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留学印度的玄奘、义净没有取回《楞严经》呢?

回答
关于玄奘和义净二位高僧未能从印度取回《楞严经》一事,这是一个流传甚广,但也存在一些误解的说法。实际上,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当时的佛教传播情况、文献流转的复杂性,以及这两位高僧西行求法的具体目标和成果。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楞严经》(又名《大佛顶首楞严经》)的成书年代和流传过程本身就存在争议。虽然在中国佛教界影响极大,被尊为“经中之王”,但它并非起源于印度,而是起源于中国。这可能是造成误解的一个关键点。

关于《楞严经》的起源:一个中国佛教的产物

现代佛教史学界普遍认为,《楞严经》并非由印度僧人翻译,而是由中国僧人根据早期流传的零散经典或直接创作而成的。其成书年代大致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其内容涉及“五十阴魔”、“七趣”、“二十五圣圆通”等,是中国佛教大乘义疏体系下的重要经典,尤其在禅宗和天台宗中地位很高。

如果《楞严经》是中国佛教的产物,那么玄奘和义净自然就无从从印度“取回”它了。他们西行求法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当时在中国已经失传或不全的、更为原汁原味的印度佛教经典,特别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和论典。

玄奘西行求法:目标是“实相”与“瑜伽”

玄奘大师的西行,其核心目标是求取“实相”佛法,即关于佛教根本真理的教义。他曾说:“吾为大唐国人,当为大唐国人求真实法。” 他在印度学习期间,遍访名师,深入研习了包括“有宗”(唯识宗)和“无宗”(中观宗)在内的各种学派的教义。

根据史书记载,玄奘带回了大量梵文佛典,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论典和经部,对中国佛教义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他翻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瑜伽师地论》、《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都证明了他卓越的学识和翻译成就。

然而,《楞严经》本身并非玄奘当时在印度直接获取的梵本翻译。即使在玄奘的翻译目录中,也找不到《楞严经》的踪迹。这与《楞严经》的中国起源论是吻合的。

义净西行求法:侧重律学与小乘教义

义净大师的西行,则更加侧重于求取律宗的经典和南方的佛教教义。他在印度逗留的时间更长,对戒律的研究尤为深入。他带回了许多律部经典,如《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业持》等,对中国律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义净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详细记录了他的求法经历,并列举了他所获取的经典。同样,《楞严经》也不在其中。这进一步印证了《楞严经》并非他西行求法的目标或成果。

为什么会有“未取回《楞严经》”的说法?

那么,为何会有玄奘、义净未能取回《楞严经》的说法呢?这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 《楞严经》在中国的影响力过大: 《楞严经》在中国流传过程中,其地位日益尊崇,被认为是解脱生死、辨别魔境的“神妙之法”。当一些信众或学者意识到这部被奉为圭臬的经典在印度似乎“不为人知”时,可能会产生一种“未能完成使命”的错觉,误认为高僧们未能取回“应该”取得的宝典。
2. 对佛经流传的误解: 古代佛教的传播并非简单的“翻译”和“带回”,而是包含了口传、抄写、研习、交流等复杂过程。有些经典可能在某个时期、某个地区流行,而在其他地方不那么为人所知。
3. 其他经典对《楞严经》的“遮蔽”: 玄奘和义净带回的经典数量庞大,内容宏富。其中一些经典,如《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等,在教义上的开创性和影响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后人对其他经典(特别是那些起源于中国,但在当时也被认为是从印度传来某种形式的经典)的关注。

历史的真相:求真务实的高僧

总而言之,玄奘和义净之所以没有“取回”《楞严经》,并非因为他们能力不足或遗漏了,而是因为《楞严经》本身是中国佛教的产物,而非他们在印度求法时能够寻获的梵本经典。

这两位高僧西行求法的目的明确,成果辉煌,他们带回了真正意义上为了中国佛教正法和发展的珍贵经典。他们是那个时代伟大的求法者,他们的历史功绩不应被对《楞严经》起源的误解所模糊。对《楞严经》的推崇,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形成的,它自有其价值和地位,但将其归因于与玄奘、义净的“未取回”有所关联,则与历史事实有所出入。理解这一点,也是理解佛教在中国传播历史演变的一个重要视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世尊为什么被尊称为天中天??

