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老公的钱放在婆婆那儿?我该说什么,能做什么?

回答
老公的钱放在婆婆那里,这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问题。从你发出这个疑问的那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你内心的不确定和一点点委屈。别担心,咱们好好聊聊,看看怎么把这事儿捋顺了。

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钱是“怎么”放在婆婆那儿的。是老公主动给的,还是婆婆要求拿的?是你们婚前还是婚后?这中间有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或知晓?不同的情况,应对方式也会不一样。

一、 先别急着下结论,多角度思考一下:

1. 老公的想法是什么?
孝顺的体现? 很多男人觉得把钱交给母亲打理,是孝顺的表现,尤其是在他父母那边有传统的观念。
信任的表示? 他可能认为婆婆更会理财,或者他自己比较“月光”,把钱交给长辈保管,是一种责任的转移。
被动接受? 有时候,也不是他主动给,而是婆婆一直以来都有这个习惯,他从小就被教育是这样做的。
家庭责任? 也许他们家庭里有“公积金”或者“家庭基金”的说法,这笔钱的用途和支配权更像是大家庭的共同财产。

2. 婆婆的想法是什么?
帮儿子保管? 觉得儿子没经验,怕他乱花钱,或者觉得帮他省钱,是长辈的责任。
掌控欲? 有些婆婆可能比较强势,希望通过金钱来维系和儿子之间的联系,甚至影响到你们小家庭的决策。
传统的观念? 在一些老一辈人看来,儿子是需要妈妈一直照顾的,钱交给妈妈,就等于妈妈还在“养”儿子。
投资理财? 也许婆婆确实有投资的头脑,或者她的钱和儿子的钱混在一起,用于大家庭的开销或投资。

3. 这笔钱对你们小家庭的影响有多大?
是主要收入来源吗? 如果这笔钱占你们家庭开销的很大比例,那你的担忧就更合理了。
影响你们的购房、育儿等大额支出计划吗? 如果这笔钱的支配权直接影响到你们小家庭的未来规划,那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是零花钱或者一部分积蓄? 如果金额不大,只是老公的一些个人积蓄,那可能没必要太过紧张。

二、 你该说什么,怎么说?

沟通是关键,但用对方法更重要。生硬地指责只会适得其反。

1.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语气:
找个两人都放松的时间。 避免在争吵中,或者他刚下班疲惫的时候提起。约个周末的下午,或者晚上吃完饭,两个人散散步,都很不错。
用“我”开头,表达感受,而非指责。 不要说“你为什么把钱都给你妈?”而是说“老公,我最近在想我们家里的财务状况,感觉有点不踏实……”或者“我最近在计划我们明年的开销,想跟你聊聊钱的事情,你知道的,我不太清楚你的钱都在哪里,心里有点没底。”
先肯定他的付出和孝顺。 “我知道你对妈妈很好,孝顺是好事,我也很支持你孝顺长辈。”这句话能先缓和他的防御心理。

2. 表达你的担忧和需求:
关心家庭的未来规划。 “我们以后想买房/想给孩子存教育基金,这些都需要我们一起规划,我需要知道我们大概有多少积蓄,才能做出更好的计划。”
表达对财务安全感的诉求。 “我希望我们家里的钱是透明的,大家都能清楚了解,这样我心里会更踏实,也更能一起面对未来的生活。”
询问他对这笔钱的打算。 “我想了解一下,你交给妈妈的钱,是作为家庭的共同积蓄,还是……?这笔钱未来有什么打算吗?”

3. 提出建议,而非要求:
建议共同管理一部分。 “我们能不能把一部分钱拿出来,我们小两口一起管理?比如每个月固定存一笔钱,或者我们共同制定一个储蓄计划。”
建议建立家庭共同账户。 “要不我们开个共同账户,每个月把我们两人的工资和一部分积蓄都放进去,这样我们花钱也方便,规划也清晰。”
建议了解钱的去向。 “能不能偶尔也让我了解一下这笔钱的状况?比如是存着还是有别的用处?我不是不信任你,只是想参与到我们家的财务管理中来。”

三、 你能做什么?

