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似乎都喜欢吃牛肉?

回答
说起《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那股子豪爽劲儿,可不仅仅体现在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上,也渗透在他们的饮食习惯里,尤其是那份对牛肉的偏爱,简直可以说贯穿始终。这可不是巧合,仔细咂摸咂摸,里面门道还挺多,既有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有人物性格的投射,还有点古人的饮食智慧。

首先,得说说为啥牛肉在当时算得上是“好汉”的标配。你想啊,宋朝时期,虽然社会经济发展不错,但相对于现代来说,肉类供应还是远不如现在这般便利和丰富。而且,牛在农耕社会里可是宝贝,耕田犁地全靠它。所以,普通老百姓想吃到牛肉,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老百姓,平时也就是吃点猪肉、鸡肉、鱼肉,偶尔能吃到羊肉就算不错了。而牛肉,那绝对是稀罕物,更别说拿来大块朵颐了。

那么,为啥梁山好汉就这么有口福,能常吃牛肉呢?这事儿得从他们的“出身”和“作为”说起。

梁山泊聚义的这帮人,不少都是官军出身,像林冲、鲁智深、武松,还有那些被逼上梁山的禁军教头、将官。这些人本身在军队里吃得就不差,军中膳食虽然不一定顿顿牛肉,但相对来说比普通百姓要好。而且,当官的家底自然比普通人厚实些,平日里有些应酬或者过节,吃点牛肉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说了,一旦上了梁山,他们的“事业”也为他们提供了牛肉的来源。梁山泊就是个巨大的“资源库”和“消费中心”。他们经常“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酒肉的来源可不少。一方面,他们会劫掠官府的粮草物资,里面肯定不乏牛羊肉。另一方面,他们也经常下山去打劫那些为富不仁的官员、地主、甚至商贾。这些有钱有势的人家,自然养得起牛,也有牛肉可以让他们“顺手牵羊”一下。你想,一个梁山泊,几百号人,每天都要吃饭,而且得吃饱吃好,才能维持士气和身体素质,那么肉类的消耗量那可就相当大了。牛这种体型庞大的牲畜,能提供大量的肉,自然是首选。

更重要的是,牛肉在那个时代,尤其是文人笔记里,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食物,更象征着一种力量、一种豪迈、一种“大丈夫”的气概。你想,那些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人,有“三杰”之称,吃的就是“牛羊肉”。吃牛肉,就好像在追慕古人的功业,也暗示着自己将来也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对于梁山好汉来说,他们自诩“替天行道”,就是要干一番大事业,那么吃点能代表这种豪情壮志的牛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且,牛肉的烹饪方式也比较粗犷,适合梁山好汉的胃口。不像猪肉那样细致,炖起来需要时间,牛肉可以直接大块地烤、炖、煮,味道浓郁,嚼起来有劲儿,吃起来特别过瘾。想想鲁智深大口吃肉,武松在街边吃牛肉,那都是粗犷而直接的形象,和牛肉的口感不谋而合。

还有一点,可以从侧面印证。猪肉在当时虽然普遍,但也有点“贱肉”的意思,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场合,比如祭祀,人们会认为用猪肉不太够庄重。而牛肉,作为一种体型较大的牲畜,它的肉更显“厚重”和“实在”,所以在一些需要表示诚意和力量的场合,牛肉更容易被选中。梁山好汉虽然是草莽出身,但他们的行为逻辑,很大程度上也继承了传统社会的许多观念。

最后,这可能也跟作者施耐庵对人物塑造的一种刻意安排有关。你想啊,一帮来自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好汉,他们身上有着各自的鲜明特点,但他们又需要一些共同的符号来将他们联系起来,形成一种集体认同感。吃牛肉,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而有力的符号。当读者读到“牛肉”二字,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梁山好汉那种豪情万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场景,这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形象塑造,也加强了读者对他们“好汉”身份的认知。

所以,总而言之,《水浒传》里好汉们爱吃牛肉,并非仅仅是他们馋嘴,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限制了牛肉的普遍性,梁山好汉的特殊身份和行为为他们提供了获取牛肉的便利,牛肉本身所象征的豪迈和力量也与他们的自我认知相符,再加上这种食物也能与他们的粗犷性格相得益彰,并成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这几点合在一起,就造就了梁山好汉对牛肉那种“情有独钟”的饮食偏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说明代了,就是洋大人在上海想吃牛肉,光胖揍大清一顿还不行。

