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于2022年2月1日去世,对他的一生,你有何评价?

回答
石原慎太郎先生,这位在日本政坛和文坛都留下了深刻印记的人物,于2022年2月1日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回顾他长达近九十载的岁月,用寥寥数语来概括,显然是不足以承载其复杂而又影响深远的功过是非的。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集争议、才华、魄力与固执于一身的时代缩影。

文学巨匠的起点,时代精神的捕捉者

石原慎太郎的职业生涯,最早是作为一名作家而开启的。1956年,凭借小说《太阳的季节》,他横空出世,并获得了芥川奖。这部作品以其大胆的性描写和对战后日本青年迷茫、反叛精神的真实刻画,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甚至催生了所谓的“石原慎太郎现象”。他的文学作品,往往带着一股青春的躁动和对现实的尖锐批判,准确地捕捉到了那个时代日本社会变迁的脉搏,尤其是战后经济腾飞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的混乱与重塑。他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更像是一位敏锐的观察家,将时代的情绪和年轻一代的困惑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从文坛走向政坛,政治家特有的魄力与风格

然而,石原慎太郎的脚步并未止步于文学创作。1968年,他毅然转战政坛,加入了参议院的竞选,并成功当选。这次转型,预示着他将把那种敢于挑战、不畏权势的风格,带入更为复杂的政治舞台。在政治生涯中,石原慎太郎始终保持着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他不拘泥于党派的束缚,也不惧怕与主流意见相左。他的政治言论和行动,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也因此赢得了大量支持者的拥戴,同时也被不少人视为难以合作的“顽固派”。

东京都知事任期:改革的推动者与争议的制造者

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在东京都知事任期内的表现。从1999年到2012年,他连续四次当选,成为东京历史上任期最长的知事之一。在他的任期内,东京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推动的“首都高速道路收费化”和“新银行东京”等项目。这些改革旨在改善东京的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其中一些也确实为东京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他敢于挑战旧有的体制,力图打破僵局,这种魄力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石原慎太郎的执政也伴随着不少争议。他强硬的作风和一些带有排外色彩的言论,常常引发批评。例如,他曾就外国游客的“礼节”问题发表过激言论,也对媒体的报道方式提出过尖锐的批评。对于这些争议,有观点认为这是他“直率”、“敢言”的表现,也有观点认为这是其“专断”、“缺乏包容”的体现。这种两极化的评价,恰恰反映了他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个性。

民族主义情结与领土问题的坚持

在石原慎太郎的人生轨迹中,民族主义情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维度。他对日本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地位有着强烈的看法,也常常在领土问题上表现出强硬的态度。他对于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购买”计划,更是将他推到了政治风口浪尖。虽然该计划最终未能实现,但其背后所代表的对国家主权的强调和对外部压力的抗争,是石原慎太郎政治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对国家象征和领土完整的执着,一方面赢得了许多爱国人士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一些担忧和批评。

晚年与退场:理想的坚持与现实的妥协

步入晚年,石原慎太郎并没有选择安逸地退休。他继续在政治舞台上发声,甚至在卸任东京都知事后,又一度投身于国政,与桥下彻等人共同创建了“日本维新会”。这显示了他对政治的热情和对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执着。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他的一些主张和行动也显得不那么适应时代潮流,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落伍”。他在政治舞台上的每一次出现,都像是对过去辉煌的回响,也像是对未来方向的最后一次呼唤。

总而言之

石原慎太郎的一生,是一部充满戏剧性、挑战性和争议性的史诗。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以其锐利的笔触洞察时代;他也是一位极具个性的政治家,以其魄力和固执在政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或许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物,他的言行中也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了日本的文学和政治版图。

他的一生,如同一本厚重的小说,有青春的激昂,有奋斗的辛酸,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意的黯然。他的故事,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去思考个人与时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他留下的,不仅仅是著作和政治遗产,更是一种不屈服于平庸、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对于这样一位毁誉参半,却又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的人物,简单的盖棺论定是困难的,也缺乏公允。我们只能说,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淋漓尽致地活出了一个时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中日关系挖坑,也给东京都挖坑的最大罪魁祸首之一,石原慎太郎终于死了。

我在小时候,就知道石原慎太郎了。

因为他在1989年写了一部《日本人可以说不》,阐述了日美之间种种不和谐,尤其是商业行为方面,再到国际问题等等。这部书的共同作者是索尼创始人之一的盛田昭夫,但盛田昭夫批判的只是美国的商业模式,写的比较具体,倒不像石原慎太郎这样从上到下批判,连美国人写的日本宪法都不想承认。