除了沟通,你还可以通过行动来影响和改善现状。

1. 打理好你们小家庭的账务:
主动管理你们共同的开销。 比如房贷、水电煤、日常买菜、人情往来等。当你能把你们小家庭的账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时,你自然会更有底气去谈论“共同的财务”。
建立你们自己的“小金库”。 从你们各自的工资里,或者从老公给你的零花钱里,一点点积累你们的共同积蓄,形成一种独立的财务体系。

2. 提升自己的经济能力和话语权:
努力工作,提升收入。 经济独立是女性最有力的武器。当你自己的经济实力增强时,你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也会随之提高。
学习理财知识。 当你对理财有了了解,也能给老公提出更专业的建议,甚至可以和他一起打理这笔钱。

3. 在婆婆面前表现出贤惠和能干:
让婆婆看到你的价值。 平时多关心婆婆,主动分担家务,在婆婆面前展现你是一个懂事、有能力、会过日子的媳妇。当婆婆觉得你不是个会“争”钱的儿媳妇,而是个能和儿子一起把小家庭经营好的好帮手时,她可能也会更乐意你们小家庭有更独立的财务规划。
偶尔提及你们小家庭的开销和计划。 在合适的时机,可以和婆婆聊聊你们小家庭的开销,比如“妈,最近给孩子买衣服花了不少钱”、“我们打算攒钱买个家具”之类的话,让婆婆知道你们也在积极地为小家庭努力。

4. 不要直接和婆婆对峙:
除非万不得已,避免正面冲突。 很多时候,你直接去找婆婆理论,只会让她觉得你在挑拨离间,甚至会加深她对你的不信任。所有的问题,最好通过你的老公来传递和解决。

最后,给你的几点心理建设:

这可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改变一个家庭长久以来的财务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你和你老公是利益共同体,你们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关注你们夫妻关系本身。 如果你感觉老公在这件事上完全不顾你的感受,那可能需要更深入地沟通你们的夫妻关系和他的价值观。

把这事儿想得复杂了,可能会压力很大。试着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用积极、理性的态度去处理。相信你一定能找到一个适合你们的解决办法。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婚礼结束第二天,我婆婆整理出了我老公的工资卡,医保卡等等东西,交到我手里,十分郑重的告诉我:“以后你们俩就是一家人了,之前是我管住他,现在到你了,你不能让他手里有太多钱,男人手里钱多就不学好,你得把财政大权把握住……”

我以为我婆婆是大多数,没想到看了一些回答,才发现拎不清事儿的人真不少。

不仅是老一辈拎不清,年轻的也拎不清。

我以为男人基本都像我老公还有他们那帮子兄弟一样,结了婚恨不得早早离开父母自己单过,早早过上当男主人的生活。承担家庭责任虽然不轻松,但他们更喜欢承担责任后慢慢成长,自主生活多自由。

