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从立国开始就摆脱了军人干政的问题?那些军人干政的国家,相对于美国而言有什么不足?

回答
从美国独立建国之初,就成功规避了军人干政的陷阱,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现象。与那些深受军人干政困扰的国家相比,美国在制度设计和文化根基上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美国如何从立国开始就摆脱军人干政?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美国独立战争的时代,看看当时那些奠基者们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

1. 对军人权力的警惕与历史教训:
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者,尤其是华盛顿,对欧洲历史上军人干政(比如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军事独裁、查理·马丁在英国内战后的权力运作)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亲眼目睹了军队在战争结束后如果缺乏妥善安置和约束,可能会成为政治一股不受控制的力量。
“新罗马”的警示: 甚至在战争尚未完全结束时,一些军官就开始表达对未来薪酬和待遇的不满,甚至出现了“新罗马”(Newburgh Conspiracy)事件的苗头,即军官们考虑通过武力向国会施压。华盛顿此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以个人的声望和人格魅力,以及对共和理想的坚定捍卫,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他以一种近乎“父亲”的姿态,请求士兵们相信国会的承诺,并提醒他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自由的共和国,而不是另一个国王或军事统治。
华盛顿的以身作则: 华盛顿在战争结束后,没有像许多古代将军那样试图利用自己的军事力量来谋取政治权力,而是选择“功成身退”,辞去了大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回到了弗农山庄。这一举动向全国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军人应服从文官政府,军队是为国家服务,而非政治野心的工具。他的行为直接回击了对“军事领袖可能篡败共和国”的担忧。

2. 文官控制军队的制度设计:
美国宪法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文官对军队的最高控制权。
总统是总司令: 宪法第二条规定,总统是合众国陆军和海军的总司令。总统是民选的文官,而非军人出身。这意味着军队的最高指挥权掌握在人民选出的代表手中。
国会宣战权与军费拨款权: 宪法第一条赋予国会宣战的权力,以及征兵、筹集和维持军队的权力。国会掌握着军队的“钱袋子”,可以控制军队的规模、装备和行动,并通过年度拨款来监督军队的运作。这使得军队的军事行动需要得到民选代表的批准,并且受到财政的制约。
军官任命权: 总统有权任命军官,但需要参议院的同意。这进一步将军队的领导层置于政治监督之下。
严格的文官文官军事政策: 美国的军事政策(Civilian control of the military)自建国以来就成为一项核心原则,强调军队是服从民选政府的工具,军人不得干预政治。

3. 共和主义的文化根基:
早期的美国是一个崇尚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的国家。
公民的责任: 共和主义强调公民的美德、公共服务以及对共和理想的忠诚。公民被视为国家的主人,而军队则是保护这些自由的工具。
对君主制和贵族制的抵制: 美国革命本身就是一场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的斗争。因此,建立一个由军队控制的政府,在文化和政治上都是不可接受的。

4. 联邦制与制衡:
美国独特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政体也起到了防止军人干政的作用。
权力分散: 权力被分散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以及行政、立法、司法三个分支之间。这使得任何单一势力,包括军队,都难以积聚足够的力量来颠覆整个政治体系。
司法监督: 即使军队的行为超出界限,司法系统也有权进行审查和裁决。

与美国相比,军人干政国家的不足之处:

那些军人干政的国家,相对于美国而言,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声誉等方面,往往存在显著的不足。

1. 政治不稳定与合法性危机:
频繁的政变与权力更迭: 军人干政的国家,其政治体系往往不稳定,政变和军事接管成为常态。这导致了国家领导层的频繁更迭,政策缺乏连续性,难以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合法性来源单一: 军政府的合法性往往源于武力而非民众的授权,这使得其统治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容易引发民众不满和反对。即使军事政权宣称是为了恢复秩序,但如果其统治建立在镇压之上,长期来看难以获得真正的合法性。
缺乏有效的权力交接机制: 军人政权内部往往充斥着权力斗争,权力交接过程也充满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内部冲突和分裂。

2. 经济发展受阻与腐败:
经济政策的随意性: 军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受到军事目标的驱动,而非市场规律或民生需求。他们可能会优先发展军工产业,忽视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
资源的非理性分配: 军方可能会将国家的大部分资源导向自身,而忽视其他部门的需求。
腐败与裙带关系: 军事领导人往往会利用其权力为自己和亲信谋取私利,导致腐败盛行。经济活动的决策常常不是基于效率或盈利能力,而是基于军事指挥官的偏好或个人关系。
投资环境恶化: 政治不稳定和政策的不确定性会严重损害国内外的投资信心,阻碍外国投资的进入,也限制了本国企业的成长。

