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奥密克戎病例已涉天津、河南安阳,为何说我国「动态清零」必须坚持?

回答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无疑给全球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而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病例,更是提醒我们,这场战役远未结束。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开始质疑我国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的必要性。那么,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动态清零”?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

首先,我们要理解“动态清零”的核心理念。它不是追求绝对的“零感染”,而是在疫情出现早期,通过快速、精准、有力的防控措施,将疫情扑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为疫苗接种和药物研发争取宝贵时间。这是一种审慎、负责任的策略,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奥密克戎的“狡猾”与“严峻”:为何需要更强硬的“清零”?

奥密克戎变异株之所以让全球都感到棘手,主要在于其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以及可能存在的免疫逃逸能力。

超强的传播力: 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比之前的德尔塔变异株甚至更强。这意味着一个感染者在短时间内可能感染更多的人,疫情蔓延的速度惊人。一旦在社区传播开来,其扩散范围将远超我们的想象。
症状的“迷惑性”: 相较于之前的变异株,奥密克戎感染者的症状可能相对较轻,甚至无症状。这使得早期发现和隔离变得更加困难,病毒可能已经在人群中传播了相当一段时间而不被察觉。正如在河南安阳出现的确诊病例,正是这种隐匿性才使得疫情得以扩散。
对疫苗的挑战: 虽然现有疫苗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仍有显著效果,但奥密克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苗对感染的保护力。这意味着即使接种了疫苗,仍有可能被感染,并且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动态清零”的现实考量:不是“不惜一切代价”,而是“最经济有效”的选择

有人会问,为何不学习一些国家“躺平”的做法,与病毒共存?这里面涉及到一系列严峻的现实考量:

1. 医疗资源承受能力: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一旦大规模疫情爆发,即使奥密克戎的重症率相对较低,绝对的感染人数也会导致大量的重症病例,这对于我国的医疗系统将是巨大的考验,很可能导致医疗资源挤兑,影响正常的医疗服务,甚至造成严重的医疗悲剧。我们不能因为一部分人症状轻微,就忽视了那些需要专业救治的重症患者和慢性病患者。

2. 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 “动态清零”的目的恰恰是为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如果疫情失控,大规模的封锁、停工、停产将是不可避免的,这将对供应链、生产能力和消费者信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我们现在采取的精准防控措施,虽然在局部地区会带来不便,但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更大范围的、更长时间的停摆。试想一下,如果整个国家都陷入疫情的泥潭,经济的停滞和民生的困顿,会比短期的封锁更为可怕。

3. 保护脆弱群体: 在我们的人群中,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尚未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仍然是病毒的易感人群。对于他们而言,奥密克戎仍然是致命的威胁。如果放弃“清零”,任由病毒传播,将意味着这些人将承受更高的感染风险和死亡风险。我们的政策必须考虑到这部分最脆弱的群体,保护他们免受病毒的侵害。

4. 为科技攻关争取时间: “动态清零”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研发和应用时间。这包括疫苗的更新换代、特效药的研发与普及,以及更有效的防控技术和手段的提升。通过“清零”,我们可以不断完善我们的防控体系,为最终战胜疫情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如果现在就放弃,等于将我们前期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并且可能在新的变异株面前更加被动。

“动态清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适应和优化

需要强调的是,“动态清零”并非僵化的政策。随着病毒变异、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以及我们防控能力的增强,“清零”的手段和要求也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它强调的是“动态”,这意味着我们不是一味地追求“零病例”,而是在出现病例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将其控制住。这其中包含了:

更精准的流调溯源: 利用大数据、基因测序等先进技术,快速锁定感染源和传播链。
更科学的隔离管控: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人群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减少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更快速的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推广: 提高人群整体免疫水平,降低感染和重症的风险。
更积极的药物储备和研发: 为可能出现的重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结语:一个负责任的选择

天津和河南安阳出现的奥密克戎病例,再次敲响了警钟。这提醒我们,与病毒的斗争仍在继续,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在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高传染性和不确定性面前,“动态清零”是我国在综合评估了经济社会发展、医疗资源、人口结构以及病毒特性后,所做出的一项最符合国情、最审慎、最负责任的选择。它不是简单的“封锁”和“隔离”,而是一套基于科学、以人为本的综合性防控体系,旨在为全体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坚持“动态清零”,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也是为了最终的胜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一个普通社畜:

你以为的不清零:公司人均感冒。

实际的不清零:公司人均奔丧。


对于一个普通实体店主:

你以为的不清零:天天顾客盈门。

实际的不清零:天天零元购上门。


对于一个普通企业老板:

你以为的不清零:每天消耗几十个口罩。

实际的不清零:每天跑路几十个工人。


新冠病毒精准打击人类社会秩序,且不接受投降,即使是有一定身份的中小资产阶级也会被它碾碎。唯一能从躺平政策中获益的是真正的大资产阶级。


支持不清零之前,最好先看看自己名下的财富有没有九位数。

user avatar

本人在美国出生长大,国内有不少亲戚,不过上次回国是19年初,所以整个疫情期间我都在美国,而且没有任何办法入境,就算想回中国(确实很想念)我根本没有“给国家添麻烦”这个选择。

中国放弃动态清零其实对我是好事了,这样子我可以合法合规地入境探亲、旅游、学习。不过我还是百分之百地支持动态清零。

有在美的华人会说,(去年年末之前)现在也好好的,生活基本上回复正常了,可以出去旅游、蹦迪、甚至可出国旅游(但去不了中国)之类的话。说不定有的中国人被海外的侨胞说服了,也希望中国可以不在执行动态另请政策了。

但我想问这些人,你认识多种被感染过的人,你认识的被感染的人被感染了多少次,你如果认识在美的从医的人,他们最近的状况如何?

现在连核酸检测都很难找了,上周在一个美国疾控所资助的检测站查了鼻涕,然后志愿者跟我说因为最近做检测的人暴多,结果要等起码一个礼拜才能收到。放弃动态清零的一部分当然是放弃普检啊,就算我现在中招了我也无法知晓。

身边的被感染的人越来越多了,我现在觉得去超市都危险了, 更不要说去人多的餐馆、办公室、酒吧、博物馆等地方了。

在中国的朋友们,2021年有365天,你算一算你去年有几天能明显地感受到这次瘟疫?有几天担心你会得到一个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后遗症的传染病?

对我来讲呢,应该有200天以上吧,毕竟刚刚接种疫苗的时候还真以为疫情会有好转。

每次封城需要封几天?两个礼拜?一个月?最多应该是两个月了。而且封城主要的不便是不能出门,而不是真的怕被感染。

但我这种小小的不便,不是关键的问题,毕竟自己很幸运能远程办公、可以在家学会做饭、可以打电话找朋友唠嗑。

更严重的是医疗资源。

我一个大学同学,现在在一座大城市的一流医院做住院大夫,上次跟她聊天她说那边的急诊所的一半的护士被感染了,无法上班。我另外一个朋友的姐姐,从事护理师,2020年中因为工作条件差到无法忍受改成也辞职了。

看懂英文的同志们,建议你们搜一下reddit(类似于贴吧)的nursing吧,你想要让中国的“白衣天使”过那样的生活吗?

