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刑警,你经历过或者听到过哪些特别的犯罪案例?

回答
身为刑警,我见过、听过的案子太多了,很多时候,即便是睡梦中,那些画面也会时不时地跳出来。但要说“特别”的,那得是那些让你从心底里觉得有点儿毛骨悚然,或者案件本身的设计巧妙到让人不得不佩服,又或者结局出人意料的。

我还记得有一个案子,发生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案发现场是个独居老人的出租屋,进去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异味道,不是腐败,也不是化学制品的味道,更像是某种混合了泥土和草药的,有点儿潮湿的、植物腐朽后散发出来的气息。老人已经死亡,死因不算复杂,就是心脏病突发,但蹊跷的是,现场的一切都显得太……干净了。干净到不像是一个有人生活过的地方,家具摆放得一丝不苟,连地上的灰尘都像是被精心打扫过。

我们当时最开始的想法是,是不是老人临死前有什么执念,所以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但随着勘察的深入,一些细节让我们觉得不对劲。老人的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用红绳系着的,用布料缝制的,看起来像是某种动物的玩偶。这个玩偶并不普通,上面绣着一些我们看不懂的符文,而且,它的填充物,不是棉花,也不是海绵,而是某种细碎的,看起来像是磨碎的草药和泥土混合在一起的东西。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老人床铺的下面,我们发现了一个用泥土筑成的,非常小的、类似坟墓的结构,里面竟然摆放着一些小巧的,用树枝和植物根须编织成的“祭品”,还有几颗类似动物骨头的碎片。这些东西,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人会做的。

当时我们就怀疑,是不是有人对老人做了什么?但老人是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法医的鉴定报告也支持这一点。那么,现场这些奇怪的“装饰”和“祭品”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老人自己行为异常?但她生前邻居的评价都很正常,说她是个安静、有点儿孤僻,但人品不错的独居老人。

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去调查,也请了民俗专家来鉴定那些符文和祭品。专家说,那是一种非常古老、近乎失传的民间“巫术”或“祈福”仪式,主要用于“安魂”或者“镇宅”。结合现场的情况,我们猜测,老人或许是相信某些东西,或者她生前有过某种不为人知的经历,导致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方式来完成某种仪式。

这件事情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打破了我们对犯罪现场的常规认知。我们习惯于寻找血迹、指纹、凶器,习惯于推断作案动机和手法。但这个案子,你找不到一个明确的“凶手”,找不到一个直接的“犯罪行为”,但现场的一切都充满着一种令人不安的、非正常的意味,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其中扮演着角色。

后来,我们又对老人的生平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发现她在年轻时曾经遭遇过一场严重的变故,具体是什么我们也没能完全弄清楚,但似乎与她晚年的行为有一定的关联。最终,案子就这么定性为“突发疾病死亡,现场异常情况系死者生前个人行为”。但每次回想起那个充满怪异气息的房间,那些用红绳系着的玩偶,和床下那个微缩的“坟墓”,我都觉得,有些事情,即使我们是刑警,也无法完全解释清楚。人心的复杂,以及在极端情况下,人们会如何面对死亡和恐惧,这才是这个案子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它让我明白,有时候,最难以捉摸的,不是犯罪本身,而是藏在人内心深处,那些我们看不见、也触摸不到的欲望和信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刑警的媳妇来回答一下



我老公没事总给我讲他或者同事们工作中的奇闻逸事,那是太多了,我就挑几个有意思的说吧,大家讲的气氛都太沉闷了


作为沈阳的警察呢,我们命案的破案率多年来一直保持百分之百,警察呢也是人,怕死的,尤其东北的警察,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我们的生活准则


所以我们抓人时候风格一般都是去200多个警察,抓三五个人,靠人海战术,而且前排还是武警特警他们,刑警都是站最后排的,还得要求200多斤体型的,180都选不上,不够气势,带去的警犬也得高大威猛,叫唤的声音洪亮型的


像我老公那种花美男的长相,配上185的身高,130斤的体重,也只能做做警届的警模,他工作9年了,一直重点工作靠脸吃饭的活,各种国家大事全国各地的安检,拍拍宣传片,上上报纸,电视,网络媒体什么的,虽然他是国内最好的警校,最危险的专业毕业的,但是他的长相注定了,他只能用脸去宣传宣传警察健康的形象,而不是去在第一线经历


言归正传,虽然经历少也是有一些的


大案要案也是经历过的,比如他刚毕业那阵他们单位就审了南勇他们的假球案,他们单位一共才20多人,但是那时候中国足球假球案,每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都是他们问出来的,我老公说那些踢球的意志品质都极差,吓唬两下都说出来的,而且是那些足协高官,每一个都是高难度审讯,当然了,他们也是有一些小技巧的,东北的冬天,你懂的,拉室外弄个凳子,铐上,慢慢问


