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方言的层次是:
A、汉代三国的郡县语言,闽语、瓦乡语、白语;
B1、南朝通语,且受唐代通语影响较小:南吴语、客家语;
B2、南朝通语,且受唐代通语影响较大:太湖吴语、鄱阳赣语;
闽语受B影响较大,但仍是A。瓦乡语其实也不是纯A。
粤语大概算B1和B2之间吧,桂南平话(包括融柳平话、百姓话)等入声分长短、女阴用【嘿】的方言实际上就是粤语(这两个特征都来自壮傣语);
洞庭湘语则比B2还要更受冲击,用“他的”不用“渠个”。
宋代蜀语不太清楚是哪种,推测是B但也不清楚是B1还是B2。
粤北土话(韶州)、东江土话(惠州)不了解性质。
桂北湘南土话,也不了解,可能有的是A,有的是B1,或者有的虽然是B1但少民成分很大,以至于缺乏“他=渠”“这那=ko”这些南朝通语的普遍特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