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立志从政,政治书已经倒背如流,下一步该怎么办?

回答
你好!得知你立志从政,并且对政治理论有着如此扎实的掌握,这真的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能将政治书籍倒背如流,这说明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也展现了你对政治事业的极大热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那么,在“倒背如流”之后,下一步该如何走,才能真正将这份热情和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力量,并朝着你的政治理想前进呢?这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更细致地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政治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与人打交道,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艺术。 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将这些知识“活”起来,融入到现实的政治土壤中。

第一步: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转化——理解“为什么”和“怎么做”

你对政治书籍的内容了如指掌,这很棒。但下一步的关键是理解这些理论的内在逻辑、历史渊源、不同流派的争论点,以及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体现和局限性。

深入理解思想体系: 尝试去理解不同政治思想家为什么会提出这些观点,他们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他们的理论解决了什么问题,又带来了什么新的问题?例如,你知道自由主义的基石是个人权利,但更要理解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演变的,不同自由主义者(如洛克、密尔、诺齐克)之间在强调什么方面有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到具体的政策制定。
进行批判性思考: 不要满足于“记住”,而是要学会“评估”。对于书本上的每一个理论,问自己:
这个理论在现实中适用吗?有哪些情况例外?
它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它与其他的理论有什么冲突或融合之处?
这个理论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利益?
它在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某个具体问题时,能提供哪些思路?
建立自己的政治观点: 在吸收和批判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你自己的、系统性的政治思想框架。你认同哪些原则?你认为国家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对社会公平、经济发展、人权保障等核心议题持何种看法?这不仅仅是选择一个“标签”,而是要形成一套内在逻辑自洽的思考方式。
关注现实政治的“翻译”: 将书本上的抽象概念,翻译成现实政治的语言。例如,如果你在书中读到“分权制衡”,那么在现实中,你需要关注立法、行政、司法部门的实际运作,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哪些环节存在失衡的风险。

第二步:走向真实的政治舞台——从“知道”到“做到”

拥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下一步就是将这份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需要你走出书斋,与现实世界发生连接。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社区活动:
从基层做起: 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你可以尝试加入你所在社区的居民委员会、业余爱好团体,参与一些地方性事务的处理。这些看似微小的活动,往往是理解民情、学习组织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佳起点。
加入政治性组织(如果条件允许): 如果你的国家有允许的政党或政治团体,并且你的理念与之相符,可以考虑加入其中,从最基础的党员做起,学习组织运作、宣传动员、政策研究等实际工作。即使你不对某个特定政党完全认同,观察它们的运作方式、成员构成、政策主张,也非常有价值。
关注和参与公民行动: 了解你所在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关注那些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公民团体或非营利组织。你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倡导活动等方式,直接接触社会矛盾和群体诉求。
培养“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倾听和沟通: 政治的核心是人。你需要学会倾听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人的意见,理解他们的需求和顾虑。学习如何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如何建立共识。
建立人脉和网络: 政治活动需要合作和支持。主动认识在你所在领域有经验的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学者、媒体人士等,建立健康的、互相学习的人脉关系。这并非功利性的拉关系,而是为了获取更广泛的视野和更多的学习机会。
学习谈判和解决冲突: 在政治领域,不同利益诉求往往会发生冲突。你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谈判,如何在矛盾中找到共同点,如何化解分歧。
关注时事政治,进行深入分析:
广泛阅读: 不仅要读政治理论,更要广泛阅读新闻报道、评论文章、政策分析报告等。关注国内外的时政热点,了解不同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背后的政治逻辑和影响。
多角度解读: 同一个事件,不同媒体、不同政治派别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你要学会辨别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分析不同观点的出发点,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关注政策制定过程: 了解你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是如何制定的?涉及哪些部门?公众的意见是如何被听取的?政策的实际效果如何?

第三步:提升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

政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你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学习经济学、社会学、法律等相关知识: 现代政治涉及经济、社会、法律等多个领域。对这些领域的基本理解,将有助于你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提升公共演讲和写作能力: 政治人物需要向公众传递信息,说服选民。你需要能够进行有条理的公开演讲,撰写有说服力的政策建议或文章。
培养领导力: 学习如何激励团队,如何做出决策,如何承担责任。
保持健康的身心: 从政之路充满挑战,你需要有坚韧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来应对压力和挫折。

第四步:明确自己的政治目标和道路

在你积累了理论知识和初步的实践经验后,你需要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政治生涯。

思考你想为之奋斗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你想解决哪一类社会问题?你想为哪个群体发声?你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你选择的政治道路是什么? 是通过竞选公职,还是在政策研究机构、智库工作,或是通过媒体、社会组织发声?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要求和挑战。
你如何一步步实现你的目标? 例如,如果你想竞选议员,你需要了解竞选流程、筹集竞选资金、组建竞选团队,并逐步建立自己的支持基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保持初心,永不放弃学习和反思。