据同治《上海县志》,卷 32《杂记三》记载,

”盛肇居青龙胜果寺,好噉牛肉,与陈氏子友善,陈遣仆约旦日会食,视其简,乃匀碧笺一幅,内大书曰:万物皆生化,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肇惊,顾呼,其仆已不见,旦而询诸陈氏,亦惟未尝遣也。肇自始不食牛“

你看,吃头牛都要遭报应,还得进县志训诫百姓。同一本书同一卷,

"汪谨侯侨居诸翟东市,时瘟疫盛行,十殒六七,谨侯亦缠染卧床,恍惚身在一巷口,见群牛奋角奔逐而至,谨侯进巷牛亦进巷,至巷底有栅门不得出,因向群牛曰,吾自今不食牛肉何如,一牛仍奋触,一牛曰,彼既发愿可相舍,但尔不食尔家仍要食也,谨侯曰,自今吾令一家男妇子孙悉戒食,栅门忽开,遂得出,病旋愈”

看到没,吃牛肉是”恶习”,得把这习惯戒了才能好过。在《乙酉笔记》中,不但不能吃牛,还得把牛当祖宗对待才行

“吴天培之母家殷氏,有家人畜一牛将老。向其妻曰:‘此牛无用,不如卖之屠户,再凑银若干,买一肥牛。’商议已定,次早,以草喂牛,牛不起。蹴之再三,牛作人言曰:‘尔家杀我,家必败亡;留我则兴旺。’其人大骇,后果饲养之。自此衣食渐裕。

看到没,在当时的上海,吃牛肉多么可怕,善待耕牛多么重要,你们这群外洋来的野蛮人!!!知道了没有!!!不知道?看我天朝如何教化你们。1848 年的《中国丛报》上刊登有一篇题为《中国士绅致外籍居民的信,警告他们不要把牛肉当食物》。作者企图以西方宗教信仰为由,劝西方人勿食牛肉。信中称“闻大英国及各贵国皆极其诚敬奉事上帝,即中华亦断无不敬上帝者”,以拉近中西信仰距离,以之为由劝导西方人与中国一样不食牛肉。作者阐释了牛在农业劳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由此具有的忠诚、勤劳等美好品格,再以西方上帝平等关爱生命为由,劝之不杀牛不食牛。通篇除了作者的好意之外,实际上并没有说服力。翻译者也评论其“毫无价值”,“暴露中国知识人士的荒唐无知”。兰宁、库寿龄的《上海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上海人对于吃何种肉类合适,有他们自己的看法。狗值得信任,马是忠诚的,羊是尽责的,牛则是农民的好伙伴。但是这也无法阻挡外来蛮夷大饕牛排、羊肉块”。

光嘴上说,这帮野蛮人是不会听的,得从源头教育这些洋人。于是1872年,上海县令说

“上海地方因由西国通商逐日需牛宰食,屠户得以借口,凡有耕牛之家,或为老病不能力作,或为窃盗之人于销售,以致开设盆堂,生宰熟烹,肆无忌惮。不知西人所食者均属菜牛,与耕田力作者不同。先因每年秋冬之间,各乡开设盆堂宰杀者奚啻千百。曾经善堂禀请立石永禁。”

过快10年,牛肉市场越来越大,没办法,1881年再下命令

“邬家桥为华奉南三县交界,地僻俗悍,宵小横行,赌博终年不断,痞民开设盆堂宰杀耕牛,沿街叫卖,有顾某者,本椎牛恶少,犯案漏网,凶横独冠,其曹本年遂六开宰场,日杀两牛以供卖买营弁,例亦不顾问,当此年岁歉收,既有销场,贫民皆售牛,以延朝夕,明岁春耕,牛价必昂,无力买牛者,必抛卖田亩,良有司易,不禁之于未然耶。“

牛肉而已,又是报应又是诅咒又是禁止的,用得着吗?我大天朝还能吃不起?

