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人有哪些反智现象?

回答
美国社会中,“反智”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表现得相当多样和复杂,绝非简单的“愚蠢”二字可以概括。它渗透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政策制定、公众认知乃至日常互动。下面我将尝试从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阐述,力求呈现真实而生动的图景,避免 AI 刻板的痕迹。

1. 对科学和专家意见的怀疑与抵制:

这是美国反智现象中最显眼也最令人担忧的一点。我们常能看到,当科学研究或专家共识指向某种政治或经济利益的对立面时,总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站出来质疑,甚至攻击这些科学成果和专家本身。

气候变化问题: 这是最典型的例子。尽管压倒性的科学共识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其后果可能灾难性,但在美国,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在政治保守派中,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性表示怀疑,或者认为其严重性被夸大。这种怀疑论往往并非基于科学证据的驳斥,而是源于对政府监管、经济成本、甚至对“精英科学家”的不信任。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相信那些与化石燃料行业利益相关的观点,或者干脆认为这是政治阴谋。这种怀疑直接导致了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策迟滞和反复。
疫苗接种: 近年来,反疫苗运动在美国愈演愈烈。尽管科学证据明确显示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但阴谋论(例如疫苗导致自闭症,疫苗是政府控制人口的工具)却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并被一些公众人物放大。这种对主流医学和公共卫生建议的抵制,不仅危害了个人健康,也威胁到群体免疫,导致了一些本已得到控制的疾病(如麻疹)的重现。
转基因食品(GMOs): 尽管绝大多数科学机构认为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安全,但许多美国人对此持谨慎甚至抵制态度,要求明确的转基因标识,并倾向于购买“非转基因”产品。这种担忧一部分是出于对未知技术的天然恐惧,另一部分则是对大型农业公司和食品产业的普遍不信任。
专家本身的污名化: 在某些政治论述中,“专家”一词被赋予了负面含义,被描绘成脱离实际、脱离民众、甚至傲慢自大的“精英”。批评者认为专家们可能被政治或商业利益所收买,或者他们的理论无法理解普通人的生活困境。这种“反精英”情绪有时会转化为“反智”情绪,因为专家通常代表着知识和理性权威。

2. 对复杂性问题的过度简化和情绪化解读:

美国社会似乎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即喜欢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非黑即白、英雄主义或阴谋论的故事。这种倾向在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尤为明显。

政治叙事: 政治辩论往往充斥着简单化的口号、煽动性的言辞和对对手的妖魔化。理性的政策分析和对细微之处的讨论常常被淹没在情绪化的攻击之中。例如,关于移民、税收、医疗保健等议题,往往被简化为“好人”与“坏人”的斗争,或者“自由”与“控制”的二元对立。
社交媒体的影响: 算法推送的“信息茧房”效应,使得人们更容易接触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对复杂问题的单一视角。碎片化、快餐式的信息消费模式,也限制了人们深入理解问题的能力。人们更倾向于通过标签、表情符号和短视频来表达观点,而不是进行深入的讨论。
阴谋论的盛行: 对复杂事件或社会现象,人们常常倾向于寻找一个简单的解释,而阴谋论恰好提供了这种“答案”。无论是政治事件、经济危机还是社会问题,总会有一些群体热衷于寻找幕后黑手、秘密协议来解释一切。这种思维方式回避了对现实的复杂性、偶然性以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的承认。

3. 教育系统中的某些挑战和对知识的轻视:

虽然美国拥有顶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但其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面临一些反智倾向的挑战。

实用主义至上: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能够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技能,而那些被认为是“无用”的学科,如人文学科、艺术、哲学等,则被边缘化。这导致了对基础知识、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的轻视,仿佛只有那些能带来直接经济回报的知识才值得追求。
标准测试的压力: 过度依赖标准化测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可能导致教学内容被“应试化”,教师更注重教授考试技巧而非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对“大学教育”的价值质疑: 尽管大学教育普遍被认为是提升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质疑大学的价值,认为大学学费过高、课程内容脱离实际、毕业生就业困难,甚至认为大学是灌输特定意识形态的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尊重。

4. 对“常识”的滥用和对“主流叙事”的排斥:

“常识”这个词在美国的语境下,常常被用来对抗专家意见或科学证据。

“我就是这么想的”的权力: 很多人倾向于相信自己直观的感受和“常识”,而对科学的、基于证据的结论持怀疑态度。例如,在一些社会议题上,人们可能更愿意相信自己对人性的朴素理解,而不是社会学或心理学的复杂研究。
排斥“政治正确”与“觉醒文化”: 在一些保守派的论述中,“政治正确”和“觉醒文化”(woke culture)被描绘成一种压制言论自由、扭曲现实的“知识分子”强加的意识形态。他们认为,一些关于种族、性别、历史的叙事过于复杂、过于强调“受害者”,违背了他们所理解的“常识”和“历史真相”。这种论调有时会将对特定社会议题的审慎讨论和纠正历史不公的努力,斥之为“反智”或“进步主义的胡闹”。

反智现象的根源和影响:

这些反智现象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互交织,根源可能在于:

对“精英”的不信任: 长期的社会不平等、政治腐败丑闻、以及一些精英阶层脱离大众的形象,都加剧了民众对“精英”及其所代表的知识体系的疏离感。
媒介环境的改变: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扁平化,普通人的声音更容易被放大,但同时也降低了信息过滤的门槛,为虚假信息和阴谋论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文化传统的影响: 美国文化中既有对科学和进步的崇尚,也有对个人主义、怀疑权威的强调,这使得反智情绪更容易生根发芽。
政治极化: 在高度政治极化的环境下,科学、事实、甚至常识都可能被意识形态所裹挟,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而非追求真理的手段。

这些反智现象的后果是深远的,它可能导致政策失误、公共健康危机、社会撕裂加剧,以及民主制度的侵蚀。当理性讨论和事实依据被情绪和偏见所取代时,社会将难以有效应对挑战,也难以实现共同的进步。理解这些现象,比简单地指责更有意义,因为它触及了美国社会深层的文化和政治肌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一个美国白人老师。

上课的时候跟我们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就不能全体都去学英语,为什么要在我们美国人面前讲汉语?英语才是最伟大的语言。”


他这段话讲的是,他在中国的经历,他嫌弃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人不会讲英语!

他指责的不是我们这些留学生,而是生活在中国市井的普通人!

还说shame on them.


当时听完这番言论,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直接去退课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识到传说中的白人至上,英语至上主义。


我真的不懂这是什么脑回路,人家在自己的地盘活的好好的,然后你来了,你就要求所有人都得会英语,然后跟你讲英语?

他还说,凭什么他来中国就要学中文,他凭什么学中文来理解中国人说的话,应该让中国人全去学英文,来跟他解释这些话。

还觉得这是这些普通中国市民的shame…


这大概就是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文化吧,跑到人家地盘,把原住民全赶走,然后还说,你们居然不会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语言才是最好的。


神逻辑。



————


补充这个白人之前的一些言论,也是包含在他中国之行感慨里的,我感觉也很具有那种白人至上思想代表性。


他说,他和他妻子到中国去,他妻子生病了,去医院,医院居然没有单间,还要他们挤在人群中排队。而且整个医院居然一个会英语的都没有,为什么医院不能安排一个会英语的人全程跟着他们护理。


我当时就觉得奇怪,你在美国就不用排队了吗?而且美国医生的效率,恐怕排队排的比中国还久吧?

你在美国以你的薪资水平住得起私人医院,用得起私人医生,一个肠胃感冒住得起豪华单间吗?

更别提美国让人诟病的医疗体系和医院出诊速度。



后来经同学提醒我才明白,这货是觉得自己一个“美国人”到中国去,就应该享受贵宾级待遇,就应该医院有单间,就应该派个人专门随从护理翻译,就应该不用排队直通车。


他说整个医院都没有会英语的人的时候,那一瞬间我觉得确实不应该,医院设施不健全,但转念一想,一个中国普通城市的普通医院,一年能去多少外国人?

设这么一个岗位难道不是浪费吗?这笔钱谁来出?还不是纳税人的钱。

花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看病钱供着你?

可去你的吧。


中国医院本身就是为中国人服务的,

大医院有国际化服务,很好。

小医院普普通通为人民服务,也没有错误。

你哪来的自信让医院为你一个人服务?


其实很多答案里也都提到了,大部分美国人连香港回归都不知道,都很执着的觉得香港和中国是两个国家,香港人人都讲英语…信息滞后加上本身那种自视甚高最终只会让他们自己成为笑话,不断栽跟头。

就像这几天的D&G事件一样,不管你多不愿意多嚣张,最后不还是要道歉吗?

时代变了,最好认清楚决定权在谁手里。


————


关闭评论区了,有些评论看得我心累。

我觉得这位老师的发言已经很反智了,结果评论区收到了一些更反智的留言。

我解释过很多次关于投诉的问题了,请各位不要想当然了,建议谁都会提,但具体去做你会做吗?

而且有人让我直接去退学是什么意思?我自己辛辛苦苦念的书,准备拿学位的,以后找好工作的,凭什么因为这个老师脑子不好我就要放弃我的学位?


————

偶然再回来看,被赞数惊了。

既然有这么多人浏览,那我给出自己的一点微薄的建议吧。

国内有挺多小女生,遇到白人拿英语问路什么的都会特别热情,还害羞,但是一到国内人来就爱答不理的了,我想说,其实有很多白人在来中国旅游的时候抱有的都有我上面说的这种态度,觉得你服务他们是理所应当的(当然不是所有!我遇见过很多非常nice的歪果仁),我的意见是,在你还搞不懂这个外国人究竟有没有对你抱有善意之前,你就只需要有一个基本的礼貌尊重的态度就可以了。

完全没必要跪舔,真的,这样会显得…你们都明白我意思的。

不卑不亢就好了,没必要觉得自己被人欺负了,轻视了,也不用去讨好他们,我们又不需要去讨好谁。


————


想起一个事,顺便一起吐槽了。

也是一个美国人,一个老太太,以前在华尔街工作过,就特别以为自己不得了,自视甚高,瞧不起她的学生。

特别势力,喜欢会乐器的学生(在她家开过小型聚会,邀请会玩乐器的学生参加,给他们乱加分),因为觉得乐器都是有钱人玩的,剩下我们其他人就都是没钱没势的,对穿名牌的学生就好,真的是看人下菜的那种。

然后吧,我有一次有一个课堂上的技术问题要问她,给她发邮件,真的是个特别简单的问题,只需要她回一句话就能解答的那种。

但她就是不告诉我!

