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北欧国家一样,早早地就放弃了防控,打完疫苗就躺平,接着奏乐接着舞。
而过去1年美国也证明了其医疗资源可以抗住新冠在普遍接种疫苗后的大面积传播,多死几十万人美国又不在乎。
所以除非有毒性大增的新变种出现,对美国那些没死的人来说,疫情已经过去了。
可对于世界其他医疗资源扛不住或防控积极的国家(不只是我国,新加坡韩国英国相对美国来说都算得上积极防控了)来说,美国就成为了病毒的盟友,负责培养和传播病毒,敢不接受美国传播的病毒,自有航母与经济制裁铁拳招呼。
做低死亡率的方法并不难。
众所周知,儿童、年轻人死亡率低,老年人死亡率高。所以办法就是尽量把儿童、年轻人聚集起来暴露给病毒,让他们多感染,老年人感染的就相对少了,这样死亡率就大幅下降。
众所周知,不检测就没有感染,检测了才会确诊。所以多检测儿童、年轻人、看上去比较健康的人,少检测老年人、快死的人,自然儿童、年轻人这些就会多确诊,老年人、快死的人就会少确诊,这样死亡率就大幅下降。
还有众所周知,死亡上报日期在确诊后28天之后就不算新冠死亡了。因此如果人死了就能拖则拖,拖够28天再上报,就不算新冠死亡了,这样死亡率就大幅下降。
以上只是抛砖引玉,提供一些不用花什么成本,却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的巧妙抗疫方法,并没有任何暗示某些政府正在这么做的意思。
让我们再来围观一下美国83岁的死亡中位数吧。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想请共存派和开放派出来开始你们的表演,但这时候他们一般就不说话了。
不过我还记得omicron刚开始他们说的mild,没delta严重,毒性越来越低。
丢人。
这两年一直喊赢麻了。
不以事小而不赢,勿以赢少而不麻。
2020年欧美来不及埋人的时候,说这下是麻了,入关快了。
然后黑叔叔躺平在家400刀,直升机撒钱,比特币和美股狂飙。有人因为不能去美国买房,手里美元索性买了特斯拉股票,结果托国内清0的福,特斯拉猛得一逼,这哥们也赚来了这辈子不敢想的钱。
然后一群人说都发钱等于不发钱,我们坚决不能发钱。这我就不明白了,如果我们也人均到账400元一星期,那么这个已经比6亿人月收入高了,对6亿人肯定是好事对吧。说马云也发了这是不对的,我寻思马云应该不差那400吧。如果这人民币能自由兑换美元,那么网上发拼多多找一千个人凑一下,就可以买台美国制造新款野马V8顶配回来,这不就拿印刷品实打实换美国工业品了?14亿人,可以换140万辆野马。美国的羊毛不就给我们搞成秃子了?这才算赢麻吧!
再后来外贸红火党开始唱赢麻了,外贸新高,美国要崩。咱是不懂这3里面的逻辑,按说我得希望我客户经济良好,那才有消费能力,我才能挣钱。怎么会是我生意好得不得了,但是客户崩了?咱不懂这经济学不评论。结果实际数据很快就不敢报不能看了,美国司机师傅躺平在家,不是高端货出不了货场。但是美国人圣诞节消费还是不错的,我们的双11基本崩了。外贸人亏得当裤子,但是这不妨碍外贸红火党继续麻。而且在知乎学经济我快学得精神分裂了,一边是美国钱都是印的假钱,一边外贸收了假钱创新高叫赢麻,我这经济学不下去了!
再后来delta, 美国又说要崩,结果是美国无产阶级工人兄弟的工资爆炸性增长。我哥们英特的工厂不缺工程师,但是找不到普工了。
这回omecrion, 说是这些铁定铁定药丸,病毒要入脑什么的。结果症状轻微,美国的同事们被杀团灭一遍了,结果不到一星期已经出来了,之前保险没过期的还领了不少钱。
然后只要说几句真话,马上一堆人开始喷,什么80万啊怎么怎么。
说美国平均寿命77.3,中国77.8反超了。
跟人比这个是不是有病?
