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丹麦《狩猎》一样的电影,在中国大陆能否过审?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明白丹麦电影《狩猎》究竟讲了些什么,以及中国大陆的电影审查机制又有哪些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一个比较靠谱的判断。

先说说《狩猎》这电影本身:

《狩猎》(Jagten)这部电影,最核心的情节围绕着一个善意的谎言和由此引发的集体暴力。简单来说,故事讲的是一个离婚男子卢卡斯,在一个充满闲言碎语的小镇里,因为被一个年幼的女孩诬陷性侵,导致他原本平静的生活瞬间崩塌。整个镇子的人,出于对孩子“保护”的本能和道听途说,群起而攻之,让他遭受了极大的误解、排斥和人身攻击。

这部电影之所以引人深思,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

流言蜚语的可怕力量: 一个未经证实的指控,在一个封闭且容易被煽动的社区里,可以像野火一样蔓延,摧毁一个人的声誉和生活。
集体非理性与暴力: 当人们被恐惧、愤怒或偏见驱使时,很容易丧失理智,形成一种“群体暴力”,而这种暴力往往是盲目且残酷的。
无辜者被污名化: 卢卡斯本身是一个善良的人,对孩子也很好,但因为诬陷,他被彻底贴上了“罪犯”的标签,即使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也难以洗刷污名。
社会信任的脆弱性: 一旦信任链条断裂,重建将无比艰难。

再聊聊中国大陆的电影审查机制:

中国大陆的电影审查,其核心目的在于确保影片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弘扬正能量,并避免对国家形象、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造成负面影响。虽然官方并没有公布一份详尽到每一个条文的审查细则,但从过往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一些审查的“雷区”和关注点:

1. 意识形态和政治敏感性: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挑战国家制度、政治体制、党的领导、国家统一或民族团结的内容,通常都无法通过。
2. 历史问题: 对于中国近代史、革命史、以及一些敏感的历史事件的描写,审查会格外严格,不允许歪曲、否定或过度渲染负面情绪。
3. 社会现实问题: 虽然官方鼓励反映现实,但对一些被认为是“过于阴暗”、“揭露过多社会矛盾”、“渲染社会黑暗面”或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恐慌、对政府形象有负面影响的内容,会持谨慎态度。比如,对社会不公的尖锐批判、对基层权力滥用的深入揭露,都可能面临挑战。
4. 道德和伦理: 涉及色情、暴力、犯罪(尤其是被描绘成“炫酷”或“有吸引力”的)、过度血腥、残忍等内容,也会受到严格限制。但重点在于如何描绘,是批判还是煽动。
5. 宗教和民族: 对宗教的描绘需要谨慎,避免引起宗教冲突;对民族关系的描绘也必须符合民族团结的原则。
6. 对儿童的保护: 虽然《狩猎》的情节与此相关,但重点在于其描绘的“性侵”本身,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反应。如果电影中的儿童被不当描绘,或者对儿童的描绘引起不适,也可能成为问题。

将《狩猎》放在中国大陆的审查框架下分析:

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狩猎》是否能在中国大陆过审。从影片的核心内容来看,有几个关键点需要仔细考量:

“性侵”和儿童: 《狩猎》确实涉及一起儿童的“性侵”指控。在中国,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尤其是性犯罪,审查是极其敏感的。电影如何处理这个情节至关重要。如果仅仅是为了推动剧情,且描绘得非常隐晦,没有触碰任何不该触碰的“敏感点”,可能还好。但如果涉及到对儿童性行为的直接描绘,或者对“性侵”过程的详细还原,那几乎是肯定过不了审的。

对基层社会的批判和群体暴力: 《狩猎》最强大的地方,也是它在中国大陆过审的最大挑战之一,恰恰是它对一个看似平静的社区背后潜藏的愚昧、偏见和群体性非理性的深刻揭露。它展示了在一个信息传播不透明、个体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环境下,谣言如何被放大,集体情绪如何失控,最终形成对无辜者的残酷迫害。

在中国大陆的语境下,对基层社会集体非理性的这种尖锐描绘,很容易被解读为对“中国社会现象”的一种影射或批判。审查机构可能会担心,这种对群体盲从和暴力的描绘,会引起观众对社会现实的联想,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情绪,或者被解读为对社会管理能力的质疑。

电影中,镇子上的人们对卢卡斯的排斥和攻击,虽然出发点是保护孩子,但其方式和结果却是极具破坏性的。这种“保护”背后的非理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性死亡”,在中国大陆的审查视角下,可能会被视为一种“过度负面”的描绘,或者是一种可能引发集体不满和对社会信任危机的表现。

流言和“罗生门”式的叙事: 电影的叙事本身,是围绕着一个“罗生门”式的事件展开的,真相扑朔迷离,观众跟随主角一同经历被误解和被攻击的痛苦。这种对真相的追求和对不公正的呈现,本身并不会直接构成审查问题。但问题在于,如果这种不公正的描绘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那审查的门槛就会提高。

