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个人有限的观察和经验,这个主要跟 年轻人“稳定”下来的时间 有关。
九十年代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不上大学,人们参加工作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那时候人口流动没那么高,所以一般工作三年之后就基本稳定了,然后想要结婚生子的就按部就班去结婚生子了。
所以,在九十年代,很多人的初育年龄是23岁左右。
到了后来,上大学渐渐成为城市里年轻人的标配,这样就把参加工作的年龄推后到了22岁,相应的,结婚生子的年龄,也推后到了26岁左右。
再往后,就是大家这些年看到的职场竞争内卷化带来的学历内卷,很多行业从本科是标配,提升到了硕士是标配,这样就导致年轻人进入职场的年龄推迟到了25岁,那些工作一两年后又后悔,再去读研的人,直接推迟到了28岁左右,这样就必然导致,即使你不买房,正常工作攒钱,结婚生子,初育年龄也要推到了30岁之后。
我认识很多女性朋友,想要结婚生子的,几乎都是研究生毕业刚一参加工作就生了第一胎,三年后赶在30岁前再生第二胎,他们通常都会被工作单位的人集体吐槽。
注意,是工作单位的普通同事,而不是领导。因为他们都是公务员或在事业单位工作。
原因也很简单,你休假去了,工作量就自然分摊给别人做了,而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也不是那么容易说招人就能招的,那些没怎么生的,就觉得自己被占便宜了。
所以,如果全社会层面上的某些问题不解决,这种情况只会更加恶化。
导致年轻人晚育的最大原因是教育的发展。
你想啊,过去人为什么22岁23岁就生小孩了,你的父母多半是这个年纪有的你因为很多人都没上过大学呀,十七八岁参加工作了到二十二三岁,也就是参加工作已经五六年了,那该定的可不都定下来了吗?能生就生了。
现在你大学毕业怎么的也得22岁吧,结果。22岁光拿个本科,要是学校不那么好,在大城市找工作都困难,然后你又读了个研究生,等你研究生毕业二十四五岁。按照同样比例工作个五六年,什么东西都定下来,那可不也就30岁了嘛?
而且年纪越大,在生育这个问题上越是谨慎。
可以说大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生孩子,或者生孩子时间越来越晚,有各种原因,各样的原因,生活成本高,或者生活的个性化需要被照顾,不愿意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等等。但归根到底都是经济发展了,大家的受教育水平提高所导致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