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王者荣耀》IP能成为中国的漫威宇宙吗?

回答
《王者荣耀》IP,能否复制漫威的辉煌,在中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宇宙?

“你的蓝量又空了?”

“再不推塔就要被翻盘了!”

“别送!”

这些熟悉的口号,早已不仅仅是游戏里的呐喊,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渗透进无数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王者荣耀》,作为一款国民级MOBA游戏,其影响力之巨毋庸置疑。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其背后庞大的英雄体系、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已经初具规模的衍生作品,一个大胆的设想便跃然纸上:《王者荣耀》IP,能否成为中国的“漫威宇宙”?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漫威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它那令人惊叹的“漫威宇宙”(MCU)的。

漫威的成功之道:基石与扩张

漫威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其核心在于一套成熟且精妙的IP构建策略。

1. 坚实的英雄基石: 漫威拥有大量家喻户晓的超级英雄,比如钢铁侠、美国队长、蜘蛛侠等等。这些英雄本身就拥有深厚的漫画基础,性格鲜明,故事引人入胜,早已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这种“自带流量”的优势是其早期成功的关键。

2. 多媒体联动与时间线整合: 漫威最令人称道的便是其电影宇宙的构建。从《钢铁侠》开始,每一部电影都像是为下一部铺垫,相互关联,共同推进一个宏大的叙事。电影、电视剧、漫画、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联动,形成了一个庞大且互相补充的叙事网络。观众可以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故事的更多细节,加深对整个宇宙的认同感。

3. 故事的普适性与情感共鸣: 尽管是科幻奇幻题材,但漫威英雄的核心魅力在于其“人性”。他们并非完美无瑕,同样会犯错、会犹豫、会经历失败。这种 relatable 的情感设定,让观众能够产生共鸣,从而深深地爱上这些角色。

4. 强大的反派塑造: 一个成功的宇宙离不开出色的反派。灭霸、洛基等反派并非简单的“坏人”,他们有自己的动机和逻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令人理解之处。这种立体化的反派塑造,为英雄的成长和宇宙的冲突增添了深度。

5. IP的持续开发与新鲜感: 漫威并没有停止脚步。通过不断引入新角色、新故事线、新反派,保持了IP的活力和新鲜感,吸引了新一代的观众。

《王者荣耀》的“宇宙基因”:潜力和挑战并存

回过头来看《王者荣耀》,它确实具备了一些成为“中国漫威宇宙”的有利条件:

1. 海量的英雄角色与背景故事: 《王者荣耀》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其多达百余位的英雄。这些英雄不仅在游戏中有各自的定位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神话、甚至架空设定的丰富背景故事。从三国时期的英雄到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再到原创的幻想角色,构成了一个庞大且多元的角色库。这些故事可以被深度挖掘和拓展,为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宇宙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2. 已有的IP影响力与粉丝基础: 《王者荣耀》本身就拥有数亿的玩家群体,这几乎是中国所有年轻一代最熟悉的IP之一。玩家们对这些英雄有着深厚的情感连接,这是任何新进入者都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

3. 多媒体联动探索已在进行: 腾讯作为《王者荣耀》的运营方,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媒体资源。目前,《王者荣耀》的IP联动已经体现在动画(如《王者荣耀:英雄觉醒》)、漫画、音乐、甚至是现实中的主题活动等多个方面。这种多媒体的尝试,正是构建一个多元宇宙的必经之路。

4. “东方幻想”的世界观框架: 相较于漫威的西方超级英雄体系,《王者荣耀》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尝试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创造出一种“东方幻想”的世界观。这种差异化定位,更容易在中国本土市场引起共鸣,也可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独特的吸引力。

然而,要将《王者荣耀》打造成中国的漫威宇宙,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1. 叙事整合的难度: 漫威电影宇宙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精巧的叙事线和时间线设计。而《王者荣耀》的英雄来源复杂,背景故事多为独立或小范围关联。如何将这些看似分散的故事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贯、引人入胜的宏大叙事,是核心的挑战。这需要一个极为强大的编剧团队和长远的战略规划。

