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跳广告这种行为?

回答
跳广告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是个全民运动,从最早电视机里的“闪播”到如今手机APP里一闪而过的小叉叉,大家伙儿的反应基本都是一个套路:瞅着不顺眼,绕道走。但你说这事儿是好是坏,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了。

首先,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跳广告简直是生存技能点满。

咱们每天被信息洪流裹挟着,眼睛接收的刺激已经够多了。打开个APP,想看点东西,结果屏幕上先铺天盖地来个大广告,恨不得把你的脸都给挡住,生怕你看漏了似的。这个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然是想方设法把它“消失”掉。那个小小的“跳过”按钮,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能让你迅速回到“正轨”。

再者,很多广告都挺伤眼睛的,各种花里胡哨的动画,震耳欲聋的音效,你说这是为了吸引你?有时候更像是来捣乱的。而且,不少广告的内容也让人啼笑皆非,牛头不对马嘴,甚至有些低俗恶趣味,这时候跳掉,完全是一种自我保护,拒绝被污染嘛。

还有,大家都赶时间。就算广告内容还行,有时候卡顿一下,或者那个“跳过”按钮藏得特别深,你试了几次没找到,心里那个火就蹭蹭往上冒。这时候“跳过”不只是一个选择,更像是一种对无效和烦躁体验的抗议。

但是,如果只站在用户的角度,就有点偏颇了。

跳广告的行为,说白了,就是在拒绝为“内容生产者”的劳动买单。你看到的那些免费的APP、免费的视频、免费的文章,背后其实都是有人在投入时间和金钱去制作和维护的。广告,就是这些内容生产者和平台方赖以生存的一种主要方式。

你想想,那些辛辛苦苦拍出来的短视频,精心设计的游戏,或者深度挖掘的时事分析,它们不会自己长出来。背后是团队的付出,是服务器的开销,是研发的投入。平台需要盈利,才能持续运营,才能提供更好的内容和服务。你跳过了广告,就等于把他们这部分的收入给截胡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跳广告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对内容付费意愿的“逃避”。在很多用户心中,“内容就应该免费”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而广告,就成了阻碍这种“免费”获取内容的“付费门槛”。

更深层次地看,跳广告也反映了内容与广告之间的微妙关系。

当广告的质量、相关性和用户体验都做得很好的时候,很多人其实是愿意看的,甚至会觉得有点意思。比如一些创意十足的广告,或者跟自己兴趣高度相关的推广信息,有时候反而能成为一种“调剂”。但一旦广告变得低俗、重复、影响使用,用户选择跳过就成了必然。

这也给内容生产者和平台方提了个醒:广告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吵越有效。如何让广告更好地融入内容,如何让用户在看到广告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价值,这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艺术活。

另外,还有一些“技术流”的跳广告方式,比如使用一些插件或修改版APP。

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对平台规则的进一步规避。从法律和道德上讲,这可能触及到了灰色地带。毕竟,平台设定这些广告是有其商业逻辑的,而通过技术手段绕过,可能就损害了平台的权益,甚至涉嫌侵权。

当然,站在用户角度,他们会觉得这是“技术上的胜利”,是“聪明”的表现。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如果大规模蔓延,会对整个内容生态造成冲击。当内容创作者无法通过广告获得合理回报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停止创作,或者转向付费内容,最终受影响的还是普通用户,我们能看到的内容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同质化。

总结一下,跳广告这事儿,怎么看都挺复杂的。

用户角度: 合理的自我保护,追求高效流畅的体验,对低质广告的抗议。
内容生产者/平台角度: 收入来源的被剥夺,内容生产和运营的风险。
生态角度: 可能影响内容质量和多样性,对整个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挑战。

