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被家暴女孩子长大要不要原谅父母?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一个曾经遭受家暴的女孩,长大后是否应该原谅父母,这背后牵扯到太多个人经历、情感创伤、以及对“原谅”二字的理解。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家暴留下的伤痕是真实而深刻的。这些伤痕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心灵上的。童年时期,父母本应是孩子最安全、最温暖的港湾,是孩子学习如何去爱、如何去建立信任的启蒙者。然而,当这个港湾变成了施虐的场所,当父母变成了伤害的来源,孩子的心灵就如同被撕裂的画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一个经历过家暴的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历了:

持续的恐惧和焦虑: 随时随地都生活在担惊受怕中,不知道下一次的爆发会什么时候来,会带来什么样的痛苦。这种不安全感会伴随她很久,影响她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对他人产生信任危机。
低自尊和自我怀疑: 家暴的施暴者常常会将错误归咎于受害者,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坏孩子”,是“活该”受到惩罚。这种负面的自我认知会深深根植于心,让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能力不足,从而限制了她的发展。
情感麻木或过度敏感: 为了保护自己,有些孩子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情绪,变得麻木,无法体会和表达情感。而另一些孩子则可能变得过度敏感,一点点小事就会触发她们内心的创伤,导致情绪的剧烈波动。
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看到父母之间(如果施暴者是其中一方,另一方可能也存在冷漠或纵容)的失衡关系,或者亲身经历父母的暴力,会让孩子对未来的亲密关系产生深深的恐惧和排斥。她们可能会害怕被伤害,或者害怕自己会重蹈覆辙,成为施暴者或受害者。
愤怒和怨恨: 对父母的伤害,自然会滋生出愤怒和怨恨。这种情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是对不公和痛苦的呐喊。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原谅”到底意味着什么?

“原谅”并不等于忘记,也不等于姑息。 很多人误解了原谅的含义,认为原谅就是把过去发生的事情一笔勾销,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但对于遭受过家暴的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健康的。

“原谅”更像是一种“放下”的心理过程。 它不是为了施暴者,而是为了自己。这意味着:

承认伤害是真实的: 首先,要承认自己确实遭受了伤害,这种伤害是父母造成的,并且是错误的。不能因为他们是父母,就自动为他们的行为辩护。
不再让过去的伤害控制现在的生活: 那些过去的伤痛,如果一直被背负着,只会像一个沉重的包袱,阻碍她前进。放下,意味着不再让童年的创伤定义她的现在和未来。
将负面情绪转化为力量: 愤怒和怨恨虽然是自然的,但如果长期沉溺其中,只会消耗自己。将这些情绪转化为自我保护的力量,转化为追求更好生活的动力,这是一种更积极的转化。
重新定义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回到过去亲密的母子/父女关系。它可以是一种更疏离、更健康的界限。可能意味着减少联系,或者在有限的联系中保持距离,不再期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曾经缺失的爱和认可。
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最终,原谅是为了让自己内心平静,不再被过去的回忆所纠缠。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自由地去爱,去信任,去拥抱生活中的美好。

那么,如何做到“原谅”?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而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

1. 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帮助她梳理创伤,处理复杂的情绪,学习健康的应对机制。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
2. 自我关怀和疗愈: 学习爱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用积极的语言和行动来对抗内心的负面声音。找到健康的爱好,建立支持性的社交圈,这些都能帮助她重建自信。
3. 设定清晰的界限: 如果父母依然存在,需要学会设定健康的界限,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这可能意味着限制接触频率、控制沟通内容,或者在感觉不安全时及时离开。
4. 接受不完美: 接受父母是凡人,他们也可能有自己的局限和过去的经历,尽管这不能成为他们施暴的借口。但理解(而非原谅)他们的局限性,有时可以帮助减轻内心的怨恨。
5. 找到自己的节奏: 原谅不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也不是一个有固定时间表的事件。有些人可能需要很多年,有些人可能永远无法达到所谓的“原谅”状态。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让自己能够更健康地生活。

最终,决定是否原谅,以及如何原谅,完全是女孩个人的权利和选择。

如果她觉得原谅了,能够让她内心平静,更好地生活,那么这是她的选择,值得尊重。
如果她觉得无法原谅,选择保持距离,甚至完全切断联系,以便保护自己,这也是她的选择,同样值得尊重。