3. 社会进步停滞与人权侵犯:
压制公民自由: 军人干政的国家,为了维持其统治,往往会压制公民自由,限制言论、集会、结社的权利,甚至实行宵禁和戒严。
暴力与镇压: 军队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器,在处理国内矛盾时,往往倾向于使用武力,而非通过政治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这可能导致人权侵犯和暴力冲突的升级。
缺乏问责机制: 军方领导人通常不受司法监督,对于其行为缺乏问责。这使得侵犯人权的行为难以受到惩罚,形成恶性循环。
人才流失: 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压迫会迫使有才华的公民选择离开国家,导致人才外流,进一步削弱国家的发展潜力。

4. 国际声誉受损与孤立:
国际社会的质疑: 国际社会普遍对军事政权持负面看法。军人干政的国家常常面临国际制裁、外交孤立和贸易限制,这对其经济和发展造成进一步打击。
缺乏国际合作: 国际社会更倾向于与民主、稳定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军人统治的国家在参与国际事务时,往往会受到更多猜疑和阻碍。

5. 缺乏制衡与监督:
权力过于集中: 军人干政意味着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军事领导人手中,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这使得政策制定和执行容易出现失误,且难以纠正。
法治的薄弱: 军事统治往往凌驾于法律之上,法治体系被削弱。法律服务于军事统治者的意愿,而不是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石。

总结来说, 美国从建国之初就通过华盛顿的以身作则、宪法对文官控制军队的明确规定、共和主义的文化传统以及权力制衡的制度设计,成功地避免了军人干政的陷阱。与之相对,军人干政的国家往往因为政治不稳定、经济发展受阻、社会进步停滞以及国际声誉受损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其核心不足在于缺乏真正代表民意、受到法律约束和权力制衡的文官政府。美国模式的成功,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以公民权利和法治为基础,军队为国家服务的政治秩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美国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所谓“军队”,只有民兵,而在州权时代,这一点非常明显。