前几天看到了新闻报道,说加州,就是美国最富裕的州,要求被感染但是没症状的护士不能因为被感染新冠而请病假。还有另一个新闻报道说,这个新的变种不要害怕,只有有慢性病的人有死亡的风险。

这么直接地把有慢性病的人(美国人口的三四成)边缘化了,不是应该先保护弱势群体吗?这样子道德吗?我80多岁的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好,可以说他们算是残疾人了,现在无法安全地去医院了。有医疗紧急的话,去了医院也要被一个被感染新冠的人照顾了。

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家,根本不在乎你生你死。中国现在要是放弃动态清零,说明中国就放弃了人民,放弃了仁道,放弃了你。

你要是愿意被国家放弃,为难医护人员,那也是你个人的选择。但在一个与病毒共存的地方生活了2年,我反正不会这么选。

1-19更新

今天收到了母亲的微信,说她两个特别好的朋友被感染新冠了,阿姨之前症状很严重了,差点要去医院了。两人打了加强针,除了年龄有点大还经常锻炼,饮食习惯良好。

不同意一些评论区的海外朋友,还是不应该把新的变“流感化”或者“感冒化”,幸好我叔叔阿姨现在似乎在恢复当中,但说不定以后会有后遗症。从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等角度来讲,冠状病毒和流感、感冒绝对不是一回事。

很高兴能有这次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我每一个评论都看,包括亲爱的喷子。没时间一个一个地回答,以后请多关照!

user avatar

缓缓打出一个?这问题前后两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哪里?中国新闻网的小编就这文字水平?

两年前武汉啥样你不知道吗?那时候病毒还只是原始品种,武汉还得到了全国的支援。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放任病毒传播,病毒是进化过的品种并且很可能再度进化+各地只能自顾自的无力额外相互支援=全国大多数地方都会比两年前的武汉更糟。

动态清零,小部分人付出的个人代价比放任大,但社会整体代价比放任小很多。只把目光集中到付出了代价的少部分人身上计算他们的得失,这种思考方式是错误的。

应该做的是:

用转移支付or全体购买隔离/停业保险的方式,补偿为清零为整体的“小代价”付出个人“大代价”者;

总结经验,学习经验,改进方法,提高清零效率减小清零代价。

user avatar

坚持防疫无非就是大家执行一些防疫措施,稍微增加大家的不便而已。

不坚持就会额外多死几百万上千万人,全民后遗症,而且还得执行更多的防疫措施。

这有任何问”为什么“的意义吗?

俩选项,一个是交100块钱,一个是交1万块钱,然后再砍你一条胳膊,真的有人会说”为什么不选砍胳膊呢?你看人家砍了一条胳膊还有一条胳膊呢,生活的挺好的,我看你就是没有勇气砍胳膊“吗?

user avatar

我小时候,处处都是标语,“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现在呢?动态清零是口号,口号有没有用,有用!是不是永远有用?如果是,为啥现在不少生优生,幸福一生了?其实有六岁智商就知道,必须和永远,那不是一个意思。

user avatar

我有很多同学在美国,话说开始我还挺担心他们,后来在同学群里被怼了几次,我就不再说话了。

这点我得佩服美国,确实是个大熔炉,进入美国的人很容易就生出美利坚的认同感。

我觉得大家觉得美国人共存也过得好好的,主要是幸存者偏差,因为死人不会说话,当然我同学里真有一家都有得过的,但确实也都没死。可能还是年轻力壮吧。

第二就是华人平日里防护做得好,出去浪的少,感染的也就少;另一方面,人会不自觉地为自己的选择做一些掩饰。他要跟你说“我这边过不下去了”,是不是对自己当初出国的选择做了否定?人都有面子的。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那边生活就真过不下去了,但他们呈现给别人的大概率是做了一定掩饰的,报喜不报忧。

另外国外共存社会能不崩,原因是多方面的,宗教文化里,生老病死是自己的事,自己对自己负责,觉得有事就做好防护措施、少聚集、打疫苗、戴口罩。觉得没事的就裸奔、上街HAPPY。死亡的后者居多,怪不到zf头上。zf只要有足够医疗资源应对,不崩溃就行。

还有就是多党,就算怪到这届ZF,那好,下来换另一个。上一个下来就算负责了,这事情就OVER了。但我国显然不行。我国就这么一个,这个就不展开了。号还要。

最后还是想说,新冠主要死的人群确实以老弱病比例居多,如果家里还有老人,那现在清零是保护大家的亲人。

user avatar

没那么多弯弯绕的,不要把社会治理人格化,除了自我感动没啥鸟用。

现实就是算账算出来清零政策成本更低,而且不是低一星半点那种。

中国每十万人 ICU 病床数 2019 年统计差不多是美国每十万人 ICU 病床数的 1/10,武汉疫情期间发现该病的传染力强、隐蔽性强,即使只有 1% 的致死率,以我国的人均医疗资源来看都是绝对无法承受的,更何况当时统计显示该病毒致死率达到 2% 以上,重症率就不用说了,这是背景。

最初坚持执行清零政策是因为要保住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刚开始是以为只有我国有这个,一旦疫情传播开,中国就完了,国运肯定断个彻底,一算账,是放任疫情传播保一时的制造产能重要还是执行清零政策保住长久的饭碗更重要?显然长久的饭碗更重要,所以疫情必须被消灭,哪怕一时的工业产能受到严重影响。

后来出现全球流行,发现我国并不是疫情源头,而是先发现的国家,疫情呈现多点爆发的特征,而且已经在世界各地潜伏一段时间了,所以清零政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疫情当中,谁更安全,谁就是资本汇集之地,谁就掌握重塑世界贸易体系的主动权。资本的特征就是厌恶风险,哪里投资安全又能保证增值就去哪,而从我国后来一系列的政策能看出来,我国有意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把资本往制造业方向引导,尤其是高端制造业。

再有,我国具备低成本执行清零政策的条件。第一,我国的治理是一杆子插到基层的治理模式,动员力强;第二,我国的人民具备较高的抗风险意识,在传统列强的人民习惯寅吃卯粮的状况下我国人民仍然保持较高的储蓄率;第三,我国人民怕死。

这都是这个古老的国家几千年历史文化熏陶下的结果,历史上因战乱、瘟疫、天灾人祸等原因导致的人民朝不保夕的日子实在是过怕了,而因此导致的社会不稳定,进而导致的社会治理成本的急剧提高都是历史上反复重演过的,所以无论是人民还是上层都对长久的社会稳定有着非常强的共识,这是人民愿意配合的最大倚仗。

很多反贼都会阴间语言说这是因为我国人“听话”、“奴性”,实际上是因为我国人民对长久稳定的集体需求远强过忍受一时的不便,不然你怎么解释福建要单方面对台湾开小三通结果被骂回去的事情?