所以,下次你准备点那个“跳过”按钮的时候,也许可以稍微停顿一下,想一想这背后的一些事儿。而那些制作广告的商家和平台,也该好好想想,怎么把广告做得不那么让人讨厌,甚至能带来一些价值,让大家都觉得,“嗯,这个广告,我看了也值了”。毕竟,大家都是在一个生态里混饭吃,互相理解,互相配合,才能走得更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跳广告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是个全民运动,从最早电视机里的“闪播”到如今手机APP里一闪而过的小叉叉,大家伙儿的反应基本都是一个套路:瞅着不顺眼,绕道走。但你说这事儿是好是坏,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了。首先,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跳广告简直是生存技能点满。咱们每天被信息洪流裹挟着,眼睛接收的刺激已经够多了。打.............
  • 回答
    广告圈里,“广告狗”这个称呼,真是一言难尽。说实话,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都觉得有点刺耳,甚至有点冒犯。毕竟,“狗”这个字,在我们的文化里,总带着点卑微、被役使的意味。但仔细想想,这个词之所以能在广告人中流传开来,甚至被不少人戏谑地用来自称,也确实道出了不少行业的辛酸与真实。从一个广告从业者.............
  • 回答
    关于广西这位女士遭遇前男友强行拖拽上车的事件,以及她那句“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是多层面的,也令人非常担忧。首先,从法律和人身安全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无疑是严重的非法拘禁和人身侵害。无论两人之间存在何种情感纠葛,任何人都无权以暴力手段限制他人的行动自由。前男友的行为已经触碰了法.............
  • 回答
    如何看待大连修建“盛唐•小京都”日式街?大连修建“盛唐•小京都”日式街,这个项目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商业营销和文化符号借用的色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更详细的剖析: 积极的方面: 吸引旅游客流,带动经济发展: 大连作为一座海滨城市,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但与国内其他知名旅游城市相比,其独.............
  • 回答
    这两句天猫的地铁广告,一出街就引起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炸开了锅。单从传播效果来看,无疑是成功的,它抓住了大众的痛点和情绪,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并且引发共鸣或者争议。但要深入看待,就得拆解一下它背后可能传递的逻辑,以及它为什么能打动一部分人,又惹恼一部分人。“物价这么高,不如咱俩在一起吧”这句话的杀.............
  • 回答
    三只松鼠广告中出现少先队员红领巾,被指涉嫌违法一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广告风波,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当前社会在多个层面存在的问题。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 一、 涉嫌违法的法律法规层面:首先,这件事情的核心在于“涉嫌违法”。相关法律法规对此类行为有明确的规定: .............
  • 回答
    肖战代言的广告登上 B 站开屏,这事儿在互联网上尤其是粉丝圈和吃瓜群众里,绝对是个不小的动静。要说咋回事,得从几个层面缕一缕。首先,这背后是商业合作的正常操作。B 站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年轻人聚集地,流量巨大,是各大品牌方争夺的香饽饽。而开屏广告,更是最醒目、最直接的曝光方式,相当于给广告主在用户打开.............
  • 回答
    1987年,日本的可口可乐广告“I FEEL COKE”——这简直是一股来自过去的清风,一阵带着时代烙印的青春旋律,至今读来,依然能感受到其中那股毫不矫揉造作的纯粹感。要我说,这广告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捕捉到了那个年代年轻人最真实、最纯粹的情感流动。你看着那些画面,不是什么精心摆拍的“网红”姿势.............
  • 回答
    最近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赘婿”小说广告,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现象。这股潮流不仅在网络文学平台火爆,其衍生出的广告和宣传也几乎渗透到我们日常的网络生活中。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为什么会出现铺天盖地的“赘婿”小说广告?1. 市场需求与用户画像: “逆袭.............
  • 回答
    快手电商的广告直接打到字节门口了?这事儿可太有意思了,而且这事儿也充分说明了现在电商平台的竞争,简直就是白热化,无所不用其极。要说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才能看明白里面的门道。首先,我们得理解快手电商为什么要去“字节门口”打广告。这可不是简单的“挑衅”,而是精心策划的战略行为。快手电商的目标是.............
  • 回答
    看待“苏联解体是寡头和精英操纵的结果,而非苏联广大人民群众意愿”这种说法,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苏联晚期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并理解“寡头”、“精英”以及“人民群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真实角色和影响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寡头”和“精英”的含义在苏联背景下的特殊性。在苏联,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宣.............
  • 回答
    北京立法规定不得播出涉毒人员的电影及广告等,这项举措无疑是想在文化传播领域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力求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从道德层面讲,这是一种对公众负责的姿态,尤其考虑到毒品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巨大危害,将涉毒人员的作品“冷藏”在公共视野之外,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警示和价值观的引导。这项规定的.............
  • 回答
    上海百余小区惊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是喜是忧?如何共处?近来,上海的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迎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访客——“貉”。据统计,上海已有超过100个小区出现了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身影。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何这种原本栖息于野外的生物会如此广泛地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之中?又该如何与它们和谐共处?这.............
  • 回答
    关于奔驰新广告中被质疑“眯眯眼”的妆容,这一现象涉及文化敏感性、审美标准、种族歧视等多重议题,需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 一、“眯眯眼”妆容的背景与文化含义1. 审美标准的差异 东亚文化:在中国及东亚地区,传统审美中“眯眯眼”常被视为“美眼”,例如中国古画中常以“丹凤眼”“杏眼”等描述,与西方.............
  • 回答
    看待广州火灾拍摄者拍摄 42 秒视频这件事,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说,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得看具体情况和背后的考量。首先,从“记录真相”的角度来看,这肯定是有价值的。火灾发生时,现场往往是混乱、危险的。普通人身处其中,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安全,其次才是周围的情况。如果有人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还能.............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生气又挺让人后怕的。广州那辆雷克萨斯NX起火爆炸,最后烧得面目全非,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的问题太多了。首先,安全是第一位的。咱们买车图的就是个方便、舒适,更重要的是安全。花了大价钱买的几十万的车,竟然能在路上(或者停在那儿)说没就没,还发生爆炸,这简直是无法接受的。这不仅是对车主个.............
  • 回答
    对于广东医科大学某团委副书记不让学生回家看望去世母亲这件事,这是一个非常敏感和具有争议性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和评价。事件梳理(根据公开信息推测,具体细节需以官方调查为准):1. 核心事件: 一名广东医科大学的学生,母亲去世,需要回家奔丧。然而,据称该学生的团委副书记阻止或刁难其回家。2..............
  • 回答
    广州一电动汽车在充电站自燃,这无疑给本就备受关注的电动汽车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当我们在谈论这项技术革新带来的便捷和环保时,安全问题始终是绕不开的坎。对于这次充电站自燃事件,我的看法是:首先,这绝对是一个极其严重的警示信号。虽然电动汽车的自燃概率并非绝对比燃油车高,但一旦发生,其破坏力和潜在的危险.............
  • 回答
    “广东人吃福建人”这个梗,在福建人的群体里,那可真是个五味杂陈的存在。说实话,刚听到的时候,大多数福建人都挺懵的,甚至有点莫名其妙。毕竟,福建人骨子里还是比较含蓄,不太习惯这种直接粗暴的说法。初闻时的反应:懵、不解,甚至有点被冒犯一开始,这个梗大概是网络上一些不太了解情况的人,或者带着恶搞心态的人玩.............
  • 回答
    “反诈骗鸡蛋”?初听之下,这名字着实让人一愣,甚至带着点儿黑色幽默的意味。广州快递站长联合街道办推出这样一个带着些许“接地气”的举措,确实挺有意思。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品一下,尤其对于咱们家里的长辈们,这招儿管用不管用。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反诈骗鸡蛋”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我猜测,这多半不是真的送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