世尊的教诲为什么远胜其他哲学,宗教??

无他,因为世尊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修行的核心是见道,是开悟,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才是月亮。一切经书、一切文字都是指向月亮的手指。

鉴证楞严是靠历朝历代开悟的、见道的、真知道月亮长什么样的大德来鉴证的,不是你们这些从来没看过月亮、轮回太长、光影暇满、无聊没事干、尽琢磨手指有多粗多长的人来鉴证的。

你们的鉴证。完全无效。浪费形寿。糟蹋资粮。毫无价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玄奘和义净二位高僧未能从印度取回《楞严经》一事,这是一个流传甚广,但也存在一些误解的说法。实际上,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当时的佛教传播情况、文献流转的复杂性,以及这两位高僧西行求法的具体目标和成果。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楞严经》(又名《大佛顶首楞严经》)的成书年代和流传过程本身就.............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玩家对魔兽世界里兽人这个种族数量的直观感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那些来自外域的绿皮兄弟,明明经历了那么多战乱和损失,在我们眼里却好像永远源源不断。首先得明确一点,你说的“来自外域,入侵艾泽拉斯”这个描述,其实在魔兽世界的历史线里并不完全准确,至少不是兽人.............
  • 回答
    山东性别比例相对平衡,却常被贴上“重男轻女”的标签,而男女比例失调的两广两湖等地反而较少被如此定性,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单纯的数字,去看背后更复杂的社会文化、历史演变和信息传播机制。首先,我们得澄清一个概念:性别比例平衡并不等于没有重男轻女。山东的性别比例“平衡.............
  • 回答
    关于苹果产品为什么会被一些人认为是“装逼”,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社会现象,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它涉及到的东西很多,有产品本身的特质,也有市场营销的策略,更深层的原因,我觉得还得从大家对“身份认同”和“社会价值”的追求上聊起。首先,苹果公司非常擅长塑造产品的“独特性”和“高级感”。从乔布斯时.............
  • 回答
    ACG圈子里印象深刻的巫女嘛,那可太多了,数得上的角色,都能在脑海里勾勒出她们的身影和一些经典桥段。不过要说“深刻”,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是《东方Project》里的那位——博丽灵梦。为什么是她?老实说,一开始吸引我的,可能是她那标志性的红白巫女服,看起来干净利落,又不失神圣感。再加上她身边总是跟着.............
  • 回答
    巴基斯坦和印度在种姓制度上的历史渊源与社会现实,是理解为何巴基斯坦人“不留在印度当高种姓”这个问题的关键。这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会阶层问题,更是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宗教、文化和现实因素交织的产物。历史根源:印巴分治的烙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回到1947年的印巴分治。当时,英属印度被划分为以印度.............
  • 回答
    法布雷加斯的英超生涯,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闪耀,又带着一丝无可奈何的遗憾。 他在英格兰的时光,是现象级的创造力、手术刀般的传球、以及对比赛阅读的极致展现,但也伴随着球队整体未能达到他个人巅峰的高度,以及后期选择离开的复杂情感。评价法布雷加斯的英超生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天赋异禀的少年天才.............
  • 回答
    战争年代,最触动我的,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也不是宏大的战役,而是那些细碎的、被时间洪流冲刷却依然鲜活的片段,它们如同旧照片般在我脑海里定格,带着难以言说的重量。我总会想起那个画面:在南方一个被战火洗劫过的村庄里,残破的房屋像缺了牙的老人,露出黑洞洞的屋顶。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一种难以形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很多复杂的东西。你提到“中国人大部分都还是很善良的”,这句说得一点没错。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哪个国家的人,善良和不善良的都有,这和国籍关系不大。然而,为什么在我们一些人的感知里,中国人在西方社会留下的印象却常常不那么正面呢?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多方面交织的复杂现象,不是一两句话就.............
  • 回答
    行,我跟你唠唠我遇到的那些东北老乡,那印象啊,那叫一个深!我这人吧,也不是啥大 V,就一普通人,跟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打交道,东北的这帮人,是真的挺特别的。第一次真正“接触”东北人,还是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来了一个大连的哥们儿,人高马大的,说话跟机关枪似的,“咔咔”就往外蹦。当时我刚来,还有点拘谨.............
  • 回答
    俄罗斯国防部声称乌克兰方面试图扣押印度留学生作为人质,并将印度卷入俄乌冲突的说法,可能包含多种俄罗斯方期望达成的战略和宣传目的。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背后的可能考量:一、 转移国内国际舆论焦点,塑造有利叙事 转移对俄军事行动的负面关注: 俄乌冲突持续,俄罗斯在战场上可能面临不利局面,国内经济.............