基于这一系列的社会背景和对国家稳定和发展前途的考虑,我国应该也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动态清零政策,这是疫情时代合理利用我国的优势,规避我国的劣势,将不利条件转化为长久的有利条件的有效措施,我想但凡眼界能看到未来五年以上趋势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是正确的。

user avatar

抗疫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优越性,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政治无小事,在宣传部门的努力下,病毒也将服从政治需求。

user avatar

从原先的绝对清零,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动态清零。

看着吧,后面的剧情香港已经给我们预演了:

第一阶段:

也就是现在的阶段:口头上仍然坚持动态清零;

因为政策还在执行,保持延续性;


第二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

行动上开始有所松动。

以前有一例就封城、密接次密接动不动就隔离、全员核酸,在这个阶段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人再强制你隔离,你不去核酸也不会有人追着不放。

可能会伴随着发放个人自检核酸试剂盒。


第三阶段:预计今年底春节前

开始放出消息,如今的毒性已经很轻了,肯定不能掉以轻心,但是没必要再害怕啦。

不再提“就地过年”(再提恐怕就引起民愤了)。不再显著位置播报新冠数据。

开始引导新冠死亡其实是由其他致死疾病导致。


总结宣传中国防疫政策科学正确,最大限度防止了多少人的死亡。

盖棺定论。


沉淀抗疫精神进入中国文明精神建设list。


新冠逐渐消失在舆论中。

user avatar

网上叫嚣着要“躺平”“共存”“完全打开国门”的人,其实跟当初武汉疫情暴发时批评政府应对不及时的人是一群人。当初武汉初期疫情紧急的时候,他们是怎么说的?

“满地无主的手机”“医院被挤爆、走道里都是倒下的人““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中国人真的很可怜”“政府应对不力应该下台”等等。

才刚过去两年而已,他们想试图忘记,我可是记得历历在目。武汉初期医疗系统被挤兑,如果不是封城、方舱医院、全国医护支援。在武汉会发生什么,真的不敢想象。

我当时因为封闭在家,天天转发微博。微博上的求助信息,在我看来真的太惨了。因为医疗系统真的被挤兑了,后来开始建方舱,开始应收尽收。才扭转局势。除了求助信息,就是各种抨击政府的信息,在2020年的2月,随便刷刷微博,就有马上要亡国的感觉。

现在欧美国家疫情失控、感染数死亡数指数级增长,他们装没看见先不说,居然还想着中国跟着后面学习。河山硕在美国要死之前,发推问为什么医院安静没人,殊不知因为医疗资源紧张,他被直接丢到弃疗区。

这些人,如果中国现在真的放弃”清零政策“,跟西方国家一样,每天感染人数十万乃至百万,死亡人数百万级别。你觉得他们会完全不怪政府,完全闭嘴不抱怨吗?

不可能的。

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虽然也会有一些问题。压力也非常大。因为中国无法完全独善其身,世界其他国家不清零,中国始终可能存在破口。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保住健康保住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清零的难度其实很大。这无法回避。

但是我们必须坚持。

“动态清零”政策,既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以中国的人口数量和密度,如果放任疫情失控,那么会给自己和世界带来深重灾难。

我至今还记得,武汉一个女孩,她爸爸因为新冠死去,她在路边大哭”我再也没有爸爸“了。一个新冠病人,刚刚还说给他喂的水有点烫,结果马上就去世了。看到这些视频的时候,我泪流满面。即使我根本不认识这些人。

我想大部分中国人都是朴素而又善良的,我们真的无法眼睁睁的看着大量的同胞因为新冠而死去。对于那些想共存的人,我觉得买张机票也不难,去美国感受一下再说。

user avatar

搞群体免疫的话。

你的朋友去你家,把病毒传给你刚出生的儿子,然后儿子死了,你怎么办,跟朋友喝酒庆祝?

你老婆把病毒传给你父母,然后人死了,你怎么办,继续相敬如宾?

你得了新冠,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然后留下后遗症,体弱多病,性能力下降,你怎么办,难道逢人就说“大号流感”的四种写法?

你把病毒带到社区,大多人平安无事,但死亡孩子老人的家属围着你,你怎么办,继续鼓吹“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大多数底层老百姓得病,是财政能支撑,还是医院能支撑,还是社会能支撑,还是美国的狗泥腿子能支撑?

毕竟网络上美国的80万无辜冤魂不会说话,会说话的只有婴婴学语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国内小懂将。

user avatar

因为我国医疗资源没有西方国家那么充裕,新冠只要不发生医疗挤兑,死亡率就非常低

根据卫建委的数据,去年31省市自治区新冠死亡人数是2。


过去两年中,欧美被疫情坑得最惨的是医院的医务人员,连着两年在高危环境下连轴转,压力非常大的。我今年滑雪假的出租屋的房东就是医院护士,在退房的时候我和她顺便聊了下,她说病人的家属根本不听医院的,明明禁止探望了他们还是源源不断来,干扰他们的工作,而且传播疾病。不过她的岗位是定期访问那些在家住院的病人,她表示比医院安全多了。

user avatar

作为普通人,你没有任何医疗上的特权。如果出现大面积医疗挤兑,倒霉的是谁不言而喻。必须坚持,哪怕生活不便。

user avatar

因为新冠病毒是一种非常容易在大基数人群传播中产生新变异的病毒,而我们不希望产生再来一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变异毒株。

user avatar

因为人死不能复生,哪怕是1%,哪怕是0.1%,也不希望家人冒险。

爷爷90、父母60+,因为有基础病爷爷和母亲都打不了疫苗。

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我是坚决支持动态清零的!