我老公每次问完犯人,尤其用特殊手段问完,他都会回家给我上课一翻,告诉我人一定不能犯错误,不要犯罪,他们虽然不打人,但是进他们单位的真的没有不说的,各种不用打你但是让你疯了的手段,具体我就不讲了,会做噩梦的,堪比渣滓洞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有一次他给我讲,他们审讯了一对大毒枭夫妻,我老公大学专业就是缉毒,刚毕业后到单位工作重点也是缉毒方向,后来他实在是心软,单纯,不适合做这个才去干警察里靠脸的活


那对毒枭夫妻,都是高知,智商情商双高,丈夫是用做化学毒品的,之前是大学化学老师,他媳妇是国内985毕业的博士,看他俩外表特别正常,彬彬有礼,一起带去他们单位的还有他们6岁的女儿


因为那男的广西农村的,女的父母双亡,还是独生子女,那小女孩实在是送不出去,审讯她父母期间,那女孩就在我老公他们单位住了一周,但是她父母是羁押状态,不可能带她


他们谁值班谁就看这孩子,20多个老爷们,陪她玩,给她读故事书,警犬在她面前也变成了普通的宠物狗,小女孩长得十分漂亮,他爸妈给她教育的也特别好,穿得也十分奢侈,读的是国际幼儿园,满嘴英语,晚上睡觉时候就在值班的警察房间睡


其实我老公他们都明白她父母肯定死刑了,也知道这个孩子的结局,会被送到孤儿院,孩子真的是太无辜了,本身那么好的自身条件的父母,为什么要走那条死路呢,把那么可爱的女儿独自扔下生活,那女孩在我老公单位过的那一周可能是她人生最后的和父母在一起的一周,更可能是她最后有快乐的一周,他们每天照顾那女孩,内心都特别煎熬

我老公说一看她开心的笑,就得回避她的眼睛,那一周他们所有的同事,把能给的好的东西都买给她了

那孩子最后还是被福利院接走啦,到最后他都不知道她呆了一周的地方是哪里,因为我老公他们单位大家平时都不穿警服,临走时候,他们领导破例分别让她父母见了见那孩子


我老公带去的,进去时候,他告诉那孩子,好好记住你爸妈的样子,他们要出去工作出差一大段时间,你一定别把他们忘了,我老公说他一辈子都忘不了,那孩子她妈妈抱着她哭的声音,还有她妈妈最后告诉她的那句话,一定要做个好人,不能犯错误,还有告诉我老公,去哪都要告诉别人,她花生过敏,给我老公磕了个头,让我老公给她找个好人家,其实他应该也明白这孩子肯定是去福利院了