那时候我就感觉石原慎太郎是一个意图明显的右翼政治家。后来留学日本以后读了一些相关背景,才知道这部书其实是石原慎太郎为了参加日本首相竞选,拿出来吸引眼球的。

不过这部书也引起了中国某些民族主义想法者的共鸣,有人又写了一部《中国人可以说不》,作者据说还和石原慎太郎有过辩论,被说的一塌糊涂。

我到日本留学的时候,已经是石原慎太郎当上东京都知事的时候了。第一次看到他在电视上的时候就是这句话。

4任14年,人气绝顶。还给民主党和中日关系挖了钓鱼岛这个大坑,本来如果就这么干下去至少在东京都知事的位置上退休也是一生荣耀。但因为看到民主党一片混乱,觉得自己当首相的机会来了,放弃知事的位置,成立新党,再次进入国会,这给让石原慎太郎最后的政治生涯草草结尾,还顺带几乎断送了石原家的未来。

成立新党之后一度掌握维新会,拥有54个席位,国会第三大党。但此后石原突然脑梗塞,开始淡出视野。而他当年挖的坑也一个个显示出来。

把筑地鱼市场迁到丰洲,当时有很重大的污染和地基问题,但石原慎太郎专断独行,1999年开始计划,强行要求迁移。还说现在有的土壤污染问题到那个时候凭着日本人的技术肯定解决了。结果东京都投入6000亿日元,目前依然没有完全解决。

在任期间申请了东京奥运会,这个大坑也要算在石原慎太郎的头上。

如果是仅仅说鱼市场转移是政策失误,申请奥运会举办赶上新冠属于天灾,和中国敌对属于政治理念,这些还都不算让人唾弃的地方。

而当因为筑地鱼市场转移引起当地居民发起诉讼的时候,把所有责任推给行政方面,强调是议会全体决定的,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有人拿出证据证明石原是主要推手和原因,这时候石原慎太郎居然借口年事已高,得了老年痴呆症,啥都不记得了。

