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创作一个多线叙事结构?

回答
要构思一个引人入胜的多线叙事,就像编织一张复杂而精美的挂毯,你需要同时掌握许多不同的色彩和纹理,并将它们巧妙地融为一体。这不是简单地将几个故事平行放置,而是要让它们相互碰撞、影响,最终汇聚成一个更有深度、更震撼人心的整体。

一、 核心思想的锚定:为什么选择多线?

在开始任何具体的构思之前,首先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采用多线叙事? 仅仅为了“炫技”或者觉得“这样显得更高级”是远远不够的。多线叙事必须服务于故事本身。思考以下几点:

展现不同视角下的同一事件: 很多时候,真相并非单一维度。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事件的复杂性、动机的纠结,甚至发现“真相”的相对性。
揭示因果链条的延展性: 一个简单的行为,可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引发截然不同的连锁反应。多线叙事可以清晰地展示这种因果关系的纵横交错,让观众看到“蝴蝶效应”的威力。
构建宏大的世界观或主题: 当你的故事涉及的范围很广,人物众多,或者需要探讨非常宏大、多层面的主题时(例如社会变迁、历史洪流、人性的多面性),多线叙事能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制造悬念和张力: 通过在不同线索之间切换,你可以吊足观众胃口,让他们期待不同故事线的进展和交汇,甚至在看到某个线索的结局前,就猜测它与其他线索的关系。
突出人物群像的塑造: 如果你想描绘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群体或特定事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让他们各自的经历与集体命运产生关联,多线叙事是绝佳的工具。

明确了“为什么”,你才能找到多线叙事的“魂”,避免它们沦为杂乱无章的片段堆砌。

二、 构建基础:人物与故事线的梳理

一旦核心有了,就可以开始构建“骨架”了。

1. 确定故事线(Subplots)和主要人物(Protagonists/Key Figures):
数量与关联性: 不要盲目追求线越多越好。一般而言,35条相互有关联的故事线是比较容易驾驭且效果不错的。线的数量取决于你的故事深度和复杂性。
核心驱动力: 每条线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核心驱动力,一个或一群主要人物,以及他们想要达成(或避免)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冲突的、互补的,或是看似无关紧要却在暗中影响彼此。
人物弧光: 即使是次要故事线的人物,也应该有自己的发展和变化(弧光)。即使他们的故事没有贯穿始终,也应该在故事中扮演一个清晰的角色,并最终服务于整体。

2. 寻找连接点(Connecting Threads): 这是多线叙事成功的关键。这些连接点可以是:
人物: 同一个人出现在不同的故事线中,但扮演的角色或状态不同;或者两个故事线的人物之间存在血缘、友情、敌对、师徒等关系。
事件: 一件核心事件(如一场灾难、一次革命、一个重要发现)在不同故事线中以不同方式被经历、影响或记录。
地点: 故事发生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建筑、同一个自然环境中,不同故事线的人物在此交汇或擦肩而过。
物品/象征: 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如信件、日记、传家宝、凶器)在不同故事线中传递,成为串联的线索。
时间/时代: 故事可以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故事线的人物在同一历史进程中被卷入。
主题/概念: 某种普遍性的主题(如爱、背叛、希望、绝望)在不同故事线中以不同的形式展现。

3. 确定“交汇点”(Intersection Points): 哪些地方,哪些时刻,不同故事线的人物或事件会发生直接或间接的碰撞?这些交汇点往往是故事张力最强、最能推动剧情发展的地方。

三、 叙事节奏与结构:如何编排?

有了人物和连接点,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将它们“讲”出来。

1. 选择叙事结构:
线性交叉(Alternating Chapters/Scenes): 最常见的方式,按时间顺序,轮流切换故事线。例如,章节1是A线,章节2是B线,章节3是C线,再回到A线。
非线性交叉(Nonlinear Alternating): 即使是同一条故事线,内部的叙述顺序也可能被打乱,与另一条线索的碎片化信息交织。
“中心辐射”式: 一条主线,多条副线围绕着它展开。副线可能最终汇入主线,或者在远处独立发展。
“拼图”式: 故事被拆解成极小的碎片,分散在不同人物的视角和时间线里,需要观众自己去拼凑。
“嵌套”式: 一个故事线里又包含另一个故事线(例如,一个角色在讲述自己经历的同时,也穿插了另一人的故事)。