补充一下:

我只是说了我的情况、我的态度,中年人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父母长寿健康,仅此而已。

这么多专家,这个政策制定肯定经过多方面考量的,可能对你造成很大影响,但是保护了更多人,反正怎么样都有人骂。

很多评论的都是年轻人,1%致死率肯定就是其他的99%了,但是对于老年人呢?看过不知真假的数据 :

70~79 4.83%
80~89 8.23%

现在是第三波吧?80岁以上的死亡率叠加之后是23%左右,如果再来3波呢?

user avatar

因为现在国内的医疗体系,是由国家带你撑着,在出现个别、区域病例的时候集中力量消灭。如果采取国外的治理方针,那就各自为战,病例数量一上来,不用多久国内医疗体系就支撑不下去了。

到时候会波及整个社会秩序和人民财产安全。这是有充分的现实角度考虑的。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是真正的为每一个人民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国外的治理方针,其实也是争对自身的医疗体系特点指定的方案,人医疗体系本身就深深嵌在市场经济中,由市场经济来进行调节。这是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高层建筑结构造成的。所以他们可以,也敢这么做。

何况相比我们,面对灭国级的疾病、瘟疫他们更有经验。

user avatar

我是一个50多的人了,想用一些生活经验和大家说说。不管世界多大的道理,也大不过生活的道理。

父亲和母亲都是退休小学教师,都快80了,前几天我父亲生病,吃多了不消化,肠梗阻, 送医院住院治疗。我在外地,只有退休的姐姐,和我老婆,我弟弟轮流照顾陪床。开始几天我父亲可能由于治疗药物关系,天天拉肚子,一天要换洗很多次。我也曾经照顾过生病的老人,深知其中的辛苦。这次父亲病愈后出院的一天,母亲和弟弟由于一点小事发生了几句口角。后来母亲打电话给我的时候,说道她想搬出去不和弟弟一起住。但小区的人劝她说搬出去容易,搬回来就难。她们两个老人曾经有点时间也独居过。直到现在老人也是很孤独的,虽然每天打电话,也只有逢年过节才在一起。她想去养老院,但现在毕竟老了。我记得她最后说了一句:人老了,真没得祥。(重庆话,人老了,活着没意思)。

我这个年龄,经历过很多朋友的父母的生离死别。我一个朋友的父亲,最后是肾衰竭, 好像是几种透析,有一种自费,每次要3000-4000 , 虽然她经济条件也好,但也承受不了,只能选择那种便宜一些的每次200多的透析。关键是人的衰老是不可抗拒的, 大多数人不会为了老人多活几年没有意义的生活,承担这么大的代价。老人自己也不愿意。 我知道我这个朋友家的老人自己好几次想吃安眠药。

中国有句话,久病无孝子,这句话的意义是活着要有快乐,如果大家总是在一种慢死的环境一起煎熬,拖垮其他人,那谁也受不了。 如果新冠是一种病,如果这个病毒没法清0,每年不是这儿就是哪儿来几次,封闭隔离多了,我觉得对整体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活着, 需要活着的乐趣,也需要活着的尊严。

-----------------------------------------------

评论区不要这么对立 ,也请做好阅读理解。

好好说话,是一种最低成本的善良。

---------------------------------------------

评论区很多人的阅读理解让我无语。我说过老年人要放弃治疗了吗?现实中是不是有很多家人患病无法承担医疗费的情况?新冠这种情况如果持续的话( 我感觉大概率会共存), 受到新冠影响的人会越来越多吧?如果采用一些灵活的动态清零措施(不敢说放开,一说放开好像就是啥都不管,想做啥就做啥,其实不是这样的。所以动态清零一词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永远都是在动态过程中),肯定付出多死人的后果,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危险一些。但如果整体来说对社会更有利,那么到一定时候就不得不做这个痛苦的选择,这个取决于经济形势,重症率,疫苗有效情况,死亡率,当然有人建议先看看美国,英国情况再说,非常赞同,但希望一定不要戴有色眼镜去看,不然你看到的就是你希望的,另外有人说道后遗症,其实我觉得不可靠,后遗症现在的时间还短,数据看不出来,而且也不可能维持到知道后遗症结果的那一天。

当然好死不如赖活着是我们的传统观念了。有没有人愿意活得有钱一点,快活一点,自在一点,而少活十年呢?

世界是一个共同体,科学防疫不讲政治。不能啥都来证明咱们的优越性,我们自信一点,有人不相信我们是对的,我希望用事实证明,而不是搞批斗,比如有人看到我是从事外贸职业的,马上认为我屁股坐歪了,事实上,我个人受到的影响最小,而且毕竟我以前还积累了一些客户,如果要从各个方面去深挖你的立场,观点,争取找到你思想的历史根源,批倒批臭,这就要命了。特别是举报的人,这儿我给你求个情,麻烦高抬贵手,放过一马,你怎么骂我都行,如果真要举报,麻烦通知一下,我马上删除,负担重,吃饭第一,认怂不丢人。说句实话,经历了改革开发的三十年的全部过程的,中国的发展是从实事求是开始的,大家的生活好起来,这是最有说服力的东西。我经历了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及人权保障越来越好,思想越来越开放的过程,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希望不折腾,不内斗。

user avatar

奥密克戎的到来,

无疑让我国「动态清零」的成本进一步加大。


但是,如果以人民生命至上为原则,

目前「动态清零」就还不能动摇。

这不仅仅是感染人数量级的问题,

新冠在体内的疾病发展也是值得关注的点。


为什么说奥密克戎会让动态清零的防疫成本加大?


1、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病毒更具隐蔽性


Omicron虽然传播快,但因为蛋白质的原因,

与 Delta在复制感染的部位上存在明显差异。


1月 2日,一项对仓鼠的研究发现[1],仓鼠感染 Omicron后,上呼吸道比下呼吸道病毒载量更高,导致上呼吸道(鼻咽喉、呼吸道)疾病增加,下呼吸道(肺部)疾病减少。


注意:尽管如此,Omicron感染仍然会导致肺部病变,只是相比以往毒株小得多。


奥密克戎为什么对肺部的侵害减弱?


这就不得不从分子层面上去解释新冠病毒的作用机制。


通过长久的努力,科学家们正在逐渐解开新冠病毒是如何一步步侵入人体细胞的[2]——


其中,

新冠病毒的S蛋白与 ACE2结合后,

有效地利用了宿主细胞的 TMPRSS2实现快速入胞——


TMPRSS2是呼吸道细胞表面大量存在的一种酶,它会先酶切刺突蛋白 S2亚基上的一个位点。这个剪切点会暴露一串疏水性氨基酸,暴露后的疏水性氨基酸会迅速嵌入最近的膜中——即宿主细胞膜。


随后,展开的刺突蛋白会折叠起来,像拉链一样,迫使病毒外膜与细胞膜融合。


随后,新冠病毒将基因组直接喷射到宿主细胞内


通过采取这种弹簧加载的侵入方式,新冠病毒比 SARS病毒的感染更快,并避免被困在核内体。


而肺部的很多细胞表面携带了这种 TMPRSS2酶。

TMPRSS2水平在肺细胞中不同,在下呼吸道细胞中更高。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2月17日的研究发现[3]

在表达 TMPRSS2的肺细胞中,

Omicron与 Delta相比,病毒的复制率显着降低。

而 Omicron在肺上皮细胞中的病毒复制率更高。

通过 TMPRSS2 (A2T2) 和敲除 TMPRSS2(A2ΔT2) 的对比发现:

WT和 Delta都观察到 TMPRSS2带来的感染性增强,而 Omicron没有观察到差异。


说明 Omicron已失去利用 TMPRSS2通道进入宿主细胞的优势。


这个优势的缺失,使得与 Delta相比,

Omicron的变异导致细胞-细胞融合活性受损。


这些数据表明:

Omicron降低了下呼吸道细胞的有效感染,但不会降低 TMPRSS2阴性细胞(如上呼吸道中的细胞)的有效感染。


Omicron变异带来的这种改变,对体内疾病的进展疫情的传播产生重大的影响。


目前的影响主要有 3点——

① 由于 Omicron在上呼吸道(鼻咽喉)的病毒水平更高,更容易被呼出,加快了飞沫、气溶胶的传播。

② 免疫逃逸能力相比 Delta更强,大幅削弱疫苗的中和作用,感染性增强;

③ 上呼吸道疾病的“轻症化”更容易带来无症状,使得病毒更具隐蔽性,成为超级传播的条件。

加上疫苗、年龄段轻等因素,更有可能成为无症状患者。


当然,上呼吸道病毒载量高有一个好处就是,

核酸检测(咽拭子)假阴性的概率会降低。


2、即使新冠导致轻症,也会在脑部留下印痕。


当然,不要以为Omicron对肺部的影响小就以为不必防范,

甚至以为是“大号流感”,建议了解一下新冠后遗症再来说话。


2021年 8月,一支研究团队参考了 UK Biobank的数据库(包含了自 2014年以来、超过 4.5万英国人的脑部成像数据)。


对患过新冠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

即使是症状较轻的新冠病例,也会在大脑上留下痕迹,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它会持续多久;

而且会对患者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信息处理速度明显慢于未感染者。



所以,

放弃长久以来动态清零的方式,

转而鼓动放开“接受感染”,

不仅一朝回到解放前,

而且还前途未明、生死未卜,

不是既得利益者的别有用心,

就是愚蠢者盲目跟随的下下策。


我是 @39健康网 (公众号同名),如果你想了解最新的疫情&疫苗科普,可以持续关注我【也可以关注下面的疫情&疫苗】专栏。


香港禁止新冠患者康复前离开隔离点,被CNN称为「剥夺自由、恐怖极权」,如何看待这种言论?


截至 11 日 9 时,天津西青区在大筛中发现 1 例确诊,还有什么信息需要关注?


1 月 9 日消息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 6000 万例,这意味着什么?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韩国政府考虑为免疫力低下人群接种第4剂新冠疫苗?我国接下来也会接种第四针第五针吗?


美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在心脏、脑部存留数月」,如何从生物学角度解读该情况?

参考

  1. ^Reduced Pathogenicity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in Hamsters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1.02.474743v1.full
  2. ^How the coronavirus infects cells — and why Delta is so dangerou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039-y
  3. ^SARS-CoV-2 Omicron spike mediated immune escape, infectivity and cell-cell fusion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12.17.473248v2.full
user avatar

因为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能力极强,你只有动态清零和群体免疫两种选择,不存在中间路线的可能。

如果你想选择群体免疫,那么,全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出现海量的病例是可预期的结果。那么问题来了,虽然毒株的毒力比原始的野生株低了不少,但在极大的基数下依然难免出现大量重症,我国的医务人员人数、人均床位和ICU床位数能否吃下如此多的重症病例?民意能否接受严重医疗挤兑下必然出现的大量死亡,包括新冠本身和次生死亡?

提醒一下,群体免疫的伤亡和医疗系统压力参考美国,然后记住中国人口比美国多得多,人均医疗资源比美国少得多。

所以想清楚,后果能不能承受,承受不了就只能选择清零。

问题很简单,也很残酷。新冠不讲任何情面,它只给你两条路,自己选择。

user avatar

一是中国的人口太多,医疗资源太少,人口密度太高。

如果搞躺平策略,以新冠的重症率,ICU挤兑是必然的,病床挤兑也是必然的,氧气挤兑是可能出现的。

中国不是弱化版的美国,而是富人版的印度。

这不仅是死多少人的问题,中国的家庭模式,一个病人,全家要陪床,仅仅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成本就远远高于动态清零了。

因为新冠流行,生产生活破坏,这个成本是千百倍于动态清零策略的成本。

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清零也比躺平更好。


二是中国的体制,有能力动态清零。



三中国的动态清零策略可以坚持到新冠无害化

新冠无害化,需要病毒进化和疫苗进化。

这一轮奥秘并不是毒性多低,而是人已经进化了,通过疫苗和被感染,人的抗毒能力提升了。T细胞还好用。即使奥秘比原始毒更强,目前的重症率也下来了。

未来有一天,疫苗再强大一些,病毒再弱化一些。重症率降低到流感,或者比流感更低。没有什么后遗症。(其他器官内的病毒被免疫力清除。),甚至绝大部分人无症状,病毒也许不会消失,但是对人类来说基本无害了。病毒因为流行不开,被感染的越来越少,变异速度也不行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放开了。

user avatar

本土单日新增21例确诊

天津全力迎战奥密克戎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9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7例。其中本土病例97例(河南60例,天津21例,陕西15例,广东1例)。

自8日天津市检测发现2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连续两天,天津的感染者不断增加。

作为国内首个报告发现奥密克戎境外输入病例的城市,本轮出现在天津的疫情,也成为截至目前奥密克戎在国内引发本土感染病例最多的一起。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在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病例至少已经传播了三代,并可能在社区里已经持续传播了一段时间。

疫情发生后,天津迅即升级防控措施,锁定重点区域、重点人员,实施分类管理,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并公布了相关管控措施。

8日晚,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2022年1号通告,严格管控措施,非必要不离津。9日7时起,天津启动全员核酸检测,津南区、南开区、东丽区、西青区全体居民24小时内完成区域内人员核酸检测工作。

目前,天津多站已停售进京车票,省际班线9日起暂停,滨海新区等地大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河南单日新增确诊60例

安阳确认两病例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除天津之外,河南的本土病例也在持续增加。9日,河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0例,其中郑州24例,安阳15例,许昌21例。

截至1月10日8时,河南共有14个高风险地区,14个中风险地区。

据通报,8日,河南安阳市在主动检测人群中筛查发现2例本土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个案。9日经基因组测序,显示2例本土病例感染病毒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1分支,经分析比对,与天津市津南区现有本地疫情属同一传播链。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结果,基本锁定安阳市本次疫情的感染来源为2021年12月28日从天津市津南区返回安阳市汤阴县的1名在校大学生。

根据9日河南省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消息,河南省本轮本土疫情在多地出现,郑州、许昌禹州市还出现聚集性疫情。经基因测序分析比对,许昌禹州市疫情与郑州市同源,病毒基因测序为德尔塔株。

面对此轮疫情,河南防控措施也不断强化升级。

4日,郑州宣布对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设置封控、管控与防范区,开始进行全员核酸检测。5日,河南省文旅厅要求立即暂停经营跨省团队旅游。而10日起,河南郑州、新乡、信阳等多地也宣布中小学与幼儿园将暂停线下教学,中小学校启动线上教学。