一个美国老头一辈子浪,到老无视新冠,浪到东南亚租个妻,钱花完不算再欠一屁股信用卡,回国死于新冠,找个荒岛挖掘机一埋。
一个中国老头一辈子苦过来,在生命最后几年居家防疫,封城吃英雄菜,高喊赢麻。在美国老头挂掉半年后没有核酸,在家安祥逝世。死后积蓄拿出来大操大办,全村吃饭,安排个脱衣舞,葬得风风光光。
这TM就是赢麻?好歹多活半年能不能发本护照上美国对着美国老头坟头跳个舞也行啊!
国家未来交给这群赢麻党就吓人了!正经人应该像张医生说的一样,少给美国操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才对啊。
哪怕隔离在家生娃也算是贡献是吧?!
2022年元旦前,随着Omicron的扩散,美国、欧洲大陆、英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病例激增。印度尼西亚发现了没有国外旅行史的本土病例。
美国日新增超过20万。其中美国东部疫情更为严重,西部稍好。
航空公司空乘感染离岗,由于人手不足,航司取消大量航班。
由于参与快筛的人太多,测试试剂紧张。
美国国内对隔离10天还是5天有争议,工会不同意压缩隔离时间。
美国总统认为,医院会被挤爆,医务人员和设备都不够。
传染病专家认为:
1.单靠强制疫苗等措施无法控制疫情发展,尤其是对于疫情已经爆发的东部地区。
2.单靠疫苗是不够的,还需要口罩等防护装备和艰苦的努力。
3.可预期元旦后的病例激增。
从南非的数据看,在德尔塔虐一次,疫苗虐又接种过以后。
人类对新病毒的抵抗水平还可以。
医疗挤兑导致大规模死亡的事情至今没有发生。
当然,不能高兴的太早。南非高峰刚起来。
要这一波过去才知道真实杀伤力。
至少目前看还可以,人类毕竟不是2020年的人类了,疫苗也好,感染也好,多少都有点抗体。
虽然传播性极强,但是毒性也下降了,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欢迎继续向支气管炎方向进发。【狗头】
人在美国,目前美国疫情非常严重,现身说法提供一些第一手的情况。
首先是数据方面。12月27日单日新增51万,再次刷新世界记录。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平均每天有 23.5万名美国人确诊新冠病毒,比两周前增加了98%。
单日新增51万是什么概念呢?中国14亿人用了700多天累计确诊才10万,这一日就超了足足5倍。
并且这还是建立在目前检测严重不足的基础上,我身边认识的人都反应预约不上检测。
洛杉矶是一线大城市,医疗资源是全美最充分之一,其他地方可想而知。而即使能预约到,出结果也非常非常慢,普遍等3、4天。这么长时间才能出结果,可以说是检测和隔离的意义都失去了。
毫不夸张的说,目前美国除了医院被新冠压的喘不过气外,连前端的检测追踪系统都已经逐渐被压垮。
目前美国检测能力极其有限并且耗时极久的基础上,已经是日增50万,如果采取中国那种检测规模,美国日增2、3百万是轻轻松松的。10天就是2、3千万确诊。这完全就是灭国的架势。。。因为如果采取正常的隔离措施,将导致所有行业缺工,医院无法运作,经济活动大幅度停摆,普通人衣食住行都受阻。当然美国政府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为了让经济维持表面繁荣,不惜牺牲人民健康
美国政府防疫指导最高层CDC下令,隔离天数减少至5天,打了补强针直接叫你不需要隔离。
疫情这样了,我现在每次出门还是都能看到很多人不戴口罩,就是戴了也是那种瞎戴乱戴,比如露出鼻子、戴反了、用围巾包一下的,以omicron的威力,这跟没戴没有任何区别。
这是我两天前去餐馆买外卖拍的,目前全美国室内用餐都是正常开放的,整一美国就是个养蛊场。
目前全美国,从上至下,从最高级官员到最底层老百姓,在抗疫防疫方面那种昏庸无能的一败涂地是真的会让你充满绝望感。我身边有朋友感染过3次的,这边的华人要不就是彻底放弃挣扎,要不就是心里默认都知道马上轮到自己了。
我也反对一些人说疫情无论如何也危及不到美国上层的说法,实际上如果你住在美国经常关注疫情新闻的话就会发现相当相当多的名人感染过。他们最多不至于死亡而已,但新冠后的后遗症,他们是跑不掉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顶级名校----常春藤盟校之一的纽约康乃尔大学。
康奈尔大学这1000名感染的学生,里面有很多美国上流社会的子弟,他们甚至会传染给家人,一生受害于新冠的后遗症。
每次我客观陈述美国的疫情,美份都会团伙式来评论区问候我,我差不多习惯了,通常他们会无法辩驳客观事实,评论会转为对我的人神公鸡、热超冷风。他们的话术如下:
如果你在美国,他们会说【美国这么不好,怎么不回去,回去啊】
如果你在中国,他们会说【去都没去过,天天看中国媒体被洗脑了吧,太监还笑人家】
如果你在美国生活过,回到中国了,他们会说【在美国混不下去了,被人赶走,天天抹黑人家】
我总是觉得,如果想看父亲被骂后儿子气急败坏的样子,到我评论区观看是不错的选择。
这意味着辉瑞两针在O病毒面前效果很差。
哪怕是O病毒肺部载量比Delta系低,但是如此庞大的感染者基数下,对于床位数的冲击还是会有的,而且还不小。
不知道现在O病毒是否取代了以前美国城市下水道老鼠、北美鹿鼠等身上的那种,彻底实现人畜共患化?