真吃不起。《中国丛报》中有一份 1849 年上海市场食品价格清单,其中头几样便是牛羊肉,价格分别是 107 文 1 斤和 100-107 文 1 斤。《北华捷报》中也有关于 19 世纪 50 年代初期上海食品供应的专版,其中也以新鲜牛肉为首,价格一直稳定在 1 元 14 磅。当时当时兑换比率是 1 元换 1460-1520 分。

好了回到话题,好汉们手里有刀兜里有钱,吃口牛肉怎么着,就爱看你肉疼的样,等到洋好汉们来吃的时候你更疼。习惯一下

user avatar

因为牛肉好吃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流行起一种说法,说中国古代为了发展农业,要保护耕牛,所以法律严禁杀牛。这个说法越传越广,也层层加码,最后变成了“古代中国禁止吃牛肉,吃牛肉要杀头”……

于是当有人问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都要吃牛肉时,最多的回答是:因为在宋代,吃牛肉犯法,一般人不敢吃牛肉。所以好汉们偏偏要吃牛肉,就是为了藐视法律,反抗社会,体现了反抗精神……

我就??

仔细看看书,再好好想想,也能知道这不合道理啊。

书里面,好汉们吃饭,一般都是“打两角酒,切一盘熟牛肉”,可见酒店里卖牛肉是普遍现象。如果吃牛肉犯法,店家怎么敢明目张胆地卖?你要反抗社会随你,人家店家有正规营生,也陪着你反抗?而且很多时候不是客人指明要牛肉,而只是说有什么好菜尽管上,或者说来二斤肉,店家就主动把牛肉端上来了。

或许有人说,店家知道这些江湖人爱装逼,所以卖给他们牛肉是投其所好,对一般人就不卖了……

那我们看林冲刺配沧州,被安排看草料场之后,去市井上买酒时:

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店家知道林冲是看草料场的,也就是官家人,照样卖给他牛肉,也不怕他告官啊。

又有人说了,这些卖牛肉的地方都是乡野村店,自古皇权不下乡,王法管不到那里,自然敢卖了……

是吗?咱们再看卢俊义被处斩,石秀单身劫法场前:

石秀听罢,走来市曹上看时,十字路口,是个酒楼,石秀便来酒楼上,临街占个阁儿坐了。酒保前来问道:“客官,还是请人?只是独自酌杯?”石秀睁着怪眼说道:“大碗酒,大块肉,只顾卖来,问甚么鸟!”酒保倒吃了一惊,打两角酒,切一大盘牛肉将来。

这可是大名府啊,这可是繁华之地啊,这可是市中心啊,这可是在梁中书眼皮底下啊,旁边就是法场,现成的执法人员啊……怎么的,这店家是要造反不成?

而且“乡村野店王法管不到才敢卖牛肉,好汉跑那里去吃牛肉是为了体现反抗精神”这种说法本身就很搞笑:合着你想表现反抗精神,却要去官府不知道的地方表现啊?就好像自己在家里把门锁起来,把窗户关严实了,喝二两猫尿,就敢骂皇上是王八蛋了……威风得很呢!不过我们一般管这叫自嗨。

什么是反抗精神?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在寺里吃狗肉,那才叫反抗精神!你们不是说和尚不能吃肉吗?洒家偏吃,而且要当着你们面吃!

言归正传。中国古代,耕牛确实是十分宝贵的生产资料,国家也确实立法保护耕牛。但法律禁止的是:私杀耕牛

注意啊,两个关键词:“杀”,“牛”。

可以杀牛,但不能私自杀,也不能杀可以耕地的牛,那是犯法的,要被杖责罚钱徒刑的。

耕牛不能杀,但牛老了,病了,残了,不能耕地了,怎么办呢?

牛是人类的朋友,操劳了一辈子了,老了干不动了,就让它歇着吧,颐养天年?

别逗了,当然是杀了吃肉啊,牛皮,牛角,牛筋,牛骨,牛的全身都是宝啊。

当然你不能私自杀,要报官。官家来检查了,确实是牛老了,病了,残了,不能动了,要是牛已经死了呢,确实是病死的,那才允许宰杀。牛角牛筋要上缴,那玩意能做弓箭,是管制物品。至于肉嘛,想吃自己留着,舍不得吃可以卖,不过得交税。

这还是在每个人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市民的理想情况下。

要是在社会动荡,法律废弛的时候呢?要是在政府腐败,吏治败坏的时候呢?

