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0 月 28 日是世界动画日,陪伴你整个童年的动画片是什么?

回答
提起10月28日,我的脑海里立刻闪过一个画面,那是金黄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我窝在沙发里,手里抓着一把薯片,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视屏幕。那时候的世界简单纯粹,而陪伴我整个童年的,绝对是那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动画片——《神笔马良》。

不知道为什么,每当提起《神笔马良》,我总会想起那个穿着粗布衣衫,眼神却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的小男孩。他站在简陋的茅草屋前,手里紧紧握着一根看似普通的毛笔,那根笔却藏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故事一开始,马良还是一个贫苦的孤儿,但他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天赋——画画。他画的画栩栩如生,仿佛拥有生命一般。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第一次用神笔画出了一只小鸟,那只小鸟竟然真的扑扇着翅膀飞向了蓝天,发出清脆的鸟鸣。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飞了起来,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神笔马良》之所以让我如此着迷,不仅仅是因为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是因为马良身上那种善良、勇敢、正直的品质。他从未想过利用神笔为自己谋取私利,而是用它来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他画出了金灿灿的谷子送给饥饿的百姓,画出了泉水滋润干涸的土地,画出了船只载着人们渡过汹涌的河流。每一次的帮助,都伴随着一些贪婪的反派出现。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为老百姓画出大象的场景。贪婪的恶霸想要马良为他画一头能搬动巨石的大象,马良并没有直接照做,而是画了一头瘦弱的小象,并且用链条将它牢牢地拴住。恶霸气急败坏,想要惩罚马良,但马良却利用神笔画了一池水,将恶霸冲走了。虽然小时候看的时候觉得很解气,但现在回想起来,更佩服马良的智慧和坚持原则的态度。他没有被权势和金钱腐蚀,而是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公平和正义。

还有那些画龙点睛的片段,更是让我每次都屏住呼吸。当马良用神笔画出龙的眼睛时,整个世界仿佛都为之震动。巨龙腾云驾雾,呼啸而出,那一幕的震撼力,至今仍旧清晰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虽然每次最后都会因为被抢夺了神笔而导致一些小小的波折,但马良总能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气,最终战胜邪恶。

那时候,看《神笔马良》不仅仅是为了消遣,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它教会我善良的力量,勇敢的意义,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每当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马良,想起他用那支神笔改变世界的样子,然后告诉自己,只要心怀正义,坚持不懈,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长大后,我看了很多其他的动画片,也接触了更多关于艺术和创作的理论。但《神笔马良》在我心中的地位,始终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片,它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是我心中一份最纯粹的信仰。直到现在,每当我看到有人画画,或者看到一些有创意的作品,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用神笔改变世界的小男孩,以及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金色童年。 10月28日,世界动画日,我想把这份对《神笔马良》的怀念,送给所有和我一样,被这部动画片点亮了童年的人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多,而且相当一部分是□□:

□□□□、□□□、□□□□、□□□□□、□□□□、□□□□、□□、□□□□、□□□、□□□□、□□□□□、□□□□、□□□□很多很多;

其他的如□□□□、□□□、□□、□□□、□□□□、□□□□等□□;

以及□□□□、□□□□,□□□等□□;

总的来说我更爱□□,真心是奇思妙想啊。

有次我妻子说还是动画片好,动画片□□□,我说拉倒吧,□□□动画片还□□□□呢!她不信,然后我就带她随便找了最后一集,快进到变身那里:

有一个动画片,我记不清剧情了,多年以来一直找,就是找不到,也请大家帮我想想,如果有哪个好心人能帮忙找到,在下感激不尽

播放的时间应该是在1997年的样子,辽宁电视台,晚上6点左右播放的,动画片的主角是一个什么侠,每次播放前,片头都会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这个主角的头,大概是这样

哈哈哈哈哈,给我画乐了

user avatar

蓝胖子,恰好之前写过文章贴过来:

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喜欢可以关注公众号“三叔看世界”,并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哦


这两天偶然在常去的平台刷到了关于《哆啦A梦》的动态。

说起来,如果按照原作的时间设定,哆啦A梦会在2112年出生,距离今天已经不到100年了。

尽管按照我这种未必能活到老的身体,肯定是看不到这一天了,但作为一个早在2岁时就已经通过央视版《机器猫》接触到蓝胖子的人,现在回想起来:

