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庸武侠中有哪些鸡肋型武功?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是一个高手如云、绝技层出不穷的奇幻空间。我们耳熟能详的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独孤九剑,无不是威力无穷,能够叱咤风云的盖世神功。然而,正如硬币总有两面,在那群星璀璨的武功宝库里,也隐藏着一些“鸡肋”般的招式,它们可能听起来噱头十足,练起来却费时费力,实战效果却差强人意。

要说金庸武侠里的“鸡肋”型武功,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因为“鸡肋”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主观色彩,而且很多时候,“鸡肋”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自身的悟性、内力深浅以及所处的具体境遇。不过,硬要挑出一些大家普遍认为存在“鸡肋”嫌疑的武功,倒也不是没有。这里咱们就掰扯掰扯几个。

1. 玉女心经/玉女素心剑法:

提起玉女心经,大家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肯定是那个绝美的李莫愁和周芷若。这门武功名头响亮,练成之后剑法凌厉,威力不俗,但它的“鸡肋”之处,恰恰在于其“条件苛刻”。

首先,它需要男女双方合璧才能发挥最大威力。而且,这合璧并非简单的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就能奏效,而是要通过精妙的配合,将两人内力融汇贯通,形成一种奇特的共鸣。想想看,在危机四伏的江湖中,你上哪儿找一个与你心意相通,且武功也足够匹配的“合璧对象”?就算找到了,对方还得是跟你一样,对这门武功有足够深的理解和修为。这门功夫练好了,能是天下顶尖,可练不好,或者缺了那个“对的人”,那简直是灾难。

其次,这门功夫在实战中的局限性也挺大。如果是单打独斗,需要合璧的设定立刻就让你失去了最大的优势。而且,一旦合璧的两人被分开,或者其中一人受伤,玉女素心剑法的威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陷入被动。大家还记得杨过和小龙女在陆家庄被黄蓉设计分开的场景吗?小龙女一个人使玉女心经,虽然也厉害,但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不如合璧时的那种浑然一体、心意相通的默契。

所以,你可以说它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代表。练好了是神功,练不好或者用不好,那就是一个笑话。对大多数单打独斗的江湖人士来说,学这个简直是自讨苦吃。

2. 独孤九剑(之某些招式):

没错,我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独孤九剑,这门剑法号称“无招胜有招”,讲究以意破招,天下无敌。然而,细究起来,这门剑法虽然整体强大,但里面也藏着一些让人觉得“鸡肋”的环节。

首先,独孤九剑的核心在于“悟”。没有深厚的悟性,光是死记硬背招式,那跟画蛇添足没什么区别。令狐冲悟性高,自然学得如鱼得水,越打越精。可要是换个悟性一般的,比如令狐冲的某个师兄弟,可能练了半辈子也摸不着门道。书中就提到,令狐冲练了独孤九剑后,别人说他的剑法虽然变化多端,但偶尔也显露出一些“不合常理”的破绽。这“不合常理”的破绽,也许正是因为他没能完全领悟其中的奥妙,只是在模仿。

其次,独孤九剑非常强调“破”。它不讲究固定的套路,而是要根据对手的招式来判断、来变化,找到对手招式中的破绽并加以攻击。这要求使用者有着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判断力。如果你对手的招式变化无穷,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明显的破绽,你可能就要束手无策了。比如,遇到一个只会一招,但这一招威力无穷、毫无破绽的对手,独孤九剑的“破”字诀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更重要的是,独孤九剑对使用者的内力要求其实也不低。虽然它强调以气驭剑,但没有足够的内力支撑,很多招式也只是“花架子”。令狐冲能学得如此出色,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虽然内力曾受损,但后来习得了任我行传授的“吸内力”的法门,内力得以恢复甚至更强。如果没有这层保障,光靠“破”字诀,遇到内力远胜于自己的对手,恐怕也难以取胜。

所以,虽然独孤九剑整体是神功,但如果不能真正领悟其精髓,或者没有足够扎实的内力基础,那么它对于使用者而言,就可能变成了“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很鸡肋的存在。