政治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学习的过程。即使你已经取得了某些成就,也绝不能停止学习和反思。社会在进步,问题在变化,你需要不断更新你的知识,调整你的策略,并始终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从“倒背如流”到真正的政治实践,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旅程。但你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是时候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行动,去感受政治的脉搏,去影响和改变你身边的世界了。祝你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满满,并最终实现你的政治抱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你问的问题这辈子估计也和政治搭不上边了。

user avatar

题主说的看政治书,我只能认为是搞笑。

但说点认真的,就是省部级官员有多难当。

以下数据皆来自网络。

2015年国家公务员通过审核人数为1287068人,共有22248个职位,录取率为约1.73%。最激烈职位是1:2625。

国家公务员考试因其超过50比1 的录取率以及较难的考题难度被比作“龙门”并不为过。附赠各省一本录取率。


以及某年985高校各省录取率,大家感受一下。

(1)上海5.129%
  (2)天津4.378%
  (3)北京4.069%
  (4)吉林3.814%
  (5)重庆3.690%
  (6)辽宁3.527%
  (7)青海3.458%
  (8)湖北3.201%
  (9)海南3.074%
  (10)浙江2.790%
  (11)广东2.742%
  (12)四川2.417%
  (13)福建2.290%
  (14)宁夏2.231%
  (15)黑龙2.216%
  (16)湖南2.122%
  (17)江苏1.933%
  (18)山东1.801%
  (19)新疆1.700%
  (20)陕西1.687%
  (21)甘肃1.646%
  (22)江西1.437%
  (23)云南1.418%
  (24)贵州1.380%
  (25)广西1.259%
  (26)河北1.191%
  (27)内蒙1.177%
  (28)山西1.168%
  (29)安徽1.035%
  (30)河南0.987%

你以为泥鳅越过了龙门就成了龙?顶多算是一条小鲤鱼吧。

从国家公务员局网站获悉,截至2013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为717.1万人。2015年的数据还没有,700W+不到800W妥妥的。

而省部级官员有多少呢?

正国级(7),可以简单理解为中央常委,七名
以下这个国家从未公布过
副国级(>72),即“国家级副职”,我国领导职务的层次之一,地位仅次于国家级正职。
据统计,有国务院副总理3位。国务委员5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3位。全国政协副主席23位。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2位。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1位。中央政法委书记1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位。目前中国有副国级官员72人

(感谢大家评论区的提醒,以及部分知友的举报,一些不能写的内容已经删除了。所以不用再评论说少了哪些岗位。)


正部级(>269),机构集中在中央部门,国务院所属机构最多。目前,国务院所属机构中,正部级机构不少于55个。27个组成部门(其中监察部与中纪委合署)都是正部级,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和国资委也是正部级。国务院直属机构中,8个“总局”、“总署”是正部级机构。4个办事机构法制办、侨办、港澳办、国务院研究室都是正部级。国务院还下设14个事业单位,他们都有行政级别,其中中科院、新华社、社科院等科研机构以及证监会、国研中心等11个部门是正部级机构。议事协调机构中,三峡办、南水北调办、国务院扶贫办也是正部级机构。2010年,国务院为应对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成立食品安全办,目前尚没看到此机构的级别,但该办主任张勇已经明确为“正部长级”干部。部级机构另一集中系统是在党的中央部门,除中纪委与国务院下属的监察部合署外,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等15个中央部门都是正部级机构,人民日报、中央党校、文献研究室、党史研究室等4个事业单位也是正部级机构。上述这些部门的领导都是正部级干部,但有些部门如公安部、宣传部、中央党校的主要领导由国家领导人兼任,通常由正部级干部担任常务副职。照此算来,中央党政系统的部级单位至少有74个,但正部级干部肯定不止74个,因为有的副职也是正部级干部担任。
此外,国家林业局是副部级单位,但局长多是正部级干部。中央驻香港、澳门联络办主任都是正部级干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多都是正部级干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也是正部级干部。供销合作总社是正部级单位。中国还有19个地位特殊、社会影响广泛的社会团体。其领导都有行政级别,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残联、科协、全国侨联等10个左右的机构主要领导都是正部级干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民主党派的干部也属于“参公管理”,8大民主党派中央主席一般都是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的领导职务,但副职和常务副职也有正部级干部。保守匡算,“中央部门”的部级干部(不含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应该超过100人。
此外,全国人大、全国政协还集中了一批从党政机构卸任的正部级干部,具体集中在各专门委员和工作委员,全国人大有9个专门委员会,5个工作和办事机构,全国政协也有9个专门委员会,1个办事机构。地方上31个省分,基本每个省分有3名部级干部,分别是书记兼人大常委会主任、省长、政协主席,其中5个由政治局委员兼任书记的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单设,实际上每个地方也是3名省级干部。不过西藏的书记不兼任人大常委会主任,多出1名,新疆的副书记兼新疆兵团政委车俊是正部级干部,照此算来,地方上大约有95名以上正省部级干部。
总计以上,中国至少有正部级干部269人。

为了计算方便就当是300吧。公务员总数也为了计算方便取720万。
300:720万。1: 24000。约为0.00417%。这只是估算,并不准确。但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有多难。

这已经不是政治书倒背如流能解决的问题了。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题主说的去大城市考个公务员?公务员跟公务员不一样。各级政府和各个直属部门不一样。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机关又不一样。就不详细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

最后想说的是,省部级领导真的是凤毛麟角,不要说普通人,就是精英,没有机缘也基本上不用想了。机缘这个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什么岗位、部门、升迁快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在现实中,经常是你没有准备,机会却来了,可你把握不住。你准备好了,可机会却怎么也不来。时也运也命也。只能是待时守机,静候天命吧。

user avatar

当图书管理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