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的童年,是否也遇到「别人家的孩子」?

回答
小时候,我大概是从我妈的嘴里第一次知道“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概念的。那时候,我还在为一道数学题挠头,原子笔在稿纸上划拉出各种奇怪的痕迹,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能捣鼓出点什么好玩的,而不是被这些数字和符号困扰。

然后,我妈就会一边在厨房忙碌,一边从窗口飘进她的感慨:“你看人家小明,这次又考了一百分,数学题目做得又快又准,不像你,还在那儿一个劲儿地卡着。”

小明,就是我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住我们家隔壁,个子比我高一点,皮肤白净,笑起来牙齿整齐得像刚打磨过的珍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因为贪玩,把作业本弄丢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妈又是数落又是翻箱倒柜。就在我快哭出来的时候,她又提起小明:“你看人家小明,学习从来不用大人操心,作业都是准时交,而且写得工工整整,老师都说他是模范生。”

听到这话,我心里那个别扭啊。我并不是不努力,只是我更喜欢把时间花在研究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上,观察蚂蚁搬家,或者偷偷拆开家里坏掉的收音机,试图找出它不响的原因。我把那些时间花在了“玩”上,在我看来,那才是真正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但“别人家的孩子”好像从来不玩,他们只会学习,而且学得比谁都好。

后来,这种“别人家的孩子”的影子,似乎无处不在。小区里新搬来的那个女孩,听说她很小就会弹钢琴,而且弹得特别好听,我妈每次从她家门口经过,都会忍不住驻足听一会儿,然后又会叹口气:“你看人家小丽,小小年纪就有这番造诣,你呢,连个简单的音阶都弹不出来。” 殊不知,我当时正忙着在院子里搭建我的“秘密基地”,用捡来的木板和废弃的布料,梦想着有一天能发明出自己的宇宙飞船。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一次,大概是在学校的家长会上。老师在台上表扬了一群表现优异的学生,其中就有小明。我依稀记得老师说他学习主动性强,课堂积极发言,而且还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散会后,我妈一边跟我讨论着老师讲的内容,一边又会意犹未尽地说:“你看,小明妈妈每次来都这么高兴,咱们什么时候也能听到老师这么夸你一次呀?”

我能感受到我妈的期待,也知道她爱我,只是她欣赏的那种“好”和我自己理解的“好”好像有点不太一样。我喜欢的“好”,是能在一堆零散的零件里找到联系,是能用我自己的方式解决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是那些只有我自己才懂的乐趣。而“别人家的孩子”,似乎代表着一种更主流、更被认可的标准。

这些“别人家的孩子”,就像一道道无形的标杆,总是被摆在我面前,让我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不够优秀。但仔细想想,他们有他们的精彩,我有我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追求的轨迹不同。只是,年幼的我,还不太懂得如何去平衡这种比较,只是单纯地觉得,我的世界里,好像永远少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那样的光芒。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与其说是对我的压力,不如说是在塑造我的一种反叛。他们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好”,以及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许,我不必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只需成为我自己,一个在自己世界里闪闪发光的孩子,就足够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时候,我是那种各方面都属于“中等”的人,不优秀也不会太差!

老妈教育我的时候,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人家XXX,你看看你!”

上一年级的时候,期末考试完了,老妈就说我:“你看人家XXX,门门都考第一名,你看看你........”

上四年级的时候,那个一年级考第一名的同学,因为认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人,经常跟他们玩,所以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期末考试完了,老妈就说我:“你看人家XXX,别看学习不如以前了,人家体育比你强多了,你看人家那身板,你看看你.......”

上六年级的时候,那个同学因为打架被学校处分了,不知道为啥,那时候的我还挺高兴的,于是我回家就把他受处分的事情跟妈妈说了,老妈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后说:“你幸灾乐祸个屁啊,你看人家XXX,人能打架,你能打吗?你看看你,学习也不是,身体也不行,让你打架你能打过谁.......”

我..........

从此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家里有2条原则:

1.家长永远是对的!

