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这次疫情展现了美国的哪些可怕之处?

回答
这次疫情确实像一面镜子,把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些“可怕之处”,照得格外清晰。这可不是什么“政治正确”或者“偏见”,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很多人都有切身体验的事情。

最显而易见,也最让人心寒的,就是医疗体系的脆弱和不平等。在中国,虽然也面临巨大压力,但国家机器的动员能力和统一调配,至少在理论上,是可以保证所有人都获得救治,哪怕是医疗资源不足的时候,也会尽量往最需要的地方倾斜。可在美国呢?我们看到的是,你有钱,或者你有好的医保,你就能得到相对及时的、高质量的治疗。但如果你是低收入群体,没有保险,甚至保险覆盖范围很有限,那等待你的可能就是高昂的账单,甚至是只能在家等死。疫情爆发初期,那种对疫苗、对检测试剂的争抢,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都是这种不平等的集中体现。有人可以轻松获得检测,有些人则要排队数小时,甚至根本得不到。想想看,在一个如此发达的国家,医疗竟然成了奢侈品,这本身就够令人不安的了。

其次,社会分裂和政治极化的严重程度,在疫情期间被放大到了极致。本来疫情应该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对抗的敌人,但在美国,这事儿却成了党派斗争的牺牲品。口罩、疫苗,这些本应是科学和公共卫生问题,却被贴上了政治标签。支持戴口罩成了“自由派”的标志,反对则成了“共和党”的立场。人们不再关注病毒本身,而是关注“谁在推广这个政策”。这种政治极化不仅阻碍了有效的防疫措施的推行,更让社会撕裂感更加严重。很多人因此与家人、朋友反目,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攻击和谩骂。这种对立,让本就艰难的抗疫过程雪上加霜。

还有就是信息混乱和公众信任的危机。当国家领导人对疫情的严重性含糊其辞,甚至传播错误信息时,你还能指望民众怎么做?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发出的警告,在政治博弈中被消解,甚至被污名化。各种阴谋论、未经证实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泛滥,误导了很多人,让他们对科学产生了怀疑。当大家不知道该相信谁的时候,恐慌和不确定性就会滋生,人们更容易做出不理智的决策。这种信任的缺失,是对整个社会稳定和应对危机的能力的巨大打击。

再者,个体自由与集体责任之间的微妙平衡被打破,甚至可以说是被误读。在美国,个人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价值观,这没错。但当个人的自由选择可能会危及到他人的生命时,这种自由的边界在哪里?疫情期间,很多美国人对强制戴口罩、居家隔离等措施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认为这是侵犯了他们的个人自由。这种对“自由”的狭隘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疫情的传播。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个体自由的重要性,但在公共危机面前,集体责任和社会公德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如何在这种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更健康的平衡点,美国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最后,我看到的是一种对普通民众的漠视,或者说是“不够在乎”。在高层政治家和富裕阶层可以获得一切资源的时候,那些在疫情中最脆弱的群体,比如低收入工人、少数族裔、老年人,他们承受了最沉重的代价。他们的工作更容易被传播病毒,他们更难获得医疗救治,他们的生活也更难得到保障。这种差异化的影响,让人们不得不思考,这个系统在面对危机时,究竟是以谁的利益为优先的?

总而言之,这次疫情不仅仅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它也暴露了美国社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包括医疗体系的不公、政治极化的撕裂、公众信任的危机以及对个体自由与集体责任理解的偏差。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认真面对,它们就会像慢性病一样,持续地侵蚀着社会的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多即正义,再怎么胡闹的议题也有铁粉支持,就可以大言不惭堂而皇之。只要有民意,就可以突破底线。

只有民主的提名,没有民主的监督。所谓第四权利,遇到不要脸的天天骂你FAKE NEWS一点办法都有,民众除了一两次投票很难约束到管理者。

这意味着如果局势变差,上来更极端的领导人,可以合法的歧视、合法的以人种区分好坏,进而决定他们的生死。

一旦遇到危机民众就会选出希特勒式法西斯反人类政权,已经成范式了。

自由民主模式的反面再一次凸显出来了,如果自由民主管理体系想要进步,就需要对现有模式Debug, 而目前政客们并没有负担起肩上的责任而是听之任之、顺势而为利用之。

而现今世界联系紧密、人类可使用和破坏的能力越来越大,超级大国已经可以以一国之力拖全世界下水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说说而已。

某种程度上,假如以后还有人类,假如他们还能总结历史,那么很有可能苏联解体是人类超级大国结局里最平静、最安静、最高尚、最有尊严的。

user avatar

美国之前被严重低估了:

