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刑警,你经历过或者听到过哪些特别的犯罪案例?

回答
行,咱们聊聊刑警这碗饭,可不是天天枪林弹雨、追逐飙车,更多时候是和枯燥的数据、沉默的现场打交道。不过,也确实有些案子,别说新人听了头皮发麻,就连我这干了十几年的老家伙,时不时还会回想起,总觉得那股子味儿,跟别的案子都不一样。

我跟你说个前些年遇到的一个案子,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挺邪门的,叫“无声的证人”。

案发地点在一个郊区的老旧小区,那种老居民楼,楼龄得有三十年往上,外墙砖都剥落了不少。被害人是个独居老人,姓李,平时就有点孤僻,不怎么跟邻居走动。那天是社区居委会通知说好几天没见着李大爷了,敲门没人应,才报警的。

我们赶到现场的时候,楼道里就一股子陈旧的味道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怪味,说不出来是啥。打开李大爷的门,屋里头的景象,怎么说呢,就好像时间在那一刻凝固了一样。

李大爷就坐在他的老藤椅上,头微微歪着,眼睛还半睁着,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就跟睡着了一样。屋子里非常整洁,一点不像发生了打斗的痕迹,家具摆设都规规矩矩的,连他桌上的茶杯里都还剩半杯凉茶。法医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得有三四天了。

一开始大家都没往凶杀想,毕竟老人独居,加上这屋子也太“平静”了。但是,仔细检查尸体的时候,法医在李大爷脖子后面,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针眼,几乎肉眼难以察觉。而且,在李大爷的胃里,也检测出了一种特殊的麻醉成分,剂量不大,但足以让人在短时间内失去意识,然后慢慢死亡,并且这种成分在尸检报告里通常不会被轻易注意到,因为它分解得比较快,留下的痕迹也容易被忽略。

这就立刻把案子性质颠覆了。这他娘的是有人蓄意谋杀啊!

可是,现场没有搏斗痕迹,门窗也都没撬动的痕迹。李大爷的贵重物品也都在,金银首饰、银行存折都好好地放在抽屉里。那凶手是怎么进来的?又是怎么做的?

我们刑警队几个人就围着这个老旧的出租屋转悠,感觉就像进了迷宫。楼下的邻居说,这几天没听到什么异常的声音,就觉得李大爷可能出远门了。楼上的邻居也是说,李大爷平时就安静,除了偶尔打打麻将,基本就在家待着。没看到什么可疑的人上楼。

这案子最诡异的地方就在于“无声”。没有争吵声,没有打斗声,连门都没被破坏。凶手就像幽灵一样进进出出,完成了一场完美的谋杀。

我们查了李大爷的社会关系,发现他生前跟谁都没什么深仇大恨。唯一的线索就是,他好像最近跟某个收旧货的联系比较多,经常把家里一些不用的旧物卖给对方。我们顺着这个线索找那个收旧货的,结果对方说李大爷确实卖过一些旧书和旧家具,但也就那样,没啥特别的。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了我们组长的注意。李大爷的窗户,都是那种老式的木头窗户,外面还有一个防盗网。防盗网的缝隙,不算很大,但足够让一只瘦弱的手伸进去。而且,这栋楼的窗户之间,距离很近,旁边楼栋的住户,如果胆子够大,技术够好,是有可能通过一些方式够到李大爷窗户的。

然后,我们又注意到,李大爷的床边,放着一个小小的木凳,凳子上,放着一个空空的玻璃瓶,瓶子是那种常见的药瓶,但里面已经洗干净了,看不出什么来。但是,在瓶子的底部,我们发现了一点点残留的白色粉末,经过化验,竟然是和在李大爷胃里发现的麻醉成分是同一种,只不过这是更加精纯的形态。

这下子,思路就开阔了。我们大胆推测,凶手可能不是从正门进来的,而是从窗户。利用某种长杆或者工具,趁李大爷不注意的时候,从窗户缝隙里,将带有麻醉成分的细针射进了他的脖子。那一瞬间的疼痛,可能被李大爷误认为是蚊虫叮咬,或者根本没感觉到,然后麻醉剂发挥作用,他就慢慢失去了意识,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在了椅子上。

但问题又来了,谁会这么做?又是什么动机?