几点需要关注的
1 美国开始找印度的茬,虽然全世界人(包括印度人自己)都知道印度的数据和日本的数据一样不可信,但是美国媒体开始宣传”印度实际死亡人数远超美国”的通稿,那就说明“”大的要来了”,美国肯定会大幅突破现有的确诊和死亡数字。虽然我对这个80万人死亡的数字也持保留态度,但是很明显美国的新冠死亡人数即将攀上一个不容易被编辑糊弄的高峰。
2 美国开始进一步压榨医疗资源,虽然美国在疫情下“医疗系统一直未被击穿”,但是在疫苗无效的前提下,现有医院床位肯定会再次爆满,医疗系统需要保持满负荷运转才能继续维持“不被击穿”
3 春江水暖鸭先知,虽然美国把这几次变种称为“印度变种”,“南非变种”,“英国变种”。但是病毒到底是在哪里变异产生的我们根本无从可知。按理来说,不管是美国人,英国人,印度人还是南非人,都是普通人类。病毒也不会按照国籍选择变异时机。从确诊人数密度来看,美国才是最有可能发生变异的国家。所以,也可以推测分析美国已经在国内发现了一种高传染性高致命性的变种病毒,为了继续坚持“美国不挂名”到底。美国自己借着奥米克戎强化医疗储备,进而继续全球跑毒让别的国家“发现”该变种
奥密克戎,从被南非报告,到美国全国普及,
才几天?怎么可能?
明明早就在美国泛滥了,故意装不知道。
等哪个老实人报告了,成功甩锅给老实人。
这次南非当了老实人。
可见老实人当不得,谁报告,谁背黑锅。
然后,疫情就别想得到控制。
因为等老实人报告出现新变种病毒的时候,
这种变种病毒早就已经泛滥了。
几个无聊的事实:
1.如果奥密克戎的感染入院率相比德尔塔下降80%,那么在其倍增时间为三天的时候,它撑满同样的医院床位,只需要多花一个星期。
2.虽然奥密克戎的毒力很可能比德尔塔低,但很遗憾,它跟德尔塔只是远方表亲,相比直系血亲先祖B.1.1,奥密克戎的毒力只高不低。
3.所谓病毒趋向弱毒力演化以免过快弄死宿主,那是高段位选手的问题,在宿主死亡率甚至不足两成的青铜分段,王者的意识和骚操作纯粹是抛媚眼给瞎子看,更高的毒力反而意味着可能的代际传播加速和体内病毒内卷竞争优势。
4.病毒迭代比动物快很多,但哪怕如此,它的进化时间也至少是千年计算的,指望人类三两年人肉“驯化”一种新病毒,这不太现实。
5.所谓奥密克戎入院率比德尔塔低80%,是目前[最乐观]的估计。
6.作为站在干岸上的人,与其跳水看看它有多深,不如先在岸上喝着可乐,先蹲几年,看看水下扑腾的死没死。啥时候他脚着地了,水位不动了,咱们啥时候下去,反正我们要变成他们是容易的,而反过来是不可能的。
都散了吧。
只要中国坚持清零,美国就会坚持有感染的自由。
只要中国坚持戴口罩,美国就会坚持不戴口罩。
什么死人,什么新冠,不存在的…
美国人绝大部分已经翻篇了。打疫苗的大多数都打了三针,不愿打疫苗的要么死要么轻症过去了。餐馆酒吧夜店超市哪哪都是人,几乎没有人在乎,基本情况就是流感共存。这些讨论都没啥意思。
这意味着美国官员签证那个问题我的回答中关于美国疫情的部分判断是正确的。
既美国一直存在大量的瞒报漏报病例,且几次发现的变种病毒美国实质上要比第一个上报该病毒的国家变异的还要早,甚至目前美国仍然存在着未检测出或者检测出并未上报的新型变种病毒。
由此便可以推断,过去两年的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有90%以上的概率是源自于美国,而美国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从而根本没有将其公之于众。
