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深圳的老师买得起房吗?

回答
深圳老师是否买得起房,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而且答案并非“是”或“否”那么简单,而是“大部分可能买不起,但少数人或许可以,且难度极高”。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深圳的房价现状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深圳的房价水平。作为中国一线城市,深圳的房价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最难负担的城市之一。

高昂的总价: 即使是相对偏远或老旧的小户型,在深圳的总价也通常在300万人民币以上,而大多数位置相对较好、面积适中的商品房,总价轻易突破500万、700万甚至上千万。
高企的单价: 即使是“刚需”户型,单价也常常在5万以上,热门区域甚至达到8万、10万以上。

二、 深圳老师的收入水平

深圳老师的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与深圳的房价相比,其购买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基本工资: 深圳老师的基本工资受到深圳市教育局和学校级别的双重影响。一般来说,学校级别越高(如名校、重点高中),老师的工资可能会略高一些。
绩效工资和津贴: 这部分是影响教师收入的重要因素。包括教学绩效、班主任津贴、评优评先奖励、教龄津贴等。
其他福利和补贴: 例如住房补贴(如果有的话,但通常不多)、年终奖、工会福利等。

一个相对合理的估算(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因学校、年资、职称等差异很大):

普通公立学校老师(非骨干、非名校): 年收入可能在1525万人民币之间。
骨干老师、名校老师、中层以上干部: 年收入可能在2035万人民币,甚至更高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

税后收入: 上述收入通常是税前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后,实际到手收入会打折扣。
稳定性: 教师职业收入相对稳定,但增长幅度可能不如一些高薪行业。
一线城市成本: 即使收入看起来不低,但在深圳这样的高消费城市,日常开销(餐饮、交通、社保、医疗、子女教育等)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会进一步挤压可用于购房的储蓄。

三、 购买力分析:以一位平均水平的深圳老师为例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测算:假设一位年收入税后20万人民币的深圳老师。

年储蓄能力: 如果这位老师非常节俭,能够将一半的收入用于储蓄,那么年储蓄为10万元。
购买首套房(首付): 假设购买一套总价为500万的房子,按照目前深圳首套房30%的首付比例计算,需要150万元。
150万首付需要多少年? 150万 / 10万/年 = 15年。

这仅仅是首付! 这15年期间,这位老师还必须:

维持生活开销: 保证自己正常的生活和社交需求。
承担潜在的意外支出: 如医疗、家庭急用等。
可能需要承担家庭责任: 如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的教育支出。
房价可能上涨: 在这15年里,深圳的房价很可能继续上涨,届时150万的首付可能已经不够了,或者需要购买的房子面积更小、位置更差。

贷款部分:

即使勉强攒够了首付,剩下的70%(约350万)还需要贷款。按照目前30年期LPR计算,月供将会非常高。

假设贷款350万,利率按4.5%计算,30年期。
月供大约在17700元左右。
这位老师年收入20万,月收入约16667元。
月供已经超过了月收入! 这还不包括其他生活开销。

四、 影响购买力的其他因素

除了个人收入和深圳房价,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着深圳老师的购房能力:

家庭支持: 很多深圳老师能够购房,并非完全依靠个人能力,而是得到了家庭(父母)的支持,比如提供一部分首付款,或者作为共同还款人。这在深圳这样的高房价城市尤为普遍。
配偶收入: 如果老师有配偶,且配偶的收入也较高,那么购房的压力会大大减轻。双职工家庭的购房能力会远超单身老师。
购房时机: 在深圳房价相对较低的时期购房(如果存在过的话),或者抓住一些政策红利(如人才引进政策购房资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购房难度。
公积金: 深圳的公积金政策对于公职人员(包括教师)比较友好,但即使利用足额公积金,也只能缓解部分还款压力,难以根本解决购买力不足的问题。
教师人才房、安居房等保障性住房: 这是为数不多可能让深圳老师负担得起房子的途径。深圳市政府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可能会提供一些针对教师的政策性住房,但这类房源数量有限,且申请条件也比较严格。
教师职称和资历: 高职称、资深教师的收入会比新入职的教师高,因此购买力也相对更强。
购房地点: 教师也可能选择在深圳的周边城市(如东莞、惠州)购房,那里房价相对较低,通勤成本和时间会增加。

五、 结论:大部分难以承受,少数依靠家庭支持或政策福利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大多数刚入职或收入中等的深圳老师来说,仅凭个人工资收入,几乎不可能在深圳独立购买一套像样的商品房。
能够买得起房的深圳老师,往往具备以下一个或多个条件:
有较强的家庭经济支持(父母出资或共同贷款)。
配偶收入很高,形成较高的家庭总收入。
在深圳房价相对较低的时期,通过早期积累和购入。
幸运地获得了人才房、安居房等政策性住房。
非常非常节俭,并拥有极高的储蓄率,且能够容忍较长时间的还贷压力。
选择在深圳周边城市购房。