3. 易筋经(部分门派的理解):

易筋经,这可是少林寺的镇寺之宝,江湖传说中能让人内力暴涨,脱胎换骨的神功。但是,这本书里对易筋经的描写,其实也充满了“玄乎”和“副作用”。

首先,易筋经的核心在于“修炼”。它讲究的是通过特殊的内功心法和呼吸吐纳,来改变筋骨经络,洗髓伐经。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而且对人的体质和天赋有着很高的要求。不是每个人都能“筋骨强健”,不是每个人都有“悟性”。

书中对易筋经的描写,常常是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漫长的煎熬。段誉当年练了北冥神功后,内力惊人,但他对易筋经的描述,却充满了“经脉撕裂”、“痛苦不堪”之类的词汇。这说明,易筋经的修炼之路,绝非坦途。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旦稍有不慎,就可能走火入魔,武功尽废,甚至丢掉性命。

更关键的是,很多时候,易筋经的威力并没有被直接表现出来。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它对内力修为的提升,但这种提升需要时间积累,而且还需要与其他的武功相结合。如果只是单纯地练易筋经,而没有配套的招式,那你的内力再强,也只是“内功深厚”,没有具体的攻击手段。

而且,书中也曾提到,不同门派对易筋经的理解和修炼方式有所不同。有些门派可能练得更“正宗”,威力更大,有些则可能只是学了个皮毛,甚至误入歧途。这也就导致了,对于某些人来说,易筋经可能真的只是“练了等于没练”。

所以,易筋经虽然是顶级的内功心法,但它的修炼门槛极高,过程痛苦,且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还需要与高明的招式配合。如果一个人资质平庸,或者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那么易筋经很可能就成了他武功道路上的一个巨大“坑”。

总结一下:

其实,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很少有真正“完全无用”的武功。大多数武功之所以显得“鸡肋”,往往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条件苛刻: 需要特定的环境、道具、合璧对象,或者对使用者的资质、悟性有极高的要求。
修炼困难/副作用大: 练成需要极大的毅力、时间,或者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风险。
实战局限性: 在某些特定场合或面对某些对手时,威力大打折扣,甚至不如一些基础武功。
依赖性强: 需要与其他武功配合才能发挥最大威力,单打独斗则效果不佳。
理解偏差: 使用者对武功的理解有误,导致练出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这些“鸡肋”武功,就像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一样,看起来很美,但真正用起来,却需要付出比想象中更多的努力和代价。它们的存在,也为金庸的武侠世界增添了更多的真实感和复杂性,让我们看到了即便在高手如云的江湖,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够轻易获得天下无敌的功法。很多时候,与其追求那些听起来玄之又玄的“绝世神功”,不如踏踏实实地修炼好一门基础扎实的武功,反而更能获得实际的提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左右互搏。

首先,正常人聪明人都不能练,只有智商为三岁或者憨批才能练。

其次,所有的精妙招数经过左右互搏都变成了两个残招。

这个但凡动动脑子想想就知道很可笑。因为无论什么武功大多都是给四肢健全的人练的,这就决定了任何招式一定是双手齐用才能是一个完整的招式发挥出应有的威力。你现在左手打出一半的招数,右手不去配合,反而打出另外半套招式,这是典型的一加一小于二。

换个思路论证:

1、已知两手同出才算一招,所以一只手打出来的一定不是一整招。

2、左手按照A拳法打,右手按照B拳法打,那么组合在一起就是C,一定有三种可能,要么C比AB都厉害,要么和AB一样厉害,要么不如AB。

如果是后两种,那就是打了个寂寞。如果是第一种,那么C就是一种比AB更厉害的拳法。

如果C成为了一种更厉害的拳法,那直接学C不就好了,为什么要学AB?