惯犯出现在犯罪现场很难不让人怀疑。
美国就是这样。
当最早时候英国出现新型的变异病毒阿尔法后,美国媒体第一时间就要把新型的变种病毒打上英国的标签,而后其国内就开始发现大规模传播,甚至有些人连自己的镇都没有出去过,却莫名其妙的被新型病毒给感染上了。
再后来的德尔塔和现在奥密克戎也是一样,哪怕美国每天几十万的感染几千的死亡人数,也要等到有别的国家将新型病毒上报以后才会报道自己国家出现了感染传播。
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美国就是隐瞒了这些有可能把自己拿病毒污名化别人最后反而自己要吃恶果的东西。
不然根本就没有办法解释,新冠病毒已经变异了如此多次,从阿尔法、贝塔、伽马又是德尔塔到奥密克戎,而且疫情严重的国家几乎都有变异,比如从英国到印度、巴西、南非无一幸免。
然而偏偏作为全世界新冠病毒当之无愧的南波万,世界第一超疾大国的美国却从未出现首次发现并上报的新型病毒。
这显然不是因为美国自吹自擂的山巅之城和民主自由灯塔的功劳,更不是他们那个上帝的功劳,而是他们奉为荣耀的撒谎、偷窃、欺骗发挥了主要作用。
最后,说到美国的疫情状况。
其实没啥好说的,日增50万+的感染,近2000的死亡,其死亡病例数字已经来到了84万。
这些数据都不用以人口比例来换算,如果直接就拿美国的数字安在中国头上的话。
那我觉得此时的中国在某些人的笔下键盘下,早就不知亡国多少次了。
中美真的越走越远。美国现在跟疫情前还有差别么?本周二28日,加州已成为全美首个新冠感染确诊数突破500万的州,其中有 75,500 例新冠相关的死亡。这两周寒假,我的学生们不是在墨西哥、韩国、英国、法国等世界各国旅行,就是在纽约夏威夷西雅图或者大游轮上本土游。
最神奇的还有去印度的……
总之,所有人都在旅游探亲访友。
2021年下半年打过疫苗后大家几乎都憋坏了。在学校里几百几千人食堂每天一起吃饭都无所谓。一个人吃饭的反而是异类,比如我。
等着吧,1月份的新增还会炸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专家们,最近修正了他们的新冠疫情预测模型,以反映Omicron毒株的影响。
新模型显示,2022年1月1日至3月1日期间,美国可能激增1.4亿例新感染,其中最高峰将出现在1月底,每天新增280万例。
去年的时候周围认识的人得新冠的还只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今年明显不一样了,9-12月系里同事、班里学生一直都有。只隔离确诊的,密接连谁确诊都不知道。我只有学生自己跟我说他确诊了不能上课我才知道。但是隔离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开始要求隔离14天,现在变成了7天。甚至快到我感觉确诊几天就又回学校了,可能都不需要阴性证明。
最可悲的是有一个学生的父母9月份来参加家长会时还是好好的,10月份确诊后没几天就去世了。学校老师组织大家给这个孩子写卡片慰问。
所以大家都亲历过这样的确诊者,但是美国的自我隔离时间依然一减再减,和国内的强制隔离时间一增再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染越来越多也就不奇怪了。
中小学停课是不可能了,线上也几乎不可能。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