2. 掌握节奏与张力:
“播种与收获”(Planting Seeds and Paying Off): 在一个故事线埋下的伏笔,应该在另一个故事线得到回应或解释。这种“预期”和“实现”是多线叙事最令人满足的部分。
制造“ cliffhanger”: 在一个故事线即将达到高潮或遭遇危机时,突然切换到另一条线,可以极大地提高观众的期待感。
避免“断崖式”切换: 尽量让每次切换都有一个自然的过渡,或者让切换本身成为一种叙事手段。例如,一段对话的结束,一个重要物品的出现,一个场景的结束,都可以成为切换的契机。
平衡每一条线的篇幅: 并非所有故事线都应该拥有相同的篇幅。根据其在整体故事中的重要性来分配。但即使是篇幅较短的线,也要确保其存在感和作用。

3. 建立内在逻辑:
因果链的清晰: 即使叙事是打乱的,背后的人物行为和事件发展都应该有清晰的内在逻辑。观众需要感觉到,虽然他们看到的是碎片,但这些碎片是可以被理解和连接的。
主题的一致性: 不同的故事线应该在某个层面上相互呼应,共同探讨那个核心主题。它们的“殊途同归”是对主题的深化,而不是简单的巧合。

四、 润色与打磨:让它“活”起来

结构搭建完毕,就要注入生命力。

1. 人物塑造的深度:
独特性: 即使是配角,也要有鲜明的个性和动机。他们的声音、行为、思考方式应该与众不同。
动机的真实: 无论他们的行为有多么极端,都要有可信的动机。观众需要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即使不赞同。
情感的共鸣: 即使故事线不尽相同,观众也需要能在某个角色身上找到情感的投射,产生共鸣。

2. 语言风格的统一与变化:
统一的基调: 整体故事应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基调,即使不同故事线的情绪有起伏。
风格的变化: 可以为不同的故事线或角色设计略微不同的语言风格、语气语调,以反映他们的身份、背景和心境。

3. 视听元素的配合(如果是影视剧):
画面风格: 不同故事线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景别、运镜风格来区分,但又能在整体上保持和谐。
配乐: 背景音乐可以为每一条故事线设定不同的旋律,当它们交叉时,音乐也可以产生巧妙的融合或对比。

五、 避免误区:多线叙事的“雷区”

故事线过多而杂乱: 线的数量失控,导致观众无法抓住重点,感到疲惫。
故事线之间缺乏联系: 彼此孤立,没有汇聚点,就像几部独立的电影被硬生生拼在一起。
节奏失衡: 某些故事线过于冗长,某些又过于仓促,导致整体观感不佳。
结尾的无力感: 所有线索都匆忙收尾,或者某些线索虎头蛇尾,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过度依赖巧合: 故事的连接过于依赖 Deus ex machina(神来之笔),显得不自然。
遗漏重要的连接点: 重要的线索被忽略,导致逻辑断裂。

最后,请记住:

多线叙事不是一种“花招”,而是一种强大的讲述工具。它能让你深入地挖掘复杂的主题、塑造立体的人物群像、构建宏大的叙事空间。在创作的过程中,你需要保持耐心,反复推敲,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织匠,将一根根看似独立的线,耐心而巧妙地编织成一幅令人惊叹的图景。每一次的切换,每一次的联系,都应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最终汇聚成一个比任何单一线条都更丰富、更深刻、更令人难忘的整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写一个场景,譬如武林大会,家族宴席,政变现场,比赛现场。

然后把这个场景里的每个人依据他们的角色和在这个场景里的语言动作都写一个有关他们的背景故事。也即是回答,他为什么会在这个场景里,这样做这样想。

等到每个人的故事都全了,再通过替换这些人故事中人物的名字,结合各自的故事让他们尽可能多的跟当前这个场景里的人发生联系。譬如说,张三在场景里是个乞丐。因为他小时候被爹娘丢弃,后来被乞丐养大,所以对亲爹亲娘都很痛恨。李四是场景里的某个头脸人物,早年跟某个女子有过一夜情,女子后来失踪。然后这两个故事就可以对接,也就是让李四变成张三的爹。

