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睡前消息185期,关于《金刚川》的看法?

回答
好的,关于《睡前消息》185期对《金刚川》的看法,我们来深入聊聊。

首先,要理解《睡前消息》的风格,它一向以一种冷静、甚至有些“毒舌”的视角来解读新闻和文化现象。马前卒(睡前消息的核心人物)的特点是善于从宏观历史、经济、社会结构等角度切入,而且常常会引用大量的数据和史料来支撑他的观点。所以,他对《金刚川》的评价,绝不会仅仅停留在电影好不好看,特效是否炸裂,或者演员演技是否在线这样的层面。

《睡前消息》185期对《金刚川》的评价,核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点:

1. “奇迹”的背后:高度组织化和牺牲的必然性。
电影《金刚川》主打的是“志愿军的英雄主义”和“不屈精神”,尤其是那场“三炸桥”的桥段,被塑造成了人力难以企及的“奇迹”。但《睡前消息》在解读时,并没有被这种浪漫化的叙事所打动。他更强调的是,在当时那种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下,之所以能够出现所谓的“奇迹”,是建立在高度的组织化动员、严密的军事纪律以及无可避免的巨大牺牲之上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是一个国家倾全国之力支援战争的年代,志愿军的后勤、装备、乃至士兵的个人生死,都是国家意志和战略部署的一部分。当电影里展现士兵们冒着炮火一遍又一遍地修复桥梁时,《睡前消息》看到的不是个体情感的爆发,而是一个被指令驱动、高效运转的军事机器。士兵们重复执行命令,即便意味着必死无疑,也是那个时代特定社会结构下的“合理”行为。

这种评价,并不是否定志愿军的英勇,而是试图揭示“英雄主义”的成因和代价。它提醒我们,任何“奇迹”的背后,都有着看不见的巨大组织力量和个体的牺牲作为基石。电影可能在淡化这种“系统性”的因素,而《睡前消息》则把它拎了出来。

2. “不惜一切代价”的真正含义:一种资源配置的逻辑。
《金刚川》中,“六个人的秘密”和“三炸桥”都突出了“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但《睡前消息》会从更功利、更经济的视角去审视这句话。当说“不惜一切代价”的时候,代价到底是什么? 在战争中,代价就是人、物资、时间。

《睡前消息》可能会分析,当时志愿军的装备、后勤都处于劣势,但他们拥有的是人力资源,而且是数量庞大、组织性强的人力资源。在这种不对称的条件下,一种“以人力换时间”、“以人力弥补技术劣势”的策略是必然的选择。

所以,电影里那种“为了完成任务,人可以源源不断地填上去”的场景,在《睡前消息》看来,就是一种非常残酷的资源配置逻辑。它不是单纯的情感抒发,而是在那特定历史时期,一种现实的选择。当一个国家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生命损失时,才能打出这样的牌。

3. 电影叙事与历史真相的张力:回避了什么?
《睡前消息》在评价电影时,常常会关注电影“没有讲”的东西。《金刚川》聚焦于中国士兵的视角,用“小切口”来反映宏大的战争。但《睡前消息》可能会问,为什么电影会选择这样的视角?它是否回避了战争的另一面?

比如,电影侧重于志愿军的英勇,但是否会触及战争的残酷、混乱、甚至是荒诞?在那种高压之下,士兵们除了英勇,是否还有恐惧、绝望、或者非英雄式的反应?电影里对“敌方”的描绘,是否过于脸谱化,以至于我们难以理解对手为何会如此强大,以及战争的全局是什么样的?

《睡前消息》可能会指出,当电影着力刻画“我方”的英雄群像时,往往会简化复杂性。它可能会选择性地展示那些能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细节,而对那些可能引发争议或挑战主流叙事的方面有所保留。这是一种常见的电影创作手法,但《睡前消息》会对此保持警惕。

4. “打”还是“不打”的哲学:战争的本质。
从更宏观的角度,《睡前消息》也可能会探讨《金刚川》所反映的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和意义。在那种情况下,中国选择“抗美援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国家安全,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国际政治考量?

电影可能是在歌颂“保家卫国”的决心,但《睡前消息》可能会从战略博弈的角度来分析。比如,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将国力的大部分投入到一场与世界头号强国的战争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赌博。这场赌博的结果,对中国后来的发展道路产生了什么影响?

