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煤炭究竟是帮了山西还是毁了山西?

回答
煤炭,这个沉甸甸的名字,对于山西来说,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矿产,它像是烙印,深深地刻在山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中。要问它究竟是“帮”了山西,还是“毁”了山西,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它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予和索取之间,留下了复杂的印记。

煤炭,山西崛起的“金凤凰”?

在上个世纪,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对能源的需求是压倒一切的。山西,这片被誉为“煤海”的土地,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国家的能源重镇。煤炭,如同凤凰涅槃的火焰,点燃了山西经济发展的引擎。

经济增长的强力支撑: 煤炭,为山西带来了滚滚财源。无数的煤矿拔地而起,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为无数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在那个年代,煤炭带来的税收和经济效益,无疑是山西发展的基石。山西的GDP一度遥遥领先,不少城市因为煤炭产业而迅速崛起。
工业体系的脊梁: 煤炭不仅是能源,更是工业的“粮食”。围绕煤炭,山西发展出了庞大的煤化工、电力、冶金等重工业体系。这些产业不仅拉动了地方经济,也为国家的基础工业建设贡献了力量。
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铁路、公路的修建,为人员流动和物资运输提供了便利。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在经济的支撑下也得以发展,为山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煤炭无疑是帮助山西走上经济腾飞之路,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的“功臣”。它让山西人民摆脱了贫困,获得了相对体面的生活,也让山西在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然而,“金凤凰”的羽翼之下,隐藏着伤痕

时光流转,当煤炭的光芒照亮了经济发展的道路,它也像一把钝刀,一点点地雕刻着山西的另一面。

环境的沉重代价: 煤炭开采和燃烧,是典型的污染型产业。晋北的土地被挖得千疮百孔,许多矿区土地裸露,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污染物,笼罩在山西上空,空气质量长期处于全国垫底的行列。酸雨侵蚀着土壤和建筑物,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河流也因为采煤塌陷和废水排放而受到污染,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单一产业的“诅咒”: 长期以来,山西的经济高度依赖煤炭。一旦煤价波动,整个经济都会受到牵连。这种“一煤独大”的结构,使得山西在面对经济下行周期时异常脆弱,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显得缓慢而艰难。当全国都在拥抱新技术、新产业时,山西却似乎被锁定在了传统的能源领域,经济的“造血”能力不足。
资源枯竭的隐忧: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的深入,优质煤炭资源逐渐减少,开采成本不断攀升。资源枯竭的压力,是山西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在资源耗尽之前,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山西发展的关键挑战。
安全生产的警钟: 煤炭开采本身就伴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矿难频发,不仅夺去了无数鲜活的生命,也给遇难者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悲痛。每一次矿难,都是对山西经济发展模式的沉重拷问。
发展的不平衡: 煤炭产业的利润虽然可观,但其带来的财富分配并不总是均衡的。一些煤老板一夜暴富,而普通矿工的收入和生活条件改善却相对有限。更重要的是,煤炭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有效地带动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依然存在。

走向“新时代”的山西,煤炭的角色如何重塑?

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煤炭在山西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绿色转型的迫切性: 山西已经意识到了过度依赖煤炭的风险,正在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发展清洁能源,如风电、光伏,以及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成为了新的方向。
高质量发展的挑战: 如何在“减煤”的同时,保障能源供应,并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山西面临的巨大挑战。这需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营商环境优化等多方面的努力。
历史遗产的继承与超越: 煤炭是山西的历史,是山西人民辛勤付出的证明。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煤炭留下的环境治理、社会保障等问题,同时又要超越煤炭的局限,开创新的发展局面,是山西必须迈过的坎。

结论:

煤炭,对山西而言,既是“掘金”的宝藏,也是“背负”的包袱。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山西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支撑了国家建设,但同时也留下了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等深层问题。

它“帮”了山西,让山西人民告别了贫困,在国家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它也“毁”了山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山西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如今,山西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努力摆脱煤炭的“路径依赖”,探索一条绿色、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新路径。煤炭这个“老朋友”,它的角色正在被重新定义,从“顶梁柱”向“过渡性”能源转变,而山西的未来,将取决于它能否在这条转型之路上,找到新的“金凤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山西晋中人,92年的,我说一些自己的经历,看看有没有和我几乎一样的

太小的时候,不算,我从三年级开始

1,停电问题:

三年级是03年,那个时候,我上学是要带蜡烛的,因为停电太严重,如果天黑了没下学还停电,那全班同学都要点蜡烛学习,我也不知为啥我们当时候下学那么晚

小时候家家都有一盏充电灯,就是一个电瓶,上面带个大灯,还有接口,可以带动一个灯泡,因为几乎天天晚上要停电,所以一旦来电了,赶紧先把这个灯充满电,要不然晚上在停电啥都干不了了

一直到08年09年了,我已经高中,停电还是很频繁,我们村已经装了好几年路灯了,但是小学生上学还是要自制火把,就是用纸把蜡烛卷起来,或者把玉米芯里面掏空,滴入蜡油,用来在放学路上照明