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专家:这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截至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3亿例,近一周日均新增确诊病例接近190万例,超过上一波疫情高峰的2倍,对于我国来说,外防输入的压力不减。

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折不扣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尽快阻断疫情社会面传播。

岁末年初,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加之奥密克戎来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报道,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表示,“动态清零”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动态清零”不管从现实效果还是社会效果来看,都是最正确的决策,应对奥密克戎,同样要坚持这一方针不动摇。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也对媒体表示,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不出现一例本土病例,但是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当发现有本土病例出现的时候,快速扑灭疫情,我们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追求尽快把疫情扑灭。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日报7日刊发题为《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的评论文章,文章称,“动态清零”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让我们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有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就此而言,我们必须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在“科学精准”上下更大功夫,疫情发现一起就彻底扑灭一起。

文章还提出,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百米”,解决好居民生活保障和就医用药需求,既是坚持“动态清零”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担当。

user avatar

2021年11月中国疾控中心官方网站刊发了一篇周报,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面对疫情我们要坚持“动态清零”,而不是西方国家那种“躺平”的策略。

这篇周报题名为( Perspectives:On Coexistence with COVID-19: Estimations and Perspectives),翻译成中文为《与COVID-19共存:估计和展望》[1]

文章以美国、英国、以色列、西班牙和法国作为参考小组进行评估,一旦中国采取这些国家的控制和预防策略,中国每天新增确诊病例的数量可能会上升至数十万例,并出现超过1万例的重症患者。在1-2天内重症患者数量就会超过2020年全国的峰值,会对我国医疗系统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新增病例更具体划分的话:

  • 若采用美国防疫措施,我国每日新增病例将超过63万;
  • 若采用英国防疫措施,我国每日新增病例将超过27万;
  • 若采用以色列防疫措施,我国每日新增病例将超过44万;
  • 若采用西班牙防疫措施,我国每日新增病例将超过31万;
  • 若采用法国防疫措施,我国每日新增病例将超过45万。

重症病例更具体划分的话:

  • 若采用美国防疫措施,我国每日新增重症病例将超过2万;
  • 若采用英国防疫措施,我国每日新增重症病例将超过9千;
  • 若采用以色列防疫措施,我国每日新增重症病例将超过1.5万;
  • 若采用西班牙防疫措施,我国每日新增重症病例将超过1.1万;
  • 若采用法国防疫措施,我国每日新增重症病例将超过1.5万。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预测结果是病例数的下限,文章假设我国人口密度、疫苗接种率和参考国相同,然后进行结果预测。

  • 文章进行预测时,我国全疫苗接种率约为55.04%,参考国的平均疫苗接种率为59.70%;
  • 我国我国的人口密度为147人/平方公里,其中北上广等等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更是高达661人/平方公里,参考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85.94人/平方公里;
  • 而且,我国东部地区老龄化严重,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低、感染率和发生重症的比例也会更高;
  • 我国人口庞大,但病例数量少,自然免疫率可以忽略不计,而参考国7天平均确诊病例为44525.6人。

因此,如果我们采取参考国的大流行应对战略和社区活动模式,感染比例将与这些国家相似,而在现实中,这一比率应该高得多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发生了30多起境外输入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文章表示,考虑到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面临的严峻现实,以及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几乎不可能消灭这种疾病,全人类可能不得不暂时与新冠肺炎病毒共存。对于我国而言,输入性病例引发中小规模疫情的风险以及持续、迅速抑制国内感染的必要性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

“然而,这样的现实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偏离现有的‘动态清零’策略(COVID-Zero strategy),这其中包括出入境检疫措施和社区非药物干预(NPIs)遏制措施,转而毫无保留地接受某些‘开放’战略,仅仅依靠某些西方国家倡导的疫苗接种诱导群体免疫成功的假设。

文章最后指出,根据著名的流行病学动态模型和数学中的格朗沃尔不等式,当病毒繁殖数R<1时,流行病以指数方式衰减,而一旦繁殖数R>1,流行病也可能以同样的指数方式暴发。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因过于自信地跳入后一种情况而蒙受损失,我国不应该、也负担不起成为下一个”。

参考

  1. ^1 http://weekly.chinacdc.cn/en/article/doi/10.46234/ccdcw2021.245
user avatar

我们找一个没有坚持“动态清零”的邻居来对比一下

越南,2019年GDP增长7.91%,2020年虽受重创,但是增长也有2.91,2020年总值达到了0.27万亿美元

同时,在美国的对华政策影响下,很多西方国家企业的订单也由中国转移到了越南,越南的轻工业蓬勃发展,在疫情初期被称为世界防疫模范生。一时间风头无两,在2020年也是世界上少数维持正增长的经济体之一,在2021年初,越南给自己立的增速目标是6.5%,在2021年九月,世界银行给越南立的增速目标是4.8%。

当然,越南自己还是不满意的,他们认为防疫导致了GDP萎缩,逐渐改变了国家防疫政策。不再追求“清零”(不只是政策问题,还有能力体系架构等多种原因,例如劳动法和公务员制度改革以迎合西方市场等等,此处不深究原因)

于是,越南人民体会到了病毒的恐怖

新冠确诊人数由2021年初的一千出头,增长到了206万。引发了大规模的工厂停摆与工人返乡,全年因疫情失业人口超140万,订单又回流到了中国。

那么,为了经济增长改变防疫策略的越南,到了年底又拿出了什么样的成绩?越南交出的答案是年度GDP增速2.58%,不仅低于世界银行的预测值,也远没达到自己年初设定的目标。

这可是没有西方国家制裁的正处于整体上升期的越南,越南制造正如同当年中国制造一样占领世界市场。没有媒体宣传抵制,也没有群众的反越情绪。

换成中国会怎样?订单会不会流失?工人会不会失业?收入降低之后,服务业还活得下去嘛?

user avatar

其实奥密克戎出现的那一刻,我就特别丧。

因为delta出现后,最终也传播到了国内,尽管是没有造成大面积传播,但是消耗了国内多少人力物力?

随着奥密克戎的全球大传播,我们最终还是会面对奥密克戎的…

目前我们现在防范的主要还是人和货物,后面如果野生动物大面积传播新冠,后果不堪设想。

当前防疫还是各省市各自为政,没有国家级别的大数据流调平台,隔离管控还是以酒店为主,还是那种凑合着过吧的感觉。

这些措施,是无法应对奥密克戎的。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能保护中国人的,只有中国人自己。

新冠关系到人类发展和存亡,确实应该高度重视,世界各国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全力抗疫,而不是躺平,共存!

当前,有各种人在各大媒体平台高喊与病毒共存,开放国门,新冠就是大号流感,中国的防疫政策严重影响经济,应该躺平,与新冠共存!

