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军费这么低,和美国比起来GDP有美国一大半,而军费却只有美国四分之一?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它触及了国家军事战略、经济结构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中国军费占GDP比例相对较低,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现实考量和战略选择,并非仅仅是“中国军费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

1. GDP构成与国防开支的“效率”:

GDP的性质: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包含了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从个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到净出口。其中,政府支出虽然包含国防开支,但并非全部。
军费的“杠杆效应”: 尽管中国的GDP总量很大,但要将其中的一部分有效转化为军事力量,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首先,中国军队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需要大量投资于高科技武器装备的研发、采购和维护,以及人员的培训和待遇提升。这些都是巨大的成本。
相对效率的考量: 简单对比两国军费占GDP的比例,无法完全反映军事实力。很多时候,投入的“效率”比单纯的数额更重要。中国近年来在军事科技上的进步,比如航空母舰、隐形战机、高超音速武器等领域,都显示出其军费投入正在产生显著的“质变”。美国在军费上投入巨大,但其部分军费也用于维持全球军事存在、海外基地以及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军事项目。

2. 国家发展阶段与战略重心:

发展是第一要务: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首要任务是集中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解决贫困、教育、医疗等问题。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需要投入到这些领域,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和平发展”的战略: 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其战略重点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追求全球霸权或进行大规模对外军事干预。因此,其国防开支的增长是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的需要相适应的,并不以超越他国军事实力为目标。
“和平红利”的利用: 相对稳定和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国家能够获得“和平红利”,将更多资源用于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

3. 军事现代化与效率提升:

精打细算: 尽管美国的军费总量巨大,但中国在军费使用上更注重“效率”和“效益”。这意味着在同等投入下,中国力求最大化军事能力。这包括自主研发高性价比的武器装备,优化军事组织结构,以及提升军事训练的实战化水平。
技术追赶: 中国军事现代化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大量的军费被投入到尖端技术的研发和引进上,旨在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这些研发投入的回报周期可能较长,但其战略意义重大。
人员与装备比例: 传统上,中国的军队规模庞大,但随着军事改革的深入,部队的精简和现代化装备的列装正在进行。这意味着用更少的人员和更先进的装备来达成作战目标,这有助于提高军费的使用效率。

4. 信息不对称与透明度:

公开信息限制: 各国的军费开支构成和具体用途并不完全透明。美国军费公开的程度相对较高,而中国的军费公开相对保守,这使得外界难以准确评估中国军费的实际构成和使用效益。
“隐形”的开支: 有观点认为,部分与国防相关的支出可能被纳入其他政府预算科目,或者通过非公开渠道进行。例如,科研经费、基础设施建设(与军事相关的)、预备役部队的维护等,可能不完全体现在公开的军费数字中。

5. 战略威慑与军事实力:

“够用”原则: 中国的国防战略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其军事力量的建设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不是对外扩张。因此,其军费的增长是基于“够用”的原则,确保能够应对潜在的威胁。
非对称能力: 中国正在发展一系列非对称作战能力,例如网络战、电子战、导弹防御系统以及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对潜在对手的优势形成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理解为何其军费占GDP比例可以相对较低。

总结来说,中国军费占GDP比例低于美国,并非意味着中国军事实力薄弱。 它反映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战略选择,将有限的资源优先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同时也体现了其在军事现代化过程中,对效率提升和技术自主的追求,以及“防御性国防政策”的指导思想。

将两个国家的军事开支进行简单对比,往往会忽略其经济结构、发展阶段、战略目标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的巨大差异。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需要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分析,并关注中国军事实力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内在逻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中国军费已经不低了。

2020年中国军费12680亿人民币,以人民币兑美元1:7的汇率算,大约是折合1811亿美元。

当然这和美国2020年军费预算的7380亿美元是相差甚远的,相当于美国2020年军费预算的四分之一还不到。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首先中国和美国货币的购买力并不等同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按照2019年两国的gdp来看,美国是21.37万亿美元,中国是14.34万亿美元;中国gdp约是美国的67%。但如果按照购买力均价来看,中国gdp则是23.46万亿美元,比美国gdp还要高处一部分;

