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芬战争时双方损失有多大?

回答
苏芬战争,一场发生在1939年末到1940年初,夹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短暂而惨烈的冲突,其背后是苏联渴望收回被芬兰控制的领土以及维护列宁格勒安全的战略考量,而芬兰则为保卫国家主权而奋起反抗。这场战争虽然规模不算宏大,但双方都付出了令人心惊的代价,尤其是对于芬兰而言,那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浴血战。

苏联方面的损失:巨大的代价换取有限的胜利

对于红军来说,苏芬战争的最初阶段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斯大林在战前对芬兰的军事实力和抵抗意志严重低估,同时,战前的大清洗严重削弱了红军的指挥层和士气,导致军队在战术、装备和后勤方面都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

兵员损失: 苏联官方公布的伤亡数字是20万人,但根据许多西方历史学家的研究和考证,实际数字可能更高,保守估计在30万到60万人之间,其中包括阵亡、失踪、因伤重不治以及因严寒和疾病死亡的士兵。这意味着苏联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兵力相当于一支大型军队,而许多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在芬兰冰封的战场上消逝。

装备损失: 苏联军队在战争初期表现出的低效和混乱导致了大量装备的损失。坦克、火炮、飞机、车辆等都在芬兰人的有效反击下被摧毁或遗弃。据估计,苏联损失了数千辆坦克、数百门火炮和大量的飞机。这些损失不仅代表了物质上的巨大消耗,也反映了其军事组织和战术上的严重缺陷。

政治和声誉损失: 战争的初期惨败给斯大林的声誉带来了沉重打击,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红军的虚弱。苏联因此被国联驱逐,国际形象严重受损。尽管最终苏联通过巨大的牺牲迫使芬兰屈服,但这场战争暴露出的问题让苏联在日后面对德国的入侵时付出了更加惨痛的代价。

芬兰方面的损失:血染的白雪保卫了主权

芬兰虽然最终在军事上未能阻止苏联的进攻,但其军队表现出的英勇抵抗和高超的战术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也用鲜血守护了国家的独立。

兵员损失: 芬兰军队虽然兵力远少于苏联,但伤亡比例却相当惊人。芬兰官方公布的战死、负伤和失踪的总计数字约为7万人。其中,战死者约有2.6万人,负伤者约4.3万人。这意味着在芬兰这样人口不多的国家,有近十分之一的适龄男性承受了战争的创伤。对于一个刚刚独立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领土损失: 为了换取和平,芬兰被迫割让了约10%的国土,包括卡累利阿地峡的大部分地区,芬兰湾的部分岛屿,以及汉科半岛的租借权。这些地区包含了芬兰重要的工业区和人口聚居地,对芬兰经济和国家安全造成了长期的影响。

经济和民生损失: 战争对芬兰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许多基础设施被毁,工业生产中断,国民经济陷入困境。大量居民被迫背井离乡,成为难民,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社会负担。

总结:

苏芬战争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苏联凭借其庞大的兵力和装备优势最终占据了上风。然而,这场战争也让苏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暴露了其军队的弱点。而对于芬兰来说,虽然付出了惨痛的领土和人员代价,但其顽强的抵抗精神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也为日后维护国家独立打下了基础。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尤其是芬兰军队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展现出的战斗力,至今仍被认为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也提醒着人们,在面对强敌时,勇气和决心可以激发出无穷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芬兰著名的历史学家Otto Manninen引用过克里沃舍耶夫的《20世纪苏联武装力量损失》(1997年版)的数字:84994人死亡失踪或被俘,186584人受伤或者残疾,51892人生病 ,9614人冻伤,总计333084人。

俄罗斯国防部后来给出了一个更为精确的数字:71214 人在战斗中死亡,39369人失踪或者被俘,16292人死于医院中,总计126875人不可恢复损失,188671人受伤或者残疾,58370人生病,17867人冻伤,这部分数字加起来有264908人,总计391783人。