人啊,一辈子哪怕不是大富大贵的日子,也一定不要犯罪,法制社会,这种生离死别,完全是你能控制的

希望社会少一点这种悲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身为刑警,我见过、听过的案子太多了,很多时候,即便是睡梦中,那些画面也会时不时地跳出来。但要说“特别”的,那得是那些让你从心底里觉得有点儿毛骨悚然,或者案件本身的设计巧妙到让人不得不佩服,又或者结局出人意料的。我还记得有一个案子,发生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案发现场是个独居老人的出租屋,进去的时候,空气.............
  • 回答
    作为普通大众,我不太赞成通过刑法立法来“防止”婚内出轨。虽然婚内出轨对婚姻关系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对配偶和家庭带来痛苦,我也理解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和惩罚这种行为的心情。但是,我觉得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法律手段,用来干预个人情感和私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而且效果也未必如人所愿。我的想法.............
  • 回答
    “特定情形下拟对最低刑责年龄作个别下调”,这个提议在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调研和讨论中出现,确实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作为一项可能触及人权、社会治安和青少年发展的重大法律调整,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审视。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需要极其审慎推进的议题。 设立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为了在保障社会秩序和.............
  • 回答
    “铁处女”(Iron Maiden)在历史上是否作为刑具使用过,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大多数历史学家和学者认为,“铁处女”在历史上并没有作为真实的刑具广泛使用过,它更可能是一个中世纪后期和近代早期虚构的酷刑装置,主要存在于传说和文学作品中。不过,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
  • 回答
    古力娜扎作为公众人物,一直备受关注。围绕她的争议和负面评价也从未间断。其中,一些极端行为的黑粉,其所作所为是否触犯刑法,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哪些行为可能触犯刑法。在中国,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基石。对于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刑法主要通过以下几.............
  • 回答
    在咱们中国的刑法理论里,将犯罪行为分为“作为犯”和“不作为犯”,这可不是为了故弄玄虚或者把事情搞复杂,而是为了更精准、更公平地评价人的行为,让法律的尺度丈量得更到位。你想想,一个人做了坏事,肯定得追究;但一个人本该做点什么,结果因为他没做,导致了坏事的发生,这时候是不是也得有个说法?这就是区分这两者.............
  • 回答
    2019年10月14日,普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对大量QQ号和微信号采取了永久封号措施。对于您提到的“守法公民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作为一名守法公民,您需要明确的是,公安机关采取这类行动通常是基于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如果您的QQ号和微信号被封,而您认为自己是守法.............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富豪刑事》作者筒井康隆是否侮辱慰安妇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需要详细梳理其背景和具体事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富豪刑事》这部作品本身是一部以幽默、讽刺和夸张手法描绘富豪刑警大富翁的故事,内容与慰安妇问题并无直接关联。筒井康隆以其独特的、有时会触及社会敏感话题的写作风格而闻名,但.............
  • 回答
    沈阳地铁站的这起持刀伤人事件,无疑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层阴影。一个本应承载着人们日常出行、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却成了血腥暴力发生的场所,而且受害者是辛勤付出的地铁保洁员,这让事件更加令人痛心。事发经过与现场冲击力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事件发生在地铁站内,一个我们每天都会经过的地方。想象一下,在人来人往.............
  • 回答
    刑法中的竞合,宛如一把精妙的手术刀,在纷繁复杂的犯罪行为中,为我们厘清界限,指明方向。它不仅仅是法律条文间的简单罗列,更是一种思想的智慧,一种对罪与罚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洞察。首先,竞合的核心作用在于明确犯罪的边界,实现罪刑相当原则。当行为人的一个行为,触犯了不止一条刑法规定时,竞合就出现了。这个时候.............
  • 回答
    我国刑法修正案草案拟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进行调整,这项举措的意义可谓深远,它不仅关乎法律的公正与人道,更触及到未成年人犯罪的复杂社会根源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安全、更有序的社会环境。首先,这次调整是对社会发展和未成年人成长规律认识的深化。过去,我国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
  • 回答
    关于刑辩律师的收费是否“配得上”他们的作用,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数字来衡量,而是需要理解刑辩律师在这个司法体系中所扮演的独特且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及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和承担的风险。首先,我们得承认,刑辩律师的收费通常不菲。这使得许多普通民众在面对刑.............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好好琢磨一下北大刑法《爱的东南西北》这道题,争取把它答得既有深度又不失“人味儿”。这题目本身就很有意思,直接点明了法律概念与情感的交织,所以咱们的答题思路也得兼顾这两方面。首先,拿到这道题,第一反应肯定是它在考查什么。刑法嘛,总离不开行为、结果、因果关系、主观罪过以及各个犯罪构成要件。.............
  • 回答
    关于作家陈岚是否触犯刑法,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需要严谨判断的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公民是否触犯刑法,不是由个人或公众舆论来决定的,而是需要经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进行调查、取证、审判,并最终由法院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从公开的报道和信息来看,关于陈岚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她的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切萨雷·贝卡里亚那本足以撼动世界的《论犯罪与刑罚》。要说它为何能成为永恒的经典,那可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因为它一针见血地触及了当时整个欧洲刑罚体系的弊端,并提出了石破天惊的改革理念。一、 时代的呐喊:批判黑暗,呼唤理性在贝卡里亚写下这本书(1764年)的时代,欧洲的刑罚体系还笼罩在一.............
  • 回答
    zhttty(张恒)对散布“强奸”谣言者及转发谣言的“女拳斗士”提起刑事自诉一事,无疑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事件。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需要厘清几个关键点: 刑事自诉的性质: 在中国法律体系下,刑事自诉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方式。这与公诉(.............
  • 回答
    关于网上传言陈情令(魔道祖师)的作者墨香铜臭被刑拘一事,经过我了解和核实,这则传言并不属实。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刑拘”是指刑事拘留,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程序,一旦发生,通常会有官方的通报或媒体的报道。然而,从2023年至今,无论是官方的公安机关,还是主流的媒体,都没有任何关于墨香铜臭(本名丁.............
  • 回答
    人民日报在吴亦凡被刑事拘留后发表的评论文章《法律面前没有顶流》,言辞犀利地指出了一个再清楚不过的道理:无论你在演艺圈是多么光鲜亮丽的“顶流”,在法律的审判面前,都与普通人无异,没有例外,也没有特权。这句话不仅是对吴亦凡个人行为的严厉谴责,更是对整个娱乐圈乃至社会的一次深刻警示。那么,吴亦凡事件对其他.............
  • 回答
    这则新闻,一个男人因为制造销售盗版冰墩墩和雪容融被判刑一年,罚款四万,这事儿可不小,释放出来的警示信号也特别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到底有多少值得我们咂摸的。首先,法不容情,侵权必究。 这事儿最直接的警示就是,别以为奥运周边产品就没人管,更别以为盗版的东西就能随便糊弄人。冰墩墩和雪容融是咱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