因此,与其问“深圳老师买得起房吗?”,不如说“深圳老师在深圳买房的难度有多大?”,答案是:非常大,对大多数人而言是难以承受的。 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和相对体面的社会地位,在深圳高昂的房价面前,其购买力显得尤为弱势。

近年来,深圳市政府也在努力解决人才住房问题,但要让所有在深圳辛勤付出的教师都能体面地拥有自己的住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个人是不怎么担心的。

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来深圳第三年,全市排名前十的公办高中任教。

收入这块其他帖子说得已经很详细了,我不赘述。我的工资卡显示去年全年净收入38万,前年36万,第一年因为有个实习期,所以收入没有可比性。这里包含每个月4K多的公积金可以提取到卡上,我是每个月都提的。除此之外没有补课没有收礼,都是合法收入。

主要谈谈开销这块。很多人说深圳收入高开销也大,攒不下钱。但我这个职业还真是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每个月三五百块就可以过得很好了。

首先住房这块,学校有教师宿舍,单身老师两人一间,只需要按季度交很便宜的水电费就可以了,均摊下来一年可能也就一两百块钱。

伙食方面早餐和午餐是免费的,品种丰富营养可口,晚餐名义上一人十五元,不过学校为了鼓励年轻老师晚自习加班,只要晚上自愿进班辅导学生或在办公室备课,晚餐也可以免费。周六高三上课,住校的老师可以蹭两顿饭。所以每周只需要自己解决周六的晚餐和周日的早午餐。有的老师周日喜欢睡懒觉,早餐也省了,我的周日早餐还是有认真吃,学校工会经常会发一些牛奶、干果、饼干等零食,逢年过节的汤圆、粽子、月饼也少不了,送人或者自己吃都可以。我每个周末光吃这些都吃不完。其他时候叫个外卖或者出去简单吃顿饭,一个月两三百伙食费应该够了吧。当然如果你愿意自己买菜做饭还能更省。

其他方面的开销就真可以忽略不计了。两张移动电话卡,最低消费两张加起来每月不到20,流量通话时间每个月都用不完,时不时还有送流量话费的活动。想看电影有电影卡,想买书有图书卡,我周末比较喜欢安静,逛逛博物馆书城什么的,或者去图书馆,一年下来十次的电影卡都用不完。穿衣方面学校也会发衣服,一搞活动就发衣服,还都是品牌,穿出去也不丢人。现在我衣柜里一半衣服都是学校发的或者搞活动时班级家委定做的。

然后生活用品也可以等运动会或是其他大型活动。去年运动会的奖品我到现在还没用完。我已经忘了上次买牙膏洗面奶抽纸这些是什么时候了。

电子数码产品学校配备很齐全,方便办公,这个不用说太细。

平常我都在校园里,校内健身房游泳馆还有各种球类场馆学生上文化课或者晚自习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可以免费使用。偶尔周末加个班帮忙社会考试监考什么的还有加班费,时不时还会发一些演出或其他活动的票,或者组织外出学习(团建)什么的,确实没什么大额的开销。到了长假我也会出去旅游什么的,看到喜欢的手办和游戏也肯花钱,也不时和三五好友出去撮一顿,一句话,没有刻意省钱。这样算下来每年的消费在十万左右,到现在工作不满三年,存款刚过七十万。女生开销可能会大一点,这样算下来如果两口子都是老师,三年存个一百万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如果有买房结婚打算,其他方面开支也可以收一收,这样五年存够两百万,首付应该够了。还贷的话工资加上公积金,压力也不是很大。不过如果是一个人购房还贷,应该还是有点压力的。

其实当初应聘的时候也有考虑过房价的问题,不过仔细想想还不至于毫无可能,无外乎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深圳有钱人多,这份收入不可能让我大富大贵,但也可以维持相对体面的生活,而且在工作中我也切实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尊重和成就感,所以我目前还是挺满意的。

想不到几天之内这个帖子被顶到前排了。就评论里不少知友关心的问题这里统一回复一下:我是应届博士通过校招参加工作的,实习期满后就可以晋升中一职称,本硕博均就读于双一流大学,不过在同一届校招录用的同事中,我的毕业学校应该只能算中等。不少知友关心校招的资格问题,现在深圳这边大部分公办学校收简历的门槛是研究生,关于第一学历的问题,我觉得如果研究生的学校排名靠前,至少有参加笔试的机会。如果第一学历不占优势,并非毫无机会,只是在笔试和面试中的容错率就比较低了,换句话说,笔试的成绩和面试的表现要相当出色。其实比拼到后面气势是很重要的,充分的准备和十足的自信能够帮助你脱颖而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