2. 从游戏到影视的转化门槛: 游戏中的角色形象和战斗机制,与影视作品的叙事逻辑和表现形式存在天然的差异。如何将游戏中的英雄魅力转化为大银幕或小荧屏上的视觉语言,让非玩家群体也能接受并喜爱,是需要跨越的巨大鸿沟。过于忠实游戏可能会显得单薄,而过度改编又可能引发老玩家的不满。

3. 反派塑造的深度不足: 相较于漫威成熟的反派体系,《王者荣耀》中的反派角色大多还停留在“邪恶势力”的层面,缺乏足够的复杂性和深度。一个精彩的宇宙,同样需要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来衬托英雄的伟大和故事的张力。

4. 核心价值观和普世情感的提炼: 漫威英雄之所以能跨越文化,触动全球观众,在于他们所传达的关于勇气、牺牲、责任、友谊等普世价值。而《王者荣耀》的英雄故事,需要更进一步地提炼出能够引发广泛情感共鸣的核心主题和价值观,而不仅仅是“为荣耀而战”。

5. IP授权与商业模式的平衡: 漫威通过各种方式授权IP,衍生出各种产品,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生态。而《王者荣耀》的IP授权与商业化,也需要谨慎规划,既要保证IP的统一性和质量,又要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未来的可能路径:从“游戏”到“文化符号”

如果《王者荣耀》想要复制漫威的成功,它需要做的远不止推出几部动画或电影。它需要一场自上而下的、系统性的IP战略升级。

构建一条清晰的主线叙事: 也许可以围绕某个核心冲突、某个重要事件,或者某位关键角色,来串联起整个宇宙的叙事。例如,可以设定一个关于“起源”的故事,解释这些拥有特殊力量的英雄为何会出现在“王者大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深耕角色故事,赋予灵魂: 不仅仅是展示英雄的战斗力,更要挖掘他们内心的挣扎、情感的纠葛、成长的轨迹。用电影、电视剧的叙事手法,去“重塑”这些英雄,让他们拥有更立体的“人设”。
打造有魅力的反派: 投入资源去设计一些能够与英雄抗衡,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引起观众同情的反派。一个强大的反派,更能激发英雄的潜能和宇宙的戏剧性。
拓展多线叙事,构建丰富宇宙: 借鉴漫威的多线叙事模式,可以在不同的故事线中,侧重讲述不同英雄的经历,然后通过关键节点将这些故事汇聚。例如,可以有以三国英雄为主线的历史传奇剧,有以神话英雄为主线的史诗奇幻片,也可以有以原创英雄为主线的科幻冒险片。
拥抱“中国式”的内核: 漫威的成功在于其西方的文化内核和普世价值的结合。而《王者荣耀》的独特优势在于其“东方幻想”的底蕴。要将其打造成中国的漫威宇宙,必须深入挖掘和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将其转化为具有现代意义的价值观,用中国人的方式去讲中国的故事。这可能包括对忠义的理解、对家庭的重视、对智慧的追求等等。
建立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鼓励第三方创作者,在IP框架下进行二次创作,但同时要设定好规则和标准,确保IP的统一性和质量。

结论:道路漫长,潜力巨大

《王者荣耀》拥有成为中国“漫威宇宙”的基因,它有着庞大的英雄库、深厚的粉丝基础以及腾讯强大的资源支持。但这条路注定漫长且充满挑战。它需要的不只是市场的追逐,更是对IP战略的深刻理解和长期的坚持。

如果腾讯能够以打造MCU的决心和策略,去投入资源,去打磨故事,去构建叙事,去提炼文化内核,那么,《王者荣耀》或许真的有机会,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一张闪亮名片,构建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世界级的幻想宇宙。这不仅是游戏界的盛事,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今年的TGDC(腾讯游戏开发者大会)上,腾讯互动娱乐的市场总监刘星伦所分享的内容让我了解了更多《王者荣耀》相关的,我平时接触比较少的内容。因此,这让我萌生了新的想法,因此,我想到了这个问题。