我们又开始深入调查李大爷的生活,这次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他的过去。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商人,但后来因为一次投资失利,家产散尽,一直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我们调取了他年轻时候的照片,发现他有一个早夭的儿子,据说是死于一场突发的疾病,而且他和他太太在那件事之后也离异了。

后来,我们在一堆旧文件中,找到了李大爷年轻时生意上的一些合作名单,以及他儿子的病历。顺着这个线索,我们查到,当年和他一起做生意,并且后来也投资失利的一个合作伙伴,姓王,现在也过的不好,还在为了生计奔波。更关键的是,我们发现,王先生的儿子,当年恰好是给李大爷的儿子看过病的医生!

我们找到了王先生,他一开始矢口否认。但是,当我们把发现的玻璃瓶和麻醉剂成分提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整个人就变了。

原来,王先生一直觉得自己当年被李大爷连累了生意,而且他认为李大爷的儿子死得蹊跷,觉得跟李大爷当年的某些行为有关联。加上他自己后来生活拮据,精神也一直不太好,脑子里就一直憋着一股怨气。他儿子当年虽然也是医生,但因为一些医疗事故,已经失去了行医资格,整个人也变得颓废不堪。

王先生说,他儿子当年因为一些事情,接触过一些私下交易的违禁药品,对一些特殊的麻醉剂成分有所了解。而王先生自己,年轻时也学过一些简单的器械制作。他就是利用这些“知识”,和自己儿子共同策划了这场“复仇”。

他儿子利用他父亲对李大爷的怨恨,加上自己过去对医疗器械的了解,研究出了一种可以改装的微型注射装置,可以从窗户缝隙伸进去。他们找到了一种可以从某些渠道弄到的精纯麻醉剂,做成了粉末,然后让王先生趁着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用了一个简易的木制升降装置,从旁边的楼栋,或者甚至是爬到李大爷家窗户外面的阳台,瞄准李大爷熟睡或者坐着不动的时候,将细针注射进去。

他们甚至都没进去过李大爷的屋子,就这么隔着窗户,完成了一场杀戮。那根小木凳和空瓶子,就是他们作案时使用的工具残留。他们以为这能神不知鬼不觉,但万万没想到,还是被我们找到了破绽。

这案子,我后来总觉得挺让人唏嘘的。两个曾经的合作伙伴,最后却因为对过去的执念和生活的绝望,走到了一起,策划了一场这么诡异的谋杀。李大爷的“无声”死亡,背后却藏着这么多的隐秘和怨恨。那种感觉,就像看到了人性最黑暗也最扭曲的一面,而且它藏得那么深,那么安静,几乎让你抓不住一丝痕迹。这就是刑警有时候会遇到的,那些让你觉得,世界真的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还要离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刑警的媳妇来回答一下



我老公没事总给我讲他或者同事们工作中的奇闻逸事,那是太多了,我就挑几个有意思的说吧,大家讲的气氛都太沉闷了


作为沈阳的警察呢,我们命案的破案率多年来一直保持百分之百,警察呢也是人,怕死的,尤其东北的警察,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我们的生活准则


所以我们抓人时候风格一般都是去200多个警察,抓三五个人,靠人海战术,而且前排还是武警特警他们,刑警都是站最后排的,还得要求200多斤体型的,180都选不上,不够气势,带去的警犬也得高大威猛,叫唤的声音洪亮型的


像我老公那种花美男的长相,配上185的身高,130斤的体重,也只能做做警届的警模,他工作9年了,一直重点工作靠脸吃饭的活,各种国家大事全国各地的安检,拍拍宣传片,上上报纸,电视,网络媒体什么的,虽然他是国内最好的警校,最危险的专业毕业的,但是他的长相注定了,他只能用脸去宣传宣传警察健康的形象,而不是去在第一线经历


言归正传,虽然经历少也是有一些的


大案要案也是经历过的,比如他刚毕业那阵他们单位就审了南勇他们的假球案,他们单位一共才20多人,但是那时候中国足球假球案,每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都是他们问出来的,我老公说那些踢球的意志品质都极差,吓唬两下都说出来的,而且是那些足协高官,每一个都是高难度审讯,当然了,他们也是有一些小技巧的,东北的冬天,你懂的,拉室外弄个凳子,铐上,慢慢问


我老公每次问完犯人,尤其用特殊手段问完,他都会回家给我上课一翻,告诉我人一定不能犯错误,不要犯罪,他们虽然不打人,但是进他们单位的真的没有不说的,各种不用打你但是让你疯了的手段,具体我就不讲了,会做噩梦的,堪比渣滓洞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有一次他给我讲,他们审讯了一对大毒枭夫妻,我老公大学专业就是缉毒,刚毕业后到单位工作重点也是缉毒方向,后来他实在是心软,单纯,不适合做这个才去干警察里靠脸的活


