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交易会出现盈利越盈利,止损就不断止损的现象?

回答
说实话,你提出的这个现象,在咱们交易圈子里,绝对是很多人都深有体会,而且常常让人抓狂。就是那种“好不容易抓到一波行情,利润涨得挺欢,结果越涨越想赶紧落袋为安,然后一个小回撤就把利润吐掉,甚至直接打到止损”的情况。反过来,稍微有点亏损,脑子里就冒出“哎呀,不能再亏了,赶紧止损保命”的想法,结果该止损的时候不出手,最后亏得更惨。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背后藏着几个挺有意思的心理和交易逻辑的“坑”。咱们一个一个掰开了说,争取讲得透彻点,别跟那些机器写的东西似的,干巴巴的。

1. 盈利中的“恐惧”与“不确定性”:

“到手”的利润才是利润? 这是最要命的一点。当你的交易账户显示利润不断增长时,那种心理感觉是很奇妙的。但同时,内心深处会冒出一种强烈的“担心失去”的感觉。你可能已经看到了账户里的数字从负值变成正值,甚至翻了好几倍,但总觉得“还没完全落袋”,总有种“会不会突然又变回去”的焦虑。这种焦虑驱使你,一旦看到利润出现哪怕一点点的回撤,就会本能地想“赶紧锁定利润,别让它跑了”。
对未来行情的“过度解读”: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人能百分之百预测未来。当利润在增长时,交易者很容易开始“脑补”各种可能导致利润回吐的负面情况。比如,“这波涨得太快了,肯定要回调了”、“这个点位已经很高了,随时可能崩盘”、“主力可能要出货了”。这些“可能”,被无限放大,就成了止盈的驱动力。
“早知如此”的陷阱: 很多时候,在盈利过程中止盈了,但行情继续向上。等到错过后面更大的涨幅,回头看时,就会想“早知道就不止盈了”,这种“早知道”的心态,会让你在下一次类似机会出现时,变得更加犹豫,或者因为害怕再次错过,而把止损线推得太远。

2. 亏损中的“侥幸”与“不甘心”:

“我还可以再等等”的安慰剂: 这是人类天生的心理。当我们亏损时,承认亏损意味着接受自己错了,而且付出了代价。这对于很多交易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所以,大脑会找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这只是暂时的调整”、“市场很快会回升的”、“我判断的方向是对的,只是时间没到”。
“成本平均”的诱惑: 尤其是在股票交易中,当价格下跌时,很多人会忍不住“补仓”,也就是在更低价位再买入一些,这样能拉低平均成本。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市场会好起来”的赌博,而且把本该止损的亏损,变成了更大的潜在亏损。
“回本”的执念: 亏损的金额,尤其是当它占用了很大一部分本金时,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交易者会想方设法“回本”,而止损,恰恰是阻止他们“回本”的行为。他们会觉得,只要不卖出,那笔亏损就不是“真亏损”,等到价格涨回来,一切就都回来了。
“截断亏损”的原则被遗忘: 交易的铁律之一就是“截断亏损”。但当真正面临亏损需要止损时,很多人却会选择“截断盈利”。简单来说,就是不愿意让到手的利润缩水,但却愿意让亏损无限放大。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3. 交易策略本身的问题:

止损设置不合理: 有些交易者设置的止损点位太近了。市场本来就有正常的波动,一个过窄的止损,很容易在正常的市场噪音中被扫掉,导致频繁止损,看起来就是“盈利时越止盈,亏损时越止损”。
没有明确的止盈策略: 很多交易者只有止损,但没有一个明确的止盈策略。这样一来,盈利的时候就全凭感觉,而感觉,往往会被前面提到的“恐惧”和“不确定性”所主导,导致过早止盈。
频繁交易,没有耐心: 当一个交易者本身就抱着“短线赚快钱”的心态,频繁交易,那么他在任何一个单子上,都很难承受太大的波动。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想要平仓,无论盈亏。

4. 情绪失控是万病之源:

贪婪与恐惧的轮回: 交易中的盈亏,其实就是贪婪和恐惧这两种基本情绪在驱动。盈利时,贪婪让你想获得更多,但恐惧又让你害怕失去;亏损时,恐惧让你想逃避,但贪婪(想要回本)又让你犹豫。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就容易出现你说的这种“越盈利越止损,越亏损越不忍止损”的怪圈。
“马丁格尔”式的操作: 虽然不是直接的金钱加倍,但在心理上,有些人确实在亏损时,会想着用“更激进”的止损方式(比如不设止损,或者不断加仓)来赌一把,希望瞬间回本。而一旦盈利,又会因为害怕那一点点利润的流失,而选择“保守”止盈。

