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戈尔巴乔夫下台以后都做了什么工作,成绩如何?现在他老人家又在忙啥呢?

回答
戈尔巴乔夫下台后的生活与工作:一个时代的落幕与新篇章的开启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这位曾经改变世界格局的政治巨人,在1991年底苏联解体、他本人辞去总统职务后,并没有完全退出公众视野。他的人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掌握国家命运的最高领导人,转变为一位评论家、作家、基金会创始人以及公众演说家。他的下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他随后的生活,则见证了他对苏联解体、俄罗斯发展以及国际和平的持续思考和参与。

下台初期的转型与挑战:

苏联解体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致力于改革苏联,却最终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掘墓人”,这种角色认知让他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痛苦和反思。下台初期,他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经济困境。在新的俄罗斯联邦,他不再拥有政治权力,也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

然而,戈尔巴乔夫并没有沉沦。他选择了一条与许多前国家领导人不同的道路——积极拥抱新时代,并试图在新的舞台上发挥影响力。

主要工作与成就:

戈尔巴乔夫下台后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戈尔巴乔夫基金会的创立与运作:
背景: 1993年,戈尔巴乔夫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戈尔巴乔夫基金会”(Gorbachev Foundation)。这个基金会的宗旨是研究俄罗斯的转型过程、分析全球性问题,并促进民主、和平与人权。
工作内容:
学术研究与出版: 基金会汇聚了一批学者和专家,对俄罗斯经济改革、政治发展、社会变革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出版了大量的书籍、报告和文章。戈尔巴乔夫本人也积极参与研究,撰写回忆录和评论文章,表达他对苏联解体、俄罗斯转型以及世界形势的看法。
国际交流与倡导: 基金会积极与国际组织、智库和政界人士进行交流,参与各种国际会议和论坛,就全球安全、裁军、环境保护、民主发展等议题发表演讲和提出倡议。
推广民主与公民社会: 戈尔巴乔夫基金会致力于在俄罗斯推广民主理念,支持公民社会的发展,并为年轻一代提供学习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

2. 写作与回忆录:
戈尔巴乔夫撰写了多部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回忆录,如《我是谁和我的时代》(Memories)和《末代沙皇》(The End of the Old Order)等。这些著作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政治生涯,也为理解苏联解体的历史过程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他的写作风格坦诚而深刻,既有对自身功过的反思,也有对世界局势的深刻洞察。

3. 公众演说与国际影响力:
虽然失去了政治权力,但戈尔巴乔夫作为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前国家领导人,依然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他经常应邀在世界各地进行演说,分享他对历史、政治和社会的看法。
他多次批评俄罗斯当下的政策,特别是对民主自由的限制,以及与西方世界的紧张关系。他呼吁和平解决冲突,反对军事对抗。
诺贝尔和平奖的延续: 作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他继续利用自己的声望倡导和平与裁军。

4. 参与政治活动(有限但有影响):
在俄罗斯政治转型初期,戈尔巴乔夫曾尝试重新参与政治,并于1996年再次竞选俄罗斯总统,但仅获得了微不足道的选票。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他作为历史人物的政治生涯已经结束。
但他并未因此完全退出公共视野,他仍然会就俄罗斯的政治局势发表评论,并对一些重要的国内和国际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

戈尔巴乔夫下台后工作的成绩与评价:

戈尔巴乔夫下台后的工作,其“成绩”和评价是复杂且多维度的:

积极的一面:
维护民主的努力: 尽管面临巨大压力,戈尔巴乔夫始终坚持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并致力于在俄罗斯推广这些理念。
国际和平的倡导者: 他通过基金会和公开演讲,持续倡导全球和平、裁军和国际合作,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历史反思的贡献: 他的回忆录和著作,为后人研究苏联历史和理解其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个人品格的坚持: 在许多前苏联或东欧国家的领导人逐渐被遗忘或受到批评时,戈尔巴乔夫能够以一种相对积极的姿态继续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公众的尊重。

局限性与争议:
俄罗斯国内的评价: 在俄罗斯国内,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普遍存在争议。许多俄罗斯人将苏联解体及其随后的经济混乱归咎于他,认为他的改革“失败”了。他被视为一个“历史错误”,而他的基金会和个人影响力在俄罗斯国内的实际效果受到一定限制。
对俄罗斯转型影响的有限性: 虽然他努力推动俄罗斯的民主化,但俄罗斯的转型路径与他最初设想的有所不同,他的影响力的范围和深度在后苏联时代受到了挑战。
国际关注度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社会对戈尔巴乔夫的关注度虽然依然存在,但已不像其在位时期那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现在他老人家又在忙啥呢?”