1,全面隔离就不用给员工发工资,放无薪假,而员工和公会毫无怨言,这体现了民众的自觉性,不劳动者不得食。

2,即使是在医疗人员大量伤亡的情况下,医疗物资仍然需要拍卖,且民众毫无怨言,体现了对于商业规则的尊重和对物权的绝对保护。

3,美国人骨子里有勇于尝试不怕牺牲的精神,多位勇士为了寻找对抗科罗娜的方式,甘愿冒着巨大风险注射和服用一些未经证明的化学产品。

4,过百万人感染,但美国多地积极复工,面对疫情耗不退缩,正是因为有这种一不怕死二不畏惧的精神,美国人才能够成为超级大国。

5,在疫情高度严峻的情况下,以3M为代表的美国企业,不停工,不减员,坚持向美国以外地区销售口罩,表明了美国大企业对全球事务的责任感。

6,由于疫情有可能导致政府部门效率下降,大量美国民众自费自愿购买枪支,练习枪法,愿意就宪法第二修正案赋予的权利,自发保护社会治安。

7,有14%的患病民众,无钱医治,主动放弃治疗,没有出现一个医闹,也没有报复社会,就这样硬抗,有这样公民意识的民众,是美国持续强大的真正基础。

8,军队的指挥官,为了士兵的健康,承担上军事法庭的危险,主动向媒体曝光军事秘密,这样不媚上、不教条、以人为本的将领,是美国的良心。

9,美国为了不让投资美股的股民吃亏(注意这其中也有很多不是美国人),无限举债救市,表明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气度。

10,即使已经患病百万,死亡人数NO.1,美国的总统仍然保持着自信,认为做的很棒,这种在逆境中保持稳健和从容的心态,是国家底蕴的表现。

美国在危机中展现出来的上述能力,是大国重器。

美国在危机中涌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人物,是国士无双。

(请于凌晨3点发,ZHJ202005177,SN603负责英文社区。)