对此言论,我只想说:

在美高华们放弃抵抗是你们自己的事,只要中国共产党存在一天,中国共产党就会带领中国人民奋勇抗击,最终战胜新冠,这是每个中国人的信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人不习惯依赖神灵,中国人更相信自己,相信人定胜天。中国名义上是多神论国家,本质上是无神论国家,因为中国多神论的中心是不是神明而是自己。烧香拜佛不是为了求得神佛的喜悦,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神灵灵验便罢,不灵也无甚关系。因为中国从不把事情的成功与否寄托予虚无缥缈的神灵。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不求神迹,自己试药自己治;在东海淹死了就把东海填平,被太阳暴晒的就把太阳射下来;谁愿意做拣选的石子就让他去吧,谁愿意做俯伏的羔羊也让他去吧;谁愿意跪天子跪权臣就让他去吧,谁想不问苍生问鬼神也让他去吧。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没有西方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但并不代表中国人没有信仰。瞧瞧关帝庙上的对联吧,上联: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下联: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也许这才是传统中国人所遵从的东西。

这是我早年在知乎看到的一段话,一直收藏至今,如今送给所有人。

2020年我最震惊的是懂王在股票大跌的时候发推:God Bless the USA!

这也就是在西方世界,这要是在我国,就是个市长在微博上说句“菩萨保佑“”估计分分中回家看孩子去了。

在西方领导人眼中,疫情里只要权贵和富豪的生命及金钱不受到损害,其他都是无所谓的。舞照跳,马照跑,匪照剿,接着奏乐接着舞!贫民百姓的死亡是上帝的召唤,是下辈子投婆罗门的必须,所以英国会大言不惭的提出躺平群体免疫,提出疫情社会达尔文主义,而印度用自己百姓的生命来实践了一把躺平群体免疫。

所谓的躺平群体免疫,就是累计2亿人感染,520万人失去了他们的生命(个人认为真实死亡人数翻一倍都不止)。

相反,这世界只有一个农业国,不靠开罐头器,不靠一美元炸鸡,不靠几百艘医疗船,不靠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靠的是科学防疫,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打工人的辛勤劳动,靠的是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去真正战胜了新冠疫情。

今天新冠变异毒株或可逃避中和抗体,可能明天Omicron传染性+毒性+变异+逃避中和抗体都是100%,成了新冠王中王,我们怎么办,躺平缴械投降吗?任由新冠宰割,高喊躺平群体免疫?新冠,请你轻点?

去NM的躺平投降吧!


只要是传染病,就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我们应对的方法也永远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020年的时候我们一是防疫物资短缺,二是没有新冠疫苗,我们怎么了,躺平不活了?不依旧在6月的时候本土病例就基本清零了吗?我们2020年1-2月份经济停滞一个月,不照样20年全年增长2.3%吗?现在的你不照样吃着零食,刷着抖音吗?

现在新冠变异毒株或可逃避中和抗体就焦虑的不行了?高压态势劳累了就准备躺平了?新冠太猛烈就放弃抵抗了!怎么这么怂呢!新冠病毒在变,我们的防疫政策也在变,我们的抗疫手段也在变,不变的是中国人对生存的渴望,对生命的敬重,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变的是中国人民群众的主动防御,积极配合。诚然,现在抗疫高压态势出现人员过度疲乏,旅游业等濒临破产诸多问题,但是我党一定会出一些新政策,动态的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因为有困难就躺平让新冠肆虐。新冠可能存在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但是妄想把中国人屠杀殆尽,永远都做不到!

我们戴好口罩,打好疫苗,少聚集,不聚集,出入扫码,勤通风,量体温,积极配合各项防疫政策措施,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国家是打开国门还是闭关锁国,是修建隔离区还是沿用现有政策,这不用我们操心,有无数的专家专业人士来做这些事。但是某些喊着防疫影响经济,应该彻底打开国门,让新冠流感化的人,不是内奸就是蠢,我党是坚决不会做的。

2020年,我们国家做了证明,保人民,就是保经济。其他国家做了证明,保经济,不保人民,就什么都保不住!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决定一切的,永远是人!是人!还是人!

本人才疏学浅,但是本人坚信有人会写出《论新冠持久战》,本人坚信不久《人民日报》会发表评论员文章,驳斥中国与新冠病毒共存,本人坚信中国最终一定战胜新冠!

当前抗疫有两种论调抗疫二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与新冠病毒共存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

user avatar

但凡去看看印度现在的街道视频,绝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来。

印度就是防疫失败,然后躺平放弃了防疫。

后果就是最底层的老百姓都把口罩戴得特别严实,街上人很少,看到有人对面走过来,赶紧把口罩压紧一下。

是什么把最底层的老百姓都吓成了惊弓之鸟??

是大量的死亡。

是大量的恐怖后遗症。

user avatar

别相信网上那些“躺平”“与病毒共存”“广开国门”“封城是侵犯人权限制自由”言论。

说这类话的人,要么是真蠢、要么是看西方内容看得太多了。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严格防疫措施老百姓虽然难受,但架不住效果好啊;效果好才是硬道理。

user avatar

那不然呢?

每年起步多死200W(美国近两年死亡人数较两年前稳步提升,21年20年比19年全国总死亡数高近50W),从您打头,直到死够次数?

数据是美国的 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发的,就不劳某些人操心“中国人在乱写”了。

2020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比2019年下降1.8岁。其中,男性人均预期寿命为74.2岁,比2019年下降2.1岁;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为79.9岁,比2019年下降1.5岁。

2020年,美国死亡人数为3383729人,较2019年增加近53万,其中因新冠相关原因死亡人数为350831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0.4%(可延伸思考美军阵亡标准)。

2021年:总死亡331.7万人(截止20211227统计结果)

美国累计新冠死亡病例数超过80万例(20211130)。

user avatar

因为不动态清零经济也不会好,国内经济三大马车只有外贸因为国外制造业崩溃还存活而且病态变好了(提问:为啥国外制造业崩溃了?)

内需和就业国外没动态清零也没好到哪里去,所以开放然后干掉自己仅剩的外贸制造业?

你说他们汉奸,我是不认得,他们只不过和他们自己嘴里的人一样,他们是真的因为这个失业了,真的有这头牛,所以他们在喊开放,但是就整体经济状况而言,真的会变好吗,我认为不会,反而直接干掉外贸,当然对于个人而言是有可能变好的,因为开放之后对于旅游等部分行业而言绝对是相对现在来说是利好的。

所以对于叫嚣开放者,在这叫嚣所谓失业,叫嚣既得利益者,不过是用人民的名义去博德同情罢了,至于开放之后更多的失业和唯一的经济马车的崩溃,他们才是真正的who care?与我何干?反正我的失业解决了。基本上就是这个心态罢了。

而且就更大的世界角度来看待,制造业由于国内的存在相当于补上了部分世界的缺口,致使通货膨胀不会快速加大,保证了一部分物资的供应,如果开放,第一工业国的制造业也崩溃了,那对于世界有好处吗?