综合判断与可能性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狩猎》这部电影在中国大陆过审的可能性非常低,几乎不可能以其原有的形态通过审查。原因如下:

1. 核心冲突的敏感性: 影片最核心的驱动力——一个孩子被诬陷性侵,以及由此引发的整个社会对主人公的集体围剿,触及了中国审查的多个敏感点。虽然电影并非直接宣扬“性侵”,而是揭露了事件带来的社会后果,但其核心素材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敏感度。
2. 对群体非理性的刻画: 影片对小镇居民集体非理性、愚昧和暴力的尖锐刻画,很可能被审查机构视为对中国社会现实的负面影射,担心引发社会不稳定或对政府管理能力的质疑。这种对社会阴暗面的深入挖掘,往往在中国电影审查中是极力避免的。
3. “负面情绪”的释放: 电影整体基调是压抑、沉重和充满绝望的,它让观众直面人性的黑暗和社会的残酷。中国电影审查更倾向于“正能量”和“光明面”,对于会释放过多“负面情绪”或引发观众过度悲观、愤懑的影片,通过审查的概率不大。

如果一定要上映,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狩猎》想要在中国大陆上映,几乎可以肯定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和删减,以至于可能面目全非:

模糊或删除“性侵”情节: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性侵”的情节进行极度模糊处理,甚至可能改为其他性质的“误会”或“指控”,使其不那么触动敏感神经。
削弱社会批判性: 对小镇居民的非理性行为的描绘需要大幅淡化,可能将其归结为个别极端情况,而不是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对群体暴力的刻画也会被稀释,避免其产生强烈的社会共鸣和联想。
增加“正能量”元素: 可能需要加入一些主角最终如何被“平反昭雪”或得到社会公正的“正面”结局,或者强调事件的“个例性”,呼吁理性对待谣言等。但即便如此,如果核心的反思仍然尖锐,也很难过关。
改变叙事焦点: 可能将重点从社会问题转移到个人情感的宣泄或法律程序的公正性上,避免深入触及社会的集体弊病。