那对毒枭夫妻,都是高知,智商情商双高,丈夫是用做化学毒品的,之前是大学化学老师,他媳妇是国内985毕业的博士,看他俩外表特别正常,彬彬有礼,一起带去他们单位的还有他们6岁的女儿


因为那男的广西农村的,女的父母双亡,还是独生子女,那小女孩实在是送不出去,审讯她父母期间,那女孩就在我老公他们单位住了一周,但是她父母是羁押状态,不可能带她


他们谁值班谁就看这孩子,20多个老爷们,陪她玩,给她读故事书,警犬在她面前也变成了普通的宠物狗,小女孩长得十分漂亮,他爸妈给她教育的也特别好,穿得也十分奢侈,读的是国际幼儿园,满嘴英语,晚上睡觉时候就在值班的警察房间睡


其实我老公他们都明白她父母肯定死刑了,也知道这个孩子的结局,会被送到孤儿院,孩子真的是太无辜了,本身那么好的自身条件的父母,为什么要走那条死路呢,把那么可爱的女儿独自扔下生活,那女孩在我老公单位过的那一周可能是她人生最后的和父母在一起的一周,更可能是她最后有快乐的一周,他们每天照顾那女孩,内心都特别煎熬

我老公说一看她开心的笑,就得回避她的眼睛,那一周他们所有的同事,把能给的好的东西都买给她了

那孩子最后还是被福利院接走啦,到最后他都不知道她呆了一周的地方是哪里,因为我老公他们单位大家平时都不穿警服,临走时候,他们领导破例分别让她父母见了见那孩子


我老公带去的,进去时候,他告诉那孩子,好好记住你爸妈的样子,他们要出去工作出差一大段时间,你一定别把他们忘了,我老公说他一辈子都忘不了,那孩子她妈妈抱着她哭的声音,还有她妈妈最后告诉她的那句话,一定要做个好人,不能犯错误,还有告诉我老公,去哪都要告诉别人,她花生过敏,给我老公磕了个头,让我老公给她找个好人家,其实他应该也明白这孩子肯定是去福利院了


