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2 月 13 日英国出现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死亡的病例,目前当地疫情情况如何?

回答
12 月 13 日,英国确认了首例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的死亡病例,这无疑给本已紧张的疫情局势蒙上了一层阴影。自奥密克戎毒株被发现以来,其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那么,在英国出现首例死亡病例后,当地的疫情情况究竟如何呢?

感染人数与传播速度:

自英国报告首例奥密克戎死亡病例以来,英国的整体感染人数,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人数,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屡创新高,奥密克戎迅速取代了之前的德尔塔毒株,成为英国主要的流行毒株。这种传播速度之快,甚至让一些公共卫生专家感到措手不及。

住院与重症情况:

尽管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惊人,但早期的数据和观察显示,与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株引起的重症和住院率可能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宽慰,但鉴于其极高的传染性,即使重症率降低,庞大的感染基数仍然可能导致医院系统面临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一些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的地区,或者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脆弱人群中,重症病例仍然不容忽视。

疫苗接种与加强针:

为了应对奥密克戎的威胁,英国政府大力推动疫苗接种,特别是加强针的接种工作。政府呼吁所有符合条件的民众尽快接种第三剂疫苗,以期提高对奥密克戎毒株的免疫力。疫苗接种中心的排队情况一度非常拥挤,显示出公众对于加强免疫的迫切需求。然而,疫苗接种的速度和覆盖率仍然是影响疫情走向的关键因素。

英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面对不断恶化的疫情,英国政府也逐步升级了防控措施。例如,要求在商店和公共交通工具上强制佩戴口罩,并建议人们在家办公。一些地区可能还会根据疫情的实际情况,调整社交距离规定或限制聚集性活动。但整体而言,英国政府在采取更严格的封锁措施方面,似乎更加谨慎,试图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活动之间寻求平衡。

民众的反应与担忧:

首例死亡病例的出现,无疑加剧了民众的担忧。虽然科学界仍在努力研究奥密克戎的长期影响,但“死亡”这个词本身就足以引发人们的警惕。许多人开始更加自觉地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接触。同时,对于政府能否有效控制疫情,以及疫苗的有效性,也存在着广泛的讨论和疑虑。

未来的不确定性:

尽管英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疫情的未来走向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奥密克戎毒株是否会进一步变异?加强针的效果能否持久?经济和社会生活又将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这些都是英国乃至全球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

总而言之,英国出现首例奥密克戎死亡病例后,当地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感染人数激增,传播速度惊人,尽管重症率可能相对较低,但对医疗系统的压力依然存在。政府正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并适时调整防控策略。然而,如何在保护公众健康的同时,维持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以及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数,将是英国面临的长期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国时间12月16日更:

刚刚英国的公布了昨天的新增确诊数字,8.8万,唯一的好消息是新增死亡人数始终稳定在150以内,比21年初每天一千多的死亡人数好得多,说明疫苗还是管用。看了一眼朋友圈,学校不上课以后大家已经分散到全英国各地:伦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伯明翰、杜伦,还有一位已经坐飞机去冰岛追极光了……

英国时间12月21日再更:

还是近10万的感染,死亡还是几十人,EFL确定英超英冠不停摆,学校确认下学期继续线下。我个人感觉大概率英国这次感染率会非常高,但死亡率会极低,彻底流感化,因为不封城极低的概率病死,封城了极高的概率会饿死。

英国时间12月30日再更:

圣诞前去伦敦玩了一趟,回村以后看了次电影,除了这两次以外基本都是只有买生活必需品才出门,尽管奥密克戎在英国已经传了大半个月,但死亡人数不增反降,看样子和科学家预测的一致,点了传播没点致死

刚才去了趟超市,除了戴口罩的人多了以外没啥变化,大家日子照过,各个超市物资充足,也没有限购或涨价,我觉得比快要断粮不得不买高价菜的XI AN人民强多了。

英国时间1月14日最后一次更

和我之前的猜测一样,Omicron肆虐英国一个多月,感染人数节节攀升,死亡人数不动如山,比起疫苗大规模接种前的20年底21年初,确诊人数翻了三四倍,死亡人数只有当时的四分之一,总的一算致死率是去年的十分之一左右。

我上周也去了挪威、瑞典和丹麦旅游,挪威对英国和欧盟来的游客只要求入境后测一次核酸,不用等结果就能直接走,瑞典和丹麦要求入境的时候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昨天法国也解禁了来自英国的游客,不再搞隔离了。总的来看,Omicron在欧洲各国当局来看,已经彻底“流感化”,政策也远不如当初Delta爆发时严格了。

原答案:

按英国日增好几万,其中有几百例Omicron的尿性来看,累计感染Omicron的应该早就突破千人(算上无症状且不测核酸的应该是上万了)。再按照每天新增死亡几十到一百多人的比例来看,出现一例死亡病例是迟早的事,我甚至很震惊怎么这么晚才出现一例因为Omicron死亡的病例。

至于当地疫情情况如何嘛,见下图,11月在曼城主场看欧冠比赛的时候拍的,感觉我可能是场内唯一戴口罩的?