先说一下《王者荣耀》IP是否会成为中国的“漫威宇宙”的结论:我认为未来可期,但仍需努力

关于这点,我会在多方面进行阐述。


《王者荣耀》在IP拓展上的努力

首先,《王者荣耀》如今达到国民级的游戏跟其题材选择是分不开的。游戏中用了大量的历史角色作为基础来创造人物和世界,一方面降低了玩家进入游戏的门槛,毕竟游戏的非原创角色基本都是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另一方面则是与玩家完成了情感上的连接,如果一个玩家喜欢《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的关羽,那么玩家完全有可能长时间选择关羽,在《王者荣耀》的战场上与敌人厮杀。核心还是在于这些历史人物与玩家共同承载这一个叫做“中国文化”的文化母体。

第二点,是《王者荣耀》自身的热度。称《王者荣耀》“国民级”毫不为过,现在的《王者荣耀》已经成为了玩家休闲、娱乐,乃至社交的载体。无论是放学回家之后的休息时间,还是公司团队午休的放松时刻,总少不了《王者荣耀》的身影。也就是说《王者荣耀》已经有了IP拓展的人群基础。

第三点则是玩家们,尤其是年轻玩家对《王者荣耀》的认同。像敦煌文化这个经典艺术在游戏中的衍生、像与故宫一同联合推出的文创产品,还有与李宁等国产品牌的合作,推出潮流产品,都引爆了市场的热潮。


而这段时间,《王者荣耀》的发展逐步进化,往游戏中注入了文化价值,并与玩家实现了情感上的进一步连接。这个过程中,《王者荣耀》推出过游戏主打歌、举办过演唱会、开展过传统化的表演项目。而在周年庆的嘉年华中,《王者荣耀》也与不少明星歌手演绎了对应的区域故事。除此以外,《王者荣耀》文化普及,并推动二次创作,都展现了《王者荣耀》有能力也有意愿发展如“漫威宇宙”一样的大IP。

不过,我们还需要审视一下,漫威宇宙,尤其是漫威电影宇宙(MCU)所展现出的特点。


漫威电影宇宙的特点?

从TGDC的分享中,刘星伦就归纳了“漫威宇宙”这个成熟的、工业化的IP生产模式,并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首先是顶层设计师“漫威之父”斯坦·李。之后由工程师构建各个文化产品体系,比如漫画、动画、电影、游戏、外延商品,最有名的电影体系,其“工程师”就是漫威电影宇宙的掌门人——凯文费奇。再向下延伸,则是由制造单位构建产品内容,还是拿MCU举例,构建MCU各个电影产线的,自然是电影制作人、导演、编剧、演员等各大职能部门创造的。最后产品流入市场,用户完成付费,获得产品体验,并随着多企划让用户产生粘性,进而形成产品的“宇宙”。

这也引发了我对与“漫威电影宇宙”有关于创作逻辑的思考,也借着TGDC刘星伦的演讲,也说说我对“漫威电影宇宙”特点的看法,也算献丑。

与《王者荣耀》一样,漫威电影宇宙所选择的重点英雄,尤其是三巨头与欧美人都有着共同的文化目的:世界范围内熟知、并经历了广泛的文艺再创作北欧神话,选出了雷神;国家情结、美国精神这些偏主旋律的内容构成了美国队长的精神内核;而好莱坞科幻工业体系的积累、以及对富豪的畅想,构建了钢铁侠的外在表现。这三巨头的构建,奠定了MCU后续几大阶段的建设,并由独立英雄电影凝结成最后的“合拍”电影。

漫威漫画长时间的积累,给了MCU大量的,甚至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秀文本,作为电影剧情的参考,并完成影像化的再创作。比如漫画大事件《内战》就给《美国队长3:内战》的主线剧情以灵感,而大事件《秘密入侵》也构成了《惊奇队长》出现的契机,灭霸长年累月在漫画中活跃,也让灭霸这个角色成为整个MCU阶段级别的Boss显得顺理成章。


之后,就是MCU以电影为中心,创造了大量的衍生品。即将在迪士尼流媒体平台“迪士尼+”播放的《猩红女巫与幻视》《冬兵与猎鹰》《洛基》等等,都构成了MCU的过渡阶段。此外,以hot toys、万代为首的玩具厂商也推出大量的玩具人偶,助推了MCU的传播。