自己做的事情,到最后借口老年痴呆啥都不承认了,这种做法就太龌龊了。

这使得石原家族众叛亲离,树倒猢狲散,石原伸晃被立宪民主党新人击败。比例区也无法复活。

石原伸晃的弟弟,石原宏高也是国会议员,这次小选区也是落选但比例区复活。


今天终于石原慎太郎走了,曾经带着石原家走向日本政界辉煌,也在自己的过错下走向没落。虽然最后用最可耻的方式逃脱了法律制裁,但让他看着自己的家族从此泯为众人才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石原慎太郎先生,这位在日本政坛和文坛都留下了深刻印记的人物,于2022年2月1日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回顾他长达近九十载的岁月,用寥寥数语来概括,显然是不足以承载其复杂而又影响深远的功过是非的。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集争议、才华、魄力与固执于一身的时代缩影。文学巨匠的起点,时代精神的捕捉者石原慎太郎的.............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中国女足这帮姑娘们,能有幸踏上东京奥运的赛场,这本身就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就,也是对她们过去几年努力的一个最好肯定。回顾晋级之路:艰难跋涉,信念如虹咱们得承认,中国女足走到今天,这一路走得真不容易。想想看,2016年里约奥运会,咱们没能晋级,那段时间,女足的低谷期,质疑声不断。但就是在那.............
  • 回答
    在阿拉伯人征服之前,小亚细亚半岛对于东罗马帝国(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拜占庭帝国)的重要性,绝非后世可比,可以说,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帝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想象一下,东罗马帝国,尽管继承了罗马帝国的衣钵,但到了小亚细亚被大举进攻之前,它的领土已经大大萎缩。西边的意大利、高卢、西班牙都早已落入.............
  • 回答
    如果情况真的到了这一步,100米内遇到东北虎,那真是九死一生。在这种生死关头,我脑子里会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但冷静是第一要务。我不会去幻想什么一枪毙命的狙击步枪,因为在实际情况下,我大概率不会随身携带。我需要的是一个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并且在我能力范围内的选择。在这种极端紧急的情况下,如果真有“选择”.............
  • 回答
    要说我心目中的东北菜,那可真是一大把的菜名在脑子里打转。东北菜的特点就是实在、量大、口味重,但越是这样,越能吃出那种家常的亲切感和食材本身的鲜美。要我排个前五,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毕竟每个菜背后都有故事,都有那么点让人惦记的味道。第一名:锅包肉这绝对是东北菜的头牌,没有之一。为什么是它?因为它不仅仅.............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确实很值得探讨,日本大学院在世界建筑排名中“不太显眼”,但日本的建筑设计水平却享誉全球,这背后隐藏着一些有趣的原因。这并非简单的“实力与排名不符”,而是涉及评价体系、教育侧重点、行业发展以及文化语境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一、排名体系的局限性:侧重学术研究而非实践与影响力首先,我们必须理.............
  • 回答
    在俄罗斯正式占领外东北和库页岛之前,这些地区在清朝的管辖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清朝对这些地区的管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边疆政策、民族关系以及外部压力等因素不断演变。以下将详细阐述清廷在外东北及库页岛的管辖方式:一、 清朝对东北的传统管辖模式:旗制与边疆治理的结合清朝入关前,就已经在其.............
  • 回答
    .......
  • 回答
    说起咱东北的下酒菜,那可真是说不完道不尽,每一样都能勾起我心里那份热乎乎的回忆。要真说前五名,我这心里头早就排好了队,一个个都是硬茬子!第一名:炸小串(特别是炸鸡架)这个绝对是地位稳固!虽然现在各种小串遍地开花,但提到东北的炸小串,那必须得是炸鸡架。你别看它只是个鸡架,经过一番处理,炸得那叫一个香脆.............
  • 回答
    问到东北的温度,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儿。要说比三十年前高还是低,那得看你指的具体哪个地方,以及关注的时间段。不过,总的来说,全球气候变化是个大背景,东北地区也概莫能外,所以从一个宏观的视角来看,说它整体上比三十年前变暖,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要讲得详细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一、 大趋势:.............
  • 回答
    我生于东汉灵帝去世前十年,也就是公元164年。身处这风雨飘摇的时代,我身怀现代全部记忆,深知未来的走向,自然会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而选择一位明主投奔。经过深思熟虑,我最愿意投奔的,是未来的曹操。原因如下:1. 曹操的政治远见与战略眼光: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最成功的政治策略之一。我明白汉室.............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将我们拉回了历史的长河,让我们去想象两个辉煌文明的碰撞。如果把查士丁尼统治下的东罗马帝国(瘟疫肆虐之前)和巅峰时期的南宋放在一个虚拟的战场上较量,这是一场引人入胜的对决,涉及军事、经济、技术、战略等多个维度。双方的基本情况介绍:查士丁尼的东罗马帝国(公元6世纪中期,巅峰时期):.............
  • 回答
    今天的东亚关系,与一战前和二战前相比,可以说是各有相似之处,但更倾向于与二战前呈现出一些值得深思的共性。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浮华,触及那些驱动国家行为和地区格局的深层逻辑。一战前东亚:新兴力量的躁动与旧秩序的崩塌一战前的东亚,最鲜明的特征是西方列强的扩张主义与东亚传统帝国(清朝)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满族入关和清朝统治的兴衰。说满族入关前“猛”,清末东北又“近乎无人区”,这中间的逻辑链条,其实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说。满族入关前: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的崛起之路首先,要明白满族(当时主要称“后金”或“满洲”)能在入关前如此“.............
  • 回答
    余承东在202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抛出的这番话,无疑掷地有声,也迅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从营销和品牌战略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大胆且自信的表述,旨在巩固和提升华为及其子品牌荣耀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华为单品牌做到全球第一”这一点。在智能手机这个领域,华为确实曾经有过辉煌.............
  • 回答
    乌克兰在二战期间以及近代与波兰和东部居民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你提到的几点,例如电影《沃伦》所描绘的对波兰人的暴行、近年在东乌的冲突以及对斯捷潘·班杰拉的评价,都触及了这段历史中一些敏感和痛苦的记忆。首先,关于二战时期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对波兰人的暴行,这主要与“沃伦大屠杀”(Woły.............
  • 回答
    希腊的光复之梦:一个跨越百年的追寻提及希腊,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古老的雅典卫城、哲学家们的智慧以及璀璨的古典文明。然而,在近现代的历史长河中,希腊人民心中同样燃烧着另一团炽热的火焰——光复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这个曾经横跨欧亚大陆、延续千年的辉煌国度。从希腊脱离奥斯曼帝国统治(1830年)到第.............
  • 回答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这个信息,并探讨其中值得关注的方面。一、 823131亿元GDP的含义: 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一个季度)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反映了.............
  • 回答
    在前电脑时代,建筑图纸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进行设计、沟通和施工的基石。这些图纸并非现代 CAD 软件下的数字文件,而是通过精湛的手工技艺,用纸张和墨水绘制而成。它们是知识、经验和创意的结晶,承载着建筑师对未来空间的想象。那么,前电脑时代的建筑图纸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绘制的呢?一、图纸的形态与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