来回跟我扯了一堆,足足半个小时拉锯战,就说什么这事跟我关系不大吧,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什么什么负责人啊,就是不告诉我答案。

最后给我气的,我回了一句,“You are a nice and kind person. ”

结束了对话。

不知道她听不听得出中式嘲讽,但我真的是很生气,就这么简单的一个事,就是不帮你。

这老太太是个白左(论左翼为什么这么招黑,还不是因为这种人),特别虚伪的那种,上她的课一节课能听见强调十遍要做一个nice的人,天天政治正确。

结果呢?她自己怎么做?

很多时候我听见有人歌颂美国自由平等政治正确,我就觉得很扯淡,他们的政治正确多半是这种人喊出来的,表面功夫很足,不像我上面讲的那个老师公开diss。

但暗戳戳的恶心你,还挑不出任何毛病,毕竟人家上课天天歌颂爱与自由,你有招吗?这个更糟心。

user avatar

@孟德尔 书记邀。

美国人的反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类型:纯种睿智型,花式作死型和装傻充愣型。

先说纯种睿智型,知乎管理员说用词不友善,那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大家自己看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8479741727674368

再说花式作死型,这种人知识储备上看不出太大问题,但是受yolo(you only live once)文化的影响,为了寻求刺激所以搞一些莫名其妙带有作死性质的挑战,说白了就是闲的加撑的。

比如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冰桶挑战就属于这种,不过冰桶挑战作为一项与公益活动挂钩的行为,这里就不吐槽了。

我要吐槽的例子是肉桂粉挑战(cinnamon challenge),这也是这类挑战流行的源头之一。

先大概解释一下,肉桂作为一种调味料,被中国人所熟知的形态一般是桂皮。至于肉桂粉,在国外一般用作烘焙原料或者饮料(比如咖啡)的佐料。

所谓肉桂粉挑战,就是生吞下一茶匙肉桂粉。因为肉桂粉有很强的吸水性和刺激性,直接生吞的话会对口腔和喉咙产生强烈的刺激,同时急速吸干口腔内的水分,进而导致咳嗽,恶心或者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窒息。

听上去充满了作死的气息是吧?然而人家美国人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油管上掀起了一股肉桂粉挑战风潮。

在b站上就有人上传了很多肉桂粉挑战的视频和集锦(油管上更多),这里就不一一截屏了。

下面这个是比较经典的一个。这位大姐嫌茶匙不过瘾,直接吞了一汤勺下去。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8479830705573888

【提示+免责声明:该挑战有一定的危险性,请大家切勿模仿,切勿模仿,切勿模仿。本人无法为您的这一行为负责。

当然了,如果您一定要模仿,请务必、务必、务必保证有他人在身边保护,同时请事先准备好足量的清水。】

至于第三种装傻充愣型,你只需要去一个地方看就可以了,这地方叫福克斯新闻(又名狐狸台)。

作为供盒党、大资产阶级和右翼保守派的传声筒,狐狸台在反智方面是永远找不到下限的。

比如站在大能源企业的立场反对全球变暖。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8479884908539904

下面这话可以说是很典型的坏逼型反智了:

贵乎上理工科出身的有很多,不知道你们在听到左边这货言论的时候,是否也会露出右边这位眼镜哥的表情。

链接:

PS:本期有川皇乱入,但是我没截,想看的可以进传送门(滑稽)。

user avatar

需要拍公益广告,呼吁大家不要欺负聪明的孩子。

user avatar

来点实际的。

打开北卡罗来纳州议会官方网站

这里是北卡宪法。

点击这里



ARTICLE

VISUFFRAGE AND ELIGIBILITY TO OFFICE


翻到这里

Sec. 8. Disqualifications for office.
The following persons shall be disqualified for office:
First, any person who shall deny the being of Almighty God.


这样的宪法,美国还有六个州。

user avatar

2012年的盖洛普调查显示,只有15%的美国人认为智人进化全靠自然选择,并无神的介入;32%认为,人类可能是经过持续几百万年的过程,才从早期生命形式进化成现在的模样,但这一切正是上帝的精心安排;46%则认为,正如《圣经》所言,人是由上帝在过去大约1万年间创造的。就算大学读了三年,也完全不会影响这些看法。同一项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中,46%相信《圣经》里上帝创造万物的故事,只有14%认为人类进化没有神的监督。就算是硕士和博士毕业生,还是有25%的人相信《圣经》,只有29%相信人类是单纯经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成。

——选自《未来简史》

user avatar

美国童婚难禁

在全美范围内,要禁止童婚,阻力是巨大的,多州共和党人反对禁止童婚,客观上助长了童婚现象的持续存在。不少州议员反对禁止童婚的普遍理由是,担心碰触“宗教自由”等敏感领域。他们认为,相比堕胎,婚姻或许是更好解决早孕的方法。
《环球》杂志记者/杨士龙 李桃(发自纽约)
 童婚,是指未成年男女结婚的现象。许多国家曾流行过童婚,甚至在当下,就世界范围而言,童婚也不算稀奇。大多数童婚发生在非洲、中东和南亚地区。
  美国政府曾指责童婚“侵犯人权”并导致其他社会问题,也曾严厉谴责其他国家的童婚现象,但是,在美国,童婚却大量存在,解决童婚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父母之命”
  美国实行联邦制,每个州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立法权,对于结婚年龄的限制各有不同。目前,美国有27个州未对适婚年龄下限做出规定。而在其余大部分州,尽管法定婚龄是18岁,但存在两块灰色地带。
  一块是父母同意。在不少州,16岁至17岁的青少年只要父母同意即可结婚。另一块是法官许可。如果婚姻中任何一方年龄小于16岁,那么不仅需要父母同意,还要法官同意。在取得法官同意后,有的州仍然设定了最低结婚年龄,比如15岁,但也有很多州没有设定最低结婚年龄,也就是说,只要父母和法官允许,想多大结婚都可以。
  “终于挣脱锁链”创始人弗雷迪·赖斯本人就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19岁时她在父母安排下早早结婚,结果婚后第一周就受到虐待。“我挣扎了15年。”赖斯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
  赖斯的个人经历使她投入到反对童婚和包办婚姻、解救受害女性的运动中。
  赖斯称,在诸多童婚案例中,当事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听从了“父母之命”,很多迫使孩子早婚的父母列出种种理由,比如控制孩子的性取向和行为、遵守家庭宗教教义、保护“家族荣誉”等,也有些家庭试图通过强迫婚姻提高他们的地位或获得经济保障。
  在纽约布鲁克林孟加拉社区长大的女孩萨菲亚(Safia Mahjebin)公开讲述她的经历和见闻。10多岁时,因为经常逃学,她屡遭父母威胁。“我爸爸的心态是,既然我们管不住你,就把你嫁出去,让别人来管。”“从小到大,我出席过无数婚礼,新娘都是社区里的小女孩。她们泪流满面对父母吵嚷‘我不想出嫁’。”
  美国非营利组织塔西莉法律服务中心(Tahirih Justice Center)律师珍妮·斯穆特说,美国的童婚案例集中出现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幼女、少女“新娘”大都出身卑微、家境窘迫。
  有时为了促成一桩婚事,一些家庭不惜对受害人实施各类威胁,甚至暴力相向和排斥孤立等。“当我终于逃离这宗婚姻时,我的父母不愿见我,他们说我这个女儿死了。”赖斯说。
  赖斯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讲述了科罗拉多州米歇尔·德梅洛的经历。德梅洛16岁时怀孕,在当地基督教社区的压力下,被迫与19岁的男友结婚。“如果我不结婚,那我就会在小镇里被人唾弃,我按照所有人的期望结婚,才能挽回家人的一点脸面。”德梅洛说。
  《纽约时报》报道说,所谓的“父母准许”在很多情况下其实就是“父母胁迫”,但由于法律并不支持调查童婚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即便当事人明白无误地表现出对婚事的抗拒,法院通常也无法干涉。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也指出,强迫婚姻的受害者很难实施自救,因为美国多地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民间权益组织也很难提供有效协助——该类机构若越过监护人直接对未成年人伸出援手,很有可能导致其他法律纠纷——比如协助未成年人出走就属于违法行为。
童年终结者
  美国国务院2016年3月曾在一份文件中指责童婚“侵犯人权”,说“(它)对一个女孩的生活影响是破坏性的,实际终结了她的童年”。
  赖斯表示,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在美国,70%~80%的童婚最终以失败告终,对成年人来说都很难面对的离婚,对于年龄尚幼的女孩,挑战更为巨大。
  童婚一般都是女小男大,巨大的年龄差距使得女孩更加弱势,无力寻求法律援助保护自己的应有权益。她们往往一而再、再而三地怀孕生子,再也没有机会完成学业,不得不依附于男人。
  调查显示,美国19岁以下结婚的女孩比没有结婚的同龄人辍学率高50%,无法大学毕业的是后者的4倍。18岁(含)以下结婚的女孩比同龄人患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和中风等疾病的比率高出23%。持续的家暴甚至使得一些女孩精神失常。童婚还往往与早产、性传播疾病的高发相关,因为小“新娘”往往没有能力要求丈夫采取安全措施和寻求医疗保障。即便找到工作,薪水也较低,一旦离婚很有可能陷入贫困。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允许童婚存在甚至给“强奸”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佛罗里达州的谢丽·约翰逊向媒体讲述了自己11岁结婚的不幸遭遇。她因遭到教会成年男性教友强奸而怀孕,在父母安排下嫁给了强奸犯。约翰逊共生育了9个孩子。
  谈起本该因强奸罪而被捕入狱的“丈夫”,约翰逊说:“在我完全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情况下,他们安排了这桩婚事,把本该拷在他手上的手铐加在我身上。”几年前,她逃出了虐待她的丈夫的魔爪,并在佛罗里达州发起争取设立最低结婚年龄的运动。
  共和党人、资深律师沃格尔表示,她因被弗吉尼亚州一名委托人求助而关注童婚问题。一名50岁的男子被怀疑与一名高中生发生性关系,而当儿童保护机构开展调查时,这名男子“成功说服”了女孩的父母并与女孩结了婚,顺利摆脱了被起诉的可能性,而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这么做了。“现在他们结了婚,就没人犯罪了,”沃格尔说,“但是女孩退了学,她的人生就这样被毁了。”
  赖斯说,在爱达荷州,18岁(含)以上与16岁以下者发生性关系可被控重罪,或判处长达25年的监禁。但与此相悖的是,该州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间,约有55名16岁以下女孩嫁给了18(含)岁以上男子。赖斯说,爱达荷州在所有提供婚姻信息的州当中童婚率最高。
杜绝需时日
  美国童婚数量在逐年减少,但要杜绝,尚需时日。
  舆论认为,废止童婚的唯一方法就是各州完善法律。近年来,美国反对童婚的声音越来越强烈,有11个州考虑禁止童婚。
  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默今年6月签署了在纽约州内禁止童婚的法案,将纽约州的法定结婚年龄提高到17岁。在此之前,自1929年以来,纽约州年满14岁的人在得到父母同意后即可结婚。2000年到2010年,纽约州有超过3800名未成年人结婚。
  科默表示:“这是我们努力保护儿童以及防止强迫结婚的重要一步。对于签署此法案,我感到骄傲。这个法案彻底终结了纽约州内的童婚现象。”
  但在全美范围内,要禁止童婚,阻力是巨大的,多州共和党人反对禁止童婚,客观上助长了童婚现象的持续存在。不少州议员反对禁止童婚的普遍理由是,担心碰触“宗教自由”等敏感领域。他们认为,相比堕胎,婚姻或许是更好解决早孕的方法。
  在社会各界的长期呼吁下,新泽西州原本会成为美国首个禁止童婚的州,该州约90%的已婚儿童都是女孩。但今年5月初,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蒂否决了相关法案,称该法案有悖“本州人民的宗教信仰”,希望对法案做出修改。
  新罕布什尔州共和党控制的州议会今年3月也否定了将最低婚龄提高至18岁、试图结束童婚现象的法案,当时有议员受访时表示,他担心法案通过后会让那些刚出生的孩子变成非婚生子女。
  加州参议员杰里·希尔日前提出动议,要将州内结婚法定年龄定为18岁,但相关议案遭到其他议员封杀,数个民间团体也表示反对。民间团体如美国计划生育联合会及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皆反对这次修法。ACLU代表认为,重点应放在受虐和暴力的婚姻关系上。
原文链接:美国童婚难禁


