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不是只有时刻都充满正能量的人才招人喜欢?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我们总觉得那些总是笑嘻嘻、积极阳光的人特别讨人喜欢,好像他们自带光芒一样,让人忍不住想靠近。但是,要说“只有”时刻充满正能量的人才招人喜欢,我觉得这就有点绝对了。

你想啊,生活总有起起伏伏,没有人能时时刻刻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如果一个人真的表现得永远一副“我什么都不怕,一切都好!”的样子,反而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不真实,甚至有点疏离。毕竟,我们都是有情绪的,都会有遇到困难、感到沮丧的时候。

招人喜欢,其实是一种更复杂的情感连接。当然,积极乐观的态度无疑是加分项。一个能看到事物光明面的人,自然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希望,就像冬天里的一缕阳光。和他们在一起,你会觉得事情好像也没那么糟,未来也不是一片灰暗。这种感染力是很强的,会让人觉得轻松愉快。

但是,如果你把“招人喜欢”单纯地等同于“永远充满正能量”,那就忽略了很多同样重要的品质。

首先,真实感很重要。 一个人敢于展现自己真实的感受,即使是那些不那么“阳光”的情绪,反而会拉近与他人的距离。比如,一个朋友告诉你,他最近工作压力很大,有点焦虑,但他同时也在努力寻找解决办法。这种坦诚会让你觉得,“哦,原来他也有这样的时刻,我也是。” 然后你会更愿意去倾听,去支持他,因为你们之间有了共鸣。一个只报喜不报忧的人,反而会让人觉得有点距离感,好像有什么东西被掩藏起来了。

其次,同理心和倾听能力是无价的。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别人给我们灌输正能量,而是希望有人能理解我们的处境,听我们吐吐苦水。一个能够设身处地为你着想,耐心地听你倾诉,并给予温暖回应的人,即使他自己当下可能也没那么“充满正能量”,但他能提供的情感支持,往往比那些空洞的鼓励更让人感到被重视和被爱。比如,当你考试失利,有人拍着胸脯说“没关系,下次肯定能过!”固然好,但如果有人能说“我理解你现在肯定很难过,我陪你一起分析一下原因吧。” 这种陪伴和实际行动,反而更能让人感到安慰。

再者,有深度和思考力的人也很有吸引力。 生活不只有阳光,也有风雨和阴影。能够冷静地分析问题,思考人生哲理,甚至偶尔表现出一些淡淡的忧郁或者对世界的思考,反而能让一个人显得更有深度,更耐人寻味。这种人不是消极,而是看到了生活的复杂性,并且愿意去面对和理解。和他们交流,你会学到很多,感受到思想的碰撞。

还有,幽默感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个能用幽默化解尴尬、带来欢乐的人自然受欢迎。但如果这份幽默总是建立在对他人或者生活的嘲讽上,那就另当别论了。真正的幽默,是那种能够自我调侃,或者能够巧妙地化解生活中的不愉快,让大家都能开心地笑出来。

我们还要考虑“喜欢”这个词本身包含的含义。 有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可能是因为他身上有我们欣赏的品质,即使这些品质并不总是“正能量”。比如,有些人为了追求梦想,会表现出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这种坚持在旁人看来可能有点“固执”,但正是这种“不完美”中的执着,却能打动很多人。

当然,如果你说的是那种积极向上、有进取心、并且能给身边人带来积极影响的人,那当然会非常受欢迎。 他们就像一个能量场,能够点亮周围的人。但关键在于,这种积极不应该是虚假的,不应该是压抑自己真实情绪的表演。真正的积极,是源于内心的力量,是即使经历了挫折,依然选择继续前行,并且能从中汲取养分。

所以,我觉得招人喜欢,更像是一种综合的魅力。 它包含了很多方面:真诚、善良、有同理心、乐于助人、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当然,适度的积极乐观也很重要。但如果把“时刻充满正能量”当成唯一的标准,那我们可能会错过很多同样优秀,甚至更加独特和有深度的人。

有时候,那些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流露脆弱,能够与你一同面对困难,并在风雨过后依然能笑着说“我们又闯过一关”的人,反而更能赢得长久的喜欢和尊重。他们不是“永动机”,但他们有柔软的心,有坚韧的灵魂,这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所在。

所以,别把“正能量”想得太单一。生活是彩色的,我们的情感也是如此。那些能够理解并接纳这份丰富性的人,往往才是最受欢迎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大家都读过,讲一个很可怜的寡妇祥林嫂,被婆婆逼着再嫁后,丈夫病死了,儿子给狼吃了,家破人亡,从此疯疯癫癫,沦为乞丐,逢人就哭诉,最后在死在风雪里。


当时我们语文老师说,这篇文章表达了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无情鞭挞。要改变个人命运,就要推翻封建制度。祥林嫂是典型的劳动妇女形象,勤劳、善良,但在无情的旧社会,只能被践踏、被迫害。


我非常认真地记笔记,早读课拿出来背:《祝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中心思想是……,揭露了……,表达了……


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


2009年的有段时间,我非常喜欢跟人抱怨,内容都是一样的:“唉,我爸身体不好,血液病,看病把家里钱都花光了,我上大学都是借的钱,以后学费怎么办啊!唉,外婆最近过世了,舅舅身体也不好!我压力好大!我该怎么办!”