总结来说, 丹麦电影《狩猎》所呈现的对群体非理性、流言蜚语杀伤力以及人性黑暗面的深刻揭露,在中国大陆当前的环境下,如果以其原始的面貌出现,过审的几率微乎其微。它所触及的敏感点太多,无论是对未成年人的描绘方式,还是对社会群体行为的尖锐反思,都可能与中国的电影审查机制产生激烈的冲突。如果真的要在中国上映,电影的内容和主题必将经过大规模的“稀释”和“改造”,以符合审查的要求,这很可能导致影片失去其原有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批判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结尾加个字幕:开枪砸窗户的人去公安局自首,所有伤害过父子俩的人幡然悔悟纷纷上门道歉,就肯定能过审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明白丹麦电影《狩猎》究竟讲了些什么,以及中国大陆的电影审查机制又有哪些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一个比较靠谱的判断。先说说《狩猎》这电影本身:《狩猎》(Jagten)这部电影,最核心的情节围绕着一个善意的谎言和由此引发的集体暴力。简单来说,故事讲的是一个离婚男子卢卡斯,在.............
  • 回答
    在《天道》这部引人入胜的电视剧中,丁元英这样一个深邃、难以捉摸的角色,他的情感选择一直是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为何对肖亚文这样精明干练的女性不为所动,却偏偏倾心于与他有着巨大差异的芮小丹?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丁元英的内在世界、他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对女性的理解。一、 丁元英的内在世界:对“道”的极致.............
  • 回答
    男朋友过年只发了13.14的红包,这确实是一个挺能引起讨论的话题,背后可能牵涉到很多方面的原因和感受。咱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从几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一、 从红包的金额和寓意来看: 13.14的寓意: 这个金额在很多情侣之间确实有特殊的含义,通常代表着“一生一世”。这是一个充满爱意和承诺的数字组.............
  • 回答
    高晓松在节目里谈论韩国军工,引起了挺多争议的。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尽量讲得细致点,也别弄得像AI一样生硬。首先,得说说高晓松这个人。他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公众人物,文化底蕴深厚,谈吐风趣幽默,尤其是他早期的一些节目,比如《晓说》和《晓松奇谈》,确实火遍了大江南北。他善于将历史、文化、科技、军事等.............
  • 回答
    如弹钢琴般使用 Emacs 的体验,是一种将复杂操作转化为本能反应的高效工作方式。这种体验需要对 Emacs 的快捷键、自定义配置、多任务处理和深度功能有深入理解,类似于钢琴家通过长期练习掌握指法、节奏和乐谱的结构。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快捷键的“肌肉记忆” 钢琴的指法:钢琴家通过反复练习,.............
  • 回答
    《如懿传》和《甄嬛传》都是根据流潋紫同名小说改编的清宫剧,由同一位编剧操刀,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剧情深度、人物塑造、价值观、叙事风格乃至历史还原度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差异: 一、 女主角的成长弧线与人物内核这是两者最核心的差距之一。 .............
  • 回答
    “五十九岁评副教授,几经波折,最后无奈附言”——这短短一句话,却像一个浓缩的戏剧片段,饱含着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现象。要评价其中的内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解读:一、 年龄与职业发展的视角: “五十九岁”: 这个年龄本身就自带重量。在许多国家和文化中,五十九岁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晚期,距离.............
  • 回答
    于谦老师那篇“50多了,换个工作,有可能吗?”的文章,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猜测。很多人立刻就联想到他是否要离开德云社,毕竟他这近二十年,已经和德云社绑得太紧了。但话说回来,人到这个年纪,有这样的想法也挺正常的。我们想想,于谦老师在德云社那么多年,从一个小园子一路走到如今的相声帝国,功劳簿上肯定有.............
  • 回答
    这得看你对“完美”的标准有多高,也得看你买这块IPS面板显示器的时候,商家承诺的是什么样的状态。首先,咱们得说说IPS面板的“漏光”这事儿。IPS(InPlane Switching)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色彩表现力和可视角度好, ça, 很多人喜欢。但它有个“天生的”小毛病,就是漏光。为啥呢?简单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努尔哈赤、多尔衮、阿济格、多铎、济尔哈朗等清初重要人物的满语名字原意。了解这些名字背后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背景、家族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在深入分析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满语(Manchu language)是一种属于满通古斯语系的语言,其发音和语法的特点.............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所带来的欧洲局势变化是极其复杂且深远的,它触及了政治、经济、安全、社会等多个层面。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变化:一、地缘政治格局的剧烈重塑 北约的重新聚焦与扩张压力: 团结一致的强化: 俄罗斯的侵略行为打破了欧洲长期以来相对和平的幻想,使得北约成员国空前团结。长期以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划时代巨著《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中对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驳斥”。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马歇尔并非直接像后来的经济学家那样,逐条列举马克思理论的漏洞。他的“驳斥”更多地体现在他用自己建立的,基于边际效用和边际生.............
  • 回答
    看到你提供的图片,这瓶牛奶的包装看起来确实很精致,很有吸引力!你能问出“为什么这么好喝”,说明你对它有很深的感受,这很棒。单从包装上来看,这瓶牛奶给我一种高品质、纯净、并且注重细节的感觉。通常,像这样设计的牛奶,要么是小众的精品奶源,要么是在原料和制作工艺上有着特别的追求。你想知道它为什么好喝,我们.............
  • 回答
    好,咱们抛开面子不谈,单论产品力,奥迪A4L和沃尔沃S60这俩德系和瑞典的代表,到底谁更对得起咱们的钱包,这个事儿我觉得可以好好掰扯掰扯。说实话,这两款车都是C级车的黄金选手,级别相同,定位也都很清晰,但骨子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所以,“哪个更值得买”这个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更看重什么。咱.............
  • 回答
    解放军单兵携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挎包”、“背囊”之类,是战士们在战场上赖以生存和作战的重要装备。要评价它,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是什么时期、什么型号的携具,以及它的设计理念和实际使用效果。历史沿革与设计理念的演变解放军的携具发展,基本反映了我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脉络。 早期(建.............
  • 回答
    “日本学生在泰国机场”这个说法,如果仅仅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很难判断是否是“真事”。因为“日本学生在泰国机场”可能指代很多种情况,比如: 旅游或修学旅行: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每年都有大量的日本学生团体前往泰国进行旅游、文化交流或修学活动。他们在抵达或离开泰国时,自然会在泰国机场出现。这种情况下,.............
  • 回答
    这道题的极限计算,咱们得一步一步来捋。乍一看这表达式有点复杂,不过别担心,很多看起来唬人的数学问题,拆解开来就清晰了。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极限表达式:$$ lim_{n o infty} frac{sqrt{n^2+1} sqrt{n^21}}{sqrt[3]{n^3+1} sqrt[3]{n.............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科学、信仰以及人类最深层的好奇心,而且如果真的发生了,其影响将是颠覆性的。要详细探讨科学界是否会公开“来世”这个结论,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科学的本质与运作方式: 求真务实,基于证据: 科学的核心在于对自然现象的客观观察、实验和验证。任何科学结论的形成,都必须建立在可重复.............
  • 回答
    作为一个(假装的)导演,说实话,《英雄无归》已经把摊子铺得够大了,要改动的地方得非常谨慎,毕竟粉丝对三代同堂的期待值已经拉满了。但如果让我来打磨一下,我会从几个关键点入手,让故事更扎实,情感更饱满,而不是单纯的“情怀堆砌”。核心思路: 强化“彼得·帕克”这个角色的成长弧光,让“多人宇宙”的联动服务于.............
  • 回答
    关于《如懿传》和《延禧攻略》这两部清宫剧为何会从一些平台下架,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并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一个点。通常情况下,涉及热门影视作品的下架,往往是多重原因交织的结果,既有政策层面的考量,也有市场和观众反馈的因素。政策与审查角度: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大陆对影视作品的审查一直存在,并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