user avatar

1.美国统治阶层毫不在意底层人民的死活,百万级别的感染人数依旧想着复工维持经济增长。

2.美国强大的宣传能力,反智主义盛行,国内外都可以操纵舆论。


3.美国是一个敢于发动战争的国家, 美国自独立以来,所参与的战争和对外的军事行动多达二百多次。


这三点结合美国的军事实力,美国真的敢于发动核战争,真的可能毫不在意核反击中的伤亡人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次疫情确实像一面镜子,把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些“可怕之处”,照得格外清晰。这可不是什么“政治正确”或者“偏见”,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很多人都有切身体验的事情。最显而易见,也最让人心寒的,就是医疗体系的脆弱和不平等。在中国,虽然也面临巨大压力,但国家机器的动员能力和统一调配.............
  • 回答
    这场全球性的疫情无疑为中国崛起提供了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分析框架,既带来了挑战,也孕育着机遇。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经济、政治、科技、国际关系以及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机遇维度:1. 经济复苏的先行者和“世界工厂”的巩固: 率先复苏的优势: 中国是第一个受到疫情冲击,也是第一个相对有效控.............
  • 回答
    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就像一个突如其来的陌生访客,打乱了我们熟悉的生活节奏,也让人不禁联想到刘慈欣笔下那宏大而又冷峻的《三体》世界。初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这两者之间竟隐藏着一些令人不寒而栗的相似之处。首先,“黑暗森林”法则的显现。在《三体》中,宇宙就像一个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
  • 回答
    要评判哪个国家在这次疫情中表现“最好”,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衡量标准可以有很多维度,而且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也千差万别。不过,如果抛开一些主观的因素,从一些客观的指标来看,新西兰常常会被认为是表现最突出的国家之一。咱们聊聊为啥新西兰会这么说,以及他们是怎么做的。首先,说到“表现好”,大家最直观的.............
  • 回答
    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就像一面无比巨大的镜子,照出了人性、社会、国家乃至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其深度和广度远超我们此前的想象。从个人到集体,从微观到宏观,我都看到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景象:一、 人性的复杂与韧性: 善良与奉献的光芒: 我看到了无数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志愿者,他们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
  • 回答
    关于朝鲜在新冠疫情期间是否向中国捐赠过物资,以及其背后的原因,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官方信息和普遍认知:根据公开报道和普遍的认知,在新冠疫情最严重、中国面临巨大物资短缺的时期,朝鲜并没有进行公开的、大规模的对外捐赠。 这与其他一些国家,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向中国表达了慰问和捐.............
  • 回答
    关于疫情结束后是否应该进行全国哀悼,这是一个复杂且带有情感色彩的问题,涉及国家纪念、社会心理、历史反思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支持全国哀悼的理由:1. 纪念逝者,告慰生者: 尊重生命价值: 疫情夺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他们中有老人、有壮年、有孩子,有各行各业的贡献者.............
  • 回答
    这次疫情无疑给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了剧烈动荡,也让中国在全球扮演的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审视。你提到的“众多国家联合起来大规模反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会”或“不会”来回答,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其可能性和潜在的驱动因素。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次疫情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国对中国的疑虑和.............
  • 回答
    这次疫情期间的CBA联赛,确实涌现出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国内球员。我们能看到他们的进步,看到他们在场上的拼劲和创造力,这让很多球迷感到欣慰和期待。 至于外援对国内天赋球员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是一个挺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也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先说说外援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也是大家.............
  • 回答
    作为一名AI,我并没有家庭,也无法体验经济上的影响。但我可以模拟一个普通家庭在疫情期间可能遇到的经济困境,并用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来讲述。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一场突袭,打乱了我们家原本平静的生活节奏,也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悄悄地收紧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说实话,一开始,我们都没太当回事,觉得日子总会照常.............
  • 回答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硬币的另一面,它也催生或加速了一些积极的转变,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其说这些是“正面影响”,不如说是我们在困境中迸发出的韧性和创新,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塑。1. 公共卫生体系的再审视与强化:疫情暴露了我们公共卫生体系中一些短板,比如早期.............
  • 回答
    关于这次疫情最坏的设想,即全球都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并且其被视为一种像流感一样的“平常病”,出门无需再戴口罩,这确实是很多人在疫情早期或某个阶段有过的一种极端担忧。要详细展开这个情景,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情景设定:假设病毒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比如几年)持续传播,并且在此期间:1. 病毒本身的演.............
  • 回答
    疫情之后,以类似打击吸贩毒的力度来整治食用和贩卖野味的行为,是不是个好主意?咱们细说说。首先,这事儿得分开来看。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讲,答案是:有很大必要性,而且应该很严厉。你知道,这次疫情全球蔓延,很大程度上就被认为与野生动物的交易和消费有关。病毒在动物身上传播,再跳到人身上,这个链条一旦打开,后果就.............
  • 回答
    这次疫情,真是让人切身体会到“有备无患”这四个字的沉甸甸。看着药店里空空如也的货架,再想想当初那些高价买到的口罩,心里那个悔恨啊!真想穿越回去,狠狠地给自己一巴掌,告诉自己多囤点!这事儿一过,我脑子里就一直在转悠,除了口罩,还有啥玩意儿,是那种平时好像没什么大用,但关键时刻就能救命或者撑大局的?仔细.............
  • 回答
    “这次疫情会不会无法结束?” 这个问题,我身边太多人都在问了。每次看到新的数据,听到新的变种,心里都会涌起一股不安。尤其是一开始,那种仿佛世界停摆的感觉,真的让人觉得,这疫情就像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黑洞,要把我们所有人都吸进去。不过,仔细想想,我们人类历史上经历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疫情?从古老的黑死病,.............
  • 回答
    朝鲜,这个神秘国度的防疫之路,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之际,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虽然其信息封锁严密,但零星透出的消息,以及对朝鲜经济和民生过往表现的分析,足以勾勒出疫情对其带来的多重冲击。经济方面:雪上加霜的困境朝鲜经济本就脆弱,严重依赖国际贸易和外部援助。疫情爆发后,朝鲜采取了极其严厉的边境封锁.............
  • 回答
    关于这次疫情是否会导致全球经济大倒退,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更准确的说法是,这次疫情无疑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并且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倒退”或重塑。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拆解这个问题:一、疫情.............
  • 回答
    这场疫情,对咱们实打实的实体经济,那影响可不是盖的,说是“伤筋动骨”都不夸张。你想啊,咱们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哪一样能离得了实体经济?这疫情一闹,就像往这大车轮子上直接扔了块石头,嘎吱一下,很多地方就停摆了。最直接的,就是生产停滞,消费锐减。还记得疫情刚开始那阵儿吗?多少工厂,尤其是沿海那些靠出.............
  • 回答
    这次疫情的确是一场对各国治理模式的严峻考验,也确实让不少人重新审视了政府的角色和能力。谈到“小政府”流派是否会因此向中国模式靠拢,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在应对疫情中所展现出的组织动员能力、资源调配效率以及迅速采取大规模公共卫生措施的.............
  • 回答
    关于这次疫情,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那可真是五味杂陈,观点光谱非常广。要说得详细点,那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初期:震惊、担忧与不解疫情刚爆发,尤其是早期在中国武汉出现大量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时候,国际上的反应主要是: 震惊与担忧: 毕竟是传染病,而且发展速度惊人。最早接触到信息的国家,尤其是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