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农民军的很多战绩是有水分的,他要真能抓住李自成张献忠,绝对凌迟,李自成的恩公、一代目闯王高迎祥就是被凌迟处死的,至于被凌迟处死的各路小头目不计其数
而对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俩农民居boss的战绩,要如实反映可能从总督到汇报的大臣都会被皇上剐了
比如那个让很多人认为呢一举解决农民军结果错失良机的车厢峡之战,根据现当代的考证,各路反王会盟和这个从头到尾都很小说的车厢峡之战很可能根本不存在,是陈奇瑜给自己的失败找的托词。而且不说别的,陈奇瑜说什么自己上任之后那几个省的义军全部被消灭,被自己斩获了多少多少,那最后车厢峡几万精壮是树上结的?怎么看都感觉是陈奇瑜终于编不下去了索性最后编了个大的故事求招抚,最后玩脱就被罢免了
再如柿园之战及后来的汝州之战,孙传庭被李自成诱敌深入,最后被聚而歼之。但在史书上就变成了孙传庭连连击败李自成,打的李自成要自杀了,狗急跳墙做最后一搏,使用人海战术击败了孙传庭。
其实一个简单的逻辑判断:1.李自成这种人,被围在山谷的时候不自杀,被打的剩18骑的时候不自杀,被清军从北京追到湖北不自杀,意志坚定远超常人,在孙传庭这儿吃了两场败仗就心灰意冷让大家散伙了?
2.都败成那德行了,咋还能组织人海战术呢?
3.孙传庭连连得胜,一点军需都缴获不到,还要靠纵兵劫掠甚至屠城获取军需,最后士兵靠摘青柿充饥?
这汇报的时候你就不能如实说,如实说的话,追究起来,当初逼孙传庭出战的是谁,是吧,八要命辣?
反正崇祯紫禁城宅男一个,好糊弄
再比如孙传庭把李自成打的剩18骑那次,根据建国后的考证,也并非如此,是李自成分散突围,最后聚拢残部还有上千人,打不过官军,打打乡勇土匪没问题,跑到山里才能站稳脚跟逐渐恢复元气。这仗确实是李自成败了,但孙传庭也没达到彻底消灭李自成的目的。
所以三番五次放过李自成不成立,大明一直没有彻底击败李自成,更没抓住过李自成,李自成又是个头铁不投降的硬骨头,何谈放过?
至于张献忠,张献忠手里的军力一直相当可观
而且张献忠不像李自成那么头铁,打不过就投降了,官军也没把握全歼他,只能放任他割地自治。说是投降,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儿,临时停战协议罢了,说投降那是张献忠相对劣势,卖崇祯个面子,两边都是准备回去补血再战。
战场上办不到的事儿,谈判桌上也别想办到,张献忠也没傻到被一场鸿门宴干掉,所以三番五次放过张献忠也不成立
倒霉的高迎祥,被抓住了,那就凌迟了,凌迟不够,还办了一场盛大的展览
大明有把握干掉农民军的时候什么时候心慈手软过,真当只有曾国藩屠城,杨嗣昌孙传庭就爱民如子,不连坐不屠杀?大明真正擅长招抚百姓的是卢象升,他死的很惨。虽然杨嗣昌孙传庭也不安详……
而清军那是确确实实一次又一次击败了李自成张献忠,真就有那个实力从北方追到南方不给他们恢复元气的机会,但李自成张献忠也没被抓起来过,这俩可是真正的枭雄,他俩都是稀里糊涂阵亡的。一个上山拜神被乡勇误杀,一个出去侦查被清军弓箭手(一说是鳌拜亲自放箭)狙了,死的时候他们手里都还是十好几万军队呢,未必不能再和清军一战
清末的时候,清军也确确实实的摧毁了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和各路捻军,尽管后来手段不光彩,但
I is win,you loser
清军是真把石达开,洪天贵福抓起来了,怎么处置还不是随他们便
清军奈何不了捻军的时候,招抚捻军首领也没把他们杀掉啊
明军要是能生擒李自成,你猜怎么办?
PS,满清也不是无脑暴力镇压,虽然曾国藩、多隆阿杀人不眨眼,但李鸿章相对就温和一些,僧格林沁也有爱兵爱民之名(过境时百姓敬献万民伞,阵亡后百姓士绅皆落泪,当然我个人觉得这记载的有点浮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