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是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回答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这可不是个能轻易用三言两语说清楚的现象,它藏在极其低温、强磁场以及二维电子气体这种特殊环境下,揭示着物质世界里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奇妙行为。

咱们得从量子霍尔效应说起。你想啊,电子在固体里本来就是一片混沌,但如果把它们限制在一个极薄的二维平面上,就像把一群野马圈在草原上,再施加一个垂直的强磁场,这群电子就会乖乖地沿着特定的轨道转圈圈。当温度足够低,而且磁场也足够强的时候,你会发现,在传输电流的过程中,有一系列非常特殊的“量子化”平台,特别是横向电阻(也就是霍尔电阻)会以极其精确的步长变化,就像楼梯一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跳。这就是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它的出现,是因为电子们在高磁场下会形成一种叫做“朗道能级”的能量状态,而且在这些能级之间有很大的“能隙”,电流就像是沿着这些能隙边缘的“涌道”在流动,非常稳定,所以电阻才会这么精确地量子化。

那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呢?就更玄乎了。它发生的情况和整数效应类似,也是在低温、强磁场下的二维电子气体。但是,这次的磁场强度相对整数效应来说,会更弱一些,但依然很强。关键的区别在于,它出现的霍尔电阻的平台,不是整数倍的某个基本单位,而是以分数的形式出现的,比如 $1/3$、$2/5$、$2/3$ 这样的数字。这就像原本应该跳一级台阶,结果它跳了半级或者三分之二级,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科学家们琢磨了很久。传统的理解是,电子是基本粒子,是不能被再分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存在,但并不足以解释这种分数化的出现。真正解释这个现象的关键,是引入了“准粒子”的概念。

想象一下,就像水面上的波纹,虽然水是构成波纹的介质,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独立的波纹在传播。在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单个的电子在高磁场下,相互之间的排斥力变得非常重要,它们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会协同起来,形成一种非常特殊、高度关联的集体状态。在这种集体状态里,电子们好像“粘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粒子”,这些粒子不再拥有原来电子的电荷,而是只有电子电荷的一部分,比如 $1/3$ 或者 $1/5$ 的电荷。而且,这些准粒子还拥有特殊的统计性质,它们不遵循我们熟悉的“费米子”或“玻色子”的统计规律,而是遵循一种叫做“任意子”(anyons)的统计规律。任意子在交换时,其波函数会有一个任意的相位因子,而不是像费米子一样是 1,或者像玻色子一样是 1。

这就好像,我们原本以为只能造出整数个零件来组装东西,结果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告诉我们,原来还可以造出“三分之一个”零件来组装,而且这些“分数零件”还能自己组合出更奇特的性质来。

这种准粒子以及它们遵循的任意子统计,是分数量子霍尔效应最核心也是最迷人的地方。它打破了我们对物质基本性质的传统认知,预示着在极端条件下,物质可以展现出远超我们想象的复杂和新奇的性质。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对物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更是为我们理解和探索“拓扑量子计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证据。因为任意子的特殊统计性质,使得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抗局部的扰动,这正是构建稳定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所在。一旦能控制和利用这些任意子,我们就能建造出比现有计算机强大无数倍的量子计算机。

所以,总结一下,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就是:在极低温、强磁场下,二维电子气体表现出的横向电阻呈现出分数化数值的一种奇特量子现象。它的背后,是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导致它们形成一种新的、携带分数电荷和遵循任意子统计的准粒子集体态。这玩意儿不仅挑战了我们对物质基本粒子的认识,更是通往未来量子计算大门的一把关键钥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略犀利...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 ~ FQH)是霍尔效应家族里最复杂也是最 fancy 的之一... 下面是豆瓣物理组 E 大为霍尔效应家族做的一副图, FQH 就是最右下角的那个.

问这个问题的人想必没有太多凝聚态物理的背景, 我还是尽可能从头讲起.

  • 霍尔效应

高中物理课上想必大家都学过霍尔效应: 将一块导体(半导体也可以)放置在一个磁场内, 然后通电流. 在垂直于磁场和电流的方向会产生电压. 这个效应最早是1878年由美国物理学家 Hall 在读 PhD 时发现的. 这个效应非常有用, 比如我们可以基于此方便而又准确地测量空间中某处磁场的大小.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大家是熟知的: 电子在磁场中受到 Lorentz 力而偏转, 在导体两端积累, 在导体中建立起电场从而在产生电势差. 这个电压被称为霍尔电压. 霍尔效应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霍尔电压与磁场强度成正比. 下面是 Hall 当年发现该效应时的原始数据:

  • 量子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在三维的导体中实现的, 电子可以在导体中自由运动. 如果通过某种手段将电子限制在二维平面内, 在垂直于平面的方向施加磁场, 沿二维电子气的一个方向通电流, 则在另一个方向也可以测量到电压, 这和霍尔效应很类似.