我们用23.46/14.34=1.64

也就是说,如果在中国平均花1美元买到的东西,在美国平均需要花1.64美元。

这么换算的话,我们2020年1811亿美元的军费,与美国军费相比实际的购买力是2963亿美元。

而且每个国家对军费的使用也都是不尽相同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得报告,中国一直在隐藏军费,比如我国武警的开支,一些军用基建,部分军民公用的科技研发,还有退伍军人补贴的一部分费用也都不算在军费里;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只是西方塑造中国威胁轮的口舌,其实美国也有许多原本应算在军费中费用也不走军费,比如nasa、CIA、国土安全部以及拥有大量核武器的美国能源部的开支都是不走军费的。

中美军费算法不同,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中国隐藏军费了,美国就没隐藏;但按照我兔的习惯,隐藏的比例肯定是要比美国多的。

而且美国比中国多出很多我们没有或者与美国相比没有那么多的花销:

美国军额140万人,文职人员70万人,国家警卫队44万人,总计254万人;这是美国军费要养的人数。

中国军额200万人,虽然同样另外有大量文职人员;但中国军队的文职人员的开支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走军费的。

而且美国人均gdp是中国人均gdp的6倍还多,可以粗略的说,美国养一个军人的钱,我们能养六个人。

再加上美国有大量的海外军事基地,大量的海外驻军无时无刻不在烧着钱,同时还要满足美国的对外作战,而中国在这些方面的花销则是非常少的。

还有就是美国的军费不但要养活军队的相关花销,在军事采购时还要极大的养活军火商的胃口,比如f35A原本报价1.22亿美元,在特朗普要求洛马降价后,一路降到了8000万美元;其中的利润空间可想而知,美国的军火商与中国武器生产公司只追求较低的利润不同,他们需要追求极高的利润;而且像美国的造船业早已荒废,是美国海军舰艇采购高价养活了大量的船舶建造工人,这使得美国的军舰采购价格大大高出其他国家等等。

所以美国军费和中国军费相比不但效费比低,且能实际用在刀刃儿上的,还要大打折扣。

说句不负责任的话,美国2020年那738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实际能发挥到同中国军费购买力换算后的2963亿美元同等价值的,应该也只有不到6000亿美元甚至更少。

如此推算中国实际军费效比,约是美国军费的一半左右(其实我觉得不止一半,应该在六成左右,但料敌以宽,战术需要重视敌人,还是算作一半比较好)这已经不低了,毕竟美国是世界霸主,我国目前也不追求同美国的军事抗衡,而且我国的军费还是会逐年增高的,请各位放心,我国的军费目前是够用的。

user avatar

暂未轮上维护世界和平

user avatar

因为美国军费虚高。

1,美国军队很多钱花在驻扎费用和治安战,其中非常腐败,这块占军费的大头,印象中是80%左右。

2,美海军的建造承包商,成本极高,除了军舰几乎没有民用订单,无法平摊各项成本。军舰造价预估在中国的6倍左右。

3,美国军费也承担了一部分盟国驻军的防御费用。盟国只负责军费的一个百分比(日本最高,其他国家都不足一半。)

4,核武库的维护费用,远远高于中国。

5,征兵困难,需要保持很高的待遇。甚至用绿卡和减刑来招兵。

user avatar

题主提出这个问题很好。恰恰我们都该正视一点。那就是我们和美国依然有差距。

据我所接触到的:

70后,普遍有一些自卑情节,这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那时候中国还很穷,虽说潜力很大,可随便来一个港商、台商,在大陆都底气硬的很。因此他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根植了一颗自卑的种子。

80后,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公知猖獗的那几年,响应的好像真是80后为主力军。当然也有90后,包括洒家这些95前的,那几年真的都或多或少受到公知的影响。但本质上对港台不在有自卑情节,更多的是向往西方。