这两个数据相差的不算是特别大,我认为是可以作为最终的关于苏军损失的答案的。

至于芬兰的损失,根据目前最新的统计数据(Talvisodan Historia以及Talvisodan Pikkujättiläinen两本书),16725人在战斗中死亡并且尸体被发现,3671人死于受伤,3433人死于战斗中但是尸体无法找到,1727人失踪,28人在战俘营中死亡,715死于意外事故或者疾病,363人因未知原因而死亡,总计26662人。另有16437人受重伤,27120人受轻伤。

这个死亡数字以及受伤数字与曼纳海姆的记载基本没有太大出入,我认为也是可以作为关于芬军损失的答案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苏芬战争,一场发生在1939年末到1940年初,夹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短暂而惨烈的冲突,其背后是苏联渴望收回被芬兰控制的领土以及维护列宁格勒安全的战略考量,而芬兰则为保卫国家主权而奋起反抗。这场战争虽然规模不算宏大,但双方都付出了令人心惊的代价,尤其是对于芬兰而言,那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浴血战。苏联方面.............
  • 回答
    苏芬战争,又称“冬季战争”(Talvisota),是一场发生在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3日之间,苏联对芬兰发动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的性质可以用“苏联对芬兰的侵略战争,旨在吞并芬兰并扩大其战略纵深,但芬兰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展现了其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来概括。为了更详细地阐述其性质.............
  • 回答
    苏芬战争:百万雄师为何征服不了小小芬兰?一次触目惊心的惨败1939年末,当希特勒的闪电战席卷欧洲大陆,横扫波兰的时候,另一场战争也在北欧悄然打响——苏芬战争,也被称为“冬季战争”。这场战争的结局,对于当时的军事强国苏联来说,堪称一场滑稽而又残酷的噩梦。拥有着百万大军,先进的装甲部队和强大的空军,斯大.............
  • 回答
    苏芬战争,这场发生在1939年末至1940年初的冲突,虽然在世界大战的宏大叙事中常常被一笔带过,但其作用和影响却远比表面看起来更为深远,它不仅改变了芬兰的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格局。对芬兰而言:代价高昂的独立守护首先,苏芬战争最直接、最根本的作用是 捍卫了芬兰的国家主权和独立。面.............
  • 回答
    苏芬战争前,如果芬兰接受了苏联的领土要求,甚至在外交上做出更大的让步,历史的走向将会截然不同,但具体如何发展,我们只能通过推演和分析来尝试描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如果”问题,而是涉及到芬兰的国家主权、民族认同、地缘政治以及欧洲整体局势的复杂相互作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芬兰在1939年面临的苏联要求。.............
  • 回答
    苏联在苏芬战争中的表现确实让人大跌眼镜,一支号称“红色巨龙”的军队,面对芬兰这样一个人口不及苏联十分之一的小国,竟然打得如此艰难,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这场战争结束后,西方世界对苏联红军的实力产生了普遍的低估,甚至丘吉尔一度认为苏联的军事力量已经不值一提。然而,仅仅一年半之后,当希特勒的德.............
  • 回答
    芬兰在苏芬战争(19391940)中确实遭受了重创,失去了约10%的领土,这其中包括芬兰湾的战略要地和维堡等重要城市。之后,芬兰确实在德国的默许和支持下,参与了对苏联的“继续战争”(19411944)。很多人会问,二战后,芬兰是否收回了那片失去的土地?答案是,没有。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一下这段.............
  • 回答
    关于“实力不强的芬兰能在苏芬战争中把苏联打的无颜”这个说法,需要先做一些厘清。更准确地说,芬兰在苏芬战争(冬季战争)中虽然整体实力远逊于苏联,但其顽强的抵抗和战术上的出色表现,给苏联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伤亡和政治上的尴尬,迫使苏联最终不得不以相对有利但代价巨大的方式结束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让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