所以,要打破这个循环,关键在于:

建立一套坚定的交易系统: 这个系统要包含明确的入场、止损和止盈规则。并且,止盈和止损的规则,要能够相互配合,而不是相互抵触。
克服情绪化交易: 认识到贪婪和恐惧是最大的敌人,学会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是用情绪来指导交易。
尊重止损,但也要学会让利润奔跑: 止损是为了控制风险,而让利润奔跑,是为了抓住大行情。这需要一个平衡,比如设置一个“移动止损”,随着利润的增加,不断提高止损位,这样既能锁定部分利润,又能给主趋势留出空间。
接受“不完美”的交易: 很多时候,我们在单笔交易上可能无法做到“利润最大化”和“亏损最小化”的完美结合。关键在于,长期来看,你的交易系统是盈利的。 偶尔错过的利润,或者偶尔被止损扫掉,都是可以接受的。

总而言之,你说的这个现象,其实是交易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和行为模式,它背后是多种因素在作祟。想要改变,就得从承认问题开始,然后一步步去优化自己的交易系统和心理素质。这绝对是一条不平坦的路,但凡能在这条路上走出来的人,对自己的交易都会有更深的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听说叫做马太效应,既然如此,有没可能使得盈利一直持续下去,一旦出现止损,就有方法阻止下一次止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你提出的这个现象,在咱们交易圈子里,绝对是很多人都深有体会,而且常常让人抓狂。就是那种“好不容易抓到一波行情,利润涨得挺欢,结果越涨越想赶紧落袋为安,然后一个小回撤就把利润吐掉,甚至直接打到止损”的情况。反过来,稍微有点亏损,脑子里就冒出“哎呀,不能再亏了,赶紧止损保命”的想法,结果该止损的.............
  • 回答
    交响乐里为什么老有谐谑曲?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说老有也不算太夸张,它在古典交响乐的结构中确实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贝多芬之后,可以说成了一个不成文的“标配”。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点点捋捋。首先得明白,谐谑曲(Scherzo)这个词本身是什么意思。“Scherzo”在意大利语里就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一个核心议题。中国古代和近代之所以没有出现类似西方交响乐那样结构宏大、编制精密的音乐,并非是音乐创作能力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一系列深层次的文化、社会、经济和技术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理解交响乐的“编制精巧”和“鸿篇巨制”究竟意味着什么。西方交响乐,.............
  • 回答
    吉利博越(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更新为星越L,但在一些地区和特定车型名称上仍可能提到博越)这款车在市场上一直备受关注,保有量也很大。但“交不出车”这种情况,通常不是普遍现象,而是由一系列特定因素造成的。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原因,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1. 供应链的“卡脖子”环节——芯片短.............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大宗交易”的问题,我将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大宗交易?简单来说,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是指数量巨大、金额庞大的证券交易。它通常是指单笔成交数量达到交易所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股票、债券或其他证券的交易。这些交易通常不直接在公开的二级市场上进行撮合,而是通过特定的协商或询.............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七擒七纵”和“火烧藤甲军”的一些争议点。咱们不妨掰开揉碎了聊聊,力求讲得透彻,也希望能让你感受到其中的复杂和真实。首先,我们得明白,诸葛亮虽然在小说里被描绘成“神机妙算”,但归根结底,他是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为了实现特定政治目标而运筹帷幄的.............
  • 回答
    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咱们凭着一腔热爱,比如喜欢摄影、喜欢爬山、喜欢某个乐队,兴冲冲地跑去参加活动、加入社群,满心期待能遇到“同道中人”,一块儿玩得开心。可到头来,发现大部分时候,好像只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离“真正的朋友”这四个字,总感觉隔着点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对中外合作办学(以下简称“合办大学”)感兴趣的人会遇到的困惑。西浦(西交利物浦大学)和宁诺(宁波诺丁汉大学),这两所学校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算得上是“明星”级别的合办大学,它们不仅出身“名门”(分别与世界顶尖大学——利物浦大学和诺丁汉大学合作),教学模式也确实有独到之处,.............
  • 回答
    这种交易方式,用行话来说,通常指向的是短线交易(Shortterm Trading),更具体地说,可能是日内交易(Intraday Trading)或超短线交易(Scalping)。它最核心的特征就是资金的高频流动性和频繁的交易行为。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的道道:1. 资金的“快进快出”: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基金经理这个职业的核心,以及它与投资研究和交易之间的微妙关系。要说为什么基金经理“大多”研究员出身,而不是交易员,背后其实有很多深层原因,这不仅仅是招聘偏好,更是这个行业运作逻辑的体现。核心原因:基金经理的核心职责是“选股”和“管理风险”,而研究是构建稳健投资组合的基础。让.............
