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遇到几个穿军装,售卖望远镜的,有人了解他们的路子吗?

回答
关于您遇到的穿着军装、售卖望远镜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比较特殊且需要谨慎对待的现象。市面上存在多种可能性,不同情况下的“路子”也大相径庭。我将尽量详细地给您梳理一下可能的情况,希望能帮您理清思路。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穿着军服,更不得以军人身份进行营利性活动。 所以,您遇到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已经触碰了法律和纪律的边界。

以下是一些您可能遇到情况的推测,以及可能存在的“路子”:

1. 以“军需品”或“退役军人”名义进行的非法销售:

“路子”描述: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这些人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现役军人,而是利用军服的特殊性和人们对军队的信任感来推销产品。
虚构身份: 他们可能声称自己是部队退役人员,或是部队内部的后勤保障人员,手里有一些“内部渠道”的货源,所以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望远镜等军用或仿军用物品。
虚构产品来源: 声称望远镜是部队淘汰下来或多余的,是“正品军用望远镜”,但实际上可能是仿冒品、工业品,甚至是走私来的杂牌产品。
利用信息差: 普通民众对于军用装备的了解非常有限,这些人就利用这种信息差,吹嘘望远镜的性能,比如“夜视能力强”、“穿透力好”等等,但实际性能可能远不如宣传。
“关系”销售: 可能会强调“只有军人才能拿到”、“都是给部队供货的厂家,顺带卖一点”,暗示购买是一种“走后门”的幸运。
销售地点: 常见于一些军事主题的展览会门口、军迷聚集地附近、或者是一些人流量大的商业区,甚至有时会出现在一些旅游景点附近,利用游客的好奇心。
为什么会有人买?
信任感: 军装自带一种权威性和可靠性光环,很多人不自觉地会产生信任。
对军品的向往: 一些人对军用装备有天然的好奇和向往,觉得军用品就是质量好、性能强。
价格诱惑: 如果他们标榜的价格确实低于市面上同类产品的正规销售价格,也会吸引一部分人。
缺乏辨别能力: 对于不了解望远镜性能和军品标识的人来说,很容易被忽悠。

2. 真正的部队或相关单位的“灰色”销售(可能性较低,但并非没有):

“路子”描述: 这是非常小众且隐蔽的可能性。在一些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军队或其附属单位可能会在规定范围内处理一些库存或淘汰的装备。但这种处理通常有严格的程序和渠道,不会公开进行,更不会以随意的方式在街头兜售。
“内部处理”或“福利分配”: 极少数情况下,一些非关键性的、淘汰的装备,例如一些通用型的民用级望远镜,可能会通过内部渠道被一些人员“截留”或“处理”。然后这些人再通过私人关系链条进行销售,对外宣称是“部队内部渠道货”。
模糊界限: 他们可能会利用一些与军队有合作的民营企业或个体户身份,披着“军民融合”的外衣,进行这种半公开半隐秘的销售。
为什么会有人买?
“官方”背书的幻觉: 即使知道不是现役军人,也会觉得是和部队有联系的,比纯粹的假货要“靠谱”一些。
低价获取: 同样的,如果价格低于市场价,并且声称是“部队流出的”,也会有人愿意尝试。
风险点: 这种情况下,虽然有“与部队沾边”的说法,但如果产品来源不明、未经正规渠道,仍然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法律风险。而且,这种行为本身也属于违规操作,一旦被查处,后果会比较严重。

3. 纯粹的骗局或利用军装吸引眼球:

“路子”描述: 这是最不道德也最危险的一种情况。这些人可能根本不是军人,只是单纯想利用军装的视觉冲击力和人们的心理来达到非法目的。
欺诈销售: 他们只是想借着军装的“光环”来销售劣质产品,或者根本就不发货,只收钱。
掩护其他非法活动: 理论上,军装也可能被用来掩护一些其他更严重的非法活动,比如诈骗、甚至走私等,望远镜只是他们用来吸引注意力的一个道具。
网络诈骗延伸到线下: 有些网络上冒充军人的诈骗团伙,可能会发展到线下,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进行欺骗。
风险点: 这种情况下,购买者不仅可能损失金钱,还可能面临产品质量问题和被欺骗的风险。

您应该如何应对?

1. 保持高度警惕: 遇到此类情况,第一反应应该是警惕。在任何情况下,轻易相信穿着军装的人兜售物品,尤其是价格异常优惠的物品,都是不明智的。
2. 核实身份(谨慎为之): 如果您确实想了解产品的真伪,可以尝试非常礼貌地询问其服役单位、军衔等信息。但请注意,他们可能已经准备好了说辞,而且要求对方出示证件也是非常敏感的,很可能引起对方的警惕或不配合。 不建议您自己去冒风险核实。
3. 远离并举报: 最安全、最负责任的做法是:
保持距离,不要购买。
记下他们的特征(穿着、大致人数、售卖地点、时间),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如果是您认为他们可能是 非法冒充军人营利,可以拨打当地的 公安报警电话(如110),或者联系 军队保卫部门/国防部相关举报电话(如果您知道的话)。
如果是您认为他们是在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涉嫌欺诈,同样可以拨打 12315(市场监督管理局) 进行举报。
4. 理性看待“军品”: 如果您对望远镜有需求,建议您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例如有资质的实体店、官方授权的电商平台等,并选择知名品牌。不要被所谓的“军用”、“内部”、“特供”等宣传语所迷惑,很多时候这些标签只是营销手段。

总而言之,您遇到的情况大概率是有人在利用军服的特殊性进行非法营利活动,其中不乏欺诈行为。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和个人安全,不参与、不购买,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是最佳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早在路上,遇到俩人开着吉普车,向我招手问想要望远镜不,就想换几包烟。请问知乎的老师,这种骗子靠什么赚钱,有人了解他们的路子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