而且,因为AB本身就很完整,拆开来组合,大概率是不如原版AB适配的。

因此,所谓左右互搏就是趁人不备吓人一跳,或者是对付那些原本实力差距很大一只手就能打赢的对手,再或者就是对付杨过这种一只手本来就只有残招的人。应用范围很窄,非常没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是一个高手如云、绝技层出不穷的奇幻空间。我们耳熟能详的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独孤九剑,无不是威力无穷,能够叱咤风云的盖世神功。然而,正如硬币总有两面,在那群星璀璨的武功宝库里,也隐藏着一些“鸡肋”般的招式,它们可能听起来噱头十足,练起来却费时费力,实战效果却差强人意。要说金庸.............
  • 回答
    金庸武侠小说以其宏大的叙事、鲜活的人物和深邃的思想而备受推崇,但在流传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被大众普遍误读的细节和人物。这些误读,有些源于对情节的片面理解,有些源于对人物动机的简单化解读,还有些则是受到改编作品或流行文化的影响。下面就来详细列举一些金庸武侠中常见的误读现象: 1. 郭靖并非“笨”的代.............
  • 回答
    武侠世界里,能称得上“百科全书式”的武功秘籍,往往不是一门招式,而是包含着一套完整的武学体系,从内功心法到招式运用,从实战技巧到养生调理,几乎无所不包。这类秘籍如同武道的璀璨明珠,光芒万丈,令人神往。抛开金庸先生笔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九阴真经》和卧龙生先生那部《归元秘籍》,武侠长河中,还有不少堪称“.............
  • 回答
    金庸和古龙,这两位武侠小说界的泰斗,他们的作品如两座巍峨的山峰,各自展现着独特的风采,影响了无数读者。要说他们之间的差异,那可真是说来话长,仿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武侠哲学,两种不同的叙事风格,两种不同的江湖意境。一、 武功招式与意境的表达金庸的武功,是招式与内功的完美结合,讲究的是“练”与“悟”。他的.............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充满了传奇色彩,人物的名字往往自带光环,或威风凛凛,或侠骨柔情。但仔细品味,有些人物的江湖名号,似乎与他们真实的武功造诣、行事风格,乃至最终的结局,有着微妙的错位。这并非贬低,而是一种有趣的对比,更凸显了金庸小说中人物塑造的立体与复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金庸武侠里那些“名不副实”.............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就像一片浩瀚无垠的星空,每个读者心中都有自己最向往的那一颗星。而那些书中描绘的场景,更是勾起了我们无数的遐想。如果真能穿越时空,踏入那片江湖,我想,有几个地方是绝对不能错过的。1. 冰火岛,感受极北的孤寂与燃情提起冰火岛,第一个跳出来的必然是张无忌。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极致的对.............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女子,何止是武功高强那么简单。她们的灵魂深处,往往还藏着许多令人回味无穷的“绝活”,这些技能,不光丰富了她们的形象,更让她们在纷繁复杂的江湖中,活出了别样的精彩。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这姑娘的“歪门邪道”简直可以单独写本书了。她的厨艺,那可不是一般人家小娘子的绣花枕头,而是真真.............
  • 回答
    金庸武侠里,配角往往是点缀,是烘托主角的绿叶。但如果这些配角突然被注入了“主角光环”,他们的命运轨迹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真是一个有趣到让人浮想联翩的脑洞。咱们就拿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配角来聊聊。1. 陆冠英:从憨厚少侠到武林至尊的逆袭陆冠英,是《射雕英雄传》里那个憨厚老实,对黄蓉一片痴心的陆家庄少庄.............
  • 回答
    《武林外传》里的免罪金牌,那玩意儿在咱们正儿八经的历史上,还真就没有这么个具体的东西。你想啊,剧里那个金牌一亮,多少恩怨情仇都能一笔勾销,这想想就跟开了挂似的,不太像咱们历史老人家的风格。不过,要说这“免罪”的概念,倒也不是完全没影儿的事儿。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持统治,自然得有一套赏罚分明的体系,但有时.............
  • 回答