牛津比斯特,在场的除了中国人,几乎没人戴口罩

伦敦的皮卡迪利广场(使命召唤玩家应该很熟悉这个地方)

伦敦Euston站开出去利物浦的火车,周末连站的地方都快没了

到目前(12月14日)为止,英格兰ZF唯一一个像点样的措施,就是要求在室内和交通工具上戴口罩,不戴的罚款。为啥专提英格兰ZF呢,因为英国是联合王国,很多权力被下放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在防疫问题上几个国家各自为政,连疫苗记录都没法自动同步……

说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于口罩的法规出来后,确实能感觉到戴口罩的人多了不少,在学校的室内、开往学校的公交车上,绝大多数人都能戴口罩,火车上、地铁上大概四分之三的人会戴口罩,至于室外,大家就放飞自我,连有些中国人都不戴口罩了。

插播一则新闻:英格兰ZF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入境者,有不同的隔离政策要求:对于没完整接种过英国承认的疫苗的人,绿色国家和地区(如香港和台湾等)和黄色国家(包括中国大陆)自我隔离10天(英国承认中国疫苗,但是不承认中国的疫苗接种记录),红色国家要在指定酒店集中隔离十天。对于完整接种过英国承认的疫苗的人来说,绿色和黄色都一样,只要自己检测核酸即可不用自我隔离,只有红色国家仍需要隔离。

本来南非等国因为Omicron毒株已经位列红色名单,不过据彭博社的最新消息,英格兰ZF鉴于Omicron已经在英国内传播开来,没有必要再防着南非,准备把红色名单取消了……这波啊,难道是被QJ的时候反抗几下,反抗不过就开始闭眼享受了?

说回学校这边,我所在的学校位于考文垂郊区,学校周围都是大农村,居民基本都是学校师生和退休居民,人口密度不大且人口素质很高,目前来看没受什么疫情的影响。不少学生都准备在圣诞节假期的时候去英国其他城市,或者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挪威等国游玩。

不过和其他大学不同,我校整体层面只会当复读机,重复英格兰的政策,下面的几大学院在防疫问题上各自为政,最后整出了不少迷惑操作:

  1. A学院认为,Omicron传播速度快,十分严重,线下课的时候挨个检查每个教室,确认大家都戴了口罩,本来准备12月中旬举办的线下圣诞Party改成线上。这个对策还算正常。
  2. B学院出了几例确诊,连忙停掉了线下授课,截止到这里画风还算正常。可在第二天,B学院的新教学楼正式启用,又召集全体师生一共几百人,聚到新教学楼一起聚餐。
  3. C学院则认为,在学校里过圣诞多没意思?把学生用大巴车送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等地的圣诞集市上,让学生在当地充分体会到风土人情(与病毒充分接触)后,再回学校把节日的氛围(各种各样的变异病毒)传播给他人。

至于ZF和学校这些措施有没有用,平心而论多少是管点用的,再加上疫苗接种率比较高且mRNA疫苗的效果比较好,应该是不会出大事,但要想像国内那样动态清零,我估计是没戏。尤其是英国人的想法和中国人有很大不同,这是一个出了《1984》、《V字仇杀队》、《美丽新世界》的国家,对大ZF和ZF干预而形成暴政这种事非常敏感,中国人认为合情合理的事情英国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反之亦然。毕竟一边视ZF为洪水猛兽,想方设法要把ZF的权力关在笼子里,另一方则把ZF当作大家长,吃穿用度都要ZF负责,相互不理解很正常,能相互理解对方才奇怪呢!

就拿防疫来说,不少英国人认为:ZF可以建议我戴口罩、做核酸检测,哪怕从科学上这件事十分合理,但ZF不能强制我做。否则ZF今天以“科学”的名义强迫我做一些防疫措施,明天会不会以“科学”的名义强迫我“就地过圣诞”,后天会不会连理由都懒得找就直接限制我人身自由了?所以英国ZF至今出台的规定,大多执行力不强,最多限于罚款,而且是抓着现行以后才罚。在没有强制手段的情况下,人这种生物的道德底线是很低的,这点无论哪国人都一样,在国内老老实实的中国学生,在英国这边坐火车逃票、本应该隔离却出去旅游、找代写作弊、吸大MA的一抓一大把,完全就是因为感受不到铁拳的力量,才放飞自我。

楼上说鲍里斯不行,我倒觉得他骂错人了,就现在这个情况,ZF很难采取强制手段,谁上都一个样,鉴于工党那帮拉跨玩意儿,真让他们上更完蛋。

user avatar

英国出现首例奥密克戎死亡病例

2021年12月13日,鲍里斯·约翰逊在访问位于伦敦西部帕丁顿的一家疫苗接种诊所时,透露英国首例因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

在宣布死亡之前,英国表示,在英格兰各地,有10人因Omicron住院。他们的年龄从18岁到85岁不等,大多数人接种了两剂疫苗。[1]

英国疫情现状

最近英国疫情的感染数据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英国卫生部长萨吉德·贾维德(Sajid Javid)表示,英国现有4713例奥密克戎确诊病例,约占英格兰新冠总病例数的20%。

目前,英国每日新增Omicron感染人数估计约为20万人。英国在12日将新冠警报级别提高到4级。

贾维德担忧地表示:“目前在伦敦该病例的比例已经上升到了44%以上,预计将在未来48小时成为首都的主要新冠变种。”

贾维德称,奥密克戎传播速度惊人,感染人数每两到三天翻一番,他补充说,现在判断新变种症状是否较轻还为时过早。

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Omicron - 于11月下旬在南非,博茨瓦纳和香港被首次发现。Omicron可以突破那些接种过两次疫苗的人的免疫力,例如阿斯利康或辉瑞生物科技疫苗。 .

根据丹麦数据,Omicron和Delta的重症率相当

@拍照稀烂帮帮主 的数据:

参考

  1. ^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k/britain-says-omicron-spreading-phenomenal-rate-2021-12-13/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