mini.eastday.com/mobile
在美国,法官也有权利给儿童颁发结婚证,而且并没有最低年龄限制。瑞思和她的组织就曾近接触过一个案子:2006年,新泽西州,一个10岁的男孩合法娶了一个18岁的女孩。瑞思说道:“这还带取决于法官的决定,在很多州的法律规定,如果成年人和18岁以下的儿童发生性关系,不管儿童是不是自愿的,全部算作强奸。可是有些法官许可的童婚中,双方年龄的差异,可以被判为强奸。”根据“最终解脱”的一个分析员说,在美国,大部分童婚都是18岁以下的女孩嫁给一个成年男人。
而且近年来强迫儿童结婚的数量在美国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移民群体中。另一个非盈利组织做的调查显示,移民群体中的56个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墨西哥,非礼宾,也门,阿富汗和索马里都参与了强迫婚姻。这项调查虽然是针对于移民群体的,但是在过程中,他们也发现所谓的“美国群体”和“美国家庭”中也有一样的问题。瑞思补充道:“所以这并不只是移民问题。”
瑞思还说强迫婚姻发生在很多信仰,文化,人种群体中,而这些群体遍布美国,所以有关方面的法律需要改变。“我们需要阻止这一切的发生,终结法官判定结婚无最低结婚年龄的规定。”

其他链接:美国弗吉尼亚州终于禁止童婚 法定最低婚龄升至16岁

美国纽约州正式禁止童婚

美国 50个州都允许18岁以下童婚(观察者网,哔哩哔哩)

user avatar

大家都喜欢的《生活大爆炸》,其实就是很好的例子。不明白?让我们假设一下,把剧情平移到天朝:

你是一个清华学霸,拥有博士学位,从事尖端理科研究。因为成绩太好,你从小受到同学的欺凌,性格里充满了自卑。长大后遇到一个貌美如花的餐厅服务员,忍不住天天舔跪,终于把人追到手,身边人纷纷表示:一个清华博士怎么能配得上美女服务员呢?真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人家的前男友每个都是1米8的猛男呢!连你那个做教授的老爸都说:“你到底是凭什么追到人家的?”

学霸:Excuse me?


你想一想,如果这是一部国产片,这种剧情岂不是比抗日神剧还要脑残百倍?观众肯定要把编剧喷得抬不起头啊,怎么能拍出那么不符合逻辑的东西呢?

但是在美国,这种剧情就没有问题,因为现状就是如此。

我并不是说这部剧反智,而是说,这部剧里面的各种细节,从侧面体现出了美国的现状。

不要忘了,艺术本就是源于生活嘛。

更不要忘了,《大爆炸》,本质上,并不是一部嘲讽科学宅的作品……


当然了,《大爆炸》也绝对不是什么个例。

比如《蜘蛛侠:返校季》,主角团队可是全国冠军啊,在学校里仍旧是边缘人——因为只是学术竞赛,不是什么橄榄球/篮球的全国冠军。

又比如《老友记》,Ross的人设就是学霸+性格木讷,有一集还专门讲他不擅长调情;Joey虽然傻呆萌,但是人见人爱、情场老手。

又比如《摩登家庭》,小女儿学霸没朋友,大女儿学渣交际花。

这种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只要看过一定数量的美剧,你一定会觉察到,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学霸没朋友,学渣交际花”,不可否认,这就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

美国的年轻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你长得好看,你会受欢迎;你体育好,你会受欢迎;你擅长party,你会受欢迎。

你想要努力学习?哼哼,不算优点也就罢了,甚至可能成为减分项!


教育本身是一个太过宏大的命题,中美各有各的优缺点,本文就不展开了。

但很显然的一点,在学生阶段,我国学子可以一心一意好好学习,总不会有人因此而嫌弃你。学霸的日子都不会太差,就算性格孤僻,也能够获得应有的尊重。也许,学霸未必擅长谈恋爱,但也不可能成为同学们每天嘲讽捉弄的对象,更不可能每天都在自卑中度过……

这是一个文明古国,对于知识的起码尊重。


PS:

刚好看到的新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当作辅助阅读:

消失的美国研究生:The Disappearing American Grad Student

user avatar

乔布斯被确诊患有癌症之后,拒绝动手术,靠吃素、草药、针灸、灵媒来治疗,最后还是挂了。


参考资料:乔布斯为什么最初不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癌症? - 知乎


给出的参考资料链接里面引用了乔布斯授权的自转

乔布斯得的是少见的良性肿瘤,生长慢,发现早,及时切除的话治愈率很高。乔布斯本人完全知道上述信息,然而还是拒绝动手术。

user avatar

说一个好几年前,在美国吃麦当劳的经历吧。

在美国平时你不用带现金的,装200在身上,一个月之后可能还是100多,钱包反而变厚了。不管去哪儿都刷卡,等到快回国的时候,美钞一点用也没,就打算把现金花出去。

有天去麦当劳,要了一个汉堡套餐。用的是现金付款。

老美的麦当劳和国内的麦当劳比,就像是两家店。美国像是缩水版,菜单种类少的多。什么麦旋风、派、大鸡排之类的都没有,基本就是几种汉堡的套餐,价位 4.66刀 2.66刀 5.99刀 3.99刀这种。我猜可能是因为含税的缘故,都不是整数,(具体价格记不清了)。反正在那边吃饭就很少见到10.00 5.00这样的,花钱就有零有整精确到分,所以用现金买个东西就经常找回来一堆零钱。

我把一张10刀的纸币给了店员。

店员是个黑人小帅哥。个子不高,瘦瘦的。小哥收了钱,就开始算找零。我就看他数啊数的,嘴里念念有词,给了我一把纸币硬币。

我那个时候刚学会区分老美的硬币,我习惯性的自己算了一遍,发现不对。我就给他说:change (找)wrong (错)。

帅哥不知道是听懂了我的话,还是看懂了我的手势,把找零拿回去又重新算了一遍。

然后,他又算了一遍。

我看他的表情,传说中的“黑人问号脸”。




然后,他叫了店长。

店长姐姐是个肉呼呼的白人妹子,肩膀有黑人小哥的两个宽。她把零钱接过去,用同样的动作又算了一遍。这个动作大概就是,用手指捏一个硬币,两个硬币,三个硬币,一边数,一边念。黑人小哥在旁边一脸向学霸学习的表情。

白人妹子也没啥自信,一边数还要一边抬头看看我。

我感觉她在用眼神向我求助:中国人数学好嘛!

可是我也很急,我很想说你俩算得不对,10-6.77=3.23之类的,给这姑娘小伙一个善意的提醒。但是,md减怎么说!小数点怎么说,分怎么说啊!

