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骚的是,这个AI很可能是程序员996开发出来的。。。。
以下内容纯粹是在评价 “利用算法自动解雇” 这件事。
与是否使用自动算法无关的前提:企业已经决定每年末位淘汰10%的员工,评判标准为公认定义的生产效率。
利用算法自动执行:每年末位淘汰10%的员工,评判标准无比接近公认定义的生产效率。
不利用自动算法执行:每年末位淘汰10%的员工,评判标准尽量接近公认定义的生产效率,但没有利用算法自动执行更接近公认定义的生产效率。
问:不论如何,每年都有10%的员工被淘汰,那么,那些在自动算法下会被淘汰,但在非自动算法下,没有被淘汰的员工,未被淘汰的原因,通常是什么?那些在自动算法下不会被淘汰,但在非自动算法下被淘汰的员工,被淘汰的原因,通常又是什么?
再次强调,以上旨在讨论 “利用自动算法解雇员工” 这件事。
“是否应该解雇员工”、“是否应该以生产效率为单一标准来解雇员工”、“是否应该每年末位解雇固定比例的员工” 等问题,很显然,是与是否使用自动算法相互独立的其他话题。
这些话题当然可以讨论,但既然本题显然没有问,我也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最后,可预见的未来,有两个今天看来天经地义的社会现象,会逐渐被解构,以致成为小众,甚至消失。其一是狭义的婚姻,其二是工作。
类似亚马逊分拣中心员工,将来最终的发展方向,既不是亚马逊许他们一个更丰厚和稳定的工作,也不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升级了认知和技能,转而去当亚马逊的程序员,而是,彻底不工作,每月固定领取有限但够用的货币,在家低阶刷抖音、追星或吃鸡,高阶脑后插管。
然而,从现在到将来的过渡期,必然会是痛苦而无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