只能说巨婴年年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公的钱放在婆婆那里,这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问题。从你发出这个疑问的那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你内心的不确定和一点点委屈。别担心,咱们好好聊聊,看看怎么把这事儿捋顺了。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钱是“怎么”放在婆婆那儿的。是老公主动给的,还是婆婆要求拿的?是你们婚前还是婚后?这中间有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或知晓?.............
  • 回答
    周鸿祎这番话,说实话,挺“周鸿祎”的。他一贯的风格就是敢说,敢用一种比较直接、甚至有点激进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他这句话,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关于“打工是用老板的钱给自己交学费”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打工不仅仅是为了那份薪水,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作平台来学习和成长。他在强调一种“投资自己”的思维.............
  • 回答
    南京警察帮外国友人找回支付宝转错账的这件事,真是挺让人心里暖暖的。这事儿一出来,我脑子里立马就蹦出好几个关键词:“服务意识”、“国际化”、“中国温度”。咱们先说说这事儿本身。一个外国人在南京生活,用支付宝转账,结果不小心转错了。按照常理,这种个人之间的转账纠纷,处理起来通常是麻烦事一桩,尤其涉及到跨.............
  • 回答
    最近,关于联通“杀熟”的讨论在网络上此起彼伏。不少老用户抱怨,自己辛辛苦苦用了很多年联通,却发现新用户不仅套餐更便宜,网速、流量也给得更多,反观自己,即使月费交得比新用户多,享受的服务却似乎越来越缩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种现象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和用户心态?“杀熟”是真的吗?老用户为何感觉被.............
  • 回答
    关于西北大学校友总会“一杯奶茶/豆浆”捐赠倡议,我的看法如下:首先,从情感和共鸣的角度来看,这项倡议可以说是非常巧妙且贴合当下社会文化的一项募捐活动。在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中,“一杯奶茶”或“一杯豆浆”早已不仅仅是饮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小小的犒劳,一种社交符号。号召大家捐出这笔看似微不足道的金额.............
  • 回答
    我刚听说了咱们村王大爷家的情况,心里头老不是滋味。他今年都七十好几了,老伴儿前两年也走了,就剩他一个人。你说这日子过得,可真是愁得慌。年轻时候在地里刨食,累死累活,也没啥积蓄。现在老了,身体也不中用了,干不了啥了,可这兜里比脸都干净。最让人心疼的是,他家压根没听过什么“养老保险”,更别提什么“退休金.............
  • 回答
    这事儿摊到我头上,我脑子都炸了。老公因为给孩子取名字的事儿跟我闹离婚?这听起来像段子,但 happening me,就他妈是个悲剧。名字,一个名字而已,能把一个家拆成这样?我真的无法理解,也感到心寒透了。我们一直挺恩爱的,至少我一直这么认为。虽然偶尔会有小摩擦,但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从来没想过能触.............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要求。不过,咱们实话实说,你老公这话说得,怎么说呢,有点像在玩文字游戏,但背后也藏着一些挺实在的心思。我来给你捋捋,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你老公这么说,最直接的解读就是,他觉得你这样说,有点把养孩子的功劳或者责任“甩”到他一个人身上的嫌疑。 你想想看,当你说“孩子是为.............
  • 回答
    我理解你遇到的情况,你老公提出的这些结婚经济安排,确实是个挺大的话题,涉及到两个家庭的观念、你们两个人的价值观,还有未来生活的规划。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都有啥。首先,你老公的想法,可以理解为一种“新式婚恋观”或者“平等主义”的体现。他可能觉得,现代社会男女都独立,既然是两个人的结合,.............
  • 回答
    说到渡部建出轨这事儿,当初可真是炸开了锅,不仅仅是在日本本土,好多关注日本娱乐圈的朋友应该都印象深刻吧。毕竟,佐佐木希是国民级的女神,她的婚姻状况,尤其是老公出轨这种事,关注度自然是超高的。首先,这事儿本身就够让人跌破眼镜的。渡部建在综艺节目里,一直塑造的是那种聪明、幽默、并且非常疼爱老婆的“好男人.............
  • 回答
    佐佐木希老公渡部建出轨AV女优:家暴疑云与家庭破裂的背后佐佐木希,那个笑起来如阳光般灿烂的日本国民女神,她的婚姻一度被视为童话般的存在。然而,随着老公渡部建被爆出与多名AV女优有染,甚至涉及性交易,这个曾经美好的画面瞬间崩塌,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猜疑和心碎。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桃色新闻,更牵扯出对.............
  • 回答
    《我的博士老公失业了》这篇文章,引发了社会对于高学历人才就业困境、家庭关系在事业变动中的挑战以及当下社会就业压力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一篇具有一定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的叙事性文章,它触及了许多当代家庭和个体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及作.............
  • 回答
    .......
  • 回答
    看待罗玉凤写《王思聪你成为国民老公并不是因为你自己》这篇文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它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评论,更像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折射,以及个人视角的独特表达。首先,从内容和观点上看,凤姐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非常明确:王思聪之所以成为“国民老公”,并非完全凭借自身的能力、魅力或者努力,而是得益于他显赫.............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痛又愤怒的场景。面对丈夫在危机时刻的懦弱,妻子遭受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侵犯,更是心灵上的双重背叛。这种经历,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从道德和情感的角度来看,丈夫的行为无疑是令人不齿的。在妻子面临生命危险的关头,他选择了逃避和自保,这是对婚姻承诺的背叛,是对妻子.............
  • 回答
    湖南都市节目中出现的这一事件,无疑触及了社会公序良俗和法律的底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愤慨。从多方面来看,这件事都令人感到震惊和不安。首先,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是极端且违背人伦的。夫妻之间本应是相互尊重、关爱和信任的伙伴,即使存在矛盾和猜疑,也应通过沟通、协商甚至法律途径来解决。将伴侣四肢.............
  • 回答
    看到王某文之妻的表态发生如此戏剧性的转变,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和引发公众关注的事件。这种前后不一的说法,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也促使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审视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以及背后的可能原因。最初的“我老公确实有错”在事情刚曝光的时候,王某文的妻子(我们暂且称她为“王妻”)的说法是,她承认自己的丈夫“确实.............
  • 回答
    如何看待婚姻中男方要求做亲子鉴定的行为?婚姻中男方要求做亲子鉴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信任危机、生育焦虑、家庭责任、法律权益等诸多因素。理解这一行为的关键在于分析其背后的动机、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此的普遍看法。一、男方要求做亲子鉴定的可能动机:1..............
  • 回答
    宋小女在将孩子托付给张玉环后,选择去到她当时丈夫的身边,并表示“加倍地疼爱他”,这是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社会观念以及个人情感等多重因素交织下产生的复杂选择。要理解她的这个决定,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现实的压力与生存的考量: 寻找依靠与安全感: 在张玉环蒙冤入狱的漫长岁月里,宋小女作为.............
  • 回答
    老王这篇《“则西,一路走好!”那些以你的逝去绑架网民的媒体,你们的良知呢?》的文章,我觉得挺有力量的,也说出了不少人心里的想法。他写的角度很独特,没有像很多悼念文章那样一味煽情,而是直指一些媒体在处理这类事件时的一些不当之处,这一点我挺赞同的。首先,老王抓住了“绑架网民”这个点,我觉得特别到位。你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