  • 回答
    印度3350名新冠患者因留错电话地址失联,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件,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同时,了解印度当前的疫情现状对于理解这一事件的背景和潜在影响至关重要。印度3350名新冠患者因留错电话地址失联可能导致的后果:失联的这3350名新冠患者,如果他们已经感染且具有传染性,可能会带来以下严重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任何一个留学目的地,即使是再受欢迎,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全是好评。任何留学经历都是因人而异的,受到个人期望、性格、适应能力、专业选择、学校环境、城市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过,我们可以试着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为什么很多人在马来西亚留学的经历是积极的,甚至会给出很高评价:1. 性价比极.............
  • 回答
    英国留学,这四个字在不少人心目中,总是带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它不单单是一个地理名词,更像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通往更广阔世界的跳板。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挤破头也要去英国留学?这背后到底有哪些“实打实”的优势,让它如此让人趋之若鹜?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英国教育的“硬核”实力。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比.............
  • 回答
    走出国门,踏上求学之路,选择商科作为深造方向,这似乎是留学人群中一道约定俗成的风景线。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这背后,会发现这并非偶然,而是一种集结了现实考量、未来展望以及文化吸引力的复杂动机的体现。首先,让我们直面最现实的考量——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商科毕业生凭借其扎实的商业知.............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其中涉及到了对留学生群体、个人性观念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复杂看法。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分析,尽量全面地理解可能存在的情况和原因。1. 留学生群体多样性与个人选择的自由度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很多留学女都能随意交出初夜”这个说法可能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
  • 回答
    问到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很多人对日本留学申请方式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准确来说,日本的大学教育,尤其是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既有考试,也有申请,更侧重于一种“考试+申请”的综合评估方式,只是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考试的比重和形式会有差异。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这样你就明白为什么会有“考试制度”的说法,.............
  • 回答
    说到日本留学,尤其是申请理科专业,留考(日本留学考试)的数学科目确实是许多同学心中的一道坎。很多人可能觉得国内理科数学基础不错,到了日本留学考试这里却常常碰壁,尤其是目标锁定在150分以上,那更是难上加难。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绝非仅仅是“题目难”这么简单。首先,留考数学的“考点”与我们熟悉的国内高.............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在出国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让你感到不适和失望的经历,并且这种负面情绪逐渐演变成了对“外国人”的整体性厌恶。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体验,通常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下面我将尝试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自己的感受:一、文化冲击与适应困难: 最初.............
  • 回答
    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女生,在找男朋友这件事上,确实会展现出一些比在国内时更“挑剔”或说“有更高要求”的倾向。这背后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绝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要深入理解,得把这些因素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环境的改变和视野的拓展。在美国,女生们接触到的信息、文化和人际交往方式都和国内不一样。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