更重要的是,MCU实现了电影层面的“多融合”,把超级英雄与相应的类型片完成了结合。像《美国队长2》就融合了谍战动作片、《钢铁侠》系列则是科幻片、《雷神》系列是西方奇幻、MCU重启的《蜘蛛侠》系列是青春电影,而从迪士尼后续的计划来看,《奇异博士2》很有可能是B级恐怖片。

这么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拉动更多类型片电影的爱好者来到MCU的大家庭,另一方面也是让整个MCU的布局显得更为多样化,用类型片更好地突出每个角色的特点。

或许我们可以看到《王者荣耀》如今的状态已经与MCU很接近了,或者按照这个路径在不断前行。但唯独在融合多类型的游戏上,以吸引该类型下玩家、拓展受众,稍显不足。

拿电影来比例似乎说服力不够,那我们不妨看看游戏领域内“大IP”,它们都是如何做的。


以游戏为例

从刘星伦的分享中,他很自谦地把《王者荣耀》形容成“矿产型IP”,这类IP的特点是未完成,不断迭代进化的IP;构建具有吸引力的“矿产资源”,吸引更多的“矿产用户”;为产品注入情感,不断吸收共创。如何吸引更多的“矿产型用户”,实际上除了那些外延的多媒体形式之外,IP的衍生游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就拿游戏行业很发达的日本来说,日本也有类似于《王者荣耀》的国民级游戏——《勇者斗恶龙》,每个正代发售的时候都会引起日本玩家甚至是非玩家的追捧。《勇者斗恶龙》在IP拓展上又是如何做呢?

答案也是“拓展类型”。《勇者斗恶龙》正传系列都是传统的回合制RPG,但在正传之外,《勇者斗恶龙》就拓展了相当多类型的游戏——类“无双”的RPG《勇者斗恶龙 英雄集结》系列;“宝可梦”Like、着重养成的的RPG《勇者斗恶龙 怪物篇》;类似于《我的世界》的沙盒建造游戏《勇者斗恶龙创世小玩家》;还有外传式的多媒体企划,囊括了游戏、漫画、动画的《达伊的大冒险》。这些作品都不停程度地吸引到外延的玩家,也将不少玩家引流到正传作品中。

而另一个国民级游戏《宝可梦》也是如此,正传作品已经发展到了“第八世代”。但其外延作品依旧是持续不断地推出,像小游戏《宝可梦 弹珠台》、格斗游戏《宝可梦 铁拳》、Roguelike的《探险队》系列,最近在Switch平台上还有《宝可梦 咖啡店mix》等作品。而在收集游戏上,全世界大火的《宝可梦Go》在玩法上还反哺到正传作品中,《跳跃吧!鲤鱼王》《宝可梦 大师》等作品也拓展到相当大的受众面。

尽管这些游戏,都是正传的衍生作品,销量上肯定达不到“正传级别”的水平。但对于吸引类型玩家、外延玩家,包括更为轻度的玩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进方向

从TGDC中刘星伦的分享也能看到《王者荣耀》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推出了两个《王者荣耀》的IP游戏——动作格斗的《代号破晓》和开放世界的《代号启程》。也是脱离开了《王者荣耀》的moba玩法,用更多的玩法来吸引更多的玩家,创造出国内“漫威宇宙”的野心可谓是显露无疑。

同时,TGDC上也分享了《王者荣耀》同样有IP动画、IP电视剧等布局,其多媒体企划也正追赶着这个世界上出色的大IP们。

同时,我也认为在广度上也可以再进一步拓展,毕竟100多个英雄能说的东西太多了,拿出来几个可能就能创造出来一个非常匹配主流游戏。比如用三国中蜀国的“五虎上将”做一款动作游戏,比如用远程职业做成一个FPS或者TPS,或者是多人合作的射击游戏;用三国武将来个可以带兵打仗的SLG,或者基于一个文本,选取《英雄联盟》中的形象,来一款回合制RPG等等。