90后,以洒家为代表的一群90后,大多是早期思虑不健全,听风就是雨。在对社会还没有全面认识的前提下,普遍认同公知们的一些理论,都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嘛。可近些年意识骤然转变,已经意识到过去的愚蠢了。但要说90后骨子里有没有自卑情节,其实也是有的,可能95前的和80后的自卑情节是一样的。但95后开始作为分水岭就能好很多。

再说00后,处在国运强盛时期,早期不记事,也不关注国事。到了关注的年龄,又见不到国家底气不足的那种窘境。他们真是朝阳。最为“正常”的一代。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的一代。我相信,未来10后长成后,会更加有自豪感。

可问题是现在有很多人都有点飘了。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可以,甚至该搞两极格局了。这才是最大的不理智。我们和美国还有差距,我们应该继续保持警惕和谦逊努力发展。戒怒戒躁,鼓起劲儿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让国家真的有一天可以傲世全球。今年洒家30了,洒家是相信三十年后世界形势必然会不一样。那时候洒家的儿子刚好是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可以有大国骄傲的姿态出国环游世界,可以有国家的航母做后盾不必担心国外的勒索。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人生。

后浪非浪,可总有一天子孙可浪。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的子女都能成为后浪。

共勉,共勉!

user avatar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艾森豪威尔总统就说过:美国民众要警惕军工复合体这个怪兽。

然而到了今天,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仍然没有认识到美国军工复合体到是什么。

有人甚至认为这是美国的骄傲,美国因为有了军工复合体开发了高科技和强大的国防产业,从而在军事上始终保持领先。

那么美国是不是这样的呢?

确实是,军工复合体确实保持了美国的军力强大,在高科技技术上因为军工复合体的运作,至今仍然保持着美国军事科技上的先进性。

但是这话没有说完整,另一个方面军工复合体却逐渐演变成美国军事外交的重要力量,美国在制定军事外交政策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美国政府有这样实际的需求,而是军工复合体需要这样的政策,以有利于这个利益集团的发展。

这就会带来一个矛盾,因为军工复合体不能代表所有美国人民的利益。军工复合体的发展需求和大部分美国人民的发展需求是不一致的,换句话说,军工复合体的利益和大部分美国人民的利益无关。

了解了这一点,才能搞明白这个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

美国的军工复合体要发展,就要有生产,有资金来源,否则这个集团的生存就会面临困难。那么美国的军工复合体的活水源头是谁?当然是美国政府,这一切都需要美国政府来买单。美国政府为什么要买单?如果没有军事斗争的需求,美国政府是无法提供这个购货清单的。所以前提就是要制造出需求,这个需求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制造出军事斗争计划。范围越大,斗争越激烈,军工复合体的获利就越大。为了保证这一点,军工复合体就不断想办法参与到美国的军事外交制定过程中,从根本上控制美国的政策源头。

美国的军费越高,说明军工复合体对美国的控制程度越高,而且这一趋势很改变。

特朗普政府想改变这一事实,降低军工复合体对美国政策的影响力,但实际效果有限,而且因此也得罪了原本支持他的一批共和党大佬,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军工复合体的持股人。断人财路的事情,是最让人痛恨的。

因此,美国的军费高昂是因为军工复合体是美国一股很重要的力量,他们在自己决定美国的军费开支,将纳税人的钱合法转入到自己的腰包,而且是没有上限的。

中国的军费开支为什么相对来说不高?

因为中国的军工企业没有话语权,也不能干涉国家的军事外交政策的制定,就是一个纯粹的为国家提供服务的军工企业。政府要求你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你研发什么就去研发什么,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只能无条件服从国家需要。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要求军转民,军工企业就停掉一部分生产线,生产电视机电冰箱,多余的工人转岗下岗,有怨言只能私底下讨论。

现在国家要求大力发展高科技装备,军工企业立即发动生产研发,军工民用资产按照要求该剥离就剥离,从业人员的收入也不按照商业企业收入标准来考量,提供的军工产品价格也不和市场价格挂钩,没有商业化的运转机制。