为了不露怯,我决定保持沉默,好尴尬的和店长对视了一小会儿。

店长妹子突然露出了一脸放弃的表情,二话不说从收银台拿了一张十美刀的钞票赛给我。店长不愧是店长,做事毫不拖泥带水。

我心领神会,拿着10美金静悄悄地回座位啃我的汉堡包去了。

谁说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免费的午餐!

user avatar

美国人的反智,从Donald Trump有多反智就可以看出来。

比如这个最典型的,关于疫苗导致自闭症的


(尤其注意那句“We lose nothing to try”。Trump的子女当然是不会得脊髓灰质炎的,但那些听他忽悠不给孩子注射疫苗的父母嘛……嗯,应该给他们颁达尔文奖,we lose nothing,还收获了人类平均智商的提高)。

还有这个相信电灯泡 致癌的:

其实上面那些反智只能算是缺乏常识,真正智障的是下面这一条:

“得克萨斯州到田纳西瓜暴风雪了,我在LA冻成狗,所以全球变暖是假的”。连逻辑关系都没有了。

这条的点赞人数是2935人,远远多于疫苗自闭症和电灯泡致癌。

user avatar

我曾经一度以为知乎吐槽白左“ZZZZ”是“智障咋整”的缩写

动保——保护濒危物种?NONO,那种蛮荒之地他们不会去的,不是去抢宠物“放归自然”就是去饭店拯救“肉制品生命”

质疑政府——我一度认为只有中国公知傻逼呵呵的去写高铁等等,只要是政府的一律怀疑,实在不行一句我不懂这个但我是担心我国政府的监督问题,然后龟缩墙角脸上挂着胜利的微笑。但美国怀疑疫苗是美国政府有目的的屠杀还是让我震惊了。你赢了,我打不碎无知这面绝对领域。

先这些

user avatar


2019年二月份的更新。这不,连麻疹这种原本已经绝迹的传染病都卷土重来了,都是所谓“健康产业”造成的。

但是好多家长仍然在抗议打疫苗。。。只能算是好事吧,为了人类的文化基因,淘汰不理性不相信科学和现代医学的血统。。。


倒也没真见过,在网上看到的一个纪录片。

加州资深白左小两口。 每天从AJ+(卡塔尔半岛电台)上吸取世界观,抽大麻,相信一切阴谋论,痛恨资本主义,尤其痛恨资本主义大食品公司通过对民众投毒来使他们对非有机食品上瘾,(๑•﹏•)。。。不吃肉食,不上班,自己在家种大麻,蔬菜和玉米。 怀孕期间开始服食各种草药,加入反对现代医药的团体,上街游行反对新生儿强制疫苗注射与人发生冲突数次被逮捕。参与密谋炸毁疾控中心,上了FBI的观察名单。 在自己家卧室生下一对双胞胎以后拒绝去医疗机构,拒绝给孩子打疫苗,被儿童福利局举报,在警察上门之前就举家逃亡新墨西哥。 被加州警方列为“失踪”,没有被通缉,仍然一路东躲西藏结果孩子先后死于营养不良和疫苗发明之后原本已经绝迹的传染病。 在国家公园乱埋死孩子时被逮捕,被控散布生化污染物,虐待儿童致死,跨州界运输武器和违禁药物,拒捕等一系列重罪。

最后达成司法交易入狱服刑7年,在监狱里接受了采访声泪俱下的控诉美国政府,说自己是因为揭露了大医药公司毒害婴儿的暴行以至于遭到迫害,孩子被美国特工下毒毒死,自己是无辜的云云。

入戏太深,逻辑自恰,无言以对。

。。。。。。。。。。。。。。。。。。。。。

(在古鸽上输入关键词“疫苗”和“阴谋”显示48万条搜索结果,甚至创造了了一个专门的英语词叫vaxxed,"被注射了疫苗的"。)

(“安德鲁沃克菲尔德大夫打破沉默,揭露针对婴儿的疫苗暴力。”)

现在购买只要24.95刀。

“疫苗就像炸弹”(据说反疫苗神教在中国也有分舵?那送你们个总舵网址拿好不谢。)

“孩子打了疫苗3个月就死了”。。。(这药效真差评)

“正当美国人为巴黎恐袭祈祷时,他们的政府正密谋通过关于疫苗的法案。”

投票结果,55%不相信应该强制注射。

“我看够了针头和它能造成的损害了。”

“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基金会正在用疫苗残害非洲儿童。”

“兹卡”病是由向怀孕妇女注射疫苗引起的。“

哭泣的”受害者“。。。

user avatar

补充回答:

没想到我的回答还引起了争执和攻击。请大家看我答案的第一句,我主要想表述的是教育偏差产生认知差别。

这个台湾女生,学习认真,业务水平也很不错,我相信以后她在专业上肯定能超过我。而且女孩子书香门第,温柔善良,开朗活泼,文艺隽秀,是我带过最出色的学生之一。

但我相信在宝岛台湾受基础教育的女生肯定接触不到《资本论》的内容,对于大陆高考生耳熟能详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的概念肯定理解不足。

更不要说能了解到历代王朝末期的土地兼并造成的尖锐矛盾(这甚至可以说是改朝换代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实女孩子一般都不会对这些感兴趣。所以这么优秀的女生会说出如此天真的答案,我不认为这是反智,这只是教育偏差造成认知不足。美国很多反智的例子也是同理。

可能我的玩笑让一些台胞不高兴,但其实这真的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因素之一,放下成见多了解一下相关的见解,也许你仍不同意,起码可以多些眼界和思路。