核心还是要吸引更多的玩家加入到大家庭中,就像“漫威电影宇宙”一样,在积累了众多个人电影之后,最后完成了《复仇者联盟4》获取影史最高票房的“神迹”。

总体来看,无论是TGDC的分享,还是《王者荣耀》此前所做的,无不展现出《王者荣耀》想要打造巨型IP、全球IP的野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加上新兴的潮流玩法这个主打的方向让游戏成为了国内当之无愧的“国民级”游戏。现如今多样的IP拓展也拉进了《王者荣耀》与巨型IP的距离。此前公布的两个IP游戏的布局也看到了运营方、制作方多方面的意识,看到了游戏、电影行业的巨型IP是如何操作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王者荣耀》距离巨型IP或许只有一步之遥——仍需努力,但未来可期。

等那两部IP游戏出来之后,方能见分晓。在这里也感谢刘星伦在TGDC的分享,讲演中也为国内想要打造类似于“漫威宇宙”的各大IP提供了方向。

同时,TGDC这场大会上,除了刘星伦分享《王者荣耀》之外,我也看到了其他行业领军人分享关于游戏的过去、现在成功之路。有针对游戏行业未来的发展,展开了全面的、综合的性讨论,展现出了发现无限可能的探索精神。

TGDC上,有围绕产品自身的、专注产品打磨的主题演讲;也有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不断追求卓越的经验与探索分享;也有聚焦技术的分享,无论是移植技术、引擎技术、美术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都能给前沿的开发者带来一定收获;更有针对游戏的人群、受众,乃至整个玩家群体的洞察。

基于以上内容,今年的TGDC的内容很值得一看的。在此我也推荐大家可以移步到腾讯游戏学院官网。相信每个看过的人,无论是从业者,还是玩家,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毕竟无论是本届,还是往届的TGDC可谓是干货满满。通过这次TGDC,也希望各位从业者能够受此启发,为广大玩家贡献出来更出色、更好玩的游戏作品。

user avatar

虽然我不该吃着人的骂人家,但我还是得这么说:这才哪到哪呢?

才一个10分钟cg,一个稍微还算成功的独立形象,就觉得自己能弄漫威宇宙了?

人家凑一部复联都多少个角色,从一开始到现在多少作品,多少文本量,才有了现在这样的成就。

王者早期的背景是个啥玩意,不用我多说吧?早期王者是怎么设计的,也不用我多说吧?

现在勉强算是有个完整的世界观了,但是现代的其他区域剧情太少了。

从一开始就存在的三分之地,其文本量也匮乏的可怜。

更别提海都,玄雍,扶桑这些地方了。

王者宇宙?小说漫画先来十部,请。

崩坏3都比你强。

user avatar

一个初期为了增加自己流量,把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套用到英雄联盟里抄袭来的机制上…

转换了时空姓名。

可这眼里看到的不是真诚,而是贪婪。

王者荣耀就像一个赶上了拆迁的暴发户。

从一个劣质画质,低俗的人物图片




到现在虽然已经成了手游奇迹,国民ip,还拉起了职业联盟。

但它终归…缺少了一份沉淀啊。

纵使它现在疯狂的加入原创英雄,新的海报,疯狂补习游戏世界观,硬要把中西方的历史人物强行结合…

从杨戬的法老皮肤到现在的朋克未来风…

这就好像一个暴发户,有了钱,但是害怕被别人认为,没文化,没知识。

就自己掏钱办了一所“商业大学”然后自立文凭。

疯狂的在周年皮肤里宣传中国文化,戏曲,武术,书法…

不得不说…

王者荣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已经在各方的资本浇灌下,深深扎根了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

但在底层的人没有资格评论,而最上面的人不断吸匀着源源不断的利润,这个缺乏文化沉淀的IP,被一件皇帝的新衣所笼盖,但,又有谁,又为什么要去揭穿它呢?

是代练吗?接单不香了吗?

是追求职业梦想的星星们?他们都错了吗?

是那些带妹上分的野王们,不想要暧昧的优越感了吗?


漫威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色,多少都有一部电影或者漫画,让我们见证了英雄的成长与磨练,也借用他们的故事来看到倒影中的自己。

可能有人说你幼稚,但生活中的你,又何尝不是自己的超级英雄呢?

