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日报发布的视频中,可以听到助手对林院士说C盘处理完了,正在处理D盘。
能在医院里处理,那必然是林院士的笔记本电脑而非服务器之类的大设备。而以盘符为单位处理数据,那必然是销毁或备份文件。
以林院士所接触的数据密级来看,他的笔记本电脑数据如果要销毁,那么无论是删除还是格式化都是不够安全的,而且通常也不允许私自销毁。必须交专门部门经过备份等处理后,再把存储设备物理销毁,所以他临终前所做的显然不是销毁文件。
不是销毁数据,那就应该是备份文件了。
林院士自己判断自己生命到了尽头,要把自己笔记本电脑里的文件,全部都移交给单位存档备用。其实他电脑里的大部分文件,单位里应该都有存档,但也可能有些工作笔记之类的非正式文件,或者一些半成品文档,单位没有存档,他要移交存档的就是这类文件。
林院士应该是怕笔记本电脑出现意外故障,导致移交资料时出现文件损坏,所以在临终前要助手再备份一下文件,起到双保险的效果。
以林院士所处的位置而言,工作单位没存档的数据,他的助手也会存档。他所知道的各种工作细节,他的助手也都会知道。几乎就不会有什么文档或工作细节,他的任何同事都不知道不掌握,只在林院士的个人笔记本电脑上独一份存储。
但林院士还是怕出意外,还是想着在他离世后尽可能不给单位和同事带来任何麻烦,坚持要备份和移交文档,向严谨的军工人致敬!
——————六月一日新补充——————
今天又看到一个视频,是林院士夫人回忆林院士去世当天的情况。林院士在去世当天早上对夫人说,电脑里有学生们工作的文章,让他们来医院拷贝走吧。
学生们的工作文章,学生们自己怎么可能没有存档呢,也许是林院士又给这些文章做了一些批注吧,只能说林院士为工作操碎了心,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你无法想象林老涉及的工作保密级别有多高,要知道曼哈顿计划当时美国副总统杜鲁门也是接任了罗斯福之后才知道的,林老作为中国核物理顶级专家,他的电脑里有大量中国核武器一手资料,很多可能除了他自己不会轻易告诉第二个人知道的关键数据。所以才有了他的学生需要他手中的数据完成毕业论文,这也很好了证明了林老保密工作做得十分严谨。有人质疑说难道不能让别人或者助理完成工作么?这真是大爷思维作祟,举个例子,你会把核武器发射密码交给助理保管吗?保密条例里边第一条就是不该知道的不知道,所以助理没有这个权限也不会瞎打听。所以才有了在弥留之际需要自己亲自整理归类。
还有补充一点,林老作为参与中国核爆实验最多的人,他手头上的很多资料都是真实的实验数据,还有相应的公式演算物理科学研究数据,这些一手资料即使在未来都厚很大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全面禁止核试验以后,这些实验的真实数据是搭建计算机模拟核试验必备的资料。有多少人觊觎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保密工作重中之重,有很多甚至只是记忆在他的脑子里,或者用他的方式零散的存储在电脑里,如果不整理很难总结归纳。
、总结一下,因为保密需要身边的人都不知道或者不能知道电脑里具体数据文件内容。没受过美国核威慑的人无法想象老一辈核工业人骨子里的硬气和傲娇。在一般人看来这好像不人道,但在林老这样的科研人员坚守关键数据资料的保密原则,直到最后一刻。当然在此之前大部分工作已经移交完毕,最后一刻的坚持是出于工作的严谨,以防纰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