以下是原答案

~~~~~~~~~~~~~~~~~~~~~~~~~~~~~~~~~~~~~~~~~~~~~~~~~~~~~~~~~~

这就是zf片面教育产生的认识差别,不说美国,说个弯弯的例子吧。

我曾经带过弯弯来的实习生,小姑娘很聪明,专业知识掌握的很好,性格开朗。有一次我们闲聊说到精准扶贫。她不理解为什么中国这么发达还有很穷的人。我说有些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可耕地很少,农民别说致富温饱都很困难,靠国家补贴。

小姑娘说那为什么不把他们搬到别的地方?

我: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国人均耕地本来也不多,大规模人口迁徙有很多困难。原住民怎么可能轻易把土地给移民呢?

小姑娘:土地多的地方就应该给分没有土地的人呀

我:土地问题就是很容易产生矛盾

她睁着大眼睛无辜状:这不是很简单吗,直接分地就好了呀

我:当年我党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你祖父辈就去了台湾。

她:????

user avatar

美国人的历史真的太糟糕了。这里我指的不是街头普通人,而是政治外交意识形态方面的很多精英人士。

我看智库人士讲话时,发现他们普遍认为:1 当今世界的秩序是美国建立的,根本不提其他国家;2 美国人击败了纳粹,根本不提苏联;3 美国人击败了苏联,根本不提中国,西欧,伊斯兰等,完全忘了60-70年代在统战到中国和伊斯兰之前美国是如何窘迫的。4 过去几十年的世界和平是美国治下的和平。

以前我以为这些荒唐历史理解就是宣传而已,现在我认为他们真信了。智库不是给公众讲话的,不需要向政客那样讨好庸人。智库是给精英喊话的,现在看来精英也已经庸人化了。

更可怕的是,年纪不太大的那些人看起来比年纪大的人更信这一套历史谬论。就好像历史上反复发生过的那样,雄主主动引入宗教(意识形态)维护统治,几代人后自己的子孙就深受宗教制约了,甚至连祖宗的事情都搞不清了。

我觉得中国人要引以为戒。大众的历史不太好恐怕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但精英不能自己洗脑洗成脑残。现在有些人为了反击河殇一代搞得矫枉过正,从长远看恐怕不值得。比如金灿荣等人老讲什么美国人专打老二,灭了德国苏联日本(有的版本甚至加上英国)几个老二,这就是在复读美国的这种荒谬历史观(虽然他们不是崇美派)。

德国主要是被苏联灭的;英国是和德国拼尽全力(日本也出了力)又无法制约美苏崛起而失去地位的;日本从来没做过老二;苏联失败除了内部原因之外,外部上看是被美国中国西欧伊斯兰天下围攻所致;中苏不分裂,美国基本没有赢冷战的机会;世界和平是建立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上的。这些应该是基本历史常识。美国人是听不进去了,精英都集体反智了。但中国人要清醒。

user avatar

美剧《大器晚成》里面,男主是个高中体育老师,开场就是与他高中恋人的妻子离婚。

因为妻子很失望,为什么读书时代全校的风云人物,上了社会会沦落至此?远远比不上当年班上另一个喜欢她的书呆子?

前妻利索地与男主离婚,搬到一直喜欢她的书呆子家去了。

书呆子现在是个很著名的医生,有个很大很大的房子,而男主唯一的小屋还遭遇火灾,只能住帐篷……

而且他学校的工作也出了问题……

为了及早攒够钱买房子接回两个孩子,男主只能利用自己最强大的天赋赚外快——去做鸭。

而前妻得到了足够的物质,但书呆子老公却无法满足她足够的生理需求,于是她只能找鸭,巧合之下,这一对撞上了,而且酣畅淋漓,爽到飞起……


令人目瞪口呆的剧情进展就不多说了,我只想问一个,学霸在普通美国人眼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妖魔得很厉害啊!

user avatar

其实,美国人到底反智不反智,光看他们到中国后发的视频就知道了吧。

普通美国人,到了中国,都会像黑豹里发现瓦坎达的白人一样惊呼,中国居然是这个样子!中国居然这么发达。

而富裕的美国人呢?俨然一个中国通,去西安吃面,来广州吃早茶,成都吃火锅,比某些中国人还会玩。

不是美国人天生就反智,只是他们阶级固化太久了,教育资源倾斜度大,高层的,接受精英教育,了解世界,底层的,12减5要用计算器。

中国在教育资源分配倾斜这方面,正在逐渐向美国学习啊,看一下城市里学航模的孩子,和乡村里跳社会摇的孩子,呵呵,你说中国以后会不会和美国一样?底层都是反智?

user avatar

发一篇旧文来回答。

还有一段视频,这个我都撑不到结束。

user avatar

因为身份一直没验证的原因,很久没上知乎了,眼见这个帖子还在被赞,觉得有必要更新下,顺便把英文单词都替换掉(抱歉啊我实在是待国外时间太长了,中英文夹生饭这个习惯要改)。毕竟时过境迁,随着个人境遇的变迁、个人更多的实践,我的想法也有所不同了。当初写这帖子,其实有情绪在里面 --- 我觉得大家就当成八卦,看看就好,不要真的以为,现实就那么糟糕;特别是不要真的因此放弃自己原来的特点。

觉得外国人的社交圈子轻松好玩,有时试着和他们一起玩玩,是很正常的事 --- 不是为了融入他们,而是为了娱乐你自己。毕竟,即使内敛如中国人,有时参加个派对,胡乱吹牛,释放一下情绪,也是挺有利于身心健康的。

但那都只是娱乐,偶尔生活的调剂品而已。平时,你该干嘛还是干嘛。毕竟你的生存境遇和外国人不一样(比如说你有签证问题,语言问题,等等),你不可能真的像他们一样完全随心所欲。中国人在海外,一直都是凭着勤劳聪明踏实在过日子 --- 这一点上,我从未觉得我们失败过。

举个形象的例子 --- 我想大部分中国女孩子,在冰天雪地的大冬天晚上,肯定还是更愿意在家煲汤,而不是穿着短裙和英国女孩们一起在酒吧外瑟瑟发抖地排队抽烟。虽然英国女孩认为后者才是生活乐趣,但你真的喜欢这样吗?

外国人还特别推崇爱冒险的人(所以他们以前会流行过冰桶挑战那种弱智游戏)。你是从小长辈呵护下长大的,稍微衣服穿少一点,妈妈就要担心的。你认为你真的能不管不顾豁出去,就为了赢得外国人几句赞扬吗?

最后,到底是赢得别人的尊重重要?还是赢得社交圈的人气更重要?我觉得还是赢得别人的尊重,最重要。欧美社交圈的潜规则,其实很多时候,不知道反而是好事 -- 因为它能帮你赢得人气,但不能帮你赢得别人真正的尊重,甚至都不能让你自己喜欢上自己。

真正的尊重怎么来?真正的自尊自爱怎么来?还是把你最擅长的事情做好,擅长读书的就读书,擅长工作的就工作,有啥业余爱好的就去追求,甭管它吃不吃香。我自己在疫情期间发掘出了对古典音乐的爱好,在这个每天摇滚重金属的英伦国家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去古典音乐会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这又是一个很不酷的爱好。我自己还在疫情期间觉醒,发现自己本行业的基础知识不扎实,需要在业余时间充电 --- 又是一件很不酷的事。但那又怎样?我至少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真正愿意去做的事。

-----原稿的分割线-----

我发现不光是美国,澳洲、英国这些说英语的国家,也都差不多是反智主义横行。

比如说年轻人的圈子里,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比较受欢迎的人,其实标准特别单一、也特别简单:

  1. 你要有特长:体育 / 乐器舞蹈 / 现代艺术里任选一项(请优先选 体育 / 乐器舞蹈,因为他们可以有机会看到你的表现。说到“乐器”,那你当然应该选择吉他,而不是竖琴。说到“舞蹈”,那你当然应该选择蹦迪,而不是芭蕾舞。说到“体育”,那你当然应该选择篮球足球橄榄球等更有利于耍帅、展现肌肉的类型,而不是“弱弱”的乒乓球、羽毛球。)
  2. 如果很不幸你没有以上特长中的任何一项,那么至少你要是各类派对上的活跃分子。社交能力强的话,就是“一白遮百丑”的效果。
  3. 如果很不幸你既没有1,也没有2,为了证明你还不是扶不起的刘阿斗 -- 请至少在各类社交场合展现出你有“另类的潜质”,故意说一些疯狂的话,带头做一些疯狂的事。那么大家就会对你刮目相看,你也得以慢慢走向社交界的人生巅峰。

看到这里,你嗤之以鼻 --- 如此肤浅、哗众取宠,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做真实的自己。

好处就是:混个脸熟,拓展人际圈子,之后只要你别做出什么让人不齿的事,你会发现人际圈子的大门打开了,很多原先不理你的人,突然都主动来找你说话了。根本不需要什么和他们有共同话题,一起回忆小时候跳过的牛皮筋、看过的动画片;也不需要你如雷锋叔叔般到处助人为乐。

这就是反智现象的最经典体现:想要受欢迎,就得接地气,迎合他们那单一的审美观价值观 --- 这个价值观里不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非但如此,你还要警惕自己平时显得太聪明太能干、流露出高人一等的感觉:

  1. 在智力和能力的层面,要云淡风轻地一笔带过,似乎你根本不在乎这事,否则就是炫耀,就是傲慢。在课堂上,如果你总是老实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是老师的宠物,就是不酷的表现; 但如果你勇于挑战老师的观点(其他很多帖子也提到有美国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各种奇葩观点),即使是作为一个白痴在挑战一个天才,你那挑战者的姿势,也足以让其他人星星眼仰望了。

2. 但是在装疯卖傻上、在球场上、在舞池中、在社交场合中,你要拼命炫耀-- 自己就是bling bling的存在。

我觉得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认同这些白痴的标准 --- 但是这些少数清醒的美国人,终究是少数。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美国文化比较肤浅造成的 --- 拼命强调“自信”,所以偏爱那些容易展现自信的技能 (体育、音乐等技能,都是可以立马展现魅力的)。而你读书好有什么用?以他们的脑回路来说:就是你除了是一只学习机器,没有人格魅力可言。 他们是不会懂 --- 你父母花了很多钱,供你来美国读书,你为了报答父母、不浪费他们的钱,也为了自己的前程,选择花更多时间读书、打工,而不是派对。 他们也不会知道 --- 在你母国的主流文化里,酒吧、嗑药、蹦迪大多都是坏孩子玩的;在你母国的主流文化里,还有诗词歌赋、诗情画意、人生理想、家国情怀;在你母国的主流文化里,还有网络小说、段子、三国杀,好玩的东西多的去了。。。。你如果肯花点时间,单独和一位美国好友聊聊,他会懂这些的;但你真的不能指望,有大面积的美国人理解你的文化背景、你独特的生活状况、你所背负的压力。

表面上是反智,骨子里是反权威 -- 我觉得这是刻在他们DNA里的一种精神。

------反智的分割线-----

看到下面很多评论提到阶层、圈子问题。其实我个人职业圈里倒是精英不少,都是我这个行业领头羊类的精英,但我的行业是“会计”,应该不能和资本家们的圈子比。我的真实感受是这样的:

  1. 很可惜,这些精英们年纪都是35+,并且只有在职场上碰到,而且他们都是有家庭的,再谈得来,不可能和我们这些年轻人一起出去玩的。你如果和我一样,30出头,或者20-30范围内,你还得学会和本地年轻人相处 --- 年轻人的圈子,和中老年人的圈子,完全是两码事。
  2. 即使是所谓的上层阶级的年轻人圈子,未必会和中下层有什么本质区别。有钱人家孩子玩的东西高级点而已 -- 私人飞机,游艇,赛马,私人海岛,出席皇室宴会,等等,本质上还是一样的肤浅。英国公主也去酒吧玩,只是她去的都是私人会所式的酒吧,和她那些英国贵族朋友们一起玩而已。她们在酒吧里谈论的话题,和中下层年轻人一样,无非也就是最近又去哪里度假了、皇室成员的八卦、等等。现在媒体很发达,有钱人、贵族的生活,也多多少少可以从各种新闻报道和采访中窥一斑以见全豹。
  3. 其实反智现象的一个根本原因呢,还是因为现代西方文化极其忌讳傲慢。中国文化呢,还讲究一点以成败、实力论英雄,也就是说只要你足够牛逼,你就可以无条件受人尊敬。而在现代西方文化中呢,越牛逼闪闪的人,越得平易近人,否则很容易招骂。在西方国家长期生活后,你会发现:忌讳炫富,忌讳炫智。能炫耀的,只能是你的幽默感,你独特的想法,你的个性,你对社区做出的贡献。
  4.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呢,其实反智现象近几年已经好多了,因为硅谷这几年的名人都是书呆子出生,再加上《生活大爆炸》的流行。但客观来说吧,除了英国贵族、其他欧洲贵族,像美国、澳洲那样的国家,是没有咱中国特有的“书香门第”文化的。所以最多只能做到包容,但给予的尊重还是太少(除非是像比尔盖茨、巴菲特那样能赚大钱的)。我想来想去,也就只有英国贵族、其他欧洲贵族,还讲究点文化修养。