就跟祥林嫂一样:“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


一开始,朋友们都很同情我,安慰我,鼓励我。


就像祥林嫂,一开始,大家都同情她,安慰她,鼓励她。


鲁迅对于人性的刻画是非常深入的: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男人们收起笑容,没趣地走开;女人们陪出眼泪来!这不就是所谓的“男默女泪”吗?敢情鲁迅这篇《祝福》才是“男默女泪文”的鼻祖!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大家渴望悲剧性的故事,需要借以抒发内心的悲剧情感。抒发过了,就神清气爽。对讲故事的人来说,也许是血淋淋的生活,每天都要面对,触目惊心,别人不能感同身受;但对听故事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故事,下酒菜,稍微感动一下,扔两地眼泪,过两天就忘了。只是单纯的娱乐功能。


听故事的人都喜欢听新鲜的故事,跟看新闻一样,要是同一个故事你翻来覆去讲很多遍,那就没劲了,都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哪还能情绪激动?虽然你每天都在过这种日子,但那是你的事,跟人家没关系,人家只想嗑瓜子听新鲜故事。


那时候我还年轻,不懂这些。以为大家都是老好人、闲着没事做,会来安慰我,鼓励我。我上了瘾,像个怨妇,逢人就抱怨自己的生活悲苦,说自己有多不容易,也跟祥林嫂一样哭哭啼啼。


终于有一天,我一个朋友说:“你能不能别说了!你说的那些东西我都会背了!大男人的,哭个屁啊!”


就像鲁迅写的(鲁迅的文笔真是毒辣):


“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我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对我的生活麻木了,包括最有同情的女孩子,都不再同情我、安慰我、鼓励我,也不想再跟我聊天,通通在线对我隐身,甚至背地里拉了个讨论组,说我全身散发负能量、负面情绪,叫人头疼,不想接近。有什么好玩的,就他们单独玩,不带我。


我就像一块腐烂的肉,要腐烂的时候,很多人惋惜;真正腐烂的时候,大家躲避不及。


能怨别人冷漠、无情吗?不,他们早对我施以很多关怀。是我贪心不足,沉迷于此,不知上进。是我的错。都是我自找的。


我是在那个时候想到祥林嫂,忽然觉得,她后来的悲剧,也是她自找的。


社会是很现实的,无论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们都喜欢积极向上的人,讨厌消沉低落的人。这不是语文老师所说的“封建社会的无情”,而是人性本就是如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笑贫不笑娼,什么年代都一样。你有本事,你功成名就,那你所说的一切都具有社会性的权重,人人都想来吸取经验,想能走捷径。你什么成就都没,只会抱怨,我又不是心理医生,你又没给我钱,我凭什么整日听你宣泄悲惨故事、大倒苦水?不过是当听戏玩玩了!


假如祥林嫂风发图强,每天都努力干活,从不跟人抱怨自己的悲苦,有人看她勤快,又给她介绍了男人,她又结婚生子,幸福快乐,整日笑嘻嘻的,谁不喜欢她?背地里还要夸奖她,这女人不容易啊,老坚强的!


或者,她更厉害,攒了钱,盖了房子,做了生意,比如卖秘制配方的辣酱,成了富甲一方的富婆。只怕地方官员都要为她写书立碑了!人人都要传:那个祥林嫂,真是厉害得很!人家苦了多少年,不仅没被压趴下,如今还翻身成企业家了!她的辣椒酱好吃哩!畅销全国!还卖到国外去了!有华人的地方,就知道祥林嫂的辣酱!不容易啊!鲁镇励志一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或者,她更更更厉害,思想觉悟,做个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农民起义,发动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像武则天那样,当了女皇帝。天下人都崇敬她、跪拜她、惧怕她!跟她握个手就要激动好几个礼拜!