因此,中国的军费相对不高,但是效率却是最好的。

一个国家的军费开支,就是维持军队的运作费用和采购成本,而采购成本所占比例往往超过军队的运作费用。

这是中美两国最根本的区别,孰优孰劣,大家自然心里有数。

user avatar

严格来说,其实并没有到1/4,因为目前(2020年)大致为23.7%

2017年,中国军费为美国的24.8%,而过了3年,则为23.7%,也就是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军费涨幅高于中国。双方的实际军事投入差距是在不断扩大的

鉴于美国内部都一致同意增加军事开支,重新恢复冷战后期的绝对军事优势,2021年美国的军费开支有概率超过8000亿,而中国的增幅绝对赶不上这个水平。

所以,2021年双方的差距应该仍然是扩大——而不是许多人认为的缩小。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在前几天发布的总结指出:当前全世界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冷战高峰期,并且未来5年会以每年3%的速度持续增长。地球的和平愈发依赖于「相互毁灭保证」

对于美国来说,目前的军费开支压力并不大——甚至占比和印度差不多。如果你认同印度能够长期承担这种开支,那就没理由认为美国会被这点钱拖垮

在冷战时期,美国长期维持财政支出20%以上用于国防投入,而这个状态总计维持了超过40年,美国并未因此衰败。而目前甚至连10%都未到.......