  5. 从另一个乐观的角度来说,你如果排除万难,无视反智现象,坚持做自己的事,读自己的书;那么前景还是很光明的。毕竟读书这事儿,即使人家不许你炫耀,哪怕读了个理论物理学Phd都不许吱声,你长时间的沉淀,总会通过各种途径显现出来的,比如说你工作上更有韧性持久力,个人生活中积极向上、不容易堕落,人际交往中能吸引到人品较好的朋友 --- 为自己的生活加分,为这个世界加分。我现在就是这样:和年轻人一起时,就插科打诨,泡吧蹦迪;自己在家,我就读那些我爱读的深沉的书,哪怕生活中没法和人讨论,我还有知乎、豆瓣啊!
  6. 要想脱离肤浅社交圈,一个好办法就是参加专门的兴趣小组和俱乐部 --- 也就只有利用这些场合,你才能言正名顺地讨论一些比较高端、智力成分较高的话题。我以前就在伦敦参加过一个《道德经》讨论小组(和外国人一起),思维火花的集体迸发,还是很爽的。可是在一般性的、大众性的社交场合,你就别指望能讨论这些了,你把它们看成大型脱口秀节目、尬聊晚会就得了。
  7. 最后我想对很多聪明又能干的知乎朋友说 --- 美国人的文化,对其能观察、理解就可以,既不要因此愤世嫉俗坏了自己的心情;也不用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迎合他们。最后他们是他们,你还是你。

----吐槽的分割线----

下面评论中有个Lucy同学说“感觉五眼国家的娱乐就是music drugs and fuck (翻译:音乐,毒品,性)。明星说啥好网红就拼命实践然后普通人跟风。”又引起了我吐槽的兴趣。欧美国家的流行文化真心说穿了就那点玩意儿。真心单调肤浅。很多(不是所有)年轻人迷茫、懒散没有朝气、没有志气和耐力。

我在英国和澳洲碰到的年轻人都这样,只有派对上才有点活力,平时一副过度放松、无所谓、也没啥追求的样子。从中国出去的小孩子,特别是优秀家庭出来的,即使一开始语言啊什么的输在起跑线上,还知道要努力奋斗吃苦。即使读书苦、工作苦,整天抱怨(亚裔确实比欧美人更会抱怨),但那颗心还是向着光明生长的,还是有青春朝气的 --- 这份中国淳朴孩子特有的青春朝气,其实是最难能可贵的,远比欧美少年们在庸俗派对上的“光芒四射”来得可贵。倚老卖老地说一句:其实派对啊社交啊那些玩意儿,你工作后再学也来得及(我社交上那一套,全都是工作后学的)。但如果能持续拥有“每天我都努力提高一点点”的精神 --- 这份青春朝气是千金难买的。任你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user avatar

本人是美国人,我觉得很多虔诚基督教徒的思想才是最反智主义的。以下类型的对话在美国很常见:


牧师:基督教是唯一的正确的宗教,耶稣是我们的上帝,无神论者和异教徒都是错的。


我:你怎么知道呢?


牧师:因为圣经里是这么说的。


我:那你怎么知道圣经真的是神的话语呢?


牧师:因为圣经里是这么说的。


我估计至少40%的美国人不知道这个逻辑在哪里有错。

user avatar

(原标题 美国童婚)结尾处更新了大量证据 链接 并修正了一些内容 强烈建议看到底!!现在在底部又更新上传了关于美国童婚的BBC纪录片的中文版本!!更加建议看到底!!钢筋太多了 本人精力有限 迫不得已 关评论了~~~您觉得有道理 就点个赞 没道理 您踩踩或者忽略就可以了。

世界文明 无论中美 想要前进 都必须扫除自身陋习

--------------以下是原文--------------

你们知道吗 在21世纪的今天 美国50个州竟然 允许合法童婚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有25个州并没有“最低结婚年龄”的限制,而另外25个州的年龄下限则为13岁。其中最负盛名的纽约直到去年才禁止童婚,将纽约州自愿结婚年龄下限由14岁上调至17岁,并禁止17岁以下未成年人结婚,17岁至18岁的青少年则需得到法庭及父母同意才能结婚。

并且根据北美留学生日报相关报道,很多美国的童婚儿童少女 只有权利结婚 没有权利离婚。。。报道链接:

这把儿童当什么了,父母交易的物品?大人泄欲的工具?

虽然我知道欧美一向是恋童癖的高产地(精英阶层尤其多),但是这样明目张胆的合法还是令我感到震惊!并且十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儿童色情片在美国是严令禁止的。

难道这是在给那些高高在上的恋童癖大人留后路?说好的人权呢?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去年中国暑期12岁少女参加美国游学夏令营被猥琐牧师大叔猥亵后 大叔很快就被保释放了 到现在也没个说法。。。

---------------------分割线-------以下是更新-------------

知乎 美粉钢筋太多~~~

下面我来补充修正一些资料:

首先感谢评论区提供的维基百科链接(网页中的英文是 美国的结婚年龄):

该百科词条中第一句就是 Unlike most Western countries, 19 of the U.S. states do not have a legal minimum age of marriage.

翻译过来就是:不同于大多数西方国家,美国有19个州没有法定最低结婚年龄。

再来看这个百科词条中首段的最后一句Over the past 15 years, more than 200,000 minors married in US, and in Tennessee girls as young as 10 were married in 2001, before the state finally set a minimum age of 17 in 2018.

翻译过来就是:过去15年中,在美国一共有超过20万未成年儿童结婚!!!!并且田纳西州在2018年设立最低17岁结婚年龄之前,该州甚至有女童十岁就结婚了!!!!!!

继续还是这个百科词条 In addition, all states, except Delaware and New Jersey, allow minors to marry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arental consent, judicial consent, pregnancy, or a combination of these situations

翻译过来就是:此外除了特拉华州和新泽西州之外,美国所有的州都允许未成年人有条件结婚(还不是童婚么 233~~)

接下来我们维基百科下 童婚在美国 链接:

该词条有个来自PR中心的统计很有意思:Statistics released by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show that nearly 5 in every 1,000 15–17 year old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married.

翻译过来就是:每一千名15到17岁的美国青少年中 就有5名已经结婚。有兴趣的可以根据这个算算总数!!


然后我们在谷歌中搜索 AMERICA CHILD MARRIAGE:

一共得到 506000000条结果~~~

最后英文好的朋友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最后最后重磅!!!! BBC 纪录片 油管链接:

Why does the US have so many child brides? - BBC News

更新上面BBC纪录片的中文翻译版本(感谢评论区提醒,视频来源于B站)



上面BBC纪录片的中文翻译版本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1964371907665920

视频B站链接:美国童婚泛滥,多州无法定结婚年龄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分割线-------------

评论区有人特别强调了18岁以下要有法官把关

不强调还好 强调后就更加恐怖了 大家想想 法官们都同意了BBC中11岁黑人女性和15岁白人女性结婚 还有田纳西州10岁女童结婚的事情 这说明了什么????父母同意本身就很难理解,但是人渣父母卖儿女还算在逻辑之中。。。但是法官同意这点,是十分让人不能理解的!!!!

维基百科中交代的很清楚 :Over the past 15 years, more than 200,000 minors married in US

过去15年 一共有20万未成年的孩子结婚 按照这位大哥的说法 这些都是在父母和法官同意了的情况下。。。

最后我想请问大家,未成年结婚 无论在哪种条件下或者情景下 难道不都是严重不道德的吗?早早的结婚 对这些孩子们的的伤害你们有想过吗????

或者说放在中国 有法律允许儿童结婚 你们有什么感想??

---------------最后一次为了钢筋更新----------------

有些朋友的评论让我哭笑不得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某位评论表示这20万童婚中绝大部分是14岁以上 18以下的美国青少年 因此我贴的数据很可笑!!!并且与中国相比,美国童婚不值一提。

WTF ????? 黑人脸???

首先我们来看看 美国官方是怎么定义童婚的

Child marri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refers to a marriage where at least one party is under the age of 18!!!~~~~ 在美国 童婚指的的是有一方低于18岁的婚姻

接下来我再贴个来自PRC中心的统计!!!

Statistics released by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show that nearly 5 in every 1,000 15–17 year old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married----------------每一千名15到17岁的美国青少年中就有5名已经结婚!!天哪!!有谁可以算算总数?美国这个年龄段的一共有多少人来着??

那么为什么美国人定义一方中有18岁以下的即叫做童婚呢?你可以来感受一下15-17岁的年纪 正常家庭的孩子正在干嘛:

15岁大概是初三的年纪,

16岁高一了,

17岁高二了。

嗯 初中 高中就结婚!!!!这正常吗???很明显不正常!!!不要说美国人都觉得不正常 不道德,就是一般跨入新时代的中国人都会觉的不合乎情理!!!当然思维停留在旧社会的另当别论~~~~

最后最后 麻烦老是要与中国比的钢筋们 出门左转:中国有多反智

我这里是就题答题 这个专题问的是 美国有多反智 不是问的是中国有多反智

user avatar

给大家分享一个美国法院判例吧,一个很不幸的案子,一名车祸受伤者因为“宗教信仰”原因拒绝接受输血造成严重残疾,结果获得高额赔偿:William v. Bright 632 N.Y.S.2d 760 (1995).

本案中,55岁的原告在交通事故中受伤骨折,按照正常的手术流程,应当在手术过程中接受输血,然而原告拒绝了:作为一名耶和华见证会(Jehovah's Witness)的忠实信徒,她认为自己的宗教要求自己不得接受输血,否则就不能死后进天堂。

原来,在耶和华见证会的信条中,不管人类还是动物的血都属于禁忌,该教的信徒连带血的肉都不吃,更别说接受外部输血了。结果,本来一场手术就可以治好的骨折,生生被原告用保守疗法给拖成了重伤。在庭审中,原告的专家证人称原告在未来四年间都无法行走,而且为了维持现状必须要持续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最终,一审陪审团做出了以下判决:被告(保险公司和已故事故责任人的遗产管理人)需要赔偿原告16万美金医药费,150美金精神损失费,近400万美金未来预期的医药费,400万美金的未来其他预期费用。可以看到,医药费的大头都落在未来费用上了。根据专家证人所提供的证词,原告采取不动手术的保守疗法,意味着医疗支出将会是个无底洞。