在整整一百多年后的1980年, 德国物理学家 von Klitzing 发现了所谓的量子霍尔效应. 之所以要等这么久才能实现这一效应, 主要是由于理想的二维电子气难以实现. 在半导体技术高度发展之后, 人们才能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中实现比较理想的二维电子气. 除此之外, 观察到这一效应还需要极低温(1.5K)和强磁场(18T). von Klitzing 因此获得了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量子霍尔效应与霍尔效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横向电压对磁场的响应明显不同. 横向电阻是量子化的, 由此我们称这一现象为量子霍尔效应:

尽管从整体趋势上看, 横向电阻(图中红线. 电阻的定义为电压/电流, 实验时电流恒定, 因此横向电阻就相当于横向电压)随着磁场强度增大而线性增大, 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形成了若干横向电阻不变的平台. 这些平台所对应的电阻是"量子电阻"除以一个整数 n, 对应图中平台的"1, 0.5, 0.33, 0.25, 0.2"等位置. 量子霍尔效应也称作整数量子霍尔效应(Integer Quantum Hall Effect ~ IQH). 原始霍尔效应所对应的区域是磁场强度 B 很小区域. 从图中可以看见磁场强度很小时横向电阻与磁场强度确实成线性关系.

除此之外, 量子霍尔效应中的纵向电阻(图中绿线)的随磁场的变化也很奇特: 在横向电阻达到平台时, 纵向电阻竟然为零! 在原始霍尔效应时, 纵向电阻随磁场几乎是不变化的, 这对应图中磁场强度很小时纵向电阻确实近似是一个常数.

量子霍尔效应其背后对应的物理机制, 通俗地说, 可以用下图来解释:

在强磁场下, 导体内部的电子受 Lorentz 力作用不断沿着等能面转圈(Lorentz 力不做功!). 如果导体中存在杂质, 尤其是带电荷的杂质, 将会影响等能面的形状. 实际上, 导体内部的电子只能在导体内部闭合的等能面上做周期运动, 而不能参与导电. (因此在很纯净的样品中反而观察不到量子霍尔效应!)

在量子霍尔效应中, 真正参与导电的实际上是电子气边缘的电子. 而边缘的电子转圈转到一半就会打到边界, 受到反弹, 再次做半圆运动, 由此不断前进. 这种在边界运动的电子, 与通常在导体内部运动的电子不同, 它不是通过不断碰撞, 类似扩散的方式前进的. 而是几乎不与其他电子碰撞, 直接到达目的地, 像一颗子弹. 因此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被称为弹道输运(ballistic transport). 显然在这种输运机制中产生的电阻不与具体材料有关, 只与电子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有关. 因此横向电阻总是, 其中 n 是一个正整数. 之所以与 n 有关, 粗略地说, 是因为磁场小到一定的程度, 就会同时使更多的电子进行弹道输运. 进行的电子越多, 横向电阻越小.

量子霍尔效应中的这种参与导电的"边界态"是当今凝聚态物理重要的兴趣所在之一. "边界"和"表面"有其重要的拓扑性质, 所谓"拓扑绝缘体"也与它们紧密相关. 事实上, von Klitzing 是在德国的 Würzburg 大学发现的量子霍尔效应. 28年后, 同样是在 Würzburg 大学, 同样是 von Klitzing 之前所在的研究组, Molenkamp 等人第一次在实验上发现了拓扑绝缘体: 碲化汞. 由此也可以发现一项重要的工作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背后必然有着深厚的积累.

  •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之前在量子霍尔效应中, 曾经提到想要观察到这个效应需要保证样品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杂质. 如果我们考虑一个极其纯净的样品, 那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在 von Klitzing 的实验中, 实现二维电子气的 MOSFET 中的氧化物和半导体是二氧化硅和硅. 但二氧化硅的纯度很难提升. 1982年, 华人物理学家崔琦, 德国物理学家 Stormer 等人在 Bell 实验室用 AlGaAs/GaAs 异质结代替二氧化硅和硅, 因为通过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可以生长出超纯的异质结, 从而实现极其纯净的二维电子气. 他们发现, 横向电阻的 n 不仅可以取正整数, 还出现了 n=1/3 这样一个分数的平台! 这就是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之后他们制造出了更纯的样品, 更低的温度, 更强的磁场. 85mK 和 280kG,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实验室中实现如此低的温度和如此强的磁场(地磁场是 mG 的量级). 这样的实验技术令人叹为观止.