所以说知乎上很多人都是口中全是仁义道德,肚子里全是男盗女娼,口上全是人民,心里全是自己,仅此而已。

对了,说句题外话典中典,有个之前的问题下回答了,时代的一粒沙对于个人而言就是一座山,劝大家考虑一下失业的个人,然后我回了一句死人就不是时代的沙了?然后他回我一句你死不死与我何干?这就是这些人的想法:你们得同情我,我为啥要考虑你?

user avatar

实际上动态清零的最根本原因是这种方式普通人也能帮得上忙

流调信息采集街道就可以搞定

社区封锁基层组织就能办到

核酸采样甚至普通人稍加培训就可以操作

居家隔离居委会就能办到

强制隔离只要具备合格设备的酒店就能搞

医疗资源的挤占并不大,情况控制的好,并不耽误其他病患就医

一旦放弃动态清零那么压力就会集中到医院系统

即使所谓毒性小的奥密克戎(新冠总体上都是飞沫和空气传染)一样需要进入隔离病房进行物理隔离,防止扩大病毒传染,这是传染病应对的标准程序,如果超过一定数量的感染者出现在医院,这个医院迟早会停诊不接待其他病患(包括急诊病患和危重病人防止收到二次伤害)

世卫组织在新近发表针对奥密克戎流行的意见(1月7日更新的 “成员国加强奥密克戎变异株全球感染简报与优先建议”)中指出,奥密克戎的社区传播的发病率非常高,住院人数大幅上升已经在各国发生,并且还会加剧。

到时候咱们脆弱的医疗体系,不用三天就会被击穿,奥密克戎的死亡率是1%,如果有一万人感染就有100人死亡,剩下的9900人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后遗症:

1、肺部症状
研究显示,约有62%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现肺功能异常的后遗症,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肺弥散功能异常、肺磨玻璃密度影、支气管扩张和肺纤维化等。
2、神经症状
病毒可能会攻击大脑中的神经细胞,继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约占23.8%)、记忆缺失(约占18.6%)、认知障碍(约占17.1%),因病毒对神经攻击导致的味觉障碍(约占11.2%)和嗅觉障碍(约占13.4%,以及头痛(约占8.7%)。
3、精神症状
研究表明,约有30%的新冠患者在急性期后被确诊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约25%的患者有睡眠障碍,约20%的患者有抑郁症,约12.5%患者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4、运动障碍
新冠后遗症中的运动障碍主要分三种,包括:一般功能障碍(约占44%),灵活性下降(约占20%)、运动耐力下降(约占15%)。
5、其他症状
还可能出现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皮肤病、耳鼻喉疾病的相关症状,包括关节和肌肉疼痛、疲劳或肌无力、发烧、流感样症状、体重减轻、腹痛、腹泻、食欲下降、呕吐、脱发、皮疹、喉咙痛、胸痛、心悸等。

这些代价都是感染者可能要付出的,新冠防疫不是一场社会实验,而是严谨的科学战争,输的人要么付出生命要么付出健康,我们有机会赢,我们也用事实证明了我们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能赢,为什么不坚持一下呢?

user avatar

到2021年1月,有一个事实已经比较清晰了:

奥密克戎和德尔塔应该已经属于血清分型

而血清分型是ADE效应的前置条件

好了,即使未来真的有一天,某个毒株真的演化成了毒力与流感类似,

就可以放弃动态清零政策吗?

存不存在一种可能,就是后面还有一个具备ADE效应的条件高致死率毒株在等着呢?

你敢冒这个险吗

你说疫苗也会引发ADE效应?

你说的没错,但是得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在那些被不同毒株多次反复狂暴鸿儒的区域,

对疫苗诱导的抗体产生ADE效应的毒株(X)和对此前流行毒株(P)诱导的抗体有ADE效应的毒株(Y)相比,没有演化优势,

这意味着,针对疫苗版抗体产生ADE效应的毒株成为优势毒株并且形成全球传播最终输入的概率不高。

直观地说,上面这段的意思就是
如果认真执行清零政策,就算以后真的出了有ADE效应的高致死率毒株,你依然大概率有两条命。

而对那些已经被蹂躏过N次的人群来说,就真的是需要一命通关的魂斗罗难度。

user avatar

1.我国人均医疗资源不足

橙色为每10万人拥有的ICU病床数量,可见德国和美国的重症医疗资源是中国的6.35倍。

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省会城市,基层没有重症治疗能力。


2.新冠蔓延会导致工业生产中断

2021年受马来西亚疫情影响,全球最大的医用手套生产厂Top停工,东南亚主要轮胎厂停工,全球芯片产能紧张。

10月份起,越南逐渐解封,许多工厂开始着手准备复工,其中鞋业巨头宝成集团裕元工业旗下的宝元鞋厂日前宣布10月6日起依条件分阶段复工。

制造业工厂准备如火如荼复工之时,工厂工人开始逃离疫情严重的南部工业区,返回乡下;据越南政府估算,离开南部工业区的工人超过200万。这些急缺工人的工厂中,就包括鞋业巨头宝成集团,自宝元鞋厂10月6日宣布在越南复工后,没有及时回到工作岗位的工人超过40000名,返工率不到30%;再次之前,宝成还宣称正在积极着手配合防疫措施组织旗下各工厂复工,甚至计划10月份全面复工,11月份或能完全恢复正常的目标;在严重用工荒面前,成了一句空谈。

2021年圣诞节前后,美国各大航空公司大量雇员病假离岗,航班取消超过10%。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疫情将影响所有行业。


3.工业停工影响农业生产

由于东南亚制造商停产影响,美国农机轮胎等物资库存被消耗一空,2021年秋天美国农机制造商严重缺乏配件。

10月份,设备制造商面临着一个痛苦的选择:将零件送到工厂,制造新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卖给农民,还是将这些零件重新定向到田间,为现有客户修理损坏的设备?

芝加哥,2021年10月12日(路透社) - 戴尔·哈登找不到他的联合收割机的任何备用轮胎。

爱荷华州,农民Cordt Holub每天晚上都会把他的机器锁在谷仓里,因为小偷从当地的迪尔公司(DE.)偷走了很难找到的拖拉机零件。

user avatar

看到下面这个问题细思极恐,仓鼠既然都阳性了,那其它鼠科动物呢,其他的动物呢?

记得之前有专家说动物不会传染给人新冠啊。

这谁的话能信啊?新冠病毒还会自己选择传给谁不传给谁?

全世界那么多动物,除了部分宠物和家畜谁会给动物做核酸,想做也抓不到啊。

以前专家说新冠人传动物是单向的,不会回传,那之前的几十万貂儿,香港这2000仓鼠干嘛管他?又不会传给人?

这位县长是不是先给自己辖区的所有动物做个核酸,染疫的动物先解决了,包括老鼠,放过一只都危险对吗,只盯着返乡的人治标不治本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