在美国法律中,被侵权一方应当采取合理的手段来避免侵权人所造成损害的扩大,否则无法就损害的扩大部分获得赔偿。简单来说,就是虽然原告被人伤害了,也不能作,否则自己作出来的毛病不能赔。然而,在一审中,法官指示陪审团道:“你们不可以考虑她的宗教信仰本身是否真实合理” (I will instruct you that under no circumstances are you to consider the validity or reasonableness of her religious beliefs”)根据这一指示,陪审团认为原告没有义务接受输血来减少损失,因此支持了她所主张的高额赔偿。

在上诉中,法院仍然拒绝对宗教信仰本身的合理性作出判断,但将赔偿总额度降为375万美金,并允许原告在不认可这一额度的情况下重新起诉。(也就是说,觉得不够还可以再要)

这个案子的核心,在于“理性”:什么才是面对伤病时最为理性的举措?如何充分运用理性,来实现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

然而,自由战胜了理性,当一个个关于宗教自由的判例被引用的时候,宗教信仰本身是否是理性的,拒绝输血的教义是否合理,这个问题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这不得不说是美国,以及这个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user avatar

我们学校食堂

user avatar

反智与否,绝对是分阶级的。不排除极个别情况。

美国的中产和中上层,一样是崇拜学历的;小孩刚生下来就建立大学基金,认为小孩读大学会比不读大学好。但是可能因为自身经济原因,并不会倾家荡产追求名校。

美国的上流社会,一样是崇拜Ivy和新Ivy学历的。一样讽刺伯克利是stanfordrejects。某些商业酒会上遇见的成功人士,一样会开玩笑你们学校出了川普,我们学校出了奥巴马,等等。

反智主要集中在底层。MBA球星,虽然目前是上层,出生的时候大多来自底层,反智有什么奇怪的。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底层都反智。

user avatar

挂人

知乎用户:美国人可以有多反智?

3亿多个爹,一个都不能抛弃,无论是德州红脖子,还是地平协会会员,还是数学停留在小学水平的成年人,还是极端宗教信徒,中国人胆敢说他哪个爹反智,他都会急眼,气急败坏口不择言说出一堆奇怪的辩解来。3亿多个爹,一个都不许否定

说美国从建国后到扩张到太平洋的过程中一仗没输,英国有话要说:白宫为什么这么白?为什么今天的加拿大是加拿大而不是美国?中国割地赔款,结果今天面积比美国还大一点,怎么办?

至于笨不笨和体育运动,我可看不出有什么联系,谁规定笨人不爱踢足球,聪明人爱打乒乓的?

算了再反驳下去我都觉得我的智商要被他拉低了

最后还不忘了搞个绑架,我倒挺想把他答案踩到底的,看看到时候会出来个什么东西来让中国完蛋

有兴趣的还可以看看他的其他回答知乎用户

user avatar

川普当总统之前,有一次和伊万卡还有大儿子爷仨参加一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问了个问题:17*6等于几?三位沃顿商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尝试了几次都没答对,最后爷仨面面相觑,呆立当场。

m.bilibili.com/video/av

-----------假装这是分割线---------

上面是原答案,鉴于有小伙伴认为数学不好不算反智,那我再举一例。我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看过《万物一体》这部记录片。这部电影豆瓣评分7.5分,配音演员阵容强大,抖森、珍妮弗安妮斯顿、劳模姐、艾伦·德杰尼勒斯 、傻脸娜等等大牌都有参与旁白。

电影里有个情节,就是讲吃素有益于身心健康,影片给出三点理由:

1、动物有生命,吃肉太残忍。出于同情心和同理心,作为高度进化的人类应该杜绝这种野蛮行为;

2、吃肉无益健康,易引发心脏类疾病;

3、这一条我感觉最扯淡,就是吃素可以更加强壮,理由是凡是强壮的动物如大象、犀牛、河马等都是吃素,而吃肉的狮子、狼等都比吃素的动物力量和体量更小。

我不是营养学家,也没学过医学。但我感觉主流的营养学家和医学家都主张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知道吃素更健康的依据在哪,也没找到吃肉和心脏病的必然联系。至于说吃肉代表了人类野蛮暴力的一面,感觉更是瞎扯--就因为我吃肉,所以我是坏蛋?至于吃素的动物更强壮,呵呵地球上体量最大的动物是蓝鲸吧,难道鲸鱼也吃素?

就这部如此胡扯的电影据说当时放映时反响很大,而且这部电影不是啥B级片公司出产的,是正儿八经的好莱坞一线大片。现在老美拍的纪录片就这尿性了吗?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对的观点,扒拉出一堆牛头不对马嘴的论据,没有任何严谨的推理,然后自个儿把自个儿感动的哇哇大哭?

user avatar

前些天在San Jose打uber上班,司机是个退役的海军陆战队老兵。他说自己从来不看电视,几乎不上网,因为上面全是政府和大公司散布的bull shit。我问他那你孩子们看电视上网吗?他表示家里没电视,孩子敢看就打断他的腿。他很认真地跟我说:“你会想让你的孩子接受政府的bull shit洗脑吗?你是认真的吗?老弟你肯定也不喜欢那些东西的,都tmd是王八蛋们为了统治人民搞出来的东西....”

user avatar

难道不是最近的这个么

飓风来了怎么办,开枪打他丫的啊,捍卫我们的领土


最牛逼的是,还有说用火焰喷射器燎丫的

最后逼得警察发声明说不要用枪打台风。。。

user avatar

最经常见到的就是:很多美国人认为学好数学没用,甚至是浪费时间。

就这样


-----------------------------------------------------------


其实准确的说,相当一部分美国人认为普通人在2017年读个商学院里的本科依旧很有很有前途,认为读计算机或者统计很艰苦,入不敷出。


好多人甚至以为程序猿的收入很低。


是因为自己真的有选择而不选理科 还是 因为没能力而给自己找个借口掩耳盗铃?

user avatar

朋友:妈咪,我认识一个中国朋友练瑜伽,可厉害了,练了很多年

朋友妈妈:停顿30秒,歇斯底里的的哭着说,我怎么养了你这样的孩子?!!!!你朋友是异教徒!!!!你怎么能和练瑜伽的人交朋友????我们可是基督徒

。。。。。。。。。。。

user avatar
  1. 被人问:所以你是亚洲人还是中国人?

??

后来发现并非这个鸟不拉屎的农村才有,好多中国人都有个类似经历。网上发现下图,侵删:


2. 法国的朋友在美国做交流生。

老美问:你从哪里来的?

法国朋友:法国。

老美:法国哪里?

法国朋友:里昂。

老美一脸疑惑:你不是说你是法国人吗?为什么不是巴黎?


3. 几年前的新闻。美国某南方的基督教学校的4年级科学课小测试:


4. 一傻白甜白人女,刚刚生了娃,金发碧眼确实可爱。然后一群人聊到此娃的眼睛长大后可能会变成浅棕色,因为娃他妈就是这样。然后此白人女来了句:所有的宝宝出生时都是蓝眼睛。(此“所有”包括全人类)。该女说此话的自信让我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一秒钟怀疑。我弱弱地说了句:至少咱中国人不是。


5. 这些评论非常切合题目的后半部分:

我把回复上面这位的评论再贴在这里:移民证,签证,SSN,医疗表,驾照申请,自己填或者帮人填的,美国能有的表我基本都填过。我不知道你在哪里填的表里会有China和Asia共存。所有表要么让你填Race,那选项会有Asian,但不会有China;要么填Nationality, 那选项一定有China而没有Asia。这么努力为老美的rednecks洗白白,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对你感恩戴德。

更一个:

6. 我去WF银行汇钱到中国我自己的光大银行帐户上;结果因为我的账户无法接受外汇,汇款被退回。我回到WF银行,和banker说情况。Banker很不解地说:怎么会退回?美元又不是外汇。

--------------

原一更:

看到评论里为老美洗白白的,说什么“我们认为的常识并不一定就是别人的常识,反之亦然”的话,我真为你们能随时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感到骄傲。

1和2发生的情况都是在初高中,且是较偏远的地方, rednecks。大一点儿的城市,教育资源相对较好的不会发生这种情况。所以我的常识也是很多美国人的常识。另外,别跟我争论什么美国的教育都是好的,没地域差别。不了解就别瞎BB。

再者,我和很多老美聊过1,老美都会当笑话讲给其他老美听。是的,你们的美爹自己也觉得反智,不知道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地来为他们解释。

至于3,这是当时在美国还蛮轰动的新闻,所以不用你照顾美国人民的心情,他们已经自嘲过了。

user avatar

哦我又要祭出黑姐姐买虾仁的故事了

在Boston 某郊区中国超市,黑姐姐非常忧伤

到底是8刀一磅的虾仁合算,买3磅。

还是买一盒虾仁21刀,3磅。

黑姐姐犹豫了5分钟

买了3磅8刀的,一个品质的,虾。

user avatar

我来美国留学的第一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节课就是教写作的老师讲到科学相关的词汇 evolution, 带着一丝戏谑的表情顺口问了一句 你们有几个人相信进化论?


全班二十几个人只有我和另一个日本人举起了手…

我当时就有点被shock到了……




补充一条…可以回答“某些中国人可以有多反智”的回复…

我原本以为只是和我一样差点被一些基督教传教的小册子(没错说的就是《信仰与科学》,《游子吟》)里的谣言洗脑了的基督徒…

直到…

人类历史只有五千年?

苏美尔人古埃及人都要哭了好么……

之前没有化石?夏娃线粒体亚当染色体都已经探明了的时代说没有古人类化石…这是活在上个世纪么……

我这才是被更加shooooock到了!!!



评论里有好几条“进化论只是一种假说、理论、观点……”之类的留言。统一回复一下:


进化过程早就被证实了……进化论的证据可以说浩如烟海,几乎19世纪后所有的生物学研究成果都佐证了进化论。如果有人真能推翻进化论等同说推翻了十九世纪以来大部分的生物科研成果。

因此科学圈早已不称之为“进化论”而是称之为“进化”。因为它早就不是一种“理论”了,而是作为公认的事实被承认了小一百年了。这个在我前排的回复中有提到。不是我自己脑补,而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科普出版物里第一章就明确写明的。(中英文链接都在回复里能找到)然而在美国普通民众当中却有一大批人对此一无所知,这才是最让人惊讶的地方。


不过现在也逐渐发现了,在中国这种“进化只是一种理论,还没有被证实”的观点也居然也居然很盛行,可见传教小册子的传谣影响力实在是太大。

这不禁让我想起来类似的,提到心理学,大批人都还在拿弗洛伊德说事。其实弗洛伊德的理论已经被淘汰了也有几十年了。可见普通民众对科学的了解还是知之甚少。当然心理学没有称成为高中必修可能是人们对心理学不了解的主要原因。进化论被普及了也小一百年了还有很多人不了解,我想还是宗教上的阻碍起了主要作用。



分割线……………………

11/1/19 我来更新一个今天吃饭时候见到的传单……

别的不细说,右上角的

查克拉能量治愈术

实在是太秀了……

user avatar

把国内朋友圈一半的谣言放到美国去,美国就亡国了

user avatar

有个美国人跟我说“我朋友到新疆戈壁里搞了一个 safe house,那边人烟稀少,第三次世界大战打起来可以避难,等我有钱了也打算搞一个”。我一时竟哑口无言,想不出从哪个方向开始吐槽。

第一,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你猜是哪国跟哪国打,你有没有机会跑到中国?第二,战乱开始了你确定新疆比别的地方都安全?第三,戈壁滩上没水没粮没通信你确定能生活几年?第四,这智商确定你能有钱?

user avatar

为什么评论区总有那么多人质疑这个事的真实性,认为这个人是故意玩梗。不要用自己的常识和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所有人。远的不说,几年前吴京批评了韩国流量明星,然后普京吧被爆吧。去年Pgone粉丝微博买紫光阁地沟油热搜。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借用苗阜相声里说的一句话∶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一更

