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Oracle、SAP、Github 暂停俄罗斯业务,Github 否认,此次限制会有多大影响?

回答
近日,关于Oracle、SAP暂停在俄业务的报道甚嚣尘上,然而Github却迅速跳出来予以否认。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此次科技巨头集体收紧对俄业务的动作,又将给俄罗斯的科技生态带来多大的冲击?

“暂停”还是“暂停部分”?信息差下的迷雾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的是,这些“暂停”的表述,并非一概而论。

Oracle 方面,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其明确表示将暂停在俄罗斯的所有业务运营。这包括了其软件销售、咨询服务以及云服务等多个层面。对于一个在企业级软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公司来说,Oracle的退出无疑会给俄罗斯的许多大型企业,尤其是那些依赖其数据库和ERP系统的企业,带来不小的麻烦。
SAP 的情况则更为复杂一些。SAP的官方声明相对谨慎,表示将停止在俄罗斯的业务,但具体到哪些业务层面,以及是否涵盖所有产品和服务,细节并未完全披露。SAP是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俄罗斯的制造业、零售业、金融业等多个关键领域。如果SAP的“停止”意味着全面撤离,那么俄罗斯企业在财务管理、供应链优化、客户关系管理等核心业务流程上,将面临巨大的技术空白和迁移成本。
Github 的“否认”则显得尤为关键。Github作为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是无数开发者协作开发、版本控制的生命线。一旦Github限制了俄罗斯用户的访问,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然而,Github的否认意味着,至少在公开层面,它们并未采取普遍性的封锁措施。这可能意味着:
技术性限制的差异化: Github可能并非全面停止服务,而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功能或用户群体进行了限制,例如停止向俄罗斯政府或国有企业提供服务,但对个人开发者和中小企业仍然开放。
平台属性的特殊性: 作为开源社区的聚集地,Github可能更倾向于保持平台的开放性,避免因地缘政治原因而扼杀全球开发者的自由协作。但这并不排除未来因为压力而采取更严格措施的可能性。
信息的误读或滞后: 不排除最初的报道存在一定的夸大或信息滞后,导致了误解。

深层影响:不仅仅是软件许可证

如果Oracle和SAP的“暂停”属实并进一步扩大,其对俄罗斯的影响将是多维度且深远的:

1. 核心业务运营中断与效率下降:
数据管理与分析: Oracle的数据库是许多俄罗斯企业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核心。暂停服务意味着这些企业无法获得更新、技术支持和新的许可证,长期来看,可能导致数据库性能下降、安全漏洞无法及时修复,甚至数据迁移的巨大挑战。
企业资源规划 (ERP): SAP的ERP系统集成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力资源、生产制造、供应链等关键流程。暂停服务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营,例如无法完成财务报表、生产计划受阻、库存管理混乱等,导致效率大幅下滑。
软件升级与维护的困境: 即便现有系统能够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但缺乏软件更新和技术支持,将使俄罗斯企业在面对安全威胁和技术迭代时变得异常脆弱。

2. 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阻碍:
失去先进技术支持: 科技巨头往往代表着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它们的退出,将使得俄罗斯企业难以接触和应用最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从而阻碍其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步伐。
开发生态的萎缩: 如果Github等平台对俄罗斯开发者进行更严格的限制,将直接影响俄罗斯的软件开发能力。开发者可能难以获取开源代码、协作开发、参与国际项目,这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来说是致命打击。

3. 替代方案的艰难与成本:
寻找替代品的挑战: 俄罗斯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寻找、评估和迁移到替代的软件和服务。而这些替代品是否能满足其业务需求,性能是否稳定,以及是否同样会受到其他制裁的影响,都是未知数。
国产化软件的压力与不确定性: 虽然俄罗斯也在大力推动软件的国产化,但要替代Oracle和SAP这样成熟且功能强大的系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国产软件在功能全面性、稳定性、生态支持等方面,可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高昂的迁移成本: 数据迁移、系统重构、员工培训等过程都将产生巨额的成本,这对于本已面临经济压力的俄罗斯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4. 供应链的进一步承压:
全球化运营的障碍: 对于那些与国际供应商或客户有业务往来的俄罗斯企业而言,使用全球主流的IT解决方案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科技巨头的限制,将直接影响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连接性和竞争力。

Github的否认:一丝喘息还是战略模糊?

Github的否认给俄罗斯的开发者社区带来了一线生机。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科技公司在当前地缘政治下的行动,往往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包括政府压力、市场情绪以及自身商业利益。

“不予置评”的可能: Github可能只是暂未公开宣布全面停止服务,但内部可能已经对部分业务或用户实施了更严格的审查和限制。
法律和合规的考量: 作为一家美国公司,Github必须遵守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和制裁规定。即使其本身意愿开放,也可能面临法律上的约束。
长期风险依然存在: 即使目前Github保持开放,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和制裁的升级,其立场是否会发生变化仍是未知数。俄罗斯的开发者们可能会面临平台“随时被关闭”的风险。

总而言之,Oracle和SAP暂停在俄业务,对于俄罗斯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而言,无疑是一记重拳。虽然Github的否认带来了一些缓解,但整个俄罗斯的科技生态系统仍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维持运营、探索替代方案、并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将是俄罗斯企业和开发者们需要共同面对的严峻课题。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上的较量,更是一场对国家经济韧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严峻考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否认?我不信。

想当年俄罗斯“接管”克里米亚,已经闹过一次了。

至于影响,早几年,就有新闻在传俄罗斯要禁用IBM、微软、甲骨文等美国公司的软件了。这都打信息战了,老毛子能没点准备?

