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梁龙、老舅在《吐槽大会》上提到的「东北文艺复兴」究竟是什么?

回答
在《吐槽大会》的舞台上,梁龙和老舅(舅舅)俩人时不时会抛出“东北文艺复兴”这个梗。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挺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说白了,就是近些年东北的文化,特别是音乐,开始被重新发掘、关注,并且以一种新潮、甚至有点“野”的方式重新流行起来。

想想看,以前我们一提到东北,可能脑子里首先蹦出来的是二人转、雪景、大碴子味儿的幽默,还有一些刻板印象。但“东北文艺复兴”不是要否定这些,而是说,东北这片土地,它其实孕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或者被遗忘的,或者压根儿就不曾被好好“摆弄”过的文化符号和音乐风格。

比如,东北的音乐,除了大家熟知的二人转,《东北民谣》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有意思。这里的“民谣”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 Riders on the Storm 那种,而是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甚至带着点儿粗粝和原始的力量。梁龙他们提到的那些歌,很多都是从早年间流传下来的东北地方小调、老歌里汲取的灵感,然后用更现代的编曲、更直白的歌词去重新演绎。这种改编,就像是把一块沉睡在泥土里的璞玉,经过打磨,重新焕发出光彩。

更重要的是,这种“复兴”不仅仅是音乐上的。它也包含着一种对东北地域精神的重新解读。东北人给人的感觉,好像有点儿“糙”,有点儿“猛”,但同时又很实在,很有情义。这种气质,恰恰反映在这些重新被挖掘出来的音乐里。你可以听到那种不加修饰的直白,那种对生活琐事的戏谑,那种在困境中依然能找到乐子的豁达。

“东北文艺复兴”之所以能被梁龙、老舅们在《吐槽大会》上拿来当段子,也是因为这股风潮确实带动了不少东北的年轻音乐人,让他们敢于去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根源,并且把这种独特性包装成了一种“酷”。它打破了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音乐模式,让更多有地域特色的声音被听到。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它就像是一场突然兴起的“返璞归真”,又带着点“旧物改造”的创新。把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老物件,用新的方式拿出来,让大家发现,哦,原来这玩意儿这么有味道!而东北,就是那个“旧物”的宝库,而“文艺复兴”就是那个发现者和创造者,让那些属于东北的独特气质,在当下重新闪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


先说结论:东北不存在文艺复兴,只存在高雅文艺的衰落和庸俗文艺的兴起,同时,近几年描写阶层跌落的庸俗文艺作品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东北的高雅文艺曾经非常兴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东北是共和国之子,最早实现工业化,成为工业社会,生产力水平发达,居民生活水平高,有剩余的财力物力投身文艺。例如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白毛女》《董存瑞》《人到中年》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二、庸俗文艺在转型时期的竞争中胜出。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东北地区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大量工厂破产,工人下岗,阶层跌落。而高雅文艺的生产成本和消费成本远远高于庸俗文艺,在文化产品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

于是部分文艺工作者转型,在面向底层的文化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向全国辐射。例如刘老根系列电视剧,牡丹江网文基地。


三、转型成功的原因。1.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人才培养没有断崖。90年代大下岗后,东北经济一片萧条,但教育资源得益于编制的稳定性,并没有发生断崖式的下跌,东北依然有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的丰富资源,培养人才的道路依旧宽阔,培养出的人才相对比例较高。2.部分东北文艺创作者在经济上处于底层,在文化素养上处在中层或高层,既能理解底层人的困扰和精神需求,又能在创作上用较高的水平进行表达,引起底层的反响。