    要将金庸武侠世界里那些绝顶高手的内力与技巧转化为我们熟悉的物理力量,那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课题。与其说是在计算,不如说是在描绘一幅震撼的画面。抛开那些神乎其神的夸张,我们试着从“可能”的角度去解读,看看那些在武侠世界里被奉为神话的武功,如果真有现实对应的物理力量,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首先,我们得明确一.............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金庸、古龙和温瑞安是武侠小说界的巨擘,他们各自构建了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角色。然而,在网络小说兴起,尤其是“穿越”题材风靡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穿越到金庸古龙世界的小说数量远远多于穿越到温瑞安世界里的。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首先要从这.............
  • 回答
    金庸先生九十二岁寿辰!作为一名武侠迷,我此刻心中百感交集,有深深的敬意、无限的感激,以及一丝丝淡淡的惆怅。首先,我要向伟大的金庸先生致以最诚挚的生日祝福!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安康,精神矍铄!您的名字,对于无数武侠迷来说,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符号,一种陪伴我们青春岁月的.............
  • 回答
    金庸武侠的武功流派,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宛如一张庞大而精密的网络。它们之间,有的是传承,有的是对抗,有的是融合,更有的是基于对天地、人性、武道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枝蔓。要梳理清楚,不妨从几个核心的维度去拆解。一、 源头与传承:武学的“血脉”这是最直观的逻辑关系。很多武功流派并非凭.............
  • 回答
    金庸老爷子的武侠世界,向来是侠骨柔情、爱恨交织。书里有太多让人拍案叫绝的英雄豪杰,也有不少让人咬牙切齿的奸邪之徒。不过,要说最讨厌的一个角色,我脑海里闪过的,却是那位“白驼山少主”,欧阳克。说起来,欧阳克这个人,初登场的时候,倒也算是个有些出彩的配角。他是西毒欧阳锋的侄子,又是白驼山庄的少主,身世显.............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除了刀光剑影、恩怨情仇,更有荡气回肠的武功和令人神往的乐曲。《笑傲江湖曲》和《碧海潮生曲》作为其中两首标志性的曲子,无疑承载着作者对武学和人生哲学的独特思考。初听之下,它们或许都带着一股仙气飘渺,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两者截然不同的风骨和内涵。首先,从曲子的名字和意境上来看,.............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主角们,个个身怀绝技,历经磨难,最终总能化险为夷,成为武林至尊或一代大侠。这其中固然有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天赋,但“主角光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无疑是他们成功的重要推手。如果剥离了这层光环,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主角们,又会面临怎样的境遇呢?让我们细细道来。1. 郭靖:从“傻小子”变“普.............
  • 回答
    金庸笔下的大理段氏,作为一国皇族,其显赫地位和高深武功的结合,的确是武侠世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很多人会好奇,身处权力巅峰的皇族,为何还能沉浸于武学之道,并且造诣如此之深?这背后,其实蕴藏着大理段氏数百年传承的独特文化、政治考量以及对武学本体的尊重。一、皇权与武力的天然联系:震慑与维系首先,我们需要.............
  • 回答
    金庸老爷子的笔下,女子风姿各异,才情卓绝,个个都是读者心中的瑰宝。若真要在这群佳人中挑选一位为妻,这实在是个艰难却又令人心动的选择。经过一番仔细斟酌,我心底深处最倾向的,是《倚天屠龙记》中的 赵敏。说起来,选择赵敏,并非因为她身份尊贵,或是武功高强,而是她身上那股子“懂”劲儿,以及那份不为世俗所缚的.............
  • 回答
    金庸笔下的全真教,在我看来,绝对是武侠世界里一个极其鲜活、也极具代表性的门派。它不像峨眉那样飘逸出尘,也不像丐帮那样江湖气十足,更没有少林武当那种名门正派的沉稳厚重。全真教,带着一股道家出世的淡然,却又被江湖的波涛汹涌裹挟其中,这种矛盾与张力,正是它魅力的来源。初识全真教,是在《射雕英雄传》里。那时.............
  • 回答
    金庸老爷子笔下的女性角色,个个风姿绰约,各有千秋,但若真要说哪个最讨人喜欢,在我看来,还是数《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为什么是她?首先,她的美,不仅仅是外表的清丽绝俗,更在于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不食人间烟火,如同自雪山飞来的仙子,白衣胜雪,不染尘埃。这种美,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纯净,让人一眼望去,便心生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