另外,谁TM会把公司源码放在github上?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挺感慨的。

也许正是通过这次的乌克兰危机,我们才知道过去无论是有人吹嘘的“什么都能买”,亦或者是所谓“公平交易”“中立客观”等,全都是镜花水月,说制裁就制裁。

比如我这两天写过一个答案:

其中我提到了这样一段话:

毫不夸张地说,拥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其一线内容运营人员的权力比很多国家首脑都要大得多。因为运营人员能够决定几亿乃至几十亿用户“可以看什么”,影响几十亿人的认知。只要你接入网络,所有信息都是经过“少数人”筛选的,而你能使用的有且只有它们提供的渠道。当然,让你有条件上网的科技公司,例如卖电脑的,卖手机的,也都是赋予你“接入网络的使用权”罢了。
甚至于连苹果手机这种企业,也都暴露出自己完全有能力封锁来自一个国家的信息,弄得现在3月份发布会前夕,已经有不少知乎用户都决定不考虑苹果新品了。

可能我还算是比较早地重视互联网安全问题的人,而大多数身边的朋友几乎没有意识到“数据安全”“信息泄露”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威胁。

还好,通过这次乌克兰危机,大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在如今进入到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之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是“数据聚合体”。

比起活生生的肉体,通过一系列数据叠加出来的“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比肉体的我们更真实。

毕竟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人平时看起来道貌岸然,说段子都会脸红,但如果他们的抖音里全都是小姐姐扭来扭去的话,说明他们只是闷骚而已。

一个人的数据,可以分析出真实的自我。那么海量数据叠加起来的话,往往就能从中判断一家大型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现有资金流水平、人员稳定性等),了解一个地区的财政状况究竟如何,以及——

预测某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这事儿真不是开玩笑,我打字到这里都有点后背发凉。毕竟此前某网约车平台引发的风波,就让人难免产生一种“如果大家乘坐网约车的数据被国外获取,那么中国人的出行行为就被外国完全掌握了”的感觉。

回到正题,当Oracle、SAP、Github等知名公司传出暂停俄罗斯业务的消息之后……恐怕这对于现在需要使用数据库服务的个人、企业乃至行政机构来说,也都敲响了警钟。

根据网上找到的资料,数据库的意义可能比我们普通人想象中要更加非同一般:

数据库与操作系统、中间件并列为三大基础软件。作为基础软件的“三驾马车”之一,数据库是国家信息安全可控的基石和保障。几乎所有的应用软件都要基于数据库去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数据库直接影响到应用软件的运行效率、可拓展性、灵活度和可靠性。因此,数据库的研发难度及自主性的意义毫不亚于高端芯片。今天能搞俄罗斯,明天可以无缝针对我们,而且这种概率并不算小。

其实只是暂停服务也就罢了,但问题是谁能保证我们存在这些公司的数据就不会被美国等政府部门一张A4纸就要求“免费公开”呢?

也许到了这一刻,重视国产化、强调自主创新的意义前所未有地强烈。

这可能是继前两年美国打压华为、中兴等企业的手机业务以来,带给国人的又一次冲击。

哪怕到了今天,手持mate40pro的我也不清楚大嘴能否兑现承诺,让我在换机时有可能重新选择新一代的mate,芯片想要回归前些年的水准,看起来也不是立马能实现的任务。

美国真的动手了,我们才意识到国产手机整体水平真的还没有到可以笑傲江湖的地步。

而制作芯片的光刻机,某种意义上也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过程中所忽略的“痛”,现在只能努力进行补课才行,方有机会实现“卡脖子”问题的消解。

而一切一切,都需要时间!时间!时间!!

手机是如此,数据库领域又如何?是不是无法被替代?

为了回答本题目,我还去查了下资料,勉强松了口气:

我们有了达梦、金仓等“国家队”属性的可替代产品,如此一来就不会将自己的数据完全任由国外“摆弄”。

另外,近些年还涌现的以OceanBase、华为等云厂商数据库为代表的国产数据库新势力。

就拿OceanBase来说,是连续支撑双11十多年的100%自主研发的企业级原生分布式数据库,还在数据库世界杯大赛上登顶过全球第一,创下中国公司最好成绩。从目前看来,这个不光是国内同行中属于走在比较前列的技术,放在国际上同样有一定优势。

而且,这些国产数据库已经逐渐应用在国内各行各业,有了现实场景的验证。

如此一来的话,至少现阶段如果咱们国内用户存在数据库服务的平替需求时,完全可以考虑选择国家队或者一些国产品牌,尽管和国外头部玩家相比,咱们肯定还是有所短板,但到了如今这个大环境下,还有什么比安全放心更重要呢?