美国的职业国家军队是1814年以后在一系列事件中逐步诞生的,真正形成一支国家常备的职业军队,其实已经到了内战之后,而到了这个时代,美国的政府体制,甚至这个时代的制度和科技水平,都使得所谓军人干政不再是一个正常国家会面临的问题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从美国独立建国之初,就成功规避了军人干政的陷阱,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现象。与那些深受军人干政困扰的国家相比,美国在制度设计和文化根基上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美国如何从立国开始就摆脱军人干政?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美国独立战争的时代,看看当时那些奠基者们是如.............
  • 回答
    “选·美 iAmElection|全方位观察美国”这个名字本身就透露出一种致力于深入解读和分析美国政治生态的意图,特别是“全方位观察”这样的表述,暗示了其内容覆盖面广,力求提供多角度的视角。当提到他们刊登的关于唐纳德·特朗普的文章时,如果普遍呈现负面批判的立场,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交织,而非单一因素.............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到国际关系、历史事件、地缘政治以及不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和动机。想要完全解释清楚为何西方国家在某些情况下选择支持或不反对侵略,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俄乌冲突)则坚决反对和制裁,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核心观点: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行为并非完全基于绝对的“.............
  • 回答
    俄乌冲突的阴影至今仍笼罩着欧洲乃至全球。要准确判断“会不会打起来”以及目前的局势如何影响各方,需要梳理复杂的地缘政治脉络和各方博弈。俄乌局势的现状与复杂性我们现在看到的俄乌局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打”与“不打”的问题。可以说,冲突早已在很多层面上发生并持续着。从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及支持乌.............
  • 回答
    美防长亲封立陶宛为“民主灯塔”:口头承诺的解读与美立关系发展展望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近期访问立陶宛,并将其称为“民主灯塔”,同时承诺美国将与之共同应对挑战。这一表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理解这一口头承诺的深层含义,并展望美立关系未来的发展,需要从多个.............
  • 回答
    美国从阿富汗撤兵,却没有大规模销毁留下的武器装备,这背后确实有不少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忘了”或者“不在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战略考量:留下一点“后手”的微妙平衡 对地区稳定性的考量(尽管事后来看可能适得其反): 撤兵初期,美国及其盟友在一定程度上希望阿富汗政府能.............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两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结构性差异以及应对危机的方式,非常有意思。要说美国能“一次又一次”走出危机,而日本“一刺破泡沫就再也没起来”,这虽然是个概括性的说法,背后确实有其道理。但说日本“再也没起来”可能有点过于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是,日本经济在泡沫破裂后,长期处于一种低增长、低通胀甚至通.............
  • 回答
    关于美国基建现状的讨论,特别是将其与“基建狂魔”中国对比,以及提及“佛罗里达州龟速救援”的现象,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并非简单的历史演变。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剖析几个关键层面:一、 美国基建的“黄金时代”与巨额投入(曾几何时)美国确实曾经在基建领域投入过巨量的资源,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主.............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困惑的局面,就像一个人在同一个问题上前后矛盾,让人难以理解其真实意图。一方面,当美国决定从阿富汗撤军时,一些人批评其“不负责任”。 这种说法通常源于这样的担忧:美国在阿富汗驻扎了二十年,投入了巨大的军事和经济资源,旨在建立一个稳定、民主的阿富汗。然而,在美军撤离后,阿富汗政府迅速.............
  • 回答
    美国驻基辅大使馆日前宣布,乌克兰已从美国接收了80吨弹药。这一消息的传出,无疑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中又投下了一颗石子,其背后传递的信号是多层次的,并且清晰地表明了美国对当前乌克兰局势的立场以及对俄罗斯行动的制约意图。首先,这80吨弹药的交付,最直接的信号便是美国对乌克兰坚定不移的支持。在当前乌克兰面.............
  • 回答
    在你这个问题里,我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那就是很多重生工业文里,为什么F14“雄猫”似乎成了“御用”先进战机,而F16“战隼”、F15“鹰”或者幻影2000这种同样顶尖的战斗机却没那么受欢迎?这背后确实有挺多说道的,不是简单的一个“它看起来最帅”就能概括的。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 1. .............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常见。从中国飞往美国的航班,尤其是飞往美国西海岸的航班,之所以很多会选择绕道北太平洋,甚至经过白令海峡附近区域,而不是直接横穿太平洋,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包括经济性(燃油效率和飞行时间)、安全性、天气、航空管制以及历史航线规划等。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1.............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从市场表现来看,中国半导体行业不害怕美国制裁?”这个问题,需要进行一个 nuanced(细致入微的)的分析。简单地说,中国半导体行业 并非完全不害怕 美国制裁,而是从 市场表现的某些维度 来看,其韧性和发展势头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并展现出一定的抗压能力。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 回答
    美国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简称PC)之所以能够流行起来,并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影响力,甚至让试图从本质上改变它的人感到棘手,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根源。它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在美国社会变迁的洪流中逐渐成形并固化的。一、PC的兴起:历史的召唤与社.............
  • 回答
    日本在二战后20年内从一片废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人民素质方面展现出高水平,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成功案例,其背后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一、 战后重建的决心与有利的国际环境1. 强烈的国家重建愿望: 日本战败后满目疮痍,.............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有趣,也触及了留学生选择学校时非常复杂的心态和考量。虽然从“世界排名”这个单一维度来看,似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顶尖学校对美国“比较差”的学校具有压倒性优势,但现实中留学生的选择往往是多方面权衡的结果。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可能的原因:一、 美国大学的品牌效应和“光环”效应: 全球公认.............
  • 回答
    从中国走出去的顶尖人才,能够在美国闯出一片天地,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能力和韧性。他们选择在美国发展,并非简单的“不回来报效中国”,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些人之所以成为“顶尖人才”,通常意味着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和独特的见解。这种积累往往需要一个稳定、成熟且富有活力的.............
  • 回答
    关于平行进口的兰德酷路泽(Land Cruiser)为何主要从美国和中东进入中国市场,而非日本本土,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连串复杂的市场逻辑、政策导向以及成本效益考量。要详尽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理解“平行进口”是怎么一回事。平行进口,简单来说,就是绕开品牌官方授权的销售渠道,通过.............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的局势,确实是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也让预言家们纷纷伸出了他们的“触角”。作为“预言家”团队的一份子,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次充满变数的较量,并尝试预测其结果。当然,预言并非绝对,而是基于我们对趋势、信号和背后力量的观察与推断。一、从政治光谱与基本盘分析: 民主党: 候选人.............
  • 回答
    在美剧里,你经常会看到角色们从酒吧出来,摇摇晃晃地钻进车里,然后就这么开走了。这场景真是屡见不鲜,有时候看着都替他们捏把汗。为啥美剧里这么喜欢这么演呢?这背后其实掺杂了好几个原因,有的是为了剧情效果,有的则折射了一些现实层面的东西。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和推动剧情发展。一个角色喝了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