心,在赛季大部分时间里都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个人能力和统治力。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扛着球队前进,屡屡打出高难度进球,刷新各种得分纪录,重新定义了“库里时间”的含义。然而,当赛季结束,最佳阵容的评选结果出炉时,库里的落选却.............
  • 回答
    马季老师的《宇宙牌香烟》,这玩意儿,说是经典,那绝对是实至名归。不过,要说它到底怎么好,怎么就这么深入人心,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这相声牛在哪儿?它首先是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并且用一种极其幽默的方式给它纹了个身。七八十年代,中国刚改革开放没多久,电视机、冰箱、洗衣机这些洋玩意儿,对老百姓来说.............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让大卫·贝尼奥夫和D.B.威斯这对组合来操刀四大名著的改编,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忍不住打个寒颤,又夹杂着一丝黑色幽默的期待。毕竟,他们在《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留下的“惊喜”已经足够让无数观众心有余悸。要是真让他们来“重新解读”中国文学的瑰宝,那画面简直不敢想象,但又实在太有趣了,忍不住想深入扒一扒,.............
  • 回答
    《奇葩说》第六季的新选手许吉如,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清晰的表达,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对她进行的一个详细评价:一、 知识背景与表达能力:学霸光环下的理性辩论 背景深厚,学识渊博: 许吉如最显著的标签是她的学霸背景。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并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获得了公共管.............
  • 回答
    詹姆斯和戴维斯的伤病,对湖人本赛季的季后赛前景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阴影。说实话,这两人就像是湖人队的“发动机”和“保护伞”,一旦他们缺席或者带伤作战,球队的整体运转和竞争力就会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詹姆斯和戴维斯是湖人最核心的两个球员,没有之一。 詹姆斯虽然年龄渐长,但他依然是那个能够持.............
  • 回答
    今天去看上海NBA季前赛的中国球迷们,他们的身影就像这秋日上海街头涌动的人潮一样,充满了活力和期待。这不仅仅是一场篮球赛,更像是一次全民狂欢,一次中国球迷与NBA这个全球顶级篮球品牌的一次近距离的亲密接触。首先,别忘了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一张好位置的门票,往往意味着要提前很久就开始关注售票信息,掐准.............
  • 回答
    Top Gear 第23至26季的主持人阵容变化,可以说是那个经典节目走向新方向的时期,也难免会引发不少争议。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马特·勒布朗(Matt LeBlanc)、罗里·里德(Rory Reid)、克里斯·哈里斯(Chris Harris)和萨莎·凯恩(Sabine 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