——————————————

没想到这个回答有这么多评论,我就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一个类似的图

大概翻译一下:沃日,我刚知道中国的时间比美国早12个小时,他们为什么没有提前警告我们“9/11”’事件, 狗曰的天朝!!!

之前还看过一个图片,是有人发推特说中国比美国时差早12个小时,底下有个姑娘的评论跟上面这个基本一个意思。




user avatar

这个经历不写出来不行哇。

曾经在美国某大牌流行服装店买过一件衣服,后来不合适就想着退了,于是乎就带着发票到了店里,服务员噼里啪啦一阵操作,钱全额退到我的信用卡上了,然后又给了我几美元的现钞,我就傻了,这是为毛?

我指着发票上的售价给服务员说你多退我钱了。服务员用一种被我占了便宜但是又没办法的眼神看着我说,因为你买的时候做活动打了八折,现在活动结束了,所以得退你原价。。。我哑口无言尽然无法辩驳。

(绝大部分店都不这样,这也是我见过的仅有的一次。也可能跟地区法律有关,没细问。)

------------------------------------------

以上是原答案,回答这么晚还有不少人给点赞,那就再奉献上一段佳话吧。

曾经在一个上市公司做程序员,当时有个任务是给已经运行n年的老系统写技术文档。那就读读老代码,往word里面粘呗。粘完一篇我就提交上去审查,结果director(国内相当于总监级别,我老板的老板)给我发了封邮件,犀利的指出了我一个公式写错了。这个公式大概长这样: Y = (A + B ) * X 。我就纳闷了,正好写这段代码的人还在公司,那就揪出来问呗。然后这个director,写老代码的人,我老板,还有我,四个人开了个会。写老代码的人说当时因为看见(A + B)好几个地方用,就凑成一个变量了,我老板帮腔说,如果director说这个公式是错的,那么我们这个“上市公司”十几年的帐应该是都算错了。。。。。

讨论。。。

接着讨论。。。

director终于找出了n年前的一个设计文档。又一次犀利的指出,系统里的公式 Y = (A + B ) * X 是错的,正确的公式应该是 Y = A * X + B * X 。

。。。

。。。。。。

。。。。。。。。。

各位看官应该已经觉得很雷了吧。。。

还没完。。。

写老代码的人弱弱地说这两个公式“好像”是一样的。。。

然后就是他们三个人挤到了director的电脑前,在wiki上搜索什么叫作distribution law(乘法分配律),因为他们想套一下公式。。。套一下公式。。。套一下公式。。。

我一个人站在他们仨后面看着,流了一头的汗。。。

user avatar

以前在oklahoma的时候,有次去阿肯色河钓鱼……一个小town,大概也就三四条街就到头了这样子,典型的美国小村。在河边钓鱼的时候碰到一个美国老大爷也在钓鱼,闲着也是闲着,就聊会天儿。后来聊到我和我朋友是中国来的,老大爷非常惊讶,愣了几秒,迟疑道:so...u guys are real?(这么说来,你们真的存在啊?)。我和我朋友当时很懵b,反问:啥,啥真的存在啊?然后老大爷说……China,never knew china was real (中国啊,原来真的有这么个地方)。我和我朋友当时简直喵喵喵了……这尼玛都21世纪了,您还不知道你国最大对手是谁吗

可能看我俩很尴尬,老大爷又继续解释说他以前只在广播里面听说过中国这么个地方,还以为又是政府编出来骗人的,没想到中国居然真的存在……

不是很懂美国乡下人这种天然的对政府不信任是哪里来的……见了好几个都有类似情况



已授权北美留学生日报转载

user avatar

2018年3月26日更新:

竟然有人傻到自制火箭升空,要证明地球是平的。

只升到了500米。

为啥不直接坐飞机呢?

-------以下原答案----------

越来越多美国人开始争论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

据2016年7月10日报道,一直以来人们都被灌输地球是圆的这一概念,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提出反驳论点,认为地球是平的。

这些反驳者声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所拍摄的太空及星球图片都是电脑合成的,根本不具有真实性。如果地球是圆的,那我们应该会在相对高的地方会有地势高的感觉,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感受到。

美国篮球传奇沙奎尔•奥尼尔,真人秀节目明星提拉•特基拉等名人也纷纷支持地球是平的这一观点。奥尼尔称他在环岛旅行时并没有感到上下颠倒,也没有感觉转了360度,而且按照地球是圆的的说法,“那中国应该就在我们下面,这显然是谬论”。

2016年6月,内森•汤普森在脸书上建立了地球平论的讨论小组,现在已经吸引了4万余名拥护者,汤普森本人也对此感到很惊喜。起初,他自己对地球是平的这一观点并不认同,但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思考和发掘信息后,他成为一名坚定的地球平论拥护者。汤普森不停奔波,表达他的观点,并带动更多人改变地球是圆的这一固有思想。

地球平论的支持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他们需要提供更多强有力的观点和事实来印证他们的想法。

The Short List of Famous People Who Think the Earth Is Flat (Yes, Really)

There Are Still People Who Believe The Earth Is Flat In The USA

quora.com/How-many-Amer

Here are five reasons Flat Earthers believe that the Earth is flat, not round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中午刚刚看了几个“大地是平的”的回答,下午fb上就有好友转了这张图

这论据无懈可击!

意思是,猫喜欢把桌子上的东西推下去(我大概养了假猫)所以如果大地是平的,上面的东西应该早就都被猫推下去了

user avatar

美国印第安纳州少年克拉克在朋友家睡觉的时候被人浇了一头滚烫的开水。

“当我向下看胸口时,我的皮肤从胸口掉下来。当我照镜子,我脸上也有皮肤掉下来。”这场突发的事故导致他胸口和脸部二级烫伤,最少需要住院一个星期接受治疗。

视频内容看着有些疼。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4736259708723200

这起事故的始作俑者不是某个心狠手辣的坏人,而是一直陪克拉克玩耍的好朋友。而他们这次玩的正是目前在美国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热水挑战”。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曾经流行一时的“冰桶挑战”。其全称是“ALS冰桶挑战赛”,由美国对抗肌萎缩侧索硬化协会发起,来激发公众对于渐冻人的关注。很多名人政要如比尔盖茨、奥巴马都曾参与过这个公益活动,在全球引起一阵热潮。然而,比起公益目的,更多的人还是被活动的刺激性与参与感所吸引。

当“冰桶挑战”的热闹逐渐在网络舆论中慢慢淡去的时候,美国的青少年们却开始玩起了“热水挑战”。没有什么公益目的、也不需要号召参与,一桶桶刚刚烧好的开水就向自己头上浇去,或者泼向路人甚至用吸管直接喝下,然后向其他人发起挑战。

在惊声尖叫与痛感刺激之后,有些人拍下视频发到社交媒体上,甚至满头缠着纱布跟狂热、猎奇的粉丝们炫耀,然后发出挑战。但更多的人则留下一生都无法愈合的伤疤甚至送掉了性命。



阿肯色州有一位男孩在朋友家中留宿,半夜睡着后,被朋友用滚烫的热水浇到身上。他立马从睡梦中惊醒,他回忆到当时的情景:“我当时感觉脖子非常烫,于是惊醒过来,忍不住尖叫哭喊。”后来他去浴室照镜子,这才发现自己的脖子被严重烫伤了。

与克拉克的情况一样,朋友们也说自己完全没想到热水会造成这么重的伤害。正是这种无知的结果使越来越多人在浑然不觉中接受了这项愚蠢的挑战,成为自愿的受害者。

一名8岁的佛罗里达女孩就在尝试复制网络喝开水挑战视频后几个月死亡。她的一位同龄表弟在视频网站上看到“用吸管喝开水”的挑战后,完成了挑战,并向她发起挑战。不甘被叫胆小鬼的小姑娘接受了挑战,用吸管喝下了滚烫的沸水。最终,嘴巴喉咙严重烫伤,经过几个月反复治疗后,不治死亡。


通过互联网,“热水挑战”如病毒一样在蔓延,这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长久以来,崇尚所谓人文素质教育的美国普通青少年教育体系一直缺乏有关自然、社会知识的普及。在电视、互联网流行的今天,青少年往往被肤浅的潮流所误导,而失去独立思维的能力。最后,连基本的常识都丧失了。

一位父亲曾经给自己十几岁的女儿们开了一个玩笑。他将一只鸡放在烤火鸡的肚子里。当女儿们好奇的来观看烤火鸡的时候,这位父亲装作惊讶地将火鸡肚子里的鸡肉拿了出来,然后说:看,有一只火鸡宝宝。女儿们看到这一幕,刚刚还轻松的场面瞬间严肃下来,女儿们有的表示恶心、有的立马转身离开了。尴尬的父亲只好解释,火鸡是卵生的,肚子里不会有宝宝。但女儿们仍旧难以缓过劲来。

更严重的是,即便是这种有缺陷的青少年教育也面临严重的辍学问题。在洛杉矶最差的高中,新入学学生平均阅读水平只相当于小学三年级。在一年后,1200百名新生流失到只有三四百个,几十年下来足足有四万学生没有毕业而直接走向了社会,成为社会治安、经济状况恶化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高中,在全美国有2000多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巴凡兹博士把这一类学校称之为“退学工厂”。

“热水挑战”的泛滥、基本常识的缺乏、基础教育的衰败,美国青少年教育的问题值得深思。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知识教育,轻则闹出笑话、重则伤身害命,长远来看更会摧毁掉一个社会的繁荣的根基。

沸汤地狱

有很多人会问美国基础教育怎么崩成这个样子了,可以看一下这个回答:

user avatar

我在亚利桑那州的Tucson市遇见过一个民兵团体。这群人认为美国政府随时会来剥夺人民的“自由”,所以一方面大量囤积军火,一方面保持极为低调的生活方式。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他们的所在地,也不在政府机构留任何信息。武疯子+现代隐士


至于我是怎么和他们产生了交集呢。


我在那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个成人教育志愿者活动。这群人的孩子虽然说是“home school”在家受教育,但实际上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受过教育,自然也没有文凭,结果长大后完全找不到工作(基本上搬砖之类的工作也需要高中文凭)。而社区本身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于是只好乖乖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参加了政府免费提供的成人教育项目。那一批总共有快 20 个人,数学基本上小学水平,完全无法理解负数的概念。我就是教数学,把我折腾的呀……科学之类更不用提,但是为了找工作还是得乖乖的学。


试卷开头不是要填姓名,日期嘛。结果有个人在Date那填了个Today。

user avatar

7% 的美国人认为巧克力牛奶来自于棕色的奶牛

-- 来自美国牛奶创新中心的调查,调查人数大概1000人,也就是调查受访人中有70个人这么认为。

奶牛也表示很无辜。。。


我想起来以前小时候很多大人都说不能多吃酱油,否则皮肤会变黑。。。如果是孕妇妈妈也不能吃酱油,否则宝宝皮肤会黑,其实也和这个有点像呢 :D


???我一定是小时候妈妈酱油喝多了???


(ps. 酱油和巧克力奶喝多了皮肤不会变黑哒。。。不信试试? 2333)




*********广告分割线~~~欢迎参加我的Live :D *********


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


新书《海外置业投资一本通》上市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