《睡前消息》的这种解读,往往会带着一种“历史理性”。它不是去评判“当时应不应该打”,而是去分析“打”和“不打”的可能后果,以及这场战争如何塑造了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和发展模式。

总的来说,

《睡前消息》对《金刚川》的评价,与其说是在“批评”这部电影,不如说是在用它惯有的、冷峻且深邃的视角,对电影中所呈现的“英雄主义”、“牺牲精神”以及那场战争的社会经济根源和战略意义进行了一次解构和重塑。

它不会轻易被电影的煽情所打动,而是会追问:

“奇迹”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不惜一切代价”背后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电影在叙事上选择了哪些,又回避了哪些?
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根本影响是什么?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说是《睡前消息》风格的典型体现——注重分析、强调逻辑、不回避复杂性,并试图在浪漫化的表象下,找到更深层的、更具普遍性的历史规律和现实逻辑。 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主流宣传或单纯娱乐消费的视角,让观众在观看电影之余,也能对那段历史和背后的社会运作有更深刻的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央党校和中宣部都觉得没问题,就显你马前卒能是吧

user avatar

我看了很高兴。

《赤色黎明》这样歌颂共产主义的作品,被封了。《临高启明》这样赞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小说被封了。《阳痿美国》这样提高民族自信,批判美国帝国主义的书被禁了、被强制修改了,作者还是李敖(知道乌有之乡怎么批判这件事的吗?)。


后来我也没有什么想法了,我就看可以出版的作品,后来我就看到了《金刚川》。要说评价,我也不配——咱打工人,怎么敢批判前浪的作品哩。




正想着怎么吹捧《金刚川》呢,结果看见有人讨论一个叫富二代楼家豪的故事,他是一个强奸犯。强奸未遂对方报警,关了7天放了出来,后来对方父亲找到女孩子老家,”要一命抵一命“(原话)。

这个微博发完以后,就有8个女孩子找到张蔚婷(最小的还在上初中),说她们也是被楼家豪X过的,希望她能帮她们一起伸冤。没站出来的,有多少个就不晓得了。

你肯定以为,这个强奸犯肯定很厉害,背景很大,结果,他们只是因为有钱而已。

这家人牛逼吗?因为有钱,他们全家还上过电视!而且上过很多节目。

我在网上一搜,好家伙,居然还都是歌颂楼家豪的,歌颂一个X过8个人的富二代。居然他还去过《我要上春晚》、《天天向上》、《向上吧!少年》、《老妈驾到》等N个节目……,并且视频里面高调称他为“龙套小王子”,歌颂他的文章我翻了几页看不到尽头,只有一个视频是受害者录音的视频。

各个报道里面都称之为高富帅、小王子,还好此事曝光了,如果是他火了以后再曝光,会不会有很多粉丝说,你们被强奸是占了便宜,我们是想被XX鸽鸽还看不上呢!我看还好曝光早,要是再晚点他真火了,起码其他小鲜肉没火之前,哪有这么多歌颂他们的文章啊!


一般人想象中的皇帝肯定是用金锄头、东宫娘娘会给他天天做馅饼吃……而我想象中的为所欲为,那肯定是总统儿子、皇帝儿子、杜月笙大佬公子,带几十个保镖,才能欺男霸女。原来现实门槛更低,只是有钱就可以了,夜夜当新郎,还能上各大卫视的真人秀呢!

以前我看到什么都觉得很生气,但是现在我觉得也挺好,起码认清了现实。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是前浪。《金刚川》这样的作品就实实在在告诉我们了——资本爷爷心情好,拍个正经的给你们看看,是给你们脸子,别叽叽歪歪。——资本爷爷心情不好,就天天拍小鲜肉、烂片给你们看,你们还不得乖乖跪着看哪!