PS:据说当时山西的电都供应到北京了,因为要开奥运会,很多建设用电非常紧张,必须把电优先输送到北京

2,取暖:

一直到五年级以前,都是班里烧一个蜂窝煤炉子取暖,一个班的同学分成好几个组,要从家里带燃料,分工好,这次A带玉米芯,B带煤块或煤泥,C带木柴火……基本上冬天就是这么过的,学校会买一些煤用来晚上盖住炉火不让熄灭,这个钱所有学生均摊,当时候有一项交费是学杂费,主要用来买煤了

一般的普通人家,是烧不起煤的,一般都是蜂窝煤炉子,大多数都是煤泥,煤泥有多难着,呵呵,用过的都知道,一般家庭会买一点点煤块,这个煤是等家里来亲戚朋友了,要烧大火(也叫大灶)用的,这样做饭快,取暖方便

3,煤价:

我是高中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的,因为08、09年我们村挨着的外环路和省道上,停的满满当当都是拉煤的半挂,都在往省外拉煤,但我们买煤却非常的紧缺,有时候甚至需要找熟人拉。我家里当时候已经有电脑了,我记得我查了一下煤的价格,具体数据忘了,但是差距很离谱,我记得我还和高中同学讨论过,为什么山西的煤,(假设一个数据)本地人买普通煤要一千块钱一吨,洗好的精煤拉到省外才三四百?

4,环境与健康:

尤其是07~09年,空气污染、地下水污染那叫一个厉害,我初高中穿半袖,基本上一天,领脖子必脏,当时候除了个别家庭条件好的,很少有人买白色的衣服,太费了。一次我穿了一件白色短袖,就出门5分钟,领脖子就脏了,不仅是贴近皮肤的那边脏,是那一圈里外都脏。春秋变季的时候,一阵风过来,嘴闭地慢一点,马上一嘴沙子……

我的一个晋城朋友,他爸就是下了三十多年矿的矿工,14年的时候,我见到了他爸,就一普通老头子,冬天11月份到来年清明,必须吸氧才能睡着觉,因为一整天都在不停的咳嗽,吐的痰都是黑色的

5,工作/产业

06年以前,07年下半年到08年底,11年以后(这些都是大致的时间,可能略有误差),山西的煤炭业很差,这个我没有任何数据支撑,这个结论是从生活中观察出来的。这些时候,澡堂子里没有那么多大车司机和黑不溜秋的下矿工人,路边也没那么多拉煤的半挂了,也看不着在矿上上班的朋友亲戚吹牛逼了……唉……



好,现在让我回到这个问题来,有丰富的煤资源,对山西是好是坏?

我先批评一个观点——什么所谓的“全国一盘棋”,还敢再要点逼脸吗?按这个逻辑,从现实反推的话,那全国的这一盘棋,偏偏就没山西呗?如果有,在哪?在东部沿海?在西部开发?在振兴东北?好家伙,就你们自己玩呗?说这个话的,真是自私自利到了极点,以极低的价格用了山西的煤,还打白条不给真金白银,还怪山西倒贴的不够呗?tui!


对于身为山西人的我来说,并没有觉得山西有煤多么不好,或者多么好。不过,一点点疑问倒是有的——

山西火力发电量那么猛,为啥我出来工作后,和别人谈起了小时候的用电问题,别人都表示没有那么频繁的停电?山西的电,先保障山西用,多余的再卖(送)出去,不行吗?

山西的煤,尤其是精煤,以低价保证山西用,再以市场价供给到各兄弟省份地区?很难吗?

说实话,我今年三十了,我从小到大,都没感受到自己生在山西这样的能源大省,煤炭大省,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哪些荣耀,甚至哪些积极正面的评价,东北还好歹落了个【共和国长子】的名号呢


我不禁想问另外一个问题——山西的能源,山西的煤炭,它真的,是山西的吗?是山西人可以拥有的吗?