活在人们心中的,都是狮子猛虎;活在人们身边的,都是小猫小狗。但如果你是蟑螂蚂蚁,就要被人踩死。


大家都讨厌死皮赖脸的人,都喜欢温顺和气的人,都崇拜比自己强大一些的人,都惧怕比自己强大很多的人。


祥林嫂和当年的我,日子可怜,惹人同情,就像小猫小狗;但过于喋喋不休的抱怨,已经把大家的同情心都压榨光了,成了人人厌恶的过街老鼠。


说得难听些,不过像个黔驴技穷的杂耍戏子,从前的“技”就是叙述自身的悲惨经历。大家听了,啧啧啧,这人比我惨啊,哎呀,我那点事儿就不算什么啦,来,给他来点掌声吧!但日子久了,同样的戏文翻来覆去地唱,味同嚼蜡,大家都去听别家的故事了。


当我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时,觉得很惊悚。要是我一直这么祥林嫂式的抱怨下去,就完了!


从那时候起,我很少抱怨我的生活。我很努力地在改变它,实习、赚钱、工作、写作。偶尔心里很难过很压抑,就一个人唉声叹气,或者写日记发泄,总之,从不当跟任何人的面抱怨。不能成为祥林嫂。


后来,我安慰一些挫折中的大学生朋友时,经常会提到我这些年所经历的悲苦,我会先说,我当年也如何如何不容易,甚至比你更如何如何不容易,但是,我都过来了。我会一步一步地细讲,我如何赚钱交学费的,现在如何照顾家人的,还出了两本书。


总之,我会尽量轻描淡写从前的悲苦,不像之前那样大呼小叫、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然后加重我这几年的努力和奋斗,以及我现在的成果。末了,我会对未来做个简单的规划。


于是他们纷纷觉得我很正能量。表示很喜欢。


因为我给了他们希望。祥林嫂只有悲惨,没有希望。


其实从“负能量”到“正能量”很简单,只需要一个明确的自下而上的转折,让从前的消极和悲惨都成为铺垫,让故事的结尾充满希望。


所以一帆风顺的人很难给人“正能量”,没有波折,会让人觉得一切都太容易,不够亲切。无法让身处逆境中的人们感同身受。所以小市民的逆袭总是为普罗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或者,越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大波折,且最终大圆满的,大家最是津津乐道。因为别人比他们经历过更多的不如意,曾经比他们陷落得更低,现在却爬得更高,给他们更大的希望。


这种“希望”就像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们之所以称颂这句话,因为后面有个转折:“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使这句话变得“正能量”。


如果你只是“苦了心志,劳了筋骨,饿了体肤,空乏你身,行拂乱你所为”,但没有“动心忍性,增益你所不能”,就像祥林嫂那样,天资不够、后天又不努力、整日抱怨哀叹,白白浪费了老天爷的一番调教,谁要听你的负面故事?


要拯救一个人,有两种方式,第一,告诉他们有人比他们境遇更不好,于是他们沾沾自喜,觉得比上不足、不下有余。很多人沉迷于此,整日找人比惨,哪怕是虚假故事,只能要安慰他就好。这种方式有点自欺欺人。


第二,贩卖希望。告诉他们,你也经历过黑暗,但现在景况好多了。要相信一切都有好转的机会,未来要靠自己改变。


负能量,只是看好戏;正能量,是贩卖希望。好戏一场看完接下一场,不过图个乐子。希望会在你心里播下一个种子,但是,至于是腐烂掉,还是生根发芽,还要看个人。


当然,还有第三种方式,把血淋淋的真相完全撕毁给大家看:这就是你们可能走到的下场!醒醒吧!不要再看戏了!逼着麻木不仁的人们不得不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境遇。鲁迅用的这招。够狠!够辛辣!可惜啊,呐喊的人呐喊了那么多年,麻木的人还是麻木。



公众号:沪生(xuhusheng1990)

文章选自我的新书《总有些路要独自行走》第21页

user avatar

喜欢清晨的阳光,怀揣最初的梦想,新的一天开始了,马云曾经说过:“记得和群里的朋友说早安”,朋友,早上好!

马云说过:“人有两种活法,一种是像树一样被人崇拜,一种是像草一样被人践踏”,为了成为明天的大树,开始努力工作吧!


中午好,马云曾经说过:“家庭是心灵的避风港,友谊是心灵的温柔乡”,朋友,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朋友,请珍惜我发来的问候,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对你嘘寒问暖?网友之间的感情比天大,马云曾经说过:“网友是我最坚实的依靠!”

晚上好,朋友,马云曾经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把握住机遇,不要怕被人删好友,现在跟我做微商还来得及!


成功的路上有许多嘲讽和打击你的人,不过别放弃,马云曾经说过:“今天我你爱理不理,明天我你高攀不起!”,做一个自信的美丽女人!

朋友,疲倦时请记住李嘉诚(马云已经说累了)说的这句话:“美国富强的原因,是因为你在睡觉的时候他们正在努力工作”,朋友,加油吧!


超级正能量,爱我你怕了吗?(公众号:令狐富贵,里面有我的知乎吐槽合集哦~)

user avatar

老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