当然,这也算很好的了,资本爷爷心情要再差点,就让楼家豪当明星恶心你们了,楼家豪我看长得比那些小鲜肉明星也差不多,他演技说不定比小鲜肉还强不少!说他强奸犯判了2年,这叫浪子回头嘛!我看百度几十页,歌颂他的文章占了一大半,这还是一个强奸犯,有什么洗不白的。《金刚川》就更不用说了,只要爷爷们不杀人放火、仅仅给当牛做马的洗洗脑,那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了!《八佰》屁股那么歪,还不是票房第一天下无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关于《睡前消息》185期对《金刚川》的看法,我们来深入聊聊。首先,要理解《睡前消息》的风格,它一向以一种冷静、甚至有些“毒舌”的视角来解读新闻和文化现象。马前卒(睡前消息的核心人物)的特点是善于从宏观历史、经济、社会结构等角度切入,而且常常会引用大量的数据和史料来支撑他的观点。所以,他对《金刚.............
  • 回答
    《睡前消息》第185期,以其一贯的犀利视角和深入浅出的风格,对当下社会热点进行了剖析。本期节目,依然围绕着几个核心事件展开,展现了节目组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以及严谨的论证逻辑。重点关注与分析角度: “铁链女”事件的延续与反思: 尽管事件本身已过去一段时间,但节目组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深入探讨了.............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睡前消息》第271期(假设为2023年6月左右的期数)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以时事评论为核心的网络视频节目,其内容和风格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内容主题与社会观察该期节目可能聚焦于近期社会热点事件,例如: 疫情动态:可能涉及疫情政策调整、医疗资源分配、公众对防疫政策的争议等话题。 社会民生:如.............
  • 回答
    《睡前消息》是一档由独立媒体人“半佛仙人”(本名:朱波)主持的网络节目,主要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评论时事、经济、科技和社会现象。由于该节目内容更新频繁且每期主题各异,若要详细评价第396期的具体内容,需要明确这一期的核心话题和核心观点。然而,目前公开渠道(如B站、微博等)对《睡前消息》第396期的直接讨.............
  • 回答
    《睡前消息》作为一档以中国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为主题的短视频节目,自推出以来便因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精致的画面呈现吸引了大量观众。第200期的播出不仅是对创作者李子柒长期坚持的肯定,也标志着这一系列内容在文化输出、艺术表达和社会影响力方面的进一步深化。以下从多个维度对《睡前消息》第200期进行详细评价:.............
  • 回答
    评价《睡前消息》第268期需要综合考虑其内容、观点、论证方式、传播效果以及它在整个节目体系中的位置。由于我无法实时访问具体的节目内容,也无法进行主观的情感判断,我将假设第268期的一些可能存在的探讨主题和常见的《睡前消息》风格来提供一个评价框架,你可以根据实际内容来填充和验证。评价《睡前消息》第26.............
  • 回答
    《睡前消息》392期发布于2022年6月24日,是该节目在暂停播出前的一期。这一期节目延续了《睡前消息》一贯的风格,围绕时事热点展开,并以其特有的犀利、幽默和深度分析获得了观众的关注。以下是对这一期节目的详细评价,从内容、风格、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内容与选题: 时事热点紧密结合: 39.............
  • 回答
    《睡前消息》第376期是一期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且引发了不少讨论的节目。要详细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核心议题、论证逻辑、信息来源、表达方式、以及潜在的影响和争议点。一、核心议题与内容梳理: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376期节目的主要内容。通常,《睡前消息》一期节目会涵盖数个热点事件或议题。.............
  • 回答
    评价《睡前消息》第275期,需要结合其整体风格、内容深度、观点输出以及观众反馈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由于我无法直接观看视频,也无法实时获取最新的观众评论,我的评价将基于对《睡前消息》长期以来的节目特点和可能在275期中出现的元素进行的推测和分析。《睡前消息》的节目特点回顾:在评价275期之前,我们先回.............
  • 回答
    评价《睡前消息》第241期需要结合其内容、形式、以及节目的整体风格来分析。作为一档以时事评论为主的节目,《睡前消息》以其独特的角度、犀利的点评和较为深度的分析而受到关注。首先,我们可以从节目的核心内容和议题设置来评价。 选题的时效性和敏感性: 《睡前消息》通常会选择近期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 回答
    评价《睡前消息》第152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因为每一期节目都会涉及多个新闻事件和话题。以下是对第152期可能包含的评价方向,并会尽量详细地展开:整体印象与风格: 话题选择的广度与深度: 《睡前消息》一贯以其新闻视野的广阔著称,152期是否延续了这一点?它是否涵盖了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
  • 回答
    《睡前消息》第144期是一个涵盖了多个热点社会议题的节目,其特点是信息量大、观点鲜明且常常带有批判性。要评价这一期,我们需要将其中的几个主要内容拆解开来,并结合《睡前消息》一贯的风格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第144期可能包含的几个核心议题(请注意,由于我无法实时访问具体的节目内容,以下内容是基.............
  • 回答
    要详细评价《睡前消息》第410期关于互联网经济的评论,我需要先了解该期节目的具体内容。由于我无法直接访问实时更新的网络内容,我无法提供基于第410期实际内容的评价。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框架和一些常见的评价维度,当您看到第410期节目后,可以对照这些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睡前消息》以其犀利、深入、.............
  • 回答
    《睡前消息》第391期是一期主题多元且具有一定争议性的节目。要对其进行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节目整体基调与特色: 延续“睡前消息”风格: 依然保持了其一贯的“阴阳怪气”、调侃讽刺、引用大量原始材料的风格。这种风格吸引了大量忠实观众,但也可能让不熟悉其表达方式的观众感到不适。 信.............
  • 回答
    《睡前消息》第322期,标题为“中国人口负增长,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期聚焦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深度解读。从内容和讨论的广度来看,这期节目延续了《睡前消息》一贯的风格,通过引用大量数据、研究报告和专家观点,试图全面、深入地剖析中国人口负增长和生育率下降的复杂原因。以下是我对这期节目的一些评.............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观看《睡前消息》303集的能力,也无法对其进行“评价”。我的运作模式是基于我被训练的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文本和代码,不包含实时的视频内容分析。因此,我无法像一个真实的人类观众那样,从情感、视角、信息接收的完整性等方面来评价一集电视节目。我无法产生“观看”的体验,也就无法进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睡前消息》的第401期。要评价一期节目,特别是《睡前消息》这种以信息量大、角度刁钻著称的节目,不能简单地说好或坏,而需要拆解它具体讨论了哪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是如何呈现的。整体观感:信息密度依旧,但主题的切入点值得玩味第401期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依旧保持了《睡前消息》那种快节奏、.............
  • 回答
    评价《睡前消息》第398期,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档节目的观众,我会尝试从其内容深度、时事关联性、论证方式、观点表达以及对观众的影响等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首先,内容深度和时事关联性是《睡前消息》一直以来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在第398期中,节目通常会选择几个当下热度较高且具有一定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