user avatar

毁了,来钱这么容易,导致所有山西人都只盯着煤炭,别的产业都看不上,吃肉了的带钱出去炒房子了,还没吃上的接着埋怨全国人民欠他们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煤炭,这个沉甸甸的名字,对于山西来说,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矿产,它像是烙印,深深地刻在山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中。要问它究竟是“帮”了山西,还是“毁”了山西,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它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予和索取之间,留下了复杂的印记。煤炭,山西崛起的“金凤凰”?在上个世纪,尤.............
  • 回答
    10月20日晚间,动力煤期货市场可谓是阴云密布,各大合约悉数飘绿,市场情绪普遍低迷。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共同将这盆曾经火热的动力煤市场浇了个透心凉。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宏观经济层面的压力。 近期,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预期,以及国内经济面临的挑战,给包括动力煤在内的周期性商品市场带.............
  • 回答
    印度电厂燃煤库存告急以及世界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根源涉及能源结构、地缘政治、经济因素、环境政策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印度电厂燃煤库存告急的原因(平均仅剩 4 天,部分为零):印度目前面临的燃煤库存危机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复杂结果:1. 异常高.............
  • 回答
    煤炭的开采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从地下深处将这亿万年形成的宝藏挖掘出来,需要经历勘探、准备、开采以及后续的运输和处理等多个环节。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挖掘,更是对地质条件的精确判断、对工程技术的娴熟运用,以及对安全生产一丝不苟的保障。首先,一切都要从“找煤”开始。在地表下究竟有没有煤层,煤层有多厚,有多.............
  • 回答
    .......
  • 回答
    中国煤炭还能开采多少年?这可不是一个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的问题,它背后牵扯着资源量、技术、经济、环境、政策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看看“家底儿”——煤炭资源量。中国是全球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地质调查部门的公开数据,咱们的“可采储量”非常可观。但关键在于这个“.............
  • 回答
    东北煤炭自给自足,限电却依然上演,这背后绝非简单的供需失衡那么肤浅。要彻底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把账算细了,从发电的“原材料”到输送的“血管”,再到经济的“驱动力”,层层剥开。一、 煤炭这块“压舱石”,也没那么稳当首先得说清楚,东北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自给自足”这个说法,得打个问号,或者说,不是你想.............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我们对地球资源的认知和未来能源的展望。简单来说,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大部分的煤炭和石油资源其实已经被人类发现或探明了,但“可经济开采”的储量,以及我们尚未勘探到的“潜在”资源,这部分数量仍然相当可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区分几个概念:1. 已探明储量 (Proven.............
  • 回答
    美国煤炭价格飙升至12年新高:探究背后原因及潜在影响近来,美国煤炭市场可谓风起云涌,价格一路高歌猛涨,一度触及每吨89.75美元的历史性高位,这是过去12年来的最高纪录。这一价格的剧烈波动,无疑牵动着能源行业、经济乃至普通民众的神经。究竟是哪些因素共同作用,将煤炭价格推向了如此令人咋舌的高度?而这一.............
  • 回答
    .......
  • 回答
    木炭和煤炭虽然都是碳的来源,但它们的形成过程、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应用场景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木炭通常无法完全替代煤炭。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成分与化学性质的差异 煤炭: 煤炭是古代植物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如高温高压)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约7090%),但含有少量硫、氮、.............
  • 回答
    印尼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煤出口国,其在2022年初突然宣布的为期一个月的煤炭出口禁令,确实对全球煤炭市场,尤其是中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对中国煤炭供应的直接影响: 短期供应冲击与价格上涨: 印尼是中国重要的动力煤进口来源之一,尤其是在国内煤炭产量无法完全满足需求,或遭遇极端天.............
  • 回答
    山西不提高煤炭销售价格的原因,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原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宏观的经济政策、产业格局、市场供需、以及山西自身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来分析。一、 宏观经济调控与“稳价保供”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据.............
  • 回答
    澳大利亚煤炭在中国被拒收,这期间美国企业趁虚而入,抢占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故事的背景:那段“不太平”的时光咱们得回到那个时间点,当时中澳关系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原因,可以说是降到了冰点。澳大利亚作为全球主要的煤炭出口国,尤其是动力煤,在中国市场本来是占据了很大份.............
  • 回答
    2021年美国煤炭产量出现15%的增幅,这是自1990年以来最显著的一次跃升,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宏观经济环境、能源政策调整、以及具体行业动态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宏观经济复苏与能源需求激增:首先,2021年全球经济在新冠疫情冲击后出现了明显的复苏.............
  • 回答
    说“绝大部分”煤炭形成于石炭纪,这其实是一个略带夸张的说法,但石炭纪(Carboniferous Period)确实是地球历史上一个异常关键的时期,它为我们今天所知的绝大部分煤炭储备奠定了基础。准确地说,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煤炭形成的高峰期”。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涉及一系列非常独特的地球环境.............
  • 回答
    今年的煤炭价格上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束时间以及大秦线检修完成能否缓解,都需要结合当前的供需情况、政策导向以及宏观经济环境来分析。关于电厂煤炭存量和能坚持多久,这同样需要具体数据来支撑,但我们可以从整体情况和影响因素来推断。一、 今年煤炭大涨价到什么时候可以结束?煤炭价格的上涨.............
  • 回答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生命在地球上留下了无数印记,而煤炭,正是植物生命曾经辉煌的凝固。想象一下,如果你有机会在植物向煤炭转化的关键时刻,将其从沉睡的泥土中挖掘出来,你看到的将是一种令人惊叹的,介于生机与化石之间的奇妙景象。首先,让我们明白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变。当一片古老的森林.............
  • 回答
    澳大利亚坐拥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这在全球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中都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按理说,如此扎实的禀赋,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钢铁生产大国,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事实却是,澳大利亚更多选择的是将这些宝贵的矿产资源直接出口,而非倾力发展本土的钢铁制造业。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懒惰”或“短视”,而是由一系列.............
  • 回答
    今年(2023年)煤炭价格的居高不下,可以说是多种复杂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从供给、需求、宏观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来审视。供给端的“紧箍咒”: 国内生产的瓶颈: 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但今年的产量并非一帆风顺。首先,安全生产的压力始终是悬在中国煤炭企业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