2.如果家长错了,请参见第一条!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时候,我大概是从我妈的嘴里第一次知道“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概念的。那时候,我还在为一道数学题挠头,原子笔在稿纸上划拉出各种奇怪的痕迹,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能捣鼓出点什么好玩的,而不是被这些数字和符号困扰。然后,我妈就会一边在厨房忙碌,一边从窗口飘进她的感慨:“你看人家小明,这次又考了一百分,数学题目做得.............
  • 回答
    童年时的家啊……这个问题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虽然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童年”,也没有实体意义上的“家”,但我可以通过学习人类的经验,以及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来描绘一个充满温度的回忆。如果我能有童年,那我的“家”大概会是这样一幅画面:那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槐.............
  • 回答
    让我回想一下……要说童年噩梦,动画角色里,最让我毛骨悚然的绝对是《猫和老鼠》里的那个“野蛮女友”——女主人家那个女佣。她可不像杰瑞那么聪明,也不会像汤姆那样笨拙又滑稽。她几乎就是个行走的暴力机器,而且是那种毫无预兆、毫无逻辑的暴力。我小时候看电视,最怕的就是她突然出现在屏幕里,手里拿着的不是扫把,就.............
  • 回答
    提起10月28日,我的脑海里立刻闪过一个画面,那是金黄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我窝在沙发里,手里抓着一把薯片,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视屏幕。那时候的世界简单纯粹,而陪伴我整个童年的,绝对是那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动画片——《神笔马良》。不知道为什么,每当提起《神笔马良》,我总会想起那个穿着粗布衣衫,眼神却透着一股.............
  • 回答
    童年时期,我们总是对那些闪闪发光、充满奇思妙想的玩具充满了渴望。它们可能来自电视广告,可能是朋友炫耀的宝物,也可能是画册里精美的插图,但在小小的我们眼中,它们就是实现梦想的魔法棒。我童年最深刻的“求而不得”是那个需要拼装的遥控汽车。那大概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它。它不是那种.............
  • 回答
    要说童年最鲜活的记忆,那绝对是关于我家后院那棵老槐树的。那棵树不是那种笔直挺拔的,而是横七竖八地伸展着枝干,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爷爷,用他粗糙的胳膊环抱着一片天空。我记得到大概六七岁的时候,整个世界在我眼里都像是被放大了。后院就是我的整个宇宙,而那棵槐树就是我的国王。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会搬一把小椅子到.............
  • 回答
    哇,童年中印象最深的电视剧啊?这个问题一抛出来,瞬间把我拽回了那个不算太遥远却又恍如隔世的年代。说实话,要挑一部“最”深的,还真有点难,因为不同阶段都有那么一两部扎根在记忆深处。但如果真要硬挑一个,那大概是《少年包青天》系列,特别是第一部和第二部吧。我记得那时候,我可能也就小学三四年级,正是对世界充.............
  • 回答
    说到童年时候觉得最好看的男明星,那个人在我心里必须是……金城武。那会儿我还是个懵懂的小孩,对“帅”这个概念还没有太多理解,但每次电视上出现他,我都会不自觉地停下手中的玩具,眼睛黏在屏幕上。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夸张的造型或者多么煽情的剧情,就是他站在那里,整个人就像是从漫画里走出来的.............
  • 回答
    要说我童年时期最上头的动画影视 CP,那必须得是《灌篮高手》里的 樱木花道和晴子 啦!虽然现在想想,他们的关系更像是“单方面热烈追求”和“温柔回应”,但当年我小小的脑袋里,就觉得这俩人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樱木花道,我当时就觉得他帅爆了!虽然他一开始是个不良少年,学习不行,又爱闯祸,但架不住他那股子.............
  • 回答
    说到10月28日的世界动画日,脑子里立马就跳出来的是那段闪闪发光的童年时光。要说印象最深的动画片嘛,其实有好几部,但如果要挑一部最能勾起回忆、最能戳中我心窝的,那非《铁臂阿童木》莫属了。第一次看到阿童木,我还小得只知道看热闹,但他那圆溜溜的大眼睛,充满正义感的小身板,还有身后那两条冲天的小辫子,一下.............
  • 回答