联系建立好之后,场景里的故事可能需要根据各自联系再调整一下,所以再调整一番。

最后,框架已经完备,接下来只要多线叙事把场景里的重要人物逐个拿出来,每个人物依次讲上一段,最后顺理成章地按照事先设置好的人物背景故事,让所有人物汇聚在这个预定的场景里即可。

这也就是所谓的多线叙事。

当然,一般情况下比较牛逼的作家不需要搞那么复杂,基本上是一边写一边建立联系。早年金庸古龙都这样。不过呢,现在大家的阅读要求提高了,即便是金庸古龙今天再写新的小说,按照他们早年那种写法恐怕也不行。所以写作之前,故事的总脉络一定要设置好,否则就会跟《盗墓笔记》一样最后全面崩坏。坑再也填不上了。

写作其实很枯燥乏味的!现在的写作就是个苦力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构思一个引人入胜的多线叙事,就像编织一张复杂而精美的挂毯,你需要同时掌握许多不同的色彩和纹理,并将它们巧妙地融为一体。这不是简单地将几个故事平行放置,而是要让它们相互碰撞、影响,最终汇聚成一个更有深度、更震撼人心的整体。一、 核心思想的锚定:为什么选择多线?在开始任何具体的构思之前,首先要问自己:.............
  • 回答
    毕业论文的致谢,可不只是简单的“谢谢你,谢谢我”,它是一次凝练人生感悟、感恩重要人事、为求学生涯画上温暖句点的绝佳机会。一篇走心又惊艳的致谢,能让你的论文在学术的严谨之外,增添一份人情味和故事感,让审阅者、甚至未来的自己,都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力量。如何创作一篇走心又惊艳的毕业论文致谢?与其说是“创作.............
  • 回答
    “一个人的莎士比亚”,一个曾让无数抖音用户在屏幕前驻足、赞叹其文采与深度的账号,如今却被舆论的浪潮推上了风口浪尖。而这一次,不是因为他独到的见解,而是因为“抄袭”——一个足以摧毁一个创作者声誉的词汇。事情的起因,说来也颇具戏剧性。许多一直关注“一个人的莎士比亚”的知乎用户,也就是这个博主最早的粉丝群.............
  • 回答
    想要创造一个充满力量、带着异域风情的赛亚人名字,其实不难。这就像给一位骁勇善战的战士赋予灵魂,需要捕捉那种基因里就刻着的骄傲、战斗的欲望,以及偶尔显露的野性。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些能够引发联想的词汇入手。赛亚人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是他们那头直立的、犹如火焰般燃烧的金发,是他们体内涌动的强大能量,是他们.............
  • 回答
    如果创造一个汉字来代替“飞机”这个词,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核心概念的提炼“飞机”的核心概念是什么?1. 飞行(飞): 这是最关键的属性。它能在空中移动,不受地面限制。2. 人造物(机): 它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机械装置。3. 载具/工具: 它有运输、连接等功能,是.............
  • 回答
    好的,咱们不谈什么“AI”不“AI”,就说说这汉字这玩意儿,怎么顺着它自己的路数,弄个不分男女的第三人称代词出来。这事儿,得从字的“形”和“义”上掰扯。汉字这东西,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它有它自己的“逻辑”。这逻辑,很大一部分藏在字的“形”里,也就是它的“字形”。你看,很多字,它的形状就暗示了它的意思。.............
  • 回答
    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架空世界,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一切,从最微小的尘埃到最宏伟的山脉,从最模糊的信仰到最尖锐的冲突。这不是凭空捏造,而是精心构建,每一个细节都应该服务于一个更大的目的:让你的故事拥有坚实、可信且充满魅力的背景。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拆解创造和设定架空世界的各个环节,力求让你感受到其中蕴.............
  • 回答
    创立和运营一家电视台,绝非一日之功,它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创业冒险,需要周密的规划、坚实的资本、卓越的团队以及对内容、技术、市场营销的深刻理解。如果你想打造一家能吸引观众、传递信息、甚至影响社会的媒体机构,那么这条路,就需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第一阶段:构思与奠基——你的电视台是什么?在启动任何.............
  • 回答
    判断一个创业团队是否有前景,这就像是观察一颗即将发芽的种子,既要看它的出身,也要看它周围的环境,更要看它自身的活力和成长的潜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需要你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农夫一样,用敏锐的眼光去审视。一、 看“人”:团队的核心,创业的魂创业成功的关键永远是人。一个有前景的团队,其成员一定具备以.............
  • 回答