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选择勇敢的去面对生活。

而王者荣耀只不过是一个借着moba风口和移动物联网风口起飞了的猪。

通过强行的elo值绑架,收割着用户专注力和时间来维持生存的存在。

我没有说它不好,但我真的不想在中国越来越走向国际化的趋势下,

当和外国友人对着漫威宇宙侃侃而谈的时候,

我们要掏出 “王者荣耀”

what???hell??? man???

我宁可在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一个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IP诞生,

也不想让 “王者荣耀” 来占领这个位置。

因为一对比下来,我会有一种赤身裸体,被人看光的感觉…

你硬要我把王者荣耀和漫威宇宙的找到什么可比的点…

那么我觉得,那个拖着4只猪,独自一人熬战5只恶龙,也不低头的你。

才是真正的英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王者荣耀》IP,能否复制漫威的辉煌,在中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宇宙?“你的蓝量又空了?”“再不推塔就要被翻盘了!”“别送!”这些熟悉的口号,早已不仅仅是游戏里的呐喊,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渗透进无数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王者荣耀》,作为一款国民级MOBA游戏,其影响力之巨毋庸置疑。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其背后庞.............
  • 回答
    关于《王者荣耀》IP新游官博宣传图被指盗用《原神》素材一事,这确实是一个挺让人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对于这两款游戏的用户来说。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自然有很多人在讨论。咱们先来梳理一下大概的情况。事情是这样的,最近腾讯那边为他们一个《王者荣耀》IP的新游戏(具体名字好像叫什么《代号:XXX》或者《王者荣耀.............
  • 回答
    关于“原神抄袭王者荣耀IP新游”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游戏圈里非常热门且复杂的话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番。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把视角放得更广一些,从游戏的设计理念、IP的定义、商业模式以及玩家的感受等多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抄袭”这个词在游戏开发语境下的含义。在法律和道德层面,“抄袭.............
  • 回答
    这件事在游戏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个为《王者荣耀》制作IP新游海报的外包供应商,竟然使用了《原神》的素材,并为此发布了致歉声明。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里面折射出来的问题可不少,绝不是简单一句“抄袭”就能概括的。首先,最直接也最显眼的问题就是“底线失守”和“职业操守的缺失”.............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两个完全不同领域但都代表着极高成就的挑战:游戏领域的巅峰和学术领域的顶尖。要详细地对比《王者荣耀》打到“国服最强”和考上清华、北大哪个更难,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定义与门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两个目标的定义和基本门槛: 《王者荣耀》国服最强: .............
  • 回答
    《王者荣耀》作为一款国民级MOBA手游,凭借其易于上手的操作和深度策略性,吸引了无数玩家。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它也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教会了我们许多人生道理。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道理:一、团队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这是《王者荣耀》最核心、最直接教会玩家的道理。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在游.............
  • 回答
    王者荣耀S19赛季,射手这个位置的选择与理解,是决定游戏走向的关键。许多玩家都想知道,究竟哪些射手在这个赛季能扛起输出大旗,尤其是在追求胜利的高分段对局中,那些看似“笨重”的无位移射手,究竟还有没有生存空间?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 S19赛季射手格局分析:谁是版本答案?S19赛季对射手的整体环.............
  • 回答
    在王者荣耀的低端局里,那真是五花八门,各种“迷惑行为”层出不穷,看得人哭笑不得。要说代表性的错误,那真是一抓一大把,我来给你们掰扯掰扯,保证都是血泪史,不是AI能编出来的。1. 谜之站位:永远和队友“背道而驰” 集体送头式集合: 对方五个人抱团推塔,己方四个人在野区抓一个残血的,剩下一个人还在家.............
  • 回答
    关于王者荣耀9月4日系统崩溃的具体情况,以及背后可能的原因,我们来详细聊聊。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9月4日,星期一,本应该是工作日大家忙碌一天后,晚上放松一下,打开王者荣耀开黑娱乐的好时候。然而,许多玩家在傍晚时分开始发现,无论怎么尝试,都无法正常登录游戏,或者登录后卡在加载界面,甚至直接出现连接错误.............