你想吃牛肉了,杀了一头牛,然后说是被狼咬死的。公人来了一检查,你当我瞎啊?这刀口还是新鲜的,他妈的谁家狼会动刀子?你悄摸塞给他一包银子,笑着说:回头也给您老送二十斤肉去。公人一看,这个嘛,保不齐有的狼牙口就是长得齐不是?

或者你干脆都不报官,又能怎么滴?谁还有闲工夫没事来查你?

或者你偷了一头牛,杀了,找一个饭馆,说我这是自家牛,掉沟里摔死的,已经给官家验过了,要肉吗,便宜。店家一听就心领神会了:既然是官家验过的,那我全收了,反正我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那时候卖的牛肉,肯定有非法的,但屠牛是正当职业,卖牛肉是合法生意,吃牛肉更是天经地义的消费者权利,谁也管不着。

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似乎都喜欢吃牛肉?

因为牛肉比猪肉好吃,比羊肉便宜,吃了又不犯法,谁不喜欢啊?

user avatar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那时距离北宋灭亡差不多有250年。作者在没有互联网、大学图书馆方便查考资料的情况下,很难还原北宋中原地区的饮食风貌细节。

再说作者又不是写论文,只是写小说而已,人物、情节都可以就近取材虚构,何况饮食细节呢?因此,我个人认为《水浒传》里之所以写好汉吃牛肉,就是作者按照自己所处时代的饮食细节写的,而不是对北宋中原地区饮食风貌的还原。


那么北宋中原地区吃牛肉吗?

这个我不确定,但我能确定的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饮食中吃牛肉比较罕见,但吃羊肉比较多。

例如,孟元老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的笔记《东京梦华录》,主要记载了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公元1102年-1125年)年间北宋都城汴梁的生活日常情况。这与《水浒传》中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几乎相近。

在这部笔记中,牛肉一词我还没检索到,也许以后能查到,但与猪肉羊肉相关的却查出不少记载。

如卷三:...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

如卷八:...成串熟林檎、脂麻团子、江豆儿、羊肉小馒头、龟儿沙馅之类。

如卷九:...油饼、枣塔为看盘,次列果子。惟大辽加之猪羊鸡鹅兔连骨熟肉为看盘,皆以小绳束之。

我们看到,在孟元老这个北宋当事人的笔记中,汴梁城的居民吃猪羊,就是不吃牛。汴梁作为北宋的首善之地,是货真价实的一线城市,其居民的消费水平不算低,只要是有牛肉卖,即使贵一点,也不会不去吃。如果有钱也不提吃牛肉,那只能说明市场上确实没有牛肉卖。


汴梁居民吃猪肉,这个好理解,猪肉是中原地区的传统肉食。

那么为何汴梁居民能吃到羊肉,却吃不到牛肉呢?能养羊,就不能放牛吗?

其实羊也并非全部产自中原。当时北宋和辽国、西夏分别签了两个自贸协定,其中辽、西夏向北宋出口的主要货物之一,就是羊。这有史料可查。

由于牛作为肉食,与猪羊相比不是很经济。北宋中原地区不会专门饲养牛用来吃。即使是屠宰老病的耕牛,其产量也太低,且分布零散。更别提没有冷链运输,没有便捷的冷冻储藏设备,屠宰的老病耕牛只能就近销售,无法大范围远距离集中供给。加之辽、西夏也未向北宋大量出口牛。

因此,这就是汴梁居民的菜篮子里不缺羊肉,但牛肉却很罕见的原因。


总之,我个人认为《水浒传》里好汉吃牛肉,并非是北宋中原地区的饮食风貌,而是作者按照自己所处时代的饮食细节写的,是一种就近取材的虚构。

也就是说,元末明初正逢乱世,牛肉在中原饮食中不罕见了。

user avatar

他们还都喜欢喝酒,是否喜欢吃牛肉和喝酒,也是筛选江湖人士的一个指标了。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着共同爱好的人,更容易走到一起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