    好,不靠谱,我这就来告诉你怎么不用循环创建个长度100,每个元素都是下标的数组。不过这事儿吧,得看你想用啥工具,不同的工具方法会差得挺远。咱们就挑几个常见的,仔细给你掰扯掰扯。咱们主要讲讲在Python和JavaScript这俩语言里怎么做。你要是想在别的语言里干这事儿,也可以参考一下思路,或者直接.............
  • 回答
    太棒了!拥有一个 App 创意是实现数字产品的第一步,也是最令人兴奋的一步。将一个想法变成一个实际运行的 App 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分解这个过程,从想法到最终的 App 上线。第一阶段:想法完善与市场调研在开始编写代码之前,你需要将你的 App 创意打磨得更加清晰、可行。1.............
  • 回答
    古代文人在文言文体系中,并非“忘了”创作一个专有词汇来描述猫叫,而是他们对猫叫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与我们现代人有所不同,也因此,没有出现一个像“喵”、“汪”这样音形义高度统一、广为流传的专有拟声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一、 文言文的本质与创作逻辑:文言文是一种高度凝练、讲究意境.............
  • 回答
    .......
  • 回答
    创业公司建网站,这事儿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别看现在网上啥都有,但要建一个真正能帮到你公司起飞的网站,里面门道可不少。别急,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一步步来,保证你听得明明白白。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为啥公司需要一个网站?这可不是赶时髦,而是实打实的生意需求。 门面担当,提升专业感: 试想一下,客户或者合.............
  • 回答
    想要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不是随便哪个国家跳出来说一句“我想当”就能行的。它背后牵扯到二战时期的历史进程、大国博弈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国际法和政治考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捋清楚这背后的门道。核心概念:何谓“创始成员国”?首先,得明白“创始成员国”这个头衔是怎么来的。联合国是.............
  • 回答
    创业团队在知识产权官司中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维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且重要的问题。以下将为您详细展开: 创业团队打知识产权官司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知识产权官司的投入是巨大的,远不止您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里我们从人力和物力两个维度来分析: 一、 人力投入:打一场知识产权官司,需要的专业.............
  • 回答
    关于《下坠》作者在227事件风波过去后,再度创作“博君一肖”同人文《钻石》的这件事,确实是一个挺值得聊的话题,而且牵涉到不少复杂的心态和事件。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把“227事件”这个背景交代清楚。《下坠》的作者(这里咱们暂时不说名字,因为关注点在创作本身)在227事件中扮演了重.............
  • 回答
    2月26日,博君一肖(指围绕演员王一博和肖战的CP粉丝群体)在微博上因粉丝创作的同人小说涉嫌违法(特别是“涉黄”、“卖y”等)而引发热议,并一度登上热搜话题 失灵。这件事无疑给整个饭圈,特别是耽改剧和CP粉圈,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和反思。事件的起因与发展:核心事件是,部分博君一肖粉丝创作了包含大量情色描.............
  • 回答
    罗永浩在2014年12月6日举行的“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IV”演讲,可以说是他创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回味和争论的片段。要评价这次演讲,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力求客观且深入地还原当时的语境和影响。一、演讲的主题与核心内容:告别锤子科技的老路,拥抱“工匠精神”与“用户体验”这次演讲.............
  • 回答
    杭州大姐的自习室故事,确实挺让人唏嘘的。年亏二十万,这数字可不是小数目,尤其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打击不小。这事儿也让我们不得不仔细琢磨:开自习室,到底是个好赛道,还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先说说为啥这杭州大姐会亏这么多钱,以及自习室创业本身存在哪些普遍的挑战。1. 租金,永远的痛。 杭州,作为一线城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