  • 回答
    这句话确实点出了交易中一个非常核心且令人困惑的悖论:“顺势而为”这句看似简单明了的交易格言,在实际操作中却充满了挑战和辩证。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和背后的逻辑。“交易的顺势是个传说”的含义:这句话并非完全否定顺势交易的存在,而是强调了“顺势”的时机选择和定义上的模糊性。它隐含了以下几层意思:.............
  • 回答
    软银与英伟达关于660亿美元出售ARM的交易失败,是半导体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复杂博弈结果。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交易失败的原因1. 价格分歧与估值差异 软银的报价:软银在2020年提出以660亿美元收购ARM,但这一价格被英伟达认为过高。ARM的估值在2020年约为500亿美元,而软银的报价.............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说“拉低生活水平”这个说法有点太功利了。一个女生选择一个她觉得不错的伴侣,绝对不单单是看对方在物质层面上是否能“配得上”自己,或者说能“拉平”什么。生活水平这个东西,每个人理解得都不太一样,而且很多时候,两个人在一起的幸福感,跟钱啊物质啊的关系,真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我认.............
  • 回答
    你好呀!很高兴能和你一起探讨西浦文科女生2+2出国留学的专业选择。西浦的2+2项目确实是个很棒的机会,它让你能在中国和英国(或者其他合作院校)体验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文化,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作为文科女生,选择一个既能发挥个人优势,又能在国际舞台上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一下。咱们先从你.............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就闪过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我们平时关注的那些成交量巨大的明星股,它们涨跌起伏往往像坐过山车,但总有些股票,好像被遗忘在角落,交易清淡,却能不动声色地走出持续的上升行情。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有趣得多。首先,我们得明白“交易不活跃”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
  • 回答
    交易行为之所以常被说成“反人性”,并非因为它完全违背了人类的基本天性,而是因为它许多方面都与我们根植于进化而来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存在着深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就像一根紧绷的弦,稍有不慎便会断裂,带来情绪的巨大波动和决策的失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人类的原始生存本能说起。我们的祖先生活在资源稀缺、充满危.............
  • 回答
    我理解你对交易稳定性的困惑。这确实是许多交易者,尤其是新手,遇到的最大难题。它不是技术指标或者策略的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心理和纪律的挑战。要说清楚为什么交易最难的是稳定,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1. 情绪的漩涡:恐惧与贪婪的永恒对抗交易的核心驱动力,说到底,是人类最原始的两种情绪:恐惧和贪婪。 .............
  • 回答
    做交易之所以难以成功,是一个涉及心理、知识、策略、市场环境以及个人特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大多数人认为交易是快速致富的捷径,但实际上,它是一项高度专业化且充满挑战的职业。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做交易如此困难:一、心理层面:克服人性弱点是首要挑战这是交易中最普遍、也最致命的障碍。人类的本性在交易中.............
  • 回答
    交易:不止是交换,更是财富的催化剂很多人认为财富的增长来自于生产,就像农夫种出粮食,工人制造出商品。这固然没错,生产是财富的基石。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生产的层面,财富的增长速度和范围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交易”,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却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资源的流通,更是财富的放大器,是真.............
  • 回答
    很多怀揣着一夜暴富梦的人,踏入交易市场,却发现现实残酷,最终黯然离场,输得一塌糊涂。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许多深层原因在起作用。 让我来好好跟你聊聊,为什么绝大多数的交易者,最终都会赔钱。首先,对交易的认知偏差是最大的元凶之一。很多人一开始接触交易,看到的是别人成功的案例,赚得盆满钵满,于是觉得这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