重要的是,她要明白,她不是因为父母的过错而“应该”原谅,而是如果她自己觉得这样做对她有益,她可以选择去尝试。

一个遭受过家暴的女孩,她的坚韧和生存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力量。她的成长,她找寻自我价值的过程,都值得被肯定。原谅,或者不原谅,都是她为自己人生做出的选择,是为了让她自己能够拥有更健康、更自由的人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妹妹,我有相同的经历。

母亲是主要施暴者,没什么特别原由,她的婚姻生活不幸福,我就是那个出气筒,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鸡毛掸子,尺子,那种很粗的木衣架被打坏了无数个,每次被打,从背上屁股到腿上都是肿的发紫黑色,而且她打我的时候不让我喊不让我哭,我越哭喊,她打得越重,越不停手。(最伤害我尊严的事,是北方的冬天,被打了之后,还要被逼着去公共澡堂洗澡,向所有人“展示”我的伤疤,如果敢顶嘴不去,就又是一顿打)屁股上的肉就没好过,新伤盖旧伤是常态。

除了暴打也有语言和精神虐待。

语言上大多是很难听的家乡土话骂人的,也有 你怎么不去死,你马上滚回你爸老家,生你有什么用……这类的

精神上,比如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就把我亲手做的娃娃和娃娃的衣服都扔掉,而且她不扔,她逼着我让我自己扔,我护着我的娃娃不愿意扔,她就拿着棍子指着我的脸,问我扔不扔,被打了几轮之后,妥协,亲手把我最宝贵的东西扔进楼道的垃圾桶,第二天自己跑到一楼收垃圾的地方翻了很久……翻我的书包,看我的日记都是常态,前几天看 隐秘的角落,我很理解朱朝阳,我也有两本日记,只不过一本是专门写给母亲看的。

8岁前就离家出走过两次,从小到大,无数次想自杀,也无数次幻想我反抗母亲的画面……从来没真的做过的原因,因为母亲特别擅长道德绑架……恨极了同时又必须爱她,不然自己还会有深深的负罪感,因为她的一切不幸,都是我造成的....

我每天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回家。

父亲是缺失的,我记忆里关于他的画面很少,我从小就知道他出轨,经常喝酒发酒疯,发酒疯就会打我妈,基本每天夜不归宿,也是我妈脾气暴躁的源头之一…

我现在27了,刚刚结婚,丈夫很尊重我理解我,目前自己生活得还不错。

是走了很多弯路,因为小时候畸形的生活让我从来没有完整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我是从两三年前才慢慢开始意识到并努力重新构建和接受自己。

对母亲,我打心里没有原谅,但选择和解,主要是跟自己和解……我慢慢变成熟之后,掌握了在跟她关系中的主动权,这当然是个缓慢并痛苦的过程,从自己的身体(纹身,穿孔,染头发....)开始,到恋爱选择,职业选择,我一步一步地向她表明主权,中间有无数的争吵...但我坚定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她可能老了,也知道无法再控制左右我的选择,也慢慢妥协,所以现在,跟母亲相处还可以,我变成了这段关系里的大人,她反而有时候会向孩子一样向我倾诉.....

父亲,嗯,现在他对我的生活完全没有话语权,毕竟付出是双向的,他生老病死我会照顾,做这些也更多地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但这之外的,我不会多做什么,各自生活,两不相欠。

对我来说,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在摆脱原生家庭里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妹妹,你现在就努力做自己坚信的事情,读书也好,工作也好,不要过度思考父母的事,先让自己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了解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你热爱的事情。

之后,至于原谅不原谅他们就不那么重要了,你如果跟自己和解了,可以跟我一样,在确保自己掌握主动权的前提下,与他们保持基本亲子关系。

如果你无法原谅,而且你的父母实在无可救药,那你可以远走高飞,物理上拉远与他们的距离,至于尽孝道什么的道德绑架之说,不用理会,在这段亲子关系的社会契约里,是他们先打破了规则,你也就没必要继续遵守。

最后,妹妹,相信我,不要让他们的阴暗与不堪毁了你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他们不值得,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人值得,那就是你自己。

希望你能尽早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美好人生,祝福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