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认真的看了这场比赛,机打说一下:
差距有点大,德国队有组织,而且是男足常用的后腰拖后进行组织,进攻有意图,比如上半场很长一段时间都从9号胡特那里进攻,此外她们还有一大段时间的高位逼抢。
而中国队要想稳扎稳打的组织太难了,身体素质的差距劣势也太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推进越来越随意,越来越急。
中途通过解说知道有的球员想打脚下,结果跟着就是两个高空球,可见思路很不统一。
但我要说的是,即便差距和德国可见的优势都那么大,女足的失误也太多了,中国队几次反击基本来自德国后场转移失误。
女足的发展瓶颈就在这里,德国可是女足世界冠军级别的球队,也会出现这么多非受迫性失误(德国男足是勒夫的锅,不接受反驳),全场比赛她们的传球成功率仅有74%!那就意味着大多数女足比赛充斥着这种会让观众“难受”的失误和中断,球迷应该清楚,足球比赛最杀观众的就是各种无缘无故的中断。
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所以除非这种世界大赛加成,很难吸引大量观众的持续关注,对于这个项目的生存确实是很大的阻碍。但喜欢足球的女生太多了,谁又忍心去阻止她们呢?
所以,这个项目需要改变,首先要改变的是让项目好看起来。
大多数的失误,包括德国,基本来自一波高强度对抗或者一两次冲刺过后的短暂脚软。
此外,王丽萍在解说中多次提到中国队在组织时没有“第三点接应”,但说实话,真的全线保持多点接应,每个球员就要多跑,最后央视放出的数据显示德国队10号也才跑了不到9km,如果随时增加接应点,我不知道女足在60分钟后还能不能看。
所以,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缩小场地。很多人都说过这个办法,我今天一边看一边设想,如果这个球球员少跑5米,10米,最后脚软前那最后一丝劲头不就正好用来做动作了吗?而且节奏自动提高了,不管怎样肯定好看多了。包括德国队那些肋部小配合,也更快速了,岂不美哉。
很简单的道理,在球传得再软都比人快的情况下,同样的球速和距离对女足来说就是更长时间的冲刺,一波冲刺后脚软太正常了。
很多项目,男女都有些硬件或规则的区别,足球可以借鉴,我仍然是那个观点,足球可以创造的价值很大,女足现在确实不行,但不见得不是金矿。
缩小球场,至少可以减少冲刺时间和距离,更多把最后那一丝力气用在技术动作上,同时球员间距离更近,配合可能更高,也有利于发挥女生灵巧的一面,精彩程度自然会提高,再针对性的像女网和女排一样提倡战术和技巧的运用,肯定可以有所作为的~
补充,看了一些评论,对于那些动不动就扣帽子的,我就不说啥了,也懒得说,国内这种伪球迷海里去了。评论里有个很有趣的问题:女足世界杯的水平相当于男足的什么层次呢?
那个,2011德国女足世界杯中,非洲女足第二霸主赤道几内亚(2008,2010,2012三届非洲杯两冠一亚)队的后卫在禁区内用手抱起足球后放下踢出,匈牙利裁判毫无表示(赤道几内亚2:3澳大利亚)。大家觉得这种错误(球员和裁判)在男足里应该是哪个级别的比赛才会出现?
https://www.zhihu.com/video/1121189849943760896原答案:
四个评价或感想:
1 就像我一直重复的,女足和男足几乎是两种不同的运动。
2 中国队的那个丢球挺业余的,禁区前沿丢人了,后腰去哪里了?而且上来封的时候怎么能跳过来呢?很简单的逻辑,你压下身子,球从你身子上面上去了,很可能就飞出门框了;你跳过去,球从你两腿之间过去,几乎板上钉钉的门框以内。业余比赛里犯这种错误可以理解,但是职业比赛真的不应该。
3 中国队和德国队的技术和战术执行差距还是挺明显的,属于全方面的落后。再次反映了女足发展趋势就是技战术男性化,玛塔这样的超级天才也扭转不了这种趋势。可惜了我们的马晓旭……
4 中国男足真惨,赢球,确保了世预赛种子队资格还是被喷。反而女足输球的新闻下多是鼓励。果然男足就是痰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