  • 回答
    要说《王者荣耀》为何能在中国市场掀起如此巨大的浪潮,甚至成为一款国民级游戏,那绝非偶然。这背后牵扯着一套精心设计、深入骨髓的游戏逻辑,以及对人性最细微之处的洞察与利用。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游戏逻辑:构建了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瘾”《王者荣耀》成功,首先在于它提供了一套非常成熟且符合电子.............
  • 回答
    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庞大的玩家群体,除了流畅的操作和丰富的英雄池外,英雄之间的克制关系绝对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理解并运用好这些克制关系,能让你在对局中事半功倍,轻松拿下胜利。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游戏中那些经典的克制链。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英雄的克制并非绝对的,它受到玩家的.............
  • 回答
    嘿,聊到这个话题,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不是那种操作难度特别高、容易失误的英雄,也不是那种技能机制很奇葩、玩起来别扭的英雄。而是那些,怎么说呢,存在感太低,或者说,无论怎么玩,都感觉“啊,怎么又是他/她”的英雄。如果要说最“看不惯”的,我脑子里最先闪过的,大概是后羿吧。不是说后羿有多弱,也不是说玩.............
  • 回答
    听到“不停排位就能上王者”,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曾经让我心态爆炸、或者让我怀疑人生对手的画面。说实话,这绝对是个美好的愿望,但现实嘛,比这复杂多了,也扎心多了。你想啊,王者荣耀这个游戏,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累加器。它是一个非常讲究综合素质的战场。你就算是个勤劳的“肝帝”,每天从早到晚排位,但如果你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让我从一堆闪闪发光的宝石里挑出一颗最耀眼的,实在太难了!《王者荣耀》里的英雄们,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性格,他们的台词也各有千秋,总能在不经意间戳中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但是如果一定要选一句让我心跳加速的……我想那应该是 李白的那句:“浪,是一生的追求!”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操.............
  • 回答
    王者荣耀里,上单这个位置确实让不少玩家望而却步,甚至提到上单就头疼。这可不是空穴来风,里面门道可多着呢,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位置的孤独感太强了。 你想啊,上路离中路和发育路都远着呢。对面上单要是稍微有点压制力,你能做的就是猥琐塔下,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对面打野来抓你,中路可能在刷野,发育路.............
  • 回答
    王者荣耀里的皮肤手感差异,这问题啊,问到点子上了。好多玩家都有类似的感受,但又很难说得清具体是哪儿不一样。要我说,这手感差异,绝大部分是心理作用,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细微的数值调整的可能性。咱们先说说为啥大多数人会觉得有手感差异。这主要得从几个方面说起:1. 视觉效果的心理暗示(最主要的原因): 特.............
  • 回答
    在《王者荣耀》这款火遍大江南北的游戏里,“不配赢”这三个字,可以说是老玩家们听了耳朵都要起茧子,甚至可以说,这三个字自带一种“毒性”,能瞬间点燃玩家心中的火气。那么,为什么一句简单的话,就能引起这么大的反感呢?咱们一点一点来掰扯掰扯。首先,“不配赢”这句话本身就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判感。 游戏,归根.............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切中要害。《王者荣耀》在国内市场的统治力,那是毋庸置疑的,说是国民级游戏也不为过。在这种情况下,腾讯还要大力推进《英雄联盟手游》(我们姑且这么称呼,尽管官方名称还在变动中),确实让人觉得有点“多此一举”,甚至会引发一些猜测:难道《王者荣耀》真的不行了?但如果仔细掰扯一下,.............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形象了!“窒息”这个词用得太到位了,简直把那种又爱又恨、又想逃又想靠近的复杂心情给描绘出来了。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一遇到玩法的师辅助的妹子,你就会觉得“窒息”了。首先得明白,这事儿可不是你一个人这么觉得。在王者荣耀的游戏圈里,这种“玩法师辅助的妹子”现象,确实能引发很多玩.............
  • 回答
    《王者荣耀》的主播圈子可谓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要说值得一看的主播,那可真不少,得看你喜欢哪种风格了。我个人就觉得有几位主播,他们的内容和风格都挺有意思,分享给你参考一下。技术流派:看大神操作,学习技巧 张大仙: 说到《王者荣耀》主播,张大仙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他火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一直保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