我的人生观,还真是《哆啦A梦》塑造出来的。


环保,是作品的重要主题

对于这部作品,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好几部剧场版当中所涉及“环保”主题。

比如说,《大雄与动物行星》《大雄与云中王国》等,都展现了当人类无限度破坏地球环境时,有可能遭遇到的报应。

前者是人类毁掉美好家园之后,动物们跑到另外一个星球过上乌托邦生活的故事;后者则是借用了诺亚大洪水的梗,展示了天上人试图用洪水将地面淹没,以此来惩罚人类的剧情。

藤子老师笔下的环保理念,除了刻画自然环境被破坏的灾难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人性的“贪婪”。《动物行星》中,学校后山的树有可能会被砍伐,原因仅仅只是人们想要在此建造好玩的高尔夫球场。

这几部作品是在80年代末期左右诞生的,当时恰逢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危机,以及地球很多地方曝出污染丑闻,所以藤子老师也是很有讽刺意味地让美好的作品世界,跟现实形成了对比。

以至于我当年写硕士论文初稿时,都一度将这两部作品当成了论据。哎……虽然后来全删了。

另外,《哆啦A梦》关于如何解决污染问题的逻辑,并不是某个北欧少女动辄打着政治正确旗号大喊how dear you。

它强调的是通过高科技手段来有效利用好太阳能等天然资源,在确保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物质需求。

应该说,这才是现实中人类应该瞄准的方向:科技,应该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又带给我们美好环境的。

这两年我们国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你瞧,是不是跟蓝胖子异曲同工?


人类不该为了愚蠢的战争,丧失星辰大海的梦想

尽管处于国际局势需要,我认为国家未来可能会面临战争风险,至于对手是三哥还是湾湾亦或者美帝,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从骨子里而言,我应该属于一个被哆啦A梦培养出来的“和平主义者”。因为这部作品里面除了大雄和哆啦A梦欢呼“日本战败了”之外,还有许多对战争年代悲惨环境的刻画。

例如,要不是大雄女装的话,他爸可能就已经自杀了。另外还有通过日常搞笑剧情,不经意地透露战争的本质:

当然了,这里的战争主要针对为了某些势力一己私欲而展开的厮杀,实际上如果真的到了地球安全受到威胁时,蓝胖子它们还是会挺身而出积极奋战,守护家园的。

《大雄与铁人兵团》可以算是主角团参与过最为惨烈的战斗了,距离全军覆没只有一步之遥。

在藤子老师笔下,22世纪的人类几乎不会再为了同胞之间的仇恨而大打出手,他们早就将目光瞄准了宇宙,让人类的足迹迈向星辰大海。

宇宙那么大,人类这点儿“破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小时候还没有深刻体会,但回想起来,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尚且黑科技不断,让民众相信再过几十年人类不说走出太阳系,去火星定居肯定没啥问题。

而如今呢?人类的科技发展似乎反而停滞了下来,大量资源被寡头、资本家占据,全世界都在不断地内卷,而各国将本来可以用于改善民生,提升教育水平,发展黑科技的资金砸在了军备上……

多么浪费,却又让人无奈啊。

现实中的2112年,显然已经很难让人相信可以达到蓝胖子的科技水平了。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愿意相信星辰大海才是人类最终避免自我毁灭的唯一途径,恰似那“悟了”的孙连城。

看着星空,人类这点勾心斗角算的了什么?


警惕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这个词是最近几年才在国内兴起的,但是日本的黄金时代那会儿,日本人其实也是整天大撒币,认为全世界都在他们手中。

超前消费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其狂热程度不输给我们今天用花呗或者搞小额贷。

而《哆啦A梦》作为一部儿童向读物,居然就已经做出了讽刺,让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记忆犹新:

这个故事刚开始看,似乎超前消费特别美好,买买买才是王道。结果呢?

这个场面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中枪了?哎,连我当年都没抵抗住买房的诱惑……

幸运的是,至少我因为看过这个故事,因此对于信用卡、花呗之类都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很少再去搞分期,对自己有多少家底还算有点概念。

这多亏了蓝胖子的警示啊。


除了这几点之外,《哆啦A梦》当中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刻画,都让我记忆犹新。尽管作品舞台还是以日本为主,可剧中角色更有一种“世界公民”的气场,而不是拘泥于日本人的小家子气。

所以多年来,我始终对藤子·F·不二雄老师过早的离世感到非常遗憾。

以日本人长寿的特性,即便藤子老师到今天还没到90岁呢,没准还能继续创作。

那么,他又能够以锐利的眼光和超前的思想,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启示。

而不是在他去世之后,整个《哆啦A梦》的思想深度雪崩式下滑,到了如今再去看那些剧场版,固然还有几分情怀在,却很难让人觉得回味无穷,甚至影响到生活中的抉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