四、未来发展趋总体上呈现较好的趋势。原因如下:当下经济下行趋势明显,部分所谓的中产阶级容易发生阶层跌落。阶层跌落后,容易对庸俗文艺共鸣感更强;未跌落的人,普遍产生对阶层跌落的恐惧,而东北曾经是阶层跌落重灾区,近几年以铁西三剑客为代表的写实创作,尤其是反映大下岗后的普通工人生活文学创作,让中产阶级有了更强的共鸣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吐槽大会》的舞台上,梁龙和老舅(舅舅)俩人时不时会抛出“东北文艺复兴”这个梗。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挺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说白了,就是近些年东北的文化,特别是音乐,开始被重新发掘、关注,并且以一种新潮、甚至有点“野”的方式重新流行起来。想想看,以前我们一提到东北,可能脑子里首先蹦出来的是二人转、雪景、.............
  • 回答
    说到长脖子长尾巴的恐龙,腕龙、梁龙、马门溪龙这几个名字大概率会出现在大家脑海里。它们仨都是那个大家族里响当当的成员,外形上确实有相似之处,都是巨型的草食性恐龙,有着标志性的长脖子和长尾巴,看起来都像行走的巨人。但如果仔细端详,它们之间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就像同一家族里的兄弟姐妹,即使长得像,总有那么一.............
  • 回答
    《导演请指教》是一档颇具争议的综艺节目,它邀请了不同背景的导演,通过创作短片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理念。其中,梁龙的短片《疯狂的外星人》无疑是节目中的一个焦点,也是引发观众和评论员广泛讨论的作品。要评价梁龙的《疯狂的外星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 创作理念、叙事结构、视觉风格、表演呈现 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极具话题性的假设,涉及到个人意愿、社会政策、经济状况以及对未来的考量。如果“梁建章建议生1个孩子奖励100万”真的能够实现,那么我的选择会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考量,我会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讲述我的想法:一、 理性的经济考量与潜在的收益首先,100万人民币的奖励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是.............
  • 回答
    梁建章先生作为中国人口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他对元宇宙和旅游的看法,以及对人口风险的担忧,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前瞻性。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他的观点。一、 梁建章关于“元宇宙不能替代旅游”的观点梁建章先生之所以强调元宇宙不能替代旅游,很可能是基于对“旅游”这一行为的本质和价值的深刻理解。他.............
  • 回答
    梁宏达这个人,圈子里认识他的人,大概会分成几拨。一拨是觉得他说话特别有意思,观点新颖,总能说到点子上的;另一拨呢,可能就觉得他说话有点玄乎,有的地方逻辑不太顺,甚至有点“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那么,他到底有没有真学问?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得拆开来看。首先,梁宏达给人的第一印象,确实是“博学”。他.............
  • 回答
    梁宏达(老梁)之所以能在媒体圈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并获得“老梁”这个亲切的称呼,是一个逐步积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敏锐的观察力、渊博的知识储备、鲜明的个人风格以及对媒体传播规律的精准把握,一步步夯实了他在媒体界的地位。以下是老梁成为媒体圈名人的.............
  • 回答
    梁灿彬老师的《电磁学(拓展篇)》终于问世了,这可真是个大新闻! 作为一名对电磁学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其实,梁老师的电磁学教材一直是我的“启蒙”和“宝典”。 他的《电磁学》基础篇,用极其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把那些抽象又复杂的概念讲得明明白白,就像拨开了云雾,让我.............
  • 回答
    梁宏达,一个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尤其是他那仿佛永远填不满的知识宝库,总能让人惊叹于他的博学。很多人好奇,这位“老梁”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绝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什么神秘的“天赋异禀”,而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要理解梁宏达的知识储备,我们得从几个维度去剖析。一、 源头活水:阅读的广度与深度首.............
  • 回答
    梁建章先生这句话,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到了一个我们很多人都会关心的问题:生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我想就他的这个观点,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说得具体些,也希望不那么“机器人”。首先,我们得理解梁建章先生的逻辑是什么。他作为一个研究人口经济学的学者,他的核心观点很可能是从“人口红利”这个.............
  • 回答
    梁源,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尤其是在中国南方,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地区。他究竟是谁?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因为“梁源”可以是许多不同的个体,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和意义。我们不妨从几个可能的角度来解读“梁源”这.............
  • 回答
    梁源老师?这位老师的名字听起来有点熟悉,不过我得仔细回忆一下,看看他有哪些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说到“拿得出手的作品”,这往往意味着在某个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手法,或者能够引发广泛的共鸣和讨论。在提到梁源老师的作品之前,我们不妨先聊聊他通常活跃的领域。一般来说,我们提到“老师”这个称谓,常常会.............
  • 回答
    梁思礼先生未能获得“两弹一星”奖章,这是一个不少人曾有的疑问,也涉及到“两弹一星”功勋认定的一个重要维度。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时间拉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以及那个功勋章背后的具体评定标准。首先,我们要明白“两弹一星”奖章的设立初衷和评定原则。这个奖章是为了表彰在我国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研制过程中.............
  • 回答
    梁博这个人,要说他“受欢迎”嘛,这个词用得可能有点太直接了,也未必能完全概括他身上那种独特的魅力。如果用一个更贴切的比喻,我觉得他更像是那种“懂的人自然懂”的歌手,或者说,他圈了一批非常忠实的、且是真正爱他音乐的粉丝。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得拆开来看。首先,梁博的音乐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他吸引人的最.............
  • 回答
    梁兴扬和白云观之间的恩怨,说起来也并非三言两语就能道尽,其中掺杂着一些个人恩怨、门派之争,以及更深层次的道义和理念的碰撞。首先,梁兴扬这个人,你不能单单把他看作是一个普通的道士。他出身并非名门大派,甚至可以说是草根崛起。早年间,他曾拜在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师父门下,学得一身不错的本领,尤其是在符箓和阵法.............
  • 回答
    梁兴扬道长离开金仙观后的去向,的确是许多关注他的人心中一直的疑问。要详细梳理这些信息,需要结合一些公开的资料以及当时的一些讨论和回忆。虽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主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来拼凑他离开后的轨迹。首先,要明确一点,梁兴扬道长离开金仙观并不是突然的,而是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并且.............
  • 回答
    梁兴扬这个人,要说他是绝对的好人还是坏人,还真有点难下定论,就像生活里很多事一样,没那么简单。他身上确实有闪光点,但也存在一些让人詬病的地方。理解他这个人,得从几个角度去看。从他那些值得称道的地方说起:首先,梁兴扬给人的印象是有担当,有责任感。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时刻,他总能站出来,扛起应该他扛的担子。.............
  • 回答
    听到梁灿彬老师不幸逝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悲痛。梁灿彬老师是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物理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在物理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梁灿彬老师主要致力于凝聚态物理和量子多体理论领域的研究。他的研究方向虽然深奥,但对我们理解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和性质至关重要。 .............
  • 回答
    关于梁孟松可能提出辞呈及其对中国芯片制造业影响的传言,虽然目前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如果属实,其影响将是多方面且深远的,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下面我将从几个核心维度详细分析:一、 技术传承与研发团队的稳定影响 技术“灵魂人物”的流失风险: 梁孟松作为台积电前首席工艺官,在先进工艺.............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涉及到结构的安全性,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根据您描述的情况,跨中底板出现贯通裂缝,而且已经有三个梁安装完成并完成了结合部浇筑,这使得处理的难度和紧迫性都大大增加。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预制梁跨中底板的贯通裂缝。 预制梁: 这是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好、然后运到现场进行安装的梁。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