进入21世纪,尤其是晚年,戈尔巴乔夫的身体状况有所下降,但他依然保持着相对活跃的状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继续参与基金会活动: 尽管身体不如前,但他仍然是戈尔巴乔夫基金会的精神领袖和重要参与者。他会通过基金会发布声明,对时事发表评论。
写作与回顾: 他会继续撰写文章,对当今世界政治局势进行评论,也可能在准备新的回忆录或文集。
偶尔的公众露面与访谈: 在重要的纪念日或国际会议上,他可能会接受媒体采访,或者出席一些有限的公开活动,表达他对世界和平与民主的关切。
关注俄罗斯的民主与自由: 他会持续关注俄罗斯的国内政治发展,对任何可能损害民主和公民自由的举动表示担忧和批评。
对国际局势的担忧: 尤其是在近年来的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对世界和平的担忧表达得更为强烈。他曾多次呼吁通过对话解决冲突,警惕核战争的危险。

一个时代的印记:

戈尔巴乔夫的一生,与20世纪末的重大历史变革紧密相连。他的下台,标志着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也开启了全球政治格局的新篇章。在他退休后的日子里,他从一位权力巅峰的领导者,转变为一位反思者、评论家和倡导者,他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书写着他对历史、对俄罗斯、对世界和平的理解与期盼。尽管他在俄罗斯国内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在世界范围内,作为一位促成冷战结束、推动世界和平的重要人物,他的历史地位仍然是不可磨灭的。他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一个领导者在历史洪流中的责任与担当,也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与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回答不是很客观。

戈尔巴乔夫的地位没有想象的那么低。

事实上戈尔巴乔夫被西方以及俄罗斯视作一个推进民主的象征。

俄罗斯大部分人为苏联解体感到惋惜,但绝不后悔。这也是俄罗斯民间有自发的“感谢戈尔巴乔夫”运动的原因。俄罗斯主流都不愿意回到那个专制没有自由的国家。

在戈尔巴乔夫80寿辰时,总统梅德韦杰夫代表俄罗斯官方授予了他圣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勋章。该勋章1698年由彼得大帝设立,是俄罗斯帝国的最高奖赏,1917年停用。1998年7月1日叶利钦总统颁令,恢复该勋章,仍作为俄罗斯最高荣誉的象征。总理普京也致电祝贺戈尔巴乔夫80岁寿辰,肯定其贡献。