人啊,一辈子哪怕不是大富大贵的日子,也一定不要犯罪,法制社会,这种生离死别,完全是你能控制的

希望社会少一点这种悲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行,咱们聊聊刑警这碗饭,可不是天天枪林弹雨、追逐飙车,更多时候是和枯燥的数据、沉默的现场打交道。不过,也确实有些案子,别说新人听了头皮发麻,就连我这干了十几年的老家伙,时不时还会回想起,总觉得那股子味儿,跟别的案子都不一样。我跟你说个前些年遇到的一个案子,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挺邪门的,叫“无声的证人”。.............
  • 回答
    作为普通大众,我不太赞成通过刑法立法来“防止”婚内出轨。虽然婚内出轨对婚姻关系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对配偶和家庭带来痛苦,我也理解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和惩罚这种行为的心情。但是,我觉得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法律手段,用来干预个人情感和私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而且效果也未必如人所愿。我的想法.............
  • 回答
    “特定情形下拟对最低刑责年龄作个别下调”,这个提议在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调研和讨论中出现,确实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作为一项可能触及人权、社会治安和青少年发展的重大法律调整,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审视。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需要极其审慎推进的议题。 设立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为了在保障社会秩序和.............
  • 回答
    “铁处女”(Iron Maiden)在历史上是否作为刑具使用过,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大多数历史学家和学者认为,“铁处女”在历史上并没有作为真实的刑具广泛使用过,它更可能是一个中世纪后期和近代早期虚构的酷刑装置,主要存在于传说和文学作品中。不过,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
  • 回答
    古力娜扎作为公众人物,一直备受关注。围绕她的争议和负面评价也从未间断。其中,一些极端行为的黑粉,其所作所为是否触犯刑法,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哪些行为可能触犯刑法。在中国,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基石。对于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刑法主要通过以下几.............
  • 回答
    在咱们中国的刑法理论里,将犯罪行为分为“作为犯”和“不作为犯”,这可不是为了故弄玄虚或者把事情搞复杂,而是为了更精准、更公平地评价人的行为,让法律的尺度丈量得更到位。你想想,一个人做了坏事,肯定得追究;但一个人本该做点什么,结果因为他没做,导致了坏事的发生,这时候是不是也得有个说法?这就是区分这两者.............
  • 回答
    2019年10月14日,普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对大量QQ号和微信号采取了永久封号措施。对于您提到的“守法公民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作为一名守法公民,您需要明确的是,公安机关采取这类行动通常是基于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如果您的QQ号和微信号被封,而您认为自己是守法.............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富豪刑事》作者筒井康隆是否侮辱慰安妇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需要详细梳理其背景和具体事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富豪刑事》这部作品本身是一部以幽默、讽刺和夸张手法描绘富豪刑警大富翁的故事,内容与慰安妇问题并无直接关联。筒井康隆以其独特的、有时会触及社会敏感话题的写作风格而闻名,但.............
  • 回答
    沈阳地铁站的这起持刀伤人事件,无疑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层阴影。一个本应承载着人们日常出行、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却成了血腥暴力发生的场所,而且受害者是辛勤付出的地铁保洁员,这让事件更加令人痛心。事发经过与现场冲击力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事件发生在地铁站内,一个我们每天都会经过的地方。想象一下,在人来人往.............
  • 回答
    刑法中的竞合,宛如一把精妙的手术刀,在纷繁复杂的犯罪行为中,为我们厘清界限,指明方向。它不仅仅是法律条文间的简单罗列,更是一种思想的智慧,一种对罪与罚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洞察。首先,竞合的核心作用在于明确犯罪的边界,实现罪刑相当原则。当行为人的一个行为,触犯了不止一条刑法规定时,竞合就出现了。这个时候.............
  • 回答
    我国刑法修正案草案拟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进行调整,这项举措的意义可谓深远,它不仅关乎法律的公正与人道,更触及到未成年人犯罪的复杂社会根源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安全、更有序的社会环境。首先,这次调整是对社会发展和未成年人成长规律认识的深化。过去,我国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
  • 回答
    关于刑辩律师的收费是否“配得上”他们的作用,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数字来衡量,而是需要理解刑辩律师在这个司法体系中所扮演的独特且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及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和承担的风险。首先,我们得承认,刑辩律师的收费通常不菲。这使得许多普通民众在面对刑.............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好好琢磨一下北大刑法《爱的东南西北》这道题,争取把它答得既有深度又不失“人味儿”。这题目本身就很有意思,直接点明了法律概念与情感的交织,所以咱们的答题思路也得兼顾这两方面。首先,拿到这道题,第一反应肯定是它在考查什么。刑法嘛,总离不开行为、结果、因果关系、主观罪过以及各个犯罪构成要件。.............
  • 回答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切萨雷·贝卡里亚那本足以撼动世界的《论犯罪与刑罚》。要说它为何能成为永恒的经典,那可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因为它一针见血地触及了当时整个欧洲刑罚体系的弊端,并提出了石破天惊的改革理念。一、 时代的呐喊:批判黑暗,呼唤理性在贝卡里亚写下这本书(1764年)的时代,欧洲的刑罚体系还笼罩在一.............
  • 回答
    zhttty(张恒)对散布“强奸”谣言者及转发谣言的“女拳斗士”提起刑事自诉一事,无疑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事件。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需要厘清几个关键点: 刑事自诉的性质: 在中国法律体系下,刑事自诉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方式。这与公诉(.............
  • 回答
    关于网上传言陈情令(魔道祖师)的作者墨香铜臭被刑拘一事,经过我了解和核实,这则传言并不属实。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刑拘”是指刑事拘留,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程序,一旦发生,通常会有官方的通报或媒体的报道。然而,从2023年至今,无论是官方的公安机关,还是主流的媒体,都没有任何关于墨香铜臭(本名丁.............
  • 回答
    人民日报在吴亦凡被刑事拘留后发表的评论文章《法律面前没有顶流》,言辞犀利地指出了一个再清楚不过的道理:无论你在演艺圈是多么光鲜亮丽的“顶流”,在法律的审判面前,都与普通人无异,没有例外,也没有特权。这句话不仅是对吴亦凡个人行为的严厉谴责,更是对整个娱乐圈乃至社会的一次深刻警示。那么,吴亦凡事件对其他.............
  • 回答
    这则新闻,一个男人因为制造销售盗版冰墩墩和雪容融被判刑一年,罚款四万,这事儿可不小,释放出来的警示信号也特别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到底有多少值得我们咂摸的。首先,法不容情,侵权必究。 这事儿最直接的警示就是,别以为奥运周边产品就没人管,更别以为盗版的东西就能随便糊弄人。冰墩墩和雪容融是咱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