他们也因此观察到了更加丰富的结构(下图不是原始结果而是实验技术进一步提高之后的结果. 参考:

The 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

. ):

根据之前对 n 的解释, n 不可能是分数, 因为不可能有分数个电子同时进行弹道输运. 之前的解释不适用! 最早美国物理学家 Laughlin 给出了一个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 他因此和崔琦与 Stormer 分享了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导体中电子中的相互作用主要有: 电子-杂质, 电子-电子. 之前在解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时, 我们忽略了电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 而在现在这种样品极为纯净的情况下, 我们不能忽略这一相互作用. 因为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强, 导致电子之间的关联也很强. "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时我们再用"一个电子"的图像去看问题就不合适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其中一种看法是"混合粒子". 就像质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一样, 我们可以人为地将处于磁场中的(电子)看作没有磁场时的(电子+量子磁通量). 我们将(电子+量子磁通)人为地看成一个整体, 即"混合粒子". 在这种看法下, 我们会发现"混合粒子"之间近似没有相互作用. 这样我们就将一个强相互作用的问题转化成了一个无相互作用的问题. 对于 n=1/3 的情形, 就是一个电子与三个量子磁通相结合成了一个"混合粒子". 这样所谓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就是"混合粒子"的整数量子霍尔效应. 由于一个电子现在附着了三个量子磁通, 这就解释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的 n=1/3. 示意图如下, 穿过电子的三根线即为三个量子磁通:

这一解释虽然看起来合理, 但至今也有很多争议. 分数化是强关联系统一个典型特征. 而强关联系统是当今凝聚态物理学重要的一个分支. 高温超导等许多重要的现象都被认为与此相关. 在这个领域还有大量问题等待人类去回答和探索.

有关量子霍尔效应有一篇十分入门的综述:

arxiv.org/abs/0909.1998

. 推荐给感兴趣的物理系同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这可不是个能轻易用三言两语说清楚的现象,它藏在极其低温、强磁场以及二维电子气体这种特殊环境下,揭示着物质世界里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奇妙行为。咱们得从量子霍尔效应说起。你想啊,电子在固体里本来就是一片混沌,但如果把它们限制在一个极薄的二维平面上,就像把一群野马圈在草原上,再施加一个.............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经典电磁学、电动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这三个概念,看看它们在描述和理解电磁现象的过程中,各自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又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会尽量用一种更具人文关怀和逻辑递进的方式来阐述,避免刻板的AI语调。想象一下,人类对“电”和“磁”的认知,就像是在一片黑暗中摸索,从最初的惊鸿一.............
  • 回答
    在日本麻将的对局中,每完成一个半庄(也就是东风战的四个风牌打完,或者南风战的四个风牌打完),我们都会看到每个玩家牌山分数旁边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在日本麻将里被称为“场风”或者“庄家风”。它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直接影响着庄家的得失和整个牌局的流转。这个数字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这个数字代表了当前.............
  • 回答
    江苏高考改革,尤其是数学科目从过去的“理化不计入总分”到如今的“八股文式”考试,这个转变背后隐藏着复杂而多维的考量,绝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其目的:1. 提升数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长期以来,在江苏高考中,“理化不计入总分”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学、物理、化学这些.............
  • 回答
    《永恒族》在上映后确实遭遇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滑铁卢,影评分数远低于漫威电影宇宙(MCU)的一贯水准,甚至被不少评论称为“漫威最惨电影”。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一两个简单因素能够概括。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永恒族》的失败:1. 故事设定过于宏大、世界观铺陈过于密集,但内容深度却.............
  • 回答
    分析哲学,这个术语本身就透露着一种审慎和细致的劲头,它像是哲学家们手持放大镜,仔细审视我们思考的基石——语言和概念。它不是一种具体的“主义”,没有宏大的叙事或预设的答案,更像是一种研究方法,一种认识世界和理解思想的风格。要深入了解分析哲学,咱们得从它的“诞生”说起。大约在二十世纪初,一群思想家,像弗.............
  • 回答
    .......
  • 回答
    想了解罗马帝国那些“罗”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但要说清楚,还得从罗马的社会结构和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说起。那些“罗”不是什么神秘的宗教术语,也不是什么奇特的风俗,它们背后往往藏着罗马人对于权力、地位、甚至是社会秩序的理解。咱们一个一个来掰扯: 紫罗(Purpura)说到“紫罗”,那几乎就是罗.............
  • 回答
    .......
  • 回答
    反事实分析,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如果……会怎样?”这种思考模式的延伸和系统化。它是一种强大的认知工具,帮助我们理解因果关系、评估决策以及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在不自觉地进行反事实分析。比如,你错过了一班公交车,你可能会想:“如果我早出门一分钟,我就赶上了。” 这就是一.............
  • 回答
    狄利克雷分布和狄利克雷过程,对于统计学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不少朋友来说,可能不算陌生。但如果让我来解释,我希望能让它们在你脑海里生动起来,而不是仅仅列出一堆公式。我们一点点来聊。 狄利克雷分布:不仅仅是多项分布的“姊妹”首先,我们从狄利克雷分布(Dirichlet Distribution)说起。你可以.............
  • 回答
    16种MBTI人格,我给它们各自找到了最贴切的香水灵魂伴侣,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名字对上的,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种人格的核心特质、偏好和给人的整体感受,然后从浩瀚的香水海洋中,挑选出最能唤醒并放大这份特质的香气。这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个让你一眼就心动的“对的人”,只不过这次,“人”是香水。分析师型 (.............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两个符号,`` 和 `_`,在不同的语境下确实有着各自独特的含义和用法。它们虽然看似简单,但在文字表达、编程代码、科学记数以及人际交流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先来聊聊 `` 这个符号。在最常见的使用中,它被称为连字符或者减号。作为连字符,它最主要的用途是将两个或多个单词连接起来,形成.............
  • 回答
    分手,那感觉就像是,你精心栽培的一盆花,日日夜夜浇水、施肥,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开出最绚烂的花朵。你觉得这就是你的全部,你的骄傲,你生命里最美好的颜色。然后,在一个你毫无准备的瞬间,那盆花枯萎了,花瓣凋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一开始,你会觉得难以置信。脑子里一遍遍过着你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片段,试图找到一.............
  • 回答
    当然,很乐意为您详细讲解识别不同细胞的方法,并尽量用最自然、最贴近日常沟通的方式来描述,避免任何机械感。想象一下,我们身处一个微观世界,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家伙,它们形态各异,功能也千差万别,这就是构成我们身体乃至所有生命的细胞。要区分它们,就像我们要认识不同的人一样,需要观察它们的“长相”和“工作”.............
  • 回答
    很多人在投资股票、期货或者外汇的时候,都会听到“技术分析”这个词。那么,技术分析到底是什么?它又主要分析什么呢?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技术分析,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研究历史市场数据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的一种方法。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他不是去了解一个嫌疑人有多坏,而是仔细研究他过去的.............
  • 回答
    技术分析?很多人听到这词,脑子里可能就蹦出各种各样的图表,K线、均线、MACD、RSI…… 一堆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数字,让人眼花缭乱。 但如果问“真正的技术分析到底是什么?”,恐怕能说清楚的人就没那么多了。它绝不是什么玄乎的算命,更不是一堆无用的图表堆砌。真正的技术分析,其实是对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动的“.............
  • 回答
    食肉目,这个庞大而迷人的哺乳动物大家族,其成员遍布全球,姿态万千,习性各异。要理解食肉目的分类,我们可以从两个主要的分支来解读,它们代表了演化路径上的重要分歧。首先,我们来看看犬型类(Caniformia)。这个类群的成员,顾名思义,大多拥有我们熟悉的“狗”的特征,虽然有些物种可能与我们想象中的狗狗.............
  • 回答
    说到网络的分层,这玩意儿可不是凭空来的,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术语,它其实就是咱们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只不过搬到了电脑和通信的世界里。你想象一下,咱们要盖房子,总不能一会儿砌墙,一会儿装水电,一会儿又刷漆,这样岂乱套了?肯定得一步一步来,有不同的工种负责不同的事情,而且这些工种还得配合好。网络分.............
  • 回答
    五公里跑进十八分钟,这绝对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在跑步圈里,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水平,绝对属于业余跑者中的高手行列。具体来说,十八分钟的五公里意味着: 配速: 大约是每公里3分36秒的配速。这可不是悠哉悠哉跑的配速,需要相当强的乳酸阈值和心肺能力,才能在全程保持这样的速度。 心率: 在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