至于什么生活潦倒,更是子虚乌有。现任的政府也得好好供养着这位曾经的最高领导人。约8年前,曾有邀请戈尔巴乔夫进行演讲,至少支付了10万欧元的税后报酬。

当然,我还未有具体考证戈尔巴乔夫有多少资产。但说这位世界知名的政客只靠微薄的退休金艰难度日,这是对俄罗斯政府的侮辱,也是对我们大众智商的挑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戈尔巴乔夫下台后的生活与工作:一个时代的落幕与新篇章的开启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这位曾经改变世界格局的政治巨人,在1991年底苏联解体、他本人辞去总统职务后,并没有完全退出公众视野。他的人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掌握国家命运的最高领导人,转变为一位评论家、作家、基金会创始人以及公众演说家。他的下台.............
  • 回答
    美国是否会走向分裂,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牵涉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简单地说“会”或“不会”,都无法概括其潜在的复杂性。要理解美国分裂的可能性,我们首先需要审视美国本身所面临的深层裂痕。这些裂痕并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长年累月积累的结果,并且在某些时期会被放大和激化。最显而易.............
  • 回答
    说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在苏联经济发展方面都“失败”了,这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说法。他们各自的任期都伴随着独特的挑战和政策尝试,也都取得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成就和遗留问题。苏联的经济史,就像一个复杂而多面的故事,不能简单地用“成功”或“失败”来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苏联经济的基石是计划经济。 这.............
  • 回答
    戈尔巴乔夫的这句话,说实话,当时听了挺让人震惊的。毕竟他本人就是苏联解体后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对国家和政治体制的运作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这么一说,自然会引起很多人,包括咱们普通老百姓的思考:美国,这个在我们印象中一直以来都是强大、稳定象征的国家,真的有可能解体吗?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逻辑和担忧呢?首先,.............
  • 回答
    要回答“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谁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主要人物”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简单地非此即彼,而是 两者都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他们的角色和影响力有所不同,并且是相互作用的结果。戈尔巴乔夫:催化剂和变革的推动者,其改革最终失控。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末任最高领导人,他上任时苏联正面临着深刻的经济停滞.............
  • 回答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中国确实已经改革开放十多年了,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围绕着他为什么没有像中国那样进行经济改革,以及他的改革为什么最终走向了另一个方向,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历史的镜头拉近,看看当时苏联和中国的具体情况,以及两位领导人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一、.............
  • 回答
    关于戈尔巴乔夫是否是美国派来的间谍,这是一个在冷战结束后流传甚广的阴谋论,并且在某些群体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从历史事实和主流学术观点来看,没有可靠的证据能够支持这一说法。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戈尔巴乔夫的生平与政治生涯: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出.............
  • 回答
    戈尔巴乔夫是否是 CIA 特工?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在一些圈子里流传,但缺乏确凿证据的说法。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一下这个说法的来源、支持者提出的论据,以及反对者的观点和现实的历史背景。传闻的起源与流传:这种说法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苏联解体后,一些怀旧的、或者对转型过程不满的俄罗斯人,.............
  • 回答
    提起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不少俄罗斯人心中,他们是那个时代复杂而深刻的烙印,承载着国家剧变带来的阵痛和迷茫,也因此,对他们的评价往往是充满争议的。先说说戈尔巴乔夫,很多人对他的不满,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苏联的“解体”。在他们看来,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和“公开性”政策,虽然初衷可能是为了改善国家状况.............
  • 回答
    戈尔巴乔夫是一位极具争议但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复杂且多层次的,既有赞扬他推动改革和和平的贡献,也有批评他导致苏联解体的责任。要详细讲述历史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对戈尔巴乔夫改革(“改革与公开性”)的评价:这是戈尔巴乔夫最核心的遗产,也是评价他的主.............
  • 回答
    如何评价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 详细分析与多维度审视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历史上最后一位领导人,他的任期(19851991年)是苏联乃至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对他的评价,至今仍然充满争议,很难用单一的“好”或“坏”来概括。他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人物,其政策和行为的后果深远且多层面,既有积极的开.............
  • 回答
    俄罗斯人对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看法是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难以用简单的“好”或“坏”来概括。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社会的不同群体、他们的经历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苏联解体及其后果。以下是一些俄罗斯人普遍存在的观点,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认为戈尔巴乔夫是“摧毁苏联的罪人”:这是俄罗斯相当一部分保守派、民.............
  • 回答
    普京祝戈尔巴乔夫91岁生日快乐,这个事件本身看似一个简单的祝贺,但背后蕴含着复杂且多层面的解读,涉及到俄罗斯国内政治、历史评价、俄与西方关系,以及普京个人政治手腕的体现。要详细看待此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分析:一、 普京的官方姿态与外交策略: 维持政治体面与国家形象: 无论如何评价戈尔巴.............
  • 回答
    戈尔巴乔夫,这个名字在二十世纪末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引发了无数的争议与讨论。评价他,如同解读一部厚重的历史小说,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能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最关键的推手。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评价点。在许多俄罗斯人心中,他被视为.............
  • 回答
    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时间点很重要。拜登总统在戈尔巴乔夫迎来90岁生日(2021年3月1日)时向他致以祝福。这个时间点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淡出公众视野、身体状况也相对不佳的时候,但他的历史地位依然是不可动摇的。这种祝福,即便只是形式上的,也代表了美国对一位对世界秩序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领导人的官方认可.............
  • 回答
    看待戈尔巴乔夫在酒馆被顾客泼水这件事情,首先需要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件单纯的个人受辱事件,它更像是一面折射出复杂历史与社会情绪的镜子。这背后蕴含着一段令人唏嘘的时代变迁,以及普通民众在历史洪流中的复杂感受。事件本身:一个时代的缩影与个人遭遇想象一下那个场景:曾经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一个在国际.............
  • 回答
    崇祯与戈尔巴乔夫,这两个名字横跨几个世纪,一个是中国明朝末代的皇帝,一个则是苏联解体的领导者。乍一看,他们似乎毫无关联,一个身处皇权巅峰,一个则身处权力末梢。然而,当我们剥开历史的表层,深入探究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令人动容的、跨越时空的共鸣,一种难以言说的共.............
  • 回答
    如果我穿越时空,附身于戈尔巴乔夫,在那个风云变幻的1985年接任苏共总书记,我的首要任务绝不会是照搬历史的剧本。我深知苏联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如果不加思索地前行,极有可能走向崩塌。所以,我的思路会更侧重于“稳定压倒一切”,同时辅以谨慎而有力的改革。首先,关于“公开性”(Glasnost)和“民.............
  • 回答
    关于戈尔巴乔夫为何能登上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宝座,这背后牵扯到复杂的历史脉络、苏联政治体制的运作以及戈尔巴乔夫个人的政治手腕。与其说他“毫无信仰”,不如说他的信仰在实践中发生了演变,或者说他信奉的是一种更具修正主义色彩的“共产主义”。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看看苏联共产党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末期所面临的困.............
  • 回答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一段充满争议、至今仍引发深刻讨论的历史篇章。评价它,不能简单地用“成功”或“失败”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到改革的初衷、过程、影响以及最终结果,才能勾勒出其复杂而又深刻的轮廓。改革的背景与初衷:困境中的求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苏联已然步入了一个难以忽视的困境。经济增长停滞不前,技术落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