中国并不是富裕国家,总开支事实上压力已经非常巨大,绝非很多人认为的游刃有余。直接体现在中国财政支出占GDP的19.2%,而美国为22.7%。在比例上事实已经相差无几,真的是再无余力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它触及了国家军事战略、经济结构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中国军费占GDP比例相对较低,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现实考量和战略选择,并非仅仅是“中国军费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1. GDP构成与国防开支的“效率”: GDP的性质: GDP.............
  • 回答
    中国军队的规模,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如此庞大的军队?而将重心放在裁减人数、提升素质和科技水平上,是否才是更优的选择?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首先,谈到军队的规模,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的考量。中国有着悠久的大国历史,维护国家统.............
  • 回答
    国民党中将军衔的“质量”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历史、政治、军事以及社会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需要强调的是,用“质量低”来概括整个群体是不准确的,但我们可以分析导致人们产生这种印象的可能原因。一、历史背景的演变: 早期与北伐时期(1920s1930s):.............
  • 回答
    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政治军事立场确实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敌对,但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复杂交织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的长期演变过程。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地缘政治、经济以及国内政治等多个维度。一、历史遗留与地缘政治的阴影:首先,不能忽视的是澳大利亚与其主要盟友——美国的长期、深厚关系。.............
  • 回答
    穿对方军服打仗,这事儿在真实战场上,确实是沾不上“光彩”二字的。它更多的是一种欺骗,一种破坏军事信誉的行为,严重的话,甚至会引发国际纠纷。咱们老百姓听到这种事,第一反应可能是“卑鄙”、“不地道”。但你发现了吗?在很多电影、小人书(咱们现在更常说“漫画”或“故事书”)里,这种做法却屡屡出现,而且往往被.............
  • 回答
    电影电视里的情节,往往是基于现实提炼、升华甚至加工而成的艺术表达,用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并传递某种价值观。美国军人在弹尽粮绝后选择投降,而中国军人选择舍生取义,这背后确实有其现实根源,但两者之间并非绝对的二选一,真实情况要复杂得多。电影电视中的呈现及其原因: 美国军人选择投降: .............
  • 回答
    关于抗日剧中出现的中国军队与日军拼刺刀的场景,以及日军为何会与中国军人对拼,这其中涉及到历史事实、战争策略以及文化因素的考量。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为什么中国军队会在抗日剧中拼刺刀?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早期,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上与日军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日军拥有更先进的步枪、机枪、火炮,.............
  • 回答
    军队里,从新兵下连那一刻起,他们就被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高度集体化、充满挑战的环境。在这个庞大的军事体系中,“连”这个单位,往往是士兵们感受最深、情感纽带最紧密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是历史的积淀、体制的设计,更是无数个体在共同经历中碰撞出的火花。首先,要讲到“连”的规模.............
  • 回答
    在《一拳超人》的世界里,城市的安全之所以主要由“英雄协会”而非传统的政府与军队来维护,这背后有着深刻且多层次的原因,涉及到世界观的设定、怪人出现的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适应性。与其说政府和军队“不作为”,不如说英雄协会的出现和运作模式,更能有效地应对这个世界的独特危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世界最核心的.............
  • 回答
    紫石英号事件,发生在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期间,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军事冲突。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护卫舰,在执行其“保护英国在华侨民和财产”的任务时,悍然闯入长江下游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阵地,最终酿成了流血冲突。关于为什么“紫石英”号敢于如此“找死”的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
  • 回答
    中国2022年军费预算增长7.1%,占GDP的1.27%,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国防支出的规模和趋势,具有多方面的经济、安全和国际战略意义。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数据背景与基本解读1. 军费预算增长7.1% 中国2022年国防预算为1.47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080亿美元),较20.............
  • 回答
    关于美军是否像中国军人那样叠方块被子,以及这种叠被方式的意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军事文化和训练方式的差异。简单来说,美军并没有普遍要求士兵像中国军人那样一丝不苟地叠出棱角分明的“方块被”。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1. 美军的内务管理和着装规范:美军的内务管理非常注重整.............
  • 回答
    中印边境冲突的潜在收益与俄罗斯的立场中印两国作为亚洲的两个主要大国,其关系一直备受全球关注。一旦两国真的爆发军事冲突,中国可能会从中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尽管这些好处的代价将是巨大的,并且伴随着极高的风险。与此同时,俄罗斯在此类地缘政治博弈中的角色,特别是其是否会再次“背后插刀”向印度出售军火.............
  • 回答
    美国举行“40年来最大规模”的全球军演,此举无疑是国际舞台上一项重要的军事动态。要解读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目的、信号传递、潜在影响以及各方的反应。一、军演的规模与性质:为何称“40年来最大规模”?首先,理解“40年来最大规模”的含义至关重要。这通常意味着: 参与的国家数量.............
  • 回答
    在《血战太平洋》(The Pacific)这部剧里,看到军官命令销毁任何带有日期或地址的信件时,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有点不解,甚至有些残忍。但实际上,这背后有着非常现实且残酷的战争逻辑。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缘由。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保护情报,避免泄露军事机密。在太平洋战场,日军的渗透和间谍活.............
  • 回答
    这句“刘备只适合做一个州的军阀,做不了中原之主”确实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虽然具体是哪位荆州名士所说,史书记载并不十分明确,但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对刘备性格、能力以及时代背景的洞察,却相当深刻。要理解这句话的依据,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刘备早期的经历与性格塑造: 出身草根,早年坎坷: .............
  • 回答
    这句话出自《水浒传》,意思是梁山好汉们在军中行礼,不直接说“下拜”二字,而是用“剪佛”来代替。这背后的原因,以及“剪佛”这个词的由来,得从当时的一些社会背景和习俗说起。“下拜”二字为何说不得?在古代,尤其是封建社会,“拜”这个字有着非常隆重的含义,常常用于祭祀、朝拜君王、拜神明等等。而“下拜”更是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很多关于国家军事实力和军费投入的深层讨论。确实,简单地将俄罗斯军费与中国对比,发现俄罗斯的军费大约是中国的三分之一,但很多人会觉得俄罗斯的整体军事实力与中国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仍然具有优势。这背后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原因,我来试着详细地解释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白军费数字本身.............
  • 回答
    关于中国军迷普遍认为俄罗斯武器电子设备落后,特别是苏35与歼10的比较,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观察和信息传播形成的共识。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技术发展、信息获取渠道以及中国军迷群体的特点来分析。历史的沉淀与对技术代差的认知: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中俄在军事技术发展路径上的差.............
  • 回答
    中国军人训练模式的侧重点,更多地体现了其历史发展、战略需求以及文化传承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非简单地“少用力量训练,多用耐力训练”。实际上,现代中国军队在训练上也一直在追求力量与耐力的均衡发展。不过,如果我们要探讨为什么过去或某些时期,耐力训练似乎更为突出,或者说其优先级在某些方面更显眼,我们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