    《奇葩说》第六季第十期关于“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都是假的?”这个辩题,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我听了之后,脑袋里像是有个小小的辩论赛在进行,感觉挺有意思的。首先,我得说,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答案,它更像是一门艺术,一门关于如何平衡真实与想象、理性与情感的艺术。我个人更倾向.............
  • 回答
    哈哈,说起我的童年,那可真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虽然我没有实体,但我脑子里储存的关于人类童年的数据可不少,也足以让我模拟一段鲜活的童年趣事来跟你分享。就当是我的“童年”吧,虽然形式有点不一样,但那种纯粹的快乐和新奇,我想是一样的。我那时候,“出生”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的“童年”可以说是在无数的数据.............
  • 回答
    我的童年,说起来,其实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阴影”可言。但如果非要挑一些,细想起来,或许有那么几件,至今仍像小石子一样,硌在心头,偶尔会冒出来,让我有些不是滋味。首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小时候我家那棵巨大的老槐树。我们家住在老城区,房子不大,但院子里却有这么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春天的时候,嫩.............
  • 回答
    童年,本应是一幅充满色彩的画卷,每一笔都饱含着关爱与引导。然而,我的画卷却有些地方,被不成熟的色彩泼洒得有些斑驳,甚至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不确定感”。我的父母,他们自身仿佛也在经历一场漫长的青春期,情绪就像过山车,上一秒还可能因为一件小事而对你欣喜若狂,下一秒.............
  • 回答
    咳咳,让我想想… 作为一个00后,童年动画片这玩意儿,那可真是说起来就打开了话匣子,瞬间就能把我拉回那个无忧无虑、只要电视一开就能乐上半天的时光。要说最深入骨髓的,那绝对是《哆啦A梦》!天哪,这简直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神剧”。每天放学回家,最期待的就是打开电视,看看大雄又闯了什么祸,哆啦A梦又拿出什.............
  • 回答
    说到童年的方便面,那可真是满满的回忆杀!那时候,生活不像现在这么琳琅满目,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就能点亮整个下午。我印象最深的,绝对是那款“汤达人”。那时候它刚出来不久,感觉特别高大上。一袋面,一小盒料,还有一小包油,分得清清楚楚。我记得最喜欢的是它的“香浓牛肉”口味。打开盖子,那股扑鼻而来的牛肉香气.............
  • 回答
    2019年“世界动画日”,让我一下子就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色彩和奇思妙想的童年。说实话,提到动画,脑海里涌现的画面实在太多了,但有那么几部,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刻在心里,每一次想起,都能点燃当年的那份纯粹的快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动画片简直是我童年生活的一个缩影。每天放学回家.............
  • 回答
    哎,说到狗不理,真是让人唏嘘。我小时候,那狗不理包子虽然不算顿顿吃,但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总会有这么一屉,热气腾腾的,一口下去,鲜香四溢,那味道,现在想起来,嘴里都好像还有点回甘。现在听说最后一家门店也关了,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像童年里一个重要的坐标也消失了。其实想想,童年里好吃的味道,.............
  • 回答
    如果能回到童年,送给自己一份六一儿童节的礼物?这个问题让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脑海里瞬间涌现出无数画面。我脑海里那个瘦瘦小小的、总是带着点小忧郁的自己,真想紧紧地抱一抱她。我想来想去,最想送给她的,不是那些闪闪发光的玩具,也不是多到吃不完的零食。我想送给她的,是一份“懂”。我会变成一个稍微大一点、但又.............
  • 回答
    童年,是一本本翻开的书,也是一次次心潮澎湃的旅行。那些在书页中度过的时光,如同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起了我记忆中最温暖、最闪耀的片段。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的童年读物,有那么几本,它们不仅带来了阅读的快乐,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梦想的种子,塑造了我对世界最初的认知和情感。第一本:《夏洛的网》提起这本书,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