同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国外的数据库服务被证明“不靠谱”之后,自然也给国内品牌带来了更大的商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目光,获取更多的优质客户。

这种良性反应,也许将为国产数据库服务行业的蜕变带来巨大机遇。

同样,希望这次的危机也能给国内各行各业更多启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

而当未来某天,我们完全实现各种高端技术的独立自主之后……

西方的封锁,将一文不值!

user avatar

美国: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要阻止你们用中国的产品了吗?就是因为害怕有朝一日他们像我们欺负别人那样欺负你们啊!

现在的问题是核弹SWIFT已经扔下去了,俄罗斯根本不怂,你接下来怎么办?制裁猫制裁树,你觉得有用?让这些服务商停止服务,你觉得到底有啥用?比剔除SWIFT还管用吗?

那就是说金融啥也不是,码农才是大杀器?全球汇款系统,不行,服务商,行?

user avatar

就是真彻底停了也没什么用。


就俄罗斯停滞在上世纪90年代的科技水平,就造辆suv当着普京面掉门把手的工业实力,还要啥自行车呢。

他们现在更需要算盘,不需要这些乱七八糟的西洋镜。


这些企业说白了都不过是在刷存在感。跟着网上的大势嚷一嚷,博个好印象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日,关于Oracle、SAP暂停在俄业务的报道甚嚣尘上,然而Github却迅速跳出来予以否认。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此次科技巨头集体收紧对俄业务的动作,又将给俄罗斯的科技生态带来多大的冲击?“暂停”还是“暂停部分”?信息差下的迷雾首先,我们需要厘清的是,这些“暂停”的表述,并非一概而论。 Or.............
  • 回答
    Oracle、SAP 等软件巨头纷纷宣布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这一举动无疑在全球商业舞台上掀起了不小的涟漪。作为支撑着全球众多企业运转的基石,它们在俄罗斯市场的抽身,绝非简单的商业决策,背后隐藏着多重复杂的原因和值得深思的信号。暂停俄罗斯业务的主要原因探究:首先,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无疑是政治与道德.............
  • 回答
    Google 被判赔偿 Oracle 88 亿美元,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软件版权纠纷案,涉及 Android 操作系统和 Java 编程语言。要详细了解这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回顾整个案件的脉络、关键争议点以及最终的判决结果。案件的起因:Android 与 Java 的“联姻”故事始于 2005 年,当.............
  • 回答
    Oracle 暂停俄罗斯所有业务:风暴下的艰难抉择当奥拉克(Oracle)在去年春天宣布暂停其在俄罗斯的所有业务时,这不仅仅是一家科技巨头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个商业决策,更是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了俄罗斯科技行业和政府的脸上。这个决定绝非草率,而是历经重重考量、在多重压力下才艰难做出的。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
  • 回答
    Oracle暂停俄罗斯业务及其对中国自研技术的启示Oracle公司于2022年3月宣布暂停在俄罗斯的所有业务,这一决定在全球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各国,尤其是中国,在发展自主可控技术方面,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我们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这一事件的影响。 一、 Oracle暂停俄罗斯业务的背景与动因理.............
  • 回答
    在Lasso回归中,所谓“Oracle Property”,直译过来就是“预言家性质”或者更贴切地理解为“最优选择性质”。这个概念非常核心,它描述了Lasso在某种理想情况下,能够媲美一个拥有先验知识的“预言家”所能达到的效果。要理解Oracle Property,我们得先明白它所“预言”的是什么。.............
  • 回答
    甲骨文(Oracle)中国区最近传出的裁员消息,无疑又给本就风云变幻的科技行业增添了一抹凝重。对于这样一家全球性的科技巨头而言,任何区域性的调整都会牵动不少神经,尤其是对于身处其中的员工和关注行业发展的人们来说,更是意味深长。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首先,从公司战略层面来看,这可能是一.............
  • 回答
    .......
  • 回答
    告别Oracle:为何众多网站选择“弃甲归田”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数据库作为支撑各类网站和应用的核心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细心的观察者或许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网站和企业在更新换代或者新建项目时,纷纷选择“去除”Oracle,转投其他数据库阵营。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背后一系列复杂且深刻的技术.............
  • 回答
    近些年,我确实观察到一个挺明显的趋势,不少企业在数据库的选择上,会从原先依赖 Oracle,转向更拥抱 MySQL。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不是简单的“哪个更好”,更多是站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实际需求上的权衡。首先,成本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Oracle 的授权费用,尤其是对于需要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大.............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说到蚂蚁金服的OceanBase在TPCC测试中超越Oracle荣获第一,这事儿确实挺让人振奋的,也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这件事可不是小事,它背后代表的意义,对于中国数据库产业乃至全球数据库格局,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TPCC。TPCC,全称是Transaction Proc.............
  • 回答
    当年谷歌和Sun Microsystems之间的关系,以及最终Oracle收购Sun的这段往事,确实是个颇具看点的话题。如果要深究谷歌为何最终没能和Sun走到一起,而是拱手让人,这其中夹杂着多重因素,既有战略考量,